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画里的温度 ...
-
离周末的画展还有三天,许清安却在画室里对着那幅“岸”犯了难。画布上的灯影明明已经添了暖黄,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像隔着层磨砂玻璃,看不真切。
手机响的时候,他正用刮刀反复涂改水面的反光。是傅时夜,背景音里隐约有汽车鸣笛。
“在忙吗?”傅时夜的声音隔着电流传来,比平时低了些,“我刚路过你常去的那家颜料店,老板说新到了批进口松节油,要不要给你带一瓶?”
许清安握着画笔的手顿了顿。那家店在老城区深处,离傅时夜的公司至少四十分钟车程,绝不是“路过”那么简单。
“不用了,我这里还有。”他看向画架旁半瓶没喝完的松节油,“你……在忙工作?”
“刚结束一个会。”傅时夜笑了笑,听得出刻意放轻的语气,“要是不忙,我能过去待一会儿吗?就看看,不打扰你画画。”
许清安望着画布上模糊的岸线,突然说了声“好”。
傅时夜来得比想象中快,手里没带松节油,却拎着个纸袋,里面是两串刚烤好的糖葫芦,糖衣还泛着亮闪闪的光。
“刚才路过小学门口,看见有卖这个的。”他把糖葫芦递过来,指尖沾着点黏糊糊的糖渍,“小时候你总抢我的吃,不知道现在还爱不爱吃。”
许清安愣住了。他几乎忘了这件事——十岁那年在傅家老宅,傅时夜被家里罚站,他偷偷揣着两串糖葫芦溜出去,塞给对方一串,自己啃得满嘴糖渣。原来傅时夜还记得。
“早不爱吃了,太甜。”他嘴上这么说,还是接了过来,咬了一口。山楂的酸混着糖衣的甜在舌尖炸开,和记忆里的味道分毫不差。
傅时夜没戳穿他,径直走到画架前。这次他没碰画布,只是站在旁边看,目光跟着许清安的画笔移动,像在认真研读一幅重要的作品。
“这里的光可以再透一点。”他忽然轻声说,指着灯影下方的水面,“像……像你以前画过的那次篝火晚会,火苗映在湖面上的样子。”
许清安猛地抬头。那是三年前的事了,他跟着画社去郊外写生,夜里大家围着火堆唱歌,他趁兴画了张速写,后来随手夹在送给傅时夜的画册里,从没想过对方会记得。
他蘸了点柠檬黄,小心翼翼地在水面补了几笔细碎的光斑。画布上的岸线仿佛瞬间活了过来,暖光顺着水波漫开,连带着远处的雾色都淡了些。
“好像是这样。”许清安喃喃道。
傅时夜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放在画架上。是个小小的木质画框,里面嵌着张泛黄的纸——正是三年前那张篝火晚会的速写,边角都被磨得有些毛糙,显然被人反复翻看了很多次。
“一直放在办公室抽屉里。”傅时夜的指尖轻轻敲了敲画框,“看你总对着这张画皱眉,说不定能帮上点忙。”
许清安捏着画笔的手有些发颤。他一直以为傅时夜对他的画只有占有欲,却没想过对方会这样细致地收藏着这些零碎的、被他自己都遗忘的瞬间。
“傅时夜,”他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哑,“你以前……为什么总盯着我画画?”
傅时夜转过身,窗外的夕阳刚好落在他眼里,映出点难得的坦诚:“因为你画画的时候,眼睛会发光。”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像……像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的人。”
许清安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那些被傅时夜锁起来的画,想起对方看似强硬的干涉,突然明白了什么——那或许不是掌控,是笨拙的守护,怕他这颗星星不小心摔落。
他低头看向画布,突然有了灵感。笔尖在灯影旁添了个小小的身影,背着画板,正朝着光的方向走。身影的轮廓模糊,却能看出微微前倾的姿态,带着种笃定的期待。
傅时夜凑过来看,目光落在那个身影上,突然笑了:“是你。”
“是我们。”许清安纠正道,笔尖又动了动,在那身影旁边添了个稍高些的轮廓,并肩朝着岸线走去。
傅时夜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沙沙声,和窗外渐起的晚风。许清安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发顶,带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像午后晒透了阳光的毛毯,暖得让人想轻轻靠过去。
他低头看着画里的两道身影,突然觉得,那道困住彼此的锁链,或许早就被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度,悄悄熔成了柔软的线。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要一起走向岸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