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互联网风暴眼 ...
-
阳光明媚得刺眼,透过廉价出租屋老旧的玻璃窗,落在任涵身上,却没有带来半分暖意。她抱着膝盖蜷缩在墙角塌陷的单人床上,地上随意丢着几个揉成一团的廉价啤酒易拉罐,是她昨晚试图逃离这窒息现实唯一能找到的工具,效果却聊胜于无。
空气里漂浮着灰尘,混杂隔夜外卖包装散发的微弱馊味和酒精挥发后留下的酸涩。笔记本电脑合着盖子,被远远推到房间另一头摇晃的书桌边缘,像个启动过即抛弃的炸弹。
但无形的炸弹早已炸响,碎片深深嵌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手机在凌乱的枕头上间歇性地发出无声的震动光晕,每一次屏幕亮起,都像针轻轻刺一下她的神经末梢,她已经不敢再看屏幕了。昨天那被爆炸通知惊醒的清晨后,她切断了房间的网络,手机关机又再开机数次,最终还是选择性地开了机——只是为了接收银行卡的余额变动通知和被她拉黑过却又不得不解锁的前同事的“安慰”消息。至于微博、豆瓣、微信朋友圈……所有的社交入口都如同深渊的裂口,被她死死封锁。
恐惧像个茧,将她一层层包裹起来,她清楚地知道外面正发生着什么。疯狂截图、恶毒评论、深扒的私照、刺眼的词条……每一帧都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剥光了钉在互联网耻辱柱上任人指点、唾骂的感觉,比她预想中还要锐利冰冷一万倍。
就在此时,手机屏幕顽强地又亮了起来。嗡嗡的震动短暂而急促,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任涵小姐您好,我是‘星海潮流’公关部林欣。鉴于您与高导(高文先生)的特殊过往以及目前您个人在网络舆论中的热度,我司诚挚邀请您参与我们‘逆转风评,形象重塑’的精英计划(名额极度稀缺),助您摆脱当前困境,重回正面公众视线!合作细则请见附件(点开即下载)。首期优惠价仅需88,888元…】
后面跟着一串明显是群发的网址链接。
任涵盯着刺眼的数字(88,888)和“特殊过往”、“重回正面公众视线”这些字眼,一股恶心感翻涌上来。她的胃在酒精和情绪的折磨下抽搐,她猛地捂住嘴,强压下呕吐的冲动。
呵,生意来得真快,她的“热度”,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可以榨取的流量,是趁火打劫的机会。无力地甩开手机,它磕在床沿,屏幕暗下去,房间里只剩下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突然,钥匙转动锁孔的金属摩擦声尖锐地响起,紧接着是两声略显粗暴的敲门声。
“小任!开门!这都几点了?房租呢?说好今天交清的!”
膀大腰圆、日常脸拉得老长的房东大姨。她的声音穿透薄薄的门板,带着不容置疑的市侩和压迫。任涵租这老破小的开间本就勉强,房租常常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昨夜的眩晕感和今早的惆怅混合在一起,让任涵整个人都像被钉在床上动弹不得。她只想把自己缩得更小,最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消失在房东那穿透一切的目光之外。
门外的拍击声更重了:“任涵!我知道你在里头!别躲!开门交租!要不就麻溜地收拾东西给老娘滚蛋!我这房子不愁租!”
尖锐的驱赶像刀子一样扎在任涵身上,她猛地打了个冷颤,酒精带来的麻木被粗暴的现实驱散了。钱,她需要钱,她现在连安身之所都摇摇欲坠。吸了口气,用近乎虚脱的无力感,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赤脚走到门边,拉开了门锁。
房东那张涂粉底也盖不住油光的脸立刻挤了进来,小眼睛上下扫射形容憔悴、穿皱巴巴旧T恤和短裤的任涵,鼻腔里发出嗤笑:“嗬,瞧瞧,这是过什么神仙日子呢?”她毫不客气地踏进来一步,目光嫌弃地扫过地上的啤酒罐和房间凌乱不堪的景象。
“张姨,不好意思,我……”任涵的声音沙哑干涩,试图解释什么。
“甭废话!”房东毫不留情地打断她,手掌摊开伸到她鼻子底下,“钱!押一付三!今天给不了,要么押金折价算这个月,剩下三天内麻溜卷铺盖走人!我这地段,多少人盯着呢!没功夫跟你耗!”
任涵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音节。银行卡里可怜的数字不足以应付这个季度的房租,赖以糊口、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自由翻译的活儿……
“嗡嗡嗡……”任涵丢在床上的手机屏幕再次亮起。这一次,是微信提示,来自那个她短暂加入又被踢出、现在是她唯一还能获取“外界”信息的缝隙。
【前同事(王姐)】:小涵?还没看热搜吗?又爆了!!![惊恐] 那个高导说话了!就在刚才!在《指尖的星光》首映礼上说的!太狠了!【视频链接】
任涵的目光粘在“太狠了”三个字上,房东的催促和唾骂在耳边嗡嗡作响,她已经听不清具体字词,只看到房东的嘴唇在眼前不停地开合,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她脸上。
“听见没有!别装聋作哑!给钱还是滚蛋!选一个!” 房东猛地拔高了声调。
任涵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点的头,怎么从喉咙里挤出一句“我知道了张姨,三天,就三天。” 也不知道房东又是如何带着怒其不争的鄙夷眼神摔门而去的。
门“哐当”一声关上,震落了门框上的几缕浮灰。
房间里再次陷入死寂。
任涵像具木偶,僵硬地挪回床边,捡起不断闪烁的手机。盯着视频链接看了足足十秒,蓝色的字符像通往地狱的入口。最终,一种自虐的情绪驱使她。她要看看,高尔文,她这个前夫,还能在公众场合说出怎样更刻薄、更能将她彻底碾入尘埃的话。
她手指颤抖地点开了链接。
加载,播放。
画面切入灯火辉煌、衣香鬓影的首映礼现场。无数聚光灯疯狂闪烁,打在正中央那个男人身上。高尔文,她曾经的丈夫,三年不见,他似乎没太大变化,但又似乎全然不同了。剪裁精良、质感高级的黑色定制西装,将他挺拔的身形勾勒得分外利落成熟。往日眉宇间可能残留的青涩倔强,完全被一种在名利场中央淬炼出的、沉稳从容的气场所取代。他站在那里,不再是当年被她“艺术理想”光芒映照下稍显局促的纪录片学徒,而是众人目光的核心。
他身边,是新晋影后谢璇。谢影后身着优雅又不失灵动的香槟色长裙,妆容精致得无可挑剔,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温柔笑意,与身姿挺拔的高尔文站在一起,无论身高、气质还是光芒,都显得那么匹配,一对璧人。
任涵的心口像被什么东西用力碾过,泛起尖锐的疼。记者们的话筒蜂拥而至。尖锐的问题如同匕首:
“高导!对于您前妻任涵女士之前在网上对《指尖的星光》‘十分钟旋转’情节的激烈批评,您有什么回应吗?”
“请问网传您离婚是因为她在‘艺术追求’上对您单方面的否定,属实吗?”
“谢影后,您与高导合作多次,您对这次针对导演前妻的舆论风波怎么看?”
……
镜头精准地捕捉高尔文脸上的每一寸表情变化,面对咄咄逼人、带明显试探和煽动性的问题,他却显得异常平静。嘴角甚至勾起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笑容里没有愤怒,只有居高临下、洞穿一切的淡然。
他的目光淡淡扫过提问的记者,最后似乎有意无意地掠过镜头方向,屏幕外、蜷缩在破旧出租屋里的、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女人身上。
“首先,”高尔文开口了,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来,低沉、稳定,掌控全局的力量感,“作品出来,就是接受观众审视的。有人喜欢,自然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斟酌措辞,目光转向身边的谢璇,两人交换了默契又平和的微笑。
微笑刺痛了任涵的眼睛,那么自然,那么合拍。她和他,曾经多久没有这样交流过了?
“至于任涵女士的评论……”高尔文再次转回头,面对镜头和媒体,脸上的笑容扩大了一点点,却显得格外疏离,“我非常感谢。”
感谢?
任涵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感谢她那些直指核心、非常锐利,”高尔文的声音清晰地敲打在任涵的耳膜上,“甚至带‘羞辱’性质的评价。正是当初她,或者说,某些时候来自她的这种‘鞭策’(他微妙地加重了这两个字的读音)——才让我真正清醒地认识到,创作者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沉浸在自以为是、脱离现实的‘艺术幻想’里。”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真诚,像是在剖析什么至理:“观众的反馈,无论赞扬还是批评,哪怕是最刺耳的批评,都是一面最真实的镜子。它能让你看清自己作品的血肉骨架,究竟站在大地上,还是飘在天上。”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的记者都竖起了耳朵,摄像头聚焦再聚焦。
“所以,”高尔文最后总结道,语气坦然得近乎冷酷,“我很感激她当初的‘一针见血’。”他刻意地再次停顿,仿佛要让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地落在实处,“正是这种痛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行业和市场,也找到了更适合《指尖的星光》这样的作品去抵达观众内心的路径。”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很快变得热烈。记者们脸上露出或是恍然大悟、或是敬佩的表情。这一番话,冷静、理性、格局打开!不但完美回应了前妻的恶意攻击,将其升华为自我成长的宝贵“鞭策”,还不动声色地拔高了自己的艺术格局和胸襟气度!顺便还点破了前妻沉溺“艺术幻想”脱离现实的本质,杀人不见血!
而镜头最后定格的是,高尔文微微侧头,与身侧安静倾听的谢璇影后对视时,短暂却流露出默契与欣赏的瞬间。两人相视一笑的画面,被媒体精准地截取、放大。
视频结束。
手机屏幕映出任涵自己苍白如纸、失魂落魄的脸。她僵硬地坐在床边,如同一尊石雕。视频结束了好几秒,她才猛地倒抽一口冷气,肺部刺痛,胃里翻江倒海。
感激……
鞭策……
一针见血……
他对着全世界的镜头,把她在情绪失控下、混杂私人怨气和过期文艺青年偏见的攻击,轻描淡写地扭曲成了促进他成功的“鞭策”!还特意点明她的“脱离现实”!而他和谢璇“璧人微笑”的同框,更是在她支离破碎的自尊上踏上了最华丽的一脚!
这哪里是回应?这是最精准的公开处刑!把她钉在“不识时务、庸人自扰、甚至间接成就前夫”的耻辱柱上!比离婚证回复残忍一万倍!他哪里是在感谢,他是在掘她的祖坟!
“噗通”一声,任涵从床边滑落在地,冰冷的地板刺激着她的皮肤。她弯下腰,干呕起来,喉咙里只有苦涩的胆汁翻涌,却什么都吐不出来。眼前发黑,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完了。彻底完了。
热搜榜不用看她也知道是什么景象。
导演感谢前妻鞭策#
高格局高导#
脱离现实的艺术幻想#
她任涵,将是整个网络上一个活生生的笑话,一个不识抬举、眼高于顶、被现实啪啪打脸,甚至沦为新任导演和影后光芒最滑稽注脚的笑料!她的人生,她的骄傲,她的过去和现在,都被他这三言两语撕得粉碎,再被扔在数以亿计的观众脚下反复践踏。
手机屏幕还在不断亮起。她瘫软在地板上,目光涣散地盯着不远处的笔记本电脑。房东最后的通牒如同绞索悬在头顶:三天,交钱,或者滚蛋。没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没有足够追梦的存款,唯独剩下全网铺天盖地的嘲弄和前夫居高临下的“感激”如影随形。
这就是她想要撕碎“虚假银幕”的下场?这就是她当年追求的“纯粹电影艺术”在现实面前的最终结局?
房间里的光线慢慢黯淡下去,被城市傍晚初临的灰蓝色暮霭吞噬。任涵蜷缩在地板上,像只被世界遗弃的、遍体鳞伤的困兽。路在哪里?下一步,该怎么走?她看不到一丝光亮。只有踹过的路由器,在角落的阴影里,沉默地闪烁微弱的红光,仿佛在嘲笑她此刻的困窘。
现实比屏幕上十分钟的“旋转”,残忍荒谬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