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追忆旧时光 ...


  •   公交车的颠簸让陈安华恍惚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厂区大礼堂。那时天花板挂着五彩转灯,劣质音箱里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木地板被皮鞋底磨得发亮。

      二十出头的他穿着借来的西装,领口别着食堂刘师傅用铁丝拗的领花,在女工们灼热的目光里旋转——纺织厂男工稀缺,会跳舞的更是凤毛麟角。

      陈安华突然怀念起他们的老时光,那时一群年轻人都是热血青年,充满青春活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当交际舞风潮席卷,他属于第一批冲锋陷阵的学员。

      后来,厂里的女同事们都喜欢拖着他参加每周厂里具备的舞会,甚至提前为他准备好舞会门票。大家都喜欢穿过那些旋转的灯光,踏着唯美的节奏,纷纷追逐他的步伐。

      他记得赵冬梅总抢着当他的舞伴,哪怕踩掉他皮鞋后跟也不松手;记得唐娟躲在角落偷看,直到他主动伸手邀请,才发现她手心里全是汗。

      舞会散场后,年轻人们骑着二八大杠在月光下追逐,车铃铛响成一片。赵冬梅总爱在后座张开双臂,哼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唐娟只会紧紧攥着他的衣摆,把脸贴在他汗湿的后背上。

      后来一切都变了。

      厂里效益不好,他转调一学校当资产管理登记员,妻子办理了提前内退,赵冬梅下海经商,历经风雨遇见了现在的老公黄嵩,只是他们对于舞蹈的热爱始终深埋在心底里。

      记得厂子改制那年,舞蹈队解散的比工会还快。他抱着装账本的纸箱走出厂门时,正碰上赵冬梅拎着行李去深圳闯荡,她涂着当时最时髦的紫红色口红,说“老陈你别埋没了这双腿”。

      而唐娟在仓库清点完最后一批库存布头,默默把他漏装的搪瓷缸塞进他怀里。

      当广场舞风潮再次来袭,陈安华下班后就到江滩来授课,工具也简单,小音箱就足够,热心的学员们还提供各种帮助。

      车窗外霓虹闪烁,广告牌上的明星跳着街舞。陈安华摩挲着手机边缘,想起去年深秋在金融中心偶遇赵冬梅的场景。

      她刚从劳斯莱斯下来,爱马仕丝巾裹着发福的脖颈,看见他提着音箱往江滩走,惊得墨镜都滑到了鼻尖:“陈安华?你还在跳舞?”

      那天她硬是跟到江滩,结果才跳完一支华尔兹就气喘吁吁。

      月光下她盯着自己旗袍开衩处绷紧的大腿,突然红了眼眶:“当年我能连续跳快三不换气的......”后来就有了酒店包房的约定,她说这里的大理石地面像极了老厂房的舞池,只是再没人会为抢舞伴扯坏她的的确良衬衫。

      “南丁路到了。”公交提示音惊醒了他的回忆。下车时几个广场舞学员正巧路过,热情地塞给他一袋新炒的南瓜子。

      陈安华笑着道谢,摸出钥匙打开老式单元门。三楼窗口亮着灯,唐娟的身影在厨房晃动,抽油烟机的轰鸣中隐约能听见扬琴版的《茉莉花》——是倩倩上周录给她妈当手机铃声的。

      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他突然想起明天该把舞蹈队的旧照片找出来。

      那些发黄的相片里,年轻的赵冬梅穿着喇叭裤飞扬跋扈,唐娟的麻花辫垂在碎花衬衫上,而站在C位的自己,正做着如今不敢尝试的托举动作。

      陈安华推开门时,屋里飘着淡淡的油烟味,还混着一点花露水的清香。唐娟正坐在客厅的塑料板凳上剥毛豆,电视里放着家庭伦理剧,音量开得老大,但她显然没怎么看。

      因为一听到门响,头都没抬就开始絮叨:“老刘家的媳妇今天又跟她婆婆吵起来了,就为晒被子那点事儿,啧啧,那嗓门大的,整栋楼都听见了......”

      她说话时手上动作不停,豆荚在指间“啪”地裂开,青绿的豆子滚进碗里。

      陈安华把舞鞋放进鞋柜最下层,顺手把歪了的拖鞋摆正,这才走到她身边坐下。唐娟的头发随意地扎着,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脖子上,围裙口袋里还插着把旧剪刀——那是她用来修剪阳台盆栽的。

      “赵冬梅今天又约你了?”她突然话锋一转,眼睛还是盯着手里的毛豆,但剥豆的力道明显重了几分,“她瘦了没?上回见她,那腰身都快赶上咱家水桶了。”说完自己先咯咯笑起来,露出一颗微微发金的门牙——那是多年前摔了一跤留下的痕迹。

      陈安华端起茶几上的玻璃杯喝了口水,杯壁上还沾着唐娟的唇印,淡淡的玫红色。“还行吧,跳完一支探戈就喊累。”他轻描淡写地说,顺手把唐娟剥好的豆子往碗中央拢了拢。

      “我就知道!”唐娟突然来了精神,把豆荚往垃圾桶一扔,拍了拍手上的碎屑,“她那人啊,管不住嘴!上回在商场碰见,你猜她在干嘛?躲在消防通道里偷吃炸鸡!还跟我说是什么'轻食'。”

      她模仿赵冬梅说话时,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手指翘起来,像是捏着个看不见的高脚杯。

      厨房里传来冰箱开合的声音。唐娟端着碗绿豆汤走出来,碗沿还凝着水珠。“给,冰镇的,我放了点陈皮。”她说着把碗往陈安华面前一放,突然凑近闻了闻,“哟,这次倒是没沾上香水味。”语气里带着几分胜利般的得意。

      陈安华低头喝汤,糖放得有点多,甜得发腻,但冰凉爽口,正适合消暑。唐娟又坐回小板凳上,这次拿起遥控器换了台,是个养生节目,主持人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三高”人群的饮食禁忌。

      “要我说啊,”唐娟用脚尖碰了碰陈安华的小腿,“赵冬梅那身子骨,光跳舞没用。得学我,早上公园打太极,晚上喝薏米水。”她说着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肚子,那里软软的,像装了一团棉花,“虽然没瘦,可体检指标全正常。”

      窗外的知了突然叫了起来,此起彼伏。陈安华想起年轻时唐娟可不是这样的,那会儿她害羞得连话都不敢大声说,更别提这样絮絮叨叨地议论别人。

      岁月把她打磨成了另一个人,就像那把旧剪刀,用着用着就顺手了。

      “倩倩来电话了没?”他转移话题,把空碗往茶几中间推了推。

      “哎哟!差点忘了!”唐娟一拍大腿,急急忙忙站起来往卧室走,拖鞋在地板上啪嗒啪嗒响,“闺女说给你买了双新舞鞋,快递明天到。”她从床头柜抽屉里摸出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各种琐事,“对了,她还说......”

      陈安华听着妻子絮叨,目光落在墙上的旧照片上。那是厂里最后一次文艺汇演的合影,年轻的赵冬梅站在前排,笑容灿烂;而唐娟躲在人群最边上,只露出半个肩膀。

      如今时过境迁,当年那个腼腆的姑娘,现在正叉着腰在卧室门口数落女儿乱花钱,声音洪亮得能穿透整栋楼。

      他突然觉得,这一碗过甜的绿豆汤,这一屋子的烟火气,比任何华尔兹的旋转都更让人踏实。

      唐娟把洗好的碗摞进橱柜,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围裙上,晕开一片深色的水痕。

      透过厨房的纱窗,她看见老陈在阳台上摆弄那几盆茉莉花——他总记得在跳舞回来的晚上给它们浇水,因为知道她喜欢清晨推开窗时的那一缕花香。

      她拧干抹布,动作熟练得像是重复了千百遍。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超市促销单,上面记着明天要买的排骨和冬瓜,倩倩最爱喝她炖的排骨汤。

      想到女儿,唐娟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上周那丫头突然回家,神秘兮兮地从琴盒里掏出个丝绒盒子,说是用教小朋友扬琴赚的钱买的。

      “妈,这可是纯银的!”倩倩把项链往她脖子上比划时,手指上有练琴磨出的茧子,可眼睛亮得像星星。

      客厅里传来老陈调电视的声音。

      唐娟擦了擦手,从冰箱里取出泡好的柠檬蜂蜜水——这是她每晚给老陈准备的,跳舞出汗多,得补充点电解质。玻璃杯外壁凝着水珠,就像她此刻心里泛起的柔软。

      她想起上个月同学聚会,当年的厂花们不是抱怨丈夫不顾家,就是念叨子女不省心。

      只有她,听着大家羡慕地说“你们家老陈还是那么帅”、“倩倩都上电视表演了”,心里像灌了蜜似的。

      那个总爱显摆的赵冬梅,虽然开着豪车来,可眼角的皱纹用再多粉底也盖不住,听说她老公常年在外应酬,儿子在国外一年见不了几次。

      唐娟把蜂蜜水放在茶几上,顺手拂去老陈肩头一根白头发。他正专注地看着舞蹈教学视频,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温和。

      这个男人啊,年轻时多少姑娘惦记,现在五十多了还有女学员送亲手织的围巾。可他每天雷打不动陪她去菜市场,记得她每个月那几天不能碰凉水,连倩倩都说"爸看你的眼神跟跳华尔兹时一样温柔"。

      洗衣机传来提示音,唐娟走去阳台晾衣服。手指抚平老陈的衬衫领口时,她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个雨天。

      当时她刚被分到仓库当保管员,委屈得躲在布料堆里哭。是陈安华冒雨给她送来热乎的肉包子,还说“跳舞的姑娘要挺直腰板”。

      后来他们结婚,洞房夜他笨手笨脚地给她戴上一对镀金耳环,说等有钱了换真金的。如今那耳环早就褪色了,可她还收在首饰盒最里层。

      夜风带着茉莉的香气拂过脸颊。唐娟把最后一件衣服挂好,那是倩倩落在家里的练功服,袖口还留着女儿常用的樱花味洗衣液的气息。她突然觉得很满足,像是一只装满温水的气球,轻轻晃荡着就要溢出来。

      是啊,她没赵冬梅会赚钱,没年轻时那么苗条,工作也早早内退了。可那又怎样呢?老陈的工资卡一直交给她保管,倩倩每周雷打不动要跟她视频三次。这个不到六十平的老房子里,有她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藏。

      回到客厅时,老陈已经调低了电视音量,正往她常坐的沙发上放靠垫——那是他去年出差特意给她买的护腰款。

      唐娟走过去,挨着他坐下,顺手把遥控器换到戏曲频道。老陈虽然不爱听戏,可总会陪她看一会儿,就像她虽然不懂舞蹈,却总记得给他的舞鞋换防滑鞋底。

      窗外月色正好,楼下的桂花树影投在窗帘上,摇摇晃晃像是倩倩小时候画的简笔画。

      唐娟把脚缩到沙发上,不小心碰到老陈的腿,他不但没躲开,反而往她这边靠了靠。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人生就像一碗自己熬的绿豆汤,或许火候不够完美,或许糖放得有点多,可喝下去,总是甜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