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光影交织 ...
-
学生会办公室的玻璃窗将夕阳切割成菱形光斑,谢绾靠在窗边,炭笔在速写本上沙沙作响。
"创新实践部的例会通知。"沈意欢将文件夹轻放在桌上,目光不经意掠过谢绾的笔记本——纸页上是她刚刚随手勾勒的窗框投影,几何线条锋利得几乎要刺破纸张。
谢绾抬头,琥珀色的眸子在斜照里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你们宣传部这么闲?还亲自跑腿送文件。"
"顺路。"沈意欢下意识抚平袖口并不存在的褶皱,珍珠发卡在余晖中泛着柔光。她闻到了松木混着薄荷的气息,这才发现谢绾的黑色T恤领口沾着几点颜料,锁骨处的齿轮吊坠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郑铭突然推门而入,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视:"沈同学对创新部这么感兴趣?要不要申请调组?"
"不必了。"沈意欢后退半步,却撞翻了谢绾搁在桌沿的笔袋。炭笔滚落一地,她蹲下去捡时,发现其中一支笔身上刻着细小的罗马数字——Ⅶ。
谢绾单膝点地接过笔,指尖不经意擦过沈意欢的手背。她耳后的短发翘起一簇,发丝在光线下透出深蓝的底色,像是夜空的切片。
"你的头发..."沈意欢脱口而出。
"上周染的,掉色了。"谢绾用笔尾随意指了指自己发顶,"本来想试试普鲁士蓝。"
沈意欢突然想起陈萱那句"特立独行",此刻具象化成对方睫毛上沾着的银色亮粉——大概是哪个艺术实验的残留物。
"周三的赞助商对接会。"她匆匆站起身,递出另一份文件,"主席说让你负责舞台设计陈述。"
谢绾接过文件时,袖口上卷露出腕间的纹身。沈意欢注意到那串数字并非生日,而是某种坐标。
"东经116.3°,北纬39.9°。"谢绾顺着她的视线晃了晃手腕,"我设计的第一个建筑,在老家废弃的炼钢厂。"她突然倾身向前,齿轮吊坠在空中划出银弧,"想知道长什么样吗?"
沈意欢闻到了薄荷糖的味道。她应该后退的,但某种超出计算的好奇心钉住了她的脚步。
郑铭的咳嗽声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资料送到了,我先走。"沈意欢转身时,余光瞥见谢绾速写本最新一页——不再是冷硬的建筑草图,而是一个低头捡笔的侧影,珍珠发卡在纸上闪着虚构的光。
走廊的灯光突然亮起,她摸到自己发烫的耳垂,想起那个坐标正好是北京中心城区。原来她们之间,不过是一支炭笔滚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