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随风即灭。
------歌德
2990 中夏国雍县 扶风山
扶风山脉层峦叠嶂,主峰上的寺庙香火缭绕,侧峰最高处却藏着一座道观。通往道观的唯一路径是条崎岖的羊肠小道,荒草萋萋,连块石板都未铺就。
“山上的圆清道长医术高明,每月都下山义诊,分文不取。”青年小崔拨开横斜的枯枝,对身旁穿军装的中年男人说道。他肤色黝黑,臂膀结实,显然是常年在山中行走的人。
中年男人喘着粗气,目光扫过陡峭的山壁,皱眉问:“道观为何不修条正经路?乡亲们上山也方便些。”
青年沉默了一下,还是回道,“很早之前是有的,我也是听我爷爷说的,打仗那些年,道长们都下山了。后来解放了,小师傅下山买盐大家才知道,十五个道长都战死了,一个也没回来。只有一个当时在外游历的小长老,收到老观主的信,一身破烂的赶了回来,带着十五个骨灰盒。小长老就成了观主,大家都叫他圆清师傅。”扶着旁边的歪脖子树,站着休息一下,“圆清师傅就带着小师傅们闭关了,只是每月下山义诊一天,也和我们换点盐和油。现在小师傅们长大了,圆清师傅也不禁老乡去观里了。”
中年男人也是从小经历战争的,听到这里不禁肃然起敬,“道长们都是义士。”
青年一脸认同,“很多长辈们都认识道长们,嘱咐我们一定要敬着道观的师傅,没有道长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说着想起今天上山接的人,“金山叔家的老幺,从小就身体不好,三岁前金山叔都是抱在怀里的,三个儿子,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宝贝的很。我记得老幺小名叫阿玄,也是圆清师傅取的。”青年挠挠头,“那句怎么说,呃,天玄女,延您久久长寿。金山叔那时就希望老幺能活下来。”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中年男人认同的点点头。
“对啊,金山叔退伍后得的老幺,就是女孩也宝贝。”青年看着中年男人登山竟也不费力,竖起大拇指,“领导,您身体是这个。”
中年男人摆摆手,“我不是领导,就是一个办事员。小崔,那小阿玄怎么天天上山?”
“阿玄小时候有次烧的都耷拉脑袋了,是圆清师傅救回来的,好像听说从那后,有个一两年,金山叔每天背着孩子去山上,找圆清师傅扎针,四五岁上吧,阿玄就和她三哥两人爬山去扎针了,每天背着妹妹爬上爬下的。”青年说到这,把树下的一根粗点的树枝递了一个给中年男人,“我爷爷说阿玄是得了圆清师傅的青眼,收了关门弟子,阿玄聪明哩,从小跟着师傅学医,现在每月也跟着师傅义诊呢。好多人说,阿玄厉害,把过的脉圆清师傅都点头。好像也跟着其他师傅学习拳脚功夫,身体好起来了。”
两人就这么一边爬一边闲聊着爬到了山顶,看着道观,略有些破败,门墙斑驳,却打扫得一尘不染,师傅们打理的很尽心。
大门开着,踏进去,就看到院里的空地上竟也有十几个穿着道服的小道童在练武。领头的女孩身形单薄,动作却凌厉如风。
“打头的就是阿玄,好看哩。”青年在旁边小声说道,“就是跟圆清师傅似的,不太笑。不过阿玄应该是村里最聪明的娃。”语气里是有些骄傲的。后面的小娃娃是周围十里八乡的,还是阿玄最厉害。
中年男人心里是有些沉重的,收敛了一下心神,找了道观的主事 。
圆清听完中年男人的话,沉默了半晌,招手让小道童把阿玄叫过来。
阳光照进大殿,似是两个世界,一明一暗,透过老旧的格子窗阳光折射进来,有些昏暗的大殿中央站着三个人,就在这时逆着光走进来一个小女孩,步履沉稳,头发束起,插着一根木质簪子,一字巾两条带子垂落到肩后。三人都静静看着这个女孩,女孩行了一个抱拳礼,认真看着三人。
对中年男人径直开口,“我父亲出事了?”声音平静。
半年后
扶风山 双山村
端坐在书桌前的金智瑞歪头看着墙上的月份牌,快过年了,从暑假收到消息到寒假,169天。低下头又安安静静的认真剪着手里的报纸,G国文字,大幅篇幅报道几个人的入狱。照片上双手被束缚带着铁链的那个高大男人,面无表情的看着镜头,没有害怕,甚至没有羞愧,周围拉着横幅的人,说得上表情激愤,似乎那几个入狱的男人是多么罪不可赦。
把这则新闻剪下来,认真粘到剪贴本上。再继续剪报纸上所有相关消息,全程寂静无声,只有屋外呼呼的冷风吹着,没有太阳,似是要下雪。
“玄儿,帮奶奶穿个线。”东屋老太太用G语喊了一句,声不算大,足够金智瑞听到。
金智瑞立马放下手中的剪刀和报纸,就这样放在书桌上,没有人会动,两个高中的哥哥寒假在补习,七年级长到190的三哥跟着老师去省城训练打排球,都是年底回家。妈妈去市里照顾哥哥们,家里只有老太太和金智瑞。
老太太一叫,金智瑞必响应。老人年纪大了,坐在炕上穿着简单的民族居家服,是的,金智瑞一家,甚至一个村都是少数民族,和G国同一语言的少数民族,金智瑞从小学习两种语言,确切说来,加上前世光耀星球的各种语言,金智瑞会说的语言多达十余种。
金智瑞从奶奶手里接过针,小心把线穿过针眼,也没递给老太太,反而把老太太手里的鞋底拿到手里,“奶奶,你铰鞋样就行,我来纳。”
金智瑞现在虽然十岁,但力气比老太太大,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大高个,大力气。老金家基因实在强悍,最高的老三才14岁,就已经190。男孩子一多,是最废鞋的。
老太太也不犟着,拿起剪刀剪鞋样,时不时看着小孙女,家里只有两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孙女在干嘛。老太太六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经历的苦难太多,就怕孙女心里藏着恨。孩子还小,一生那么长,人要抬头往前走。
这个孙女太聪明了,性子安静,又和儿子感情最好。半年了,老太太心情也缓和了好多,然后就发现小孙女的异样。就怕孩子心里有不好的想头。最近一直在心里琢磨怎么开导孩子。这么好的孩子,懂事又孝顺,看着不活泼,可孩子心软善良。跟着圆清师傅救了好多人,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小玄。
“玄儿,你大哥说以后想当那个律师。你以后想干什么?咱家幺儿最聪明,当科学家不?”
金智瑞力气大,手里活干得快,手里的鞋底就剩最后几针,纳完把线打个结,放到旁边的小箩筐里,“奶奶,你歇一会,我来剪,你歇歇眼。”抬头认真看了看奶奶眯着的眼,“我长大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守护我们国家。就像师叔他们。”
金智瑞没说的是,在这之前首先把爸爸叔叔他们救出来。跨国的外交事件,很难。金智瑞心里很清楚,现在是和平年代,时间会很漫长,不像光耀星球,自金智瑞出生全球已经战乱半个世纪,想救人反而更简单。不过,怕什么,自己还小,最不怕的就是时间。
奶奶听了反而很高兴,“对对对,等你哥哥考上大学,你就问问你大哥,看看以后想学什么,不着急,慢慢想,咱还小呢。”
金智瑞看着奶奶那么高兴,脸上也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有家人真好啊。这么好的家人,这么好的世界,安稳又和平,金智瑞很珍惜。
日子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到了过年,妈妈和哥哥们都回来了。
“奶奶,小玄,我回来了。”穿的跟熊似的大高个,手上大包小包的在院子里朝堂屋喊。后面跟着三个人,昨天下的大雪,今天还是阴天,冷的很。
走进院子的四个人呼出的气都是白雾,从屋里走出一个穿着小棉袄的小姑娘。“三哥。”双眼打量了一下,“你又长高了。”
“长了三厘米呢。哎呀,被你看出来了。”虽然个子很高,但声音还是少年稚嫩的样子,“快,进屋去,外头冷,给你带好东西。”说着还晃了晃身子。
转头看到老太太笑眯眯的站在堂屋里,高声喊道,“奶奶,我可想你了。”声音里的喜悦一点不掺假。哄的老太太嘴都合不拢。
“这个小马屁精。”后面的大哥笑着啐了一句。
“妈,大哥,二哥。”金智瑞伸手接过妈妈手里的行李包。大哥看着妹妹,怜爱的摸了摸妹妹的头。
当妈的一进门,眼里就没别人了,一直看着自己小女儿,没胖但也没瘦,个子长高了,都快到自己肩膀高度了。
只要老三在家,家里就热热闹闹的,金智瑞最喜欢三哥了,从小就是快乐的小孩,爱玩爱闹爱笑。
夜雪簌簌落下,炉火噼啪作响。三哥正手舞足蹈讲省城趣事,金智瑞忽然开口:“哥,律师要背多少法条?”
满屋寂静。
大哥放下饺子碗,认真道:“民法1324条,刑法452条,但真正的律师……”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少女眼睛亮得骇人,剪贴本在抽屉里悄然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