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祐二年,江浙一带爆发严重饥荒,尤以杭州为甚。时年62岁的范仲淹正担任杭州知州,面对“道有饿殍”的惨状,他采取了一系列看似反常却极具经济学思维的救灾策略,被《宋史》称为“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劳役者数万,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
当时各州均严令“禁止囤积、限定粮价”,但杭州粮价却一度涨至“斗米百二十文”。范仲淹非但不禁止,反而“榜文揭示米价,任其增抬”。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从周边地区运粮,市场供给迅速增加,最终粮价因竞争而自然回落,百姓得以购粮。
这就叫“利用市场杠杆调节供给”,同学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