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我的礼物 ...
-
“这就完事了?”
“是啊。”
下一秒谢主任直接把高云朗的父亲叫了出来,这件事也是终于尘埃落定了,因为那个人被刑事拘留30天,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关于班里有一个人去京州那个学校的,而那个人便是陈墨,这件事班主任、谢主任以及高云朗的父亲都知道了,最担心的事情来了,他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要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讲陈墨去京州念书这件事?而高云朗那天还在满怀期待,他以为是什么好事?没想到,他们因为这件事还冷战了一段时间。
“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那个礼物是什么?”
“明天。”
“为什么是明天?”
“你猜~”
“......”
讲罢,高云朗在那时开始就不去陈墨家玩了,而在离开前陈墨把自己手里的唯一一把钥匙给了高云朗,而陈墨也对高云朗提出了一个请求,而请求便是让他帮忙打扫一下自己家,但他却并未讲出理由,而高云朗却并未收下他唯一的一把钥匙,因为他从未想过他能把自己手里的钥匙交给自己,这是太过信任自己了,他一定有事在瞒着自己。
“你,是不是有事在瞒着我?”
“怎么可能?”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而这时的陈墨也用无奈与不舍的眼神看着高云朗,只是高云朗却并不清楚陈墨接下来所面对的事情,他想要抱一下高云朗,不论是从正面拥抱他也好还是从背面拥抱他也罢,那天,也是让陈墨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他在那时突然想起自己把那双鞋给高云朗,那也是陈墨第一次还高云朗一个人情的开始,而且还有后续,这是高云朗直接被陈墨提醒自己的礼物还没有给他,自己也顺势把礼物给了高云朗,而陈墨下一秒对其讲了一句;“这是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
当高云朗在打开礼物的一瞬间惊呆了,因为那双鞋是他所梦寐以求的那一双,而他不明白陈墨是哪里得到的钱?他也从未看见陈墨在那里得到什么钱,而他想起陈墨也直接得过一次奖金,而在最后陈墨很有可能用了这个奖学金。
“高云朗,生日快乐。”
这是他第一次对高云朗当面讲这句话也是最后一次讲这句话,高云朗立刻穿下了那双鞋,而陈墨还在想自己要不要对高云朗讲这件事?思考过后她还是没有讲,第二天,季君行一行人从谢主任那里得知了他们班去京州的人是陈墨,面对这个结果大家都有些难以置信,而他们也明白高云朗失去了陈墨的样子是什么?
“真的假的?”
“嗯,有什么问题吗?”
大家面对对方的脸表现出一脸茫然的样子以后异口同声的对谢主任讲了一句:“没事。”以后离开了这里,而在那天晚上他们都没有回家,因为他们都明白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高云朗,如果对他讲的话那他一定会找陈墨质问这些问题的,而下昂他们对于高云朗他们之间的事情表示他们其实并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他们要分开一段时间,下一秒陈墨直接看到所有人后大步走向前,果然,他三句不离高云朗。
“高云朗呢?”
“他说他有事情,提前回家了。”
“好,趁他不在,那我跟大家讲个正事。”
“不等他来一起讲?”
“不了。”
“......”
“你是不是和高云朗吵架了?”
“陈墨摇了摇头,而他之所以会高云朗不在的时候与大家讲正经事是因为这件事唯有高云朗不能知道,昨晚在吃饭过后高云朗的父亲也找到了陈墨谈了一下关于后者去京州的事情,因为他明白陈墨去京州学习是个好事,但是对于这早有预谋的事情吧陈墨没有讲也让高云朗的父亲表示不理解。”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嗯。”
“你是不是发现你无论如何也对我们家孩子说不出口?”
“是的。”
“你......是不是想把你自己手里唯一的钥匙给我们家的孩子了?”
“嗯。”
“谢谢你相信他,也谢谢你为他买生日礼物,我们家还看到那双鞋非常高兴,而在他的口中我们才知道那双鞋是你凭实力得到的奖学金买的,而这样一个行为的确让我和我们家的孩子很感动,但是你有想过你自己吗?去了京州要怎么办?你的钱都用在那双鞋上了。”
“我......”
高云朗的父亲并未再谴责下去,但是在最后高云朗的父亲按照市场价格把钱原封不动的还给了陈墨的同时还给了陈墨几百块钱,而陈墨面对他的行为自然是很不理解,而在最后陈墨也对高云朗的父亲讲了一句:
“叔叔,我想请你帮个忙。”
“嗯。”
“这个给你。”
陈墨拿起了他自己最后的一把钥匙后将它放进了高云朗父亲的手里,而后者面对这把“突如其来”的钥匙也是除了有震撼以外还有遗憾,因为他记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一把钥匙了,只不过他不明白为何陈墨要把这把钥匙给自己?而在高云朗的父亲仍在疑惑之时陈墨便继续讲道:
“高云朗有我家的钥匙是因为那把钥匙是我配了一个然后给他的,而现在我手里的这个就是本尊,那天为了以防万一我还请人换了一下锁头,所以在那时我便明白在换锁的同时还让他帮忙把钥匙多复制一把。”
“也就是说除了我们以外就没有人能开那把锁了对吧?”
“对。”
“好,那我就拿走了。”
“谢谢叔叔。”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高云朗讲的吗?”
“没有了。”
而面对陈墨这么干脆的回答却让高云朗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话要对他讲,也许,他想讲的有很多,因为在这几年自己的儿子也是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自己能理解他,当年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变得佛系了很多,所以他完全可以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指点彷徨的年轻人。
“你想好报哪个志愿了吗?”
“想好了。”
“哪个行业?”
“医学行业。”
“......怎么了?”
“你想做医疗什么的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
“可以可以。”
“叔叔也是做这个行业的?”
“是啊,也许还能帮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