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第六十八章 无法接受的真相 ...
-
最先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是温旭,紧接着是黎月、李牧民,胸膛上的冰锥已经被他们拔出,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除了四肢仍有些冻僵,身体各项机能良好,只留下染血破口的衣襟。
李牧民看了一圈:“姜淮呢?”
三人翻遍了附近的棺材板,终于在其中一个棺材里面找到了他。只是眼前的一幕都让人微微吃惊。
温旭把插在姜淮身上的两把冰锥拔出,很快姜淮便睁开双眼,一骨碌坐了起来。
冰锥猛烈刺入又拔出对胸腔带来的冲击还是让姜淮小咳了一阵,看到这副模样,李牧民不禁好奇问:“他们跟你......是有多大的仇啊?”
咳嗽中姜淮又气又好笑地瞥了李牧民一眼,无奈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干。
李牧民转念一想:“不对不对,肯定是你刚才的模样太欠揍才会多挨把锥子。”
姜淮:“?”
“大家没事就好。”温旭说道:“倒地之后,我听到那两个士兵说的话,三天后城主需要两男一女,对方好像对外形没什么要求,那就随便选三个就行。我寻思着他说的对方,应该就是指为复活之术进城的人。”
黎月:“今天的士兵说三天后是城主再次施法的日子,也就是说这里的尸体会被用在施法上。”
姜淮平淡地插了句:“与其叫尸体,不如叫灵魂容器。”
“......”
李牧民紧皱着眉,试图分析:“所以整件事捋顺过来就是,他们不欢迎中原人却故意放中原人进来,为的就是将他们杀害并用作复活术的工具。那个城主可以将死去之人的灵魂从冥界召唤出来,但要想真正的复活还需要一具肉身,灵魂自己的肉身或许已经不完整或者不存在了,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替死鬼来充当容器。”
姜淮挑了下眉毛,朝李牧民竖了个拇指:“分析的不错,大叔,基本就是这样。”
李牧民扬起巴掌就要朝姜淮的拇指扇去,但被姜淮先一步收了回去,他瞪了姜淮一眼道:“喊谁大叔?没大没小!”但是想到现在姜淮的身份级别跟他相同,好像确实不存在没大没小一说,也就瞬间噎了气。
姜淮倒是无所谓,顽劣地扯嘴笑了笑。
李牧民:“这破地方连个窗口都没有,要怎么出去?总不能光明正大敲响上面那扇门吧?”
姜淮:“你想这么做也不是不行,但是,没必要。”
李牧民瞅向他:“噢?看来你有办法出去?”
姜淮:“我说的没必要是指逃出去这件事。你没发现么?其实待在这里更有利于我们行动。这里是停尸房,除非有新的一批中原人到来,这里一般都不会被打扰。”
李牧民:“但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吧,不出去怎么完成任务?”
姜淮颇有点无语的意思,“李大人,你也知道你是来做任务的,不是渡劫的,那么身为判官的你真的连一点小法术都不会吗?”
李牧民恍然大悟,紧接着又感觉有点被侮辱到了,尴尬地摸了摸脑袋:“又差点忘了我是判官了......”
他们最后分成了两组,由拥有逃离者名单的黎月和会当地语言的温旭伪装出去,姜淮和李牧民则留下。
在停尸房的一处隐蔽的角落,地上赫然多了个圆形法阵,而它的旁边,另有一个法阵在逐步成型。
李牧民看着姜淮不带一丝犹豫地抬手落下,法阵繁复的图案也就绘成了,不禁赞赏道:“你小子还挺有天赋,没来多久就已经学会这么多了。”
姜淮一气呵成,随着最后一笔结束,他慢悠悠道:“没多久么?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年的时间,可以学很多东西的。”
李牧民听着没吱声,余光瞥见地面上那罐散发着甜味的罐子,是姜淮刚才用来画法阵的材料,他指着问:“这是什么?”
姜淮瞥了一眼:“果酱。”
李牧民:“你哪来的果酱?”
姜淮:“河边的姑娘给的。”
第二天一早,上面的石门再次被打开,又有中原人被押来了这里。
人群的脚步声以及惊恐的低喃在石壁间回荡,混合的杂音中甚至还有小孩压抑的哭声。
空气间突然安静了几秒,紧接着一道不符合气氛的声音低低地响起。
“咳咳......大哥,四弟?你们在哪?”
“......”绷紧的神经终于放下了。
两个棺材同时被从里打开,姜淮和李牧民从里面爬出来,前者甚至还好心情地与在场其他人打了声招呼,只是这一举动很明显把大家都吓坏了,一阵骚动差点没把守门人也招呼下来。
黎月和温旭背脊都冒汗了:“嘘、嘘——各位安静点,不要惊慌。”
李牧民也上前连忙道:“我们不是鬼,是人,是人。”
姜淮:“......”
经过一番解释后,在场几位中原人表面上终于不再惊慌,除了几个小孩。
姜淮从衣兜里掏出刚才的那罐果酱,打开盖子朝每个张嘴大哭的小孩嘴里都倒上一点,酱汁内的果肉酸酸甜甜,很快,孩子们都不哭了。
孩子:“吧砸吧砸......”
姜淮:“好吃么?”
孩子点头:“吧砸吧砸好吃吧砸吧砸......”
黎月从怀里掏出一个透明罐子,里面装着几只身体胖圆的虫子,李牧民看到心里一惊,“这不是……”
“水栖虫,在一间密室内发现的。”黎月说:“看样子,鬼城这事与冥界的水灾脱不了关系。”
黎月将罐子递给李牧民,与温旭对视了一眼后跟大家说:“我们不能在下面待太久,就先上去了。这些人......大哥,就交给你们了。”
李牧民:“你们去吧,这里交给我们。”
移开角落里的棺材,地面上有两个图案繁复的圆,李牧民指着其中一个法阵:“你们都站在这个圆里面,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
“这是什么?”
“我在书上看到过,好像是叫......法阵,对,就是法阵!”
“所以你们......是道士?”
李牧民愣了一秒,点头:“呃,嗯没错,我们是道士。”
几个中原人相互看了几眼,这才放下戒心站了进去。如今的他们可别无选择,只好赌一把,赌眼前这两人真的是好人。
大人们都进去了,唯独不见小孩的踪影,李牧民回头看了眼几个小孩:“小朋友,怎么不进去?进去就能回家了。”
小孩子们一边摇头一边往后退,全都黏到了姜淮身边,警惕害怕地盯着李牧民和地上那个圆。
李牧民:“......”
其中一个男人说:“这些孩子是跟着一个当地人来的,来的时候还被绑着双手呢,我猜应该是人贩子。”
姜淮盯着腿边的一个个脑袋:“人贩子......拐的还全是中原小孩,男女老少齐全,呵,这是准备建一个小中原啊。”
“……”
沉默了半晌后李牧民开口:“……唉,这样吧,姜淮,你也进去,带着小孩一起出去,将他们送回家。”
姜淮微微诧异:“我出去了可能短时间内赶不回来,你确定么?”
李牧民:“赶得回就回,赶不回就别回,这里我们三个人也是可以的。”
姜淮看着他,沉默了半晌后叹气:“行吧。”
繁杂热闹的街市上,姜淮时不时低头睨向身侧的小跟屁虫,肉嘟嘟的小手紧紧抓着姜淮的衣角,说什么也不撒手。
姜淮:“……”
因为被这么个小累赘拉着,他连步子都不敢迈太大,走的相当累人。
深深叹下一口气,姜淮停了下来:“我说,其他小孩都肯留在衙门,怎么偏偏就你不肯呢?”
小男孩嘟着嘴,手上抓的更紧了:“不要……”
姜淮:“为什么?你不想找爹娘么?”
小男孩点点头:“想。”
“……”姜淮是彻底没辙了:“唉,懂了,你是想让我带你去找爹娘。”
小男孩又点了点头。
“你家在哪知道么?”姜淮蹲下身来,盯着他的眼睛说:“先说好了,哥哥我是真没空,如果你家离这太远的话,我会马上带你回衙门。”
小男孩眼里盛满泪水,一个劲地摇头。
“你这是什么意思?不要?还是家离这不远?”
小男孩又不说话了。
姜淮: “……”如果这时候坤灵在就好了,他有办法知道小孩家在哪。
阳光下,姜淮浓密的眼睫微颤,心事不经意间流淌而过,他重新闭上眼,再睁开时目光再次放到小孩身上,沉默不语。
小孩被姜淮这不吭声的状态给吓到了,紧张兮兮开口:“哥哥,你要把我送回坏人那里吗?”
姜淮挑眉:“坏人那里?你说的是衙门?”
小男孩:“嗯,我爹爹是这么说的,他说现在当官的人坏的很。”
“……”姜淮思索片刻:“如果你这么说的话,我倒是知道个地方。”
得亏他常往人间跑,很多地方他都有印象,比如中原这里,要说官吏风评最差的,只有那么一个地方。
“小孩,你家那边是不是有一栋很高的楼?还挺气派,叫……登月楼。”
男孩歪了歪脑袋,懵懂迟疑地点了下头。
“得嘞!”姜淮扛起小孩就跑,跑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才将孩子稍微放下,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抱着,鬼鬼祟祟的模样活像个人贩子。
“小孩,闭上眼睛,不要偷看哦,如果你不想被吓到的话。”
男孩眨了两下浑圆的眼睛,果真乖乖闭上了。
姜淮指尖金光溢现,他抬起手在空中快速挥动起来,所过之处金光成线,滞留不散,最终连成一个复杂的图案。很快,图案变成空中的一只眼睛,漆黑空洞,散发着危险不安的气息。姜淮抱着小孩毫不犹豫跨了进去,随即场景转换。
“小孩,睁眼,回家了。”
小男孩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的眼睛微微一亮,姜淮见状也是微松了口气,看样子是来对了,至少没到最坏的情况。
“会自己回家了吧?”姜淮问。
男孩看着他不说话:“……”
“唉……”姜淮垂下肩膀,满脸任劳任怨:“你家在哪?”
男孩指了个方向:“这边。”说完就去抓姜淮的手了。
姜淮微微侧下身子配合他的节奏,一路走街串巷,小孩跑起来还算快,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一家书坊门前。
书坊门面关闭,甚至还挂着一块木牌,上面黑色字迹写着“休业”二字。
姜淮上前正准备敲门,门就被从里打开,一男一女背着大包小包跟逃难似正准备跨出门栏,岂料一头撞向迎面而来的红衣身影,走在最前面的男人吃痛一声,抬眼茫然看着眼前的陌生人,迟疑片刻开口:“你是……”
姜淮微笑:“热心市民,来送儿子的。”
男人表情空白了几秒,直到姜淮亮出身后的跟屁虫,夫妻俩的表情再次变得鲜活起来。
“儿子?!!”
“爹爹,娘!”
一家三口团圆相聚,痛哭着抱作一团,引来不少路人围观。
姜淮目光落到夫妻两人的包袱上,不禁疑惑:“你们大包小包的是准备去哪?”
男人自知失态,很快就调整好状态起身朝姜淮深深鞠了个躬,表达感谢的同时顺便回答:“我儿子走丢好一段时间了,我们都以为没希望了,前几天从一个老顾客那听说了南国那边的一个传闻,或许可以救我儿子一命。虽然知道这种事情八成是假的,但我们还是想去看看,就连夜收拾好行李了。”
姜淮心想,还能这么巧……
“呃,这位公子不知如何称呼?”男人问。
姜淮:“姓姜。”
“姜公子,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请受我们一拜。”
“呃,倒也不用。”
“从今以后,我们一家人的命,都是你的了。”
“那更不用了。”
姜淮扶额,看着跪在地上的一家三口叹下口气:“命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吧,非要谢我的话,送我一本你们店卖得最好的书,如何?”
男人激动起身:“别说一本,这里的书你全拿走都行!”
姜淮嘴角抽搐:“不想要。”
最后,姜淮挑了本《天地神话总集》,听老板介绍,这是一本涵盖了天地间所有神话的书籍,上至神界,下至阴冥,无所不有,包罗万象,被称为天下第一神话总集,深受神幻爱好者的青睐。
姜淮离开书坊后走在大街上,手里拎着老板亲自用布包好的书,沉甸甸一大块,活像块砖头。其实姜淮一开始并没打算选砖头,他想着哪本最轻盈选哪本,最好能整个卷起来直接塞衣兜的那种,岂料无意间扫到砖头上的“神话”二字,当场就起了私心。
这么说起来……坤灵也算是神话中的人物吧,小时候他去听书,说书先生说的大多是上古神仙的故事,偶有讲过冥界,除了印象颇深的孟婆汤之外其余都不记得了。
不知道人间对坤灵的描述会是怎样的呢?会说他是个冷面冥君吗?还是跟本人八竿子打不着,被想象成一个面露红光,豹头环眼的恶相帝王。这么想着,姜淮越来越感到好奇,看着手中之物两眼放光,好似它在眼里不再是块砖,而是块香喷喷的肉。
一个时辰后。
登月楼的顶楼屋檐上,群鸟掠过高空途经此处歇脚,围着檐的边缘站成一排。高空长风滚滚,扬起书页猎猎翻飞,群鸟受惊,叽喳着四下飞散。
此时的登月楼顶,一袭红衣的姜淮曲腿而坐,面前随意散落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书页被风刮得来回摆动,场面混乱不堪。而姜淮不在意这些,他神情凝重地翻动手中的书,周身散发着愈加冰冷的气场。
就在三炷香前,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老板赠送的谢礼,有目的性地在书中翻找起来,只是纵使他找遍整本书,都找不到他想要的东西。
被誉为天下第一的神话总集里,关于冥界的起始,与现实出现了偏差。
而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关乎到一个人能否存在于世。
他跑回刚才那家书坊,买下了所有有关神话的书,而老板却说,给他的那本相当于字典,只有世人没听说过的,没有它没记载到的,从古至今,无论耳熟能详还是闻所未闻的神话都包含在里面,是很权威的一本著作。
姜淮最后还是买下了这些书,他抬头望着天,一栋朱红色的雅致高楼进入视线,在一众楼房中显得鹤立鸡群,姜淮没想那么多,刚好看见了,身体本能就过去了。
生活在高处的风总是无拘无束的,像个顽皮的孩子毫无礼节,一下子玩心大起横冲直撞,一下子又好奇心旺盛左右试探,终于等到它找到下一个目标离开这里,四周又安静得有些落寞。
那本最厚的神话总集静静躺在檐瓦上,书面摊开,停留在其中一页——
冥界始前,天地浑沌,有坟土之水自阳间流入,终于此方汇聚成河。
此河,含天地灵气,滋生冥界天地;
此河,含日月精华,孕育生命之魂。
此河名为忘川。
……
水中阴气得天独厚,吸取天地灵气,终有一日幻化人形,此乃冥界第一人,后人称之为幽冥帝君。
…… ……
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事情,在人间的神话体系中,冥界只有一位冥君,那坤灵和碧落的存在,又算什么?
姜淮突然想起生死海岸,坤灵说过的话。
“冥界由生灵的意念而生,最终也会由生灵的意念而亡。起初是某位人物,最后是整个冥界。”
原来当初是这个意思么?坤灵想表达的,是人们对冥界的塑造早已发生变化,如今,变化开始应验,新的齿轮要开始转动,就要丢弃废旧零件。
之前坤灵的种种行为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伤口难以愈合,为什么突然躲着他和碧落,为什么别人靠近会没有察觉,甚至为什么拒绝他时放话让他离开冥界……
原来是因为身体开始不行了,他想瞒着所有人独自去面对。明明一切反常都有迹可循,可他偏偏现在才想明白。是他太过胆怯,想过冥界出事,坤灵身体受伤,唯独不敢往这个可能性去想。
姜淮俯视着底下众生,只觉得心脏被揪得很紧,喉咙被堵住,阵阵恶心翻涌上来。他忘记了呼吸,直到有风吹过,脸庞泛起一片凉意,他才惊觉般地喘了两口气,脸上已经被泪水打湿。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这世界的荒谬,因为“水中阴气幻化人形,此乃冥界第一人”,所以现实中冥界的君主只能有一人,多出来了,就得消失。
原来他看似伟岸,却是活得这么卑微。他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么?一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所以从来不去建立关系,总是一意孤行,这样即使消失于世也不会有任何眷念。
生死海岸,他说他的归宿不在这,姜淮现在总算明白了,这世间压根就没有他的归宿。于世间而言,他只是个随人们的想象而来,又随人们的遗忘而去的臆想之物。
……
可纵使是这么一个人,也会有怪人愿意去接近他,去爱他,别忘了,这世界的荒谬,有时候也体现在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