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雨不知何时变小了,从连绵的细丝化作偶尔坠落的珠滴,敲打在梧桐叶上,发出寂寞又清亮的声响。西天的晚霞已然燃尽,只余下一片澄澈的、被雨水洗练过的鸽灰色苍穹,东方天际,隐约已有几颗性急的星子开始闪烁。
钰潇掌心里的徽章和信封,沉甸甸的,汲取着她身体的温度,那冰凉的触感却仿佛直接烙进了她的心底。她低头看着父亲的字迹,“小星星”那三个字像是一把钥匙,轻轻转动,开启了一扇她从未敢真正触碰的门。
清黎宁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站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灯塔,湿透的制服勾勒出他挺拔而此刻略显疲惫的轮廓。他的目光落在钰潇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近乎沉重的关切,仿佛在等待一场审判的降临。
苏雯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微不可闻,融化在残留的雨气里。她上前一步,将伞更多地倾向女儿,尽管她们都已半湿。“回家吧,”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有什么话,我们回家再说。”
---
家里的空气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气息。窗明几净,茶几上甚至还摆着一束新鲜的百合,显然是苏雯为了今天这个特殊日子准备的。然而,一种无形的、浓稠的过往悄然弥漫开来,挤压着当下的空间。
钰潇换下了湿衣服,坐在沙发上,那枚徽章和那个泛黄的信封就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像是一个平静的、却蕴含着风暴核心的展品。
清黎宁也换上了苏雯找出来的、属于钰潇父亲旧衣橱里的干净家居服。衣服略有些显小,穿在他身上有些局促,这让他身上那种惯常的、属于机长的威严气势淡化了不少,反而显出一种罕见的、甚至是笨拙的温和。他坐在侧面的单人沙发上,双手交握,指节微微用力。
苏雯端来了三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暂时驱散了些许沉默的凝重。
“所以……”钰潇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她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那个信封,却没有立刻打开,“QL是你。从什么时候开始?”
清黎宁抬起眼,目光与她相遇,没有回避。“从你初二那年,开始在天文论坛上发帖问很多关于星星的问题开始。”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你妈妈……她很担心你。你那时不太爱说话,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星星。她怕你太孤独,又不知道该怎么走进你的世界。她跟我提过,我很早就有关注那个论坛,就用了个代号,偶尔回你的帖子。”
钰潇想起来了。那个名为“QL”的ID,总是能精准地回答她那些幼稚或刁钻的问题,语气冷静客观,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引导她思考得更深。她曾无数次想象过屏幕另一端是一位博学而严肃的老教授,或者是一位同样痴迷天文的同龄人。她从未想过,会是他——这个偶尔出现在母亲话语里、照片上穿着飞行制服的“清叔叔”。
“那流星雨呢?”钰潇追问,凌晨时分那翡翠色的光芒仿佛再次划过她的视网膜,“你怎么知道……”
“航空气象局会有高层大气和天文方面的简报,尤其是可能对飞行安全有潜在影响的流星群活动。”清黎宁解释道,语气恢复了些许专业性的平稳,“天琴座ε流星雨虽然不大,但预报显示今年可能有小规模的爆发。我记得……你以前在论坛里说过,最想亲眼看看绿色的流星。”
所以他计算了时间,在她最重要的日子的破晓时分,给她发送了那条指向东南方低空的讯息。那不是巧合,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沉默的鼓励。
钰潇感到鼻腔一阵酸涩。她迅速低下头,掩饰住瞬间涌上眼眶的热意。原来那些她以为独自仰望星空的夜晚,一直有一道目光,穿越云层和网络,默默地陪伴着她。那些她以为是陌生人的善意,全都来自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源于他对她父亲的一份承诺,和对她的一份……她尚且无法完全定义的情感。
“和我爸爸……”钰潇深吸一口气,终于问出了那个核心的问题,“你们……”
清黎宁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投向那泛黄的信封,眼神变得悠远而深沉。
“他是我进飞行学院时,负责带我的学长。”他的声音低沉下来,裹挟着清晰的怀念,“那时候我十八岁,愣头青一个,除了一腔蛮勇,什么也不懂。他比我大四岁,什么都厉害——理论、实操、甚至如何跟教官打交道。我崇拜他,像个跟屁虫一样。”
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笑意,那笑意驱散了他眉宇间的些许沉重。
“他是我见过,最热爱天空,也最尊重天空的人。他说过,飞行员不是征服天空的人,只是被天空允许短暂停留的客人,要心存敬畏。也是他告诉我,云层之上,并非永远晴朗,会有急流、冰晶、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但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心里必须有自己的晴朗,才能穿越所有物理上的迷雾。”
“这句座右铭,是他说的?”钰潇轻声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徽章背面那行小字。
“是我们一起想的。”清黎宁纠正道,语气里带着一份共享的骄傲,“毕业前夕,刻徽章的时候,都觉得这句话最好。它不只是一句漂亮话,它是一种心态。”
他的语气渐渐低沉下去,那丝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岁月打磨过的沉痛。
“后来,他出了事。那么突然……所有人都没法接受。他走之前,我在医院里见他最后一面,他很清醒,把这个交给我。”他指了指那个信封,“他说,等他女儿再长大一点,懂事一点,让我找个机会交给她。他说……他可能没法陪他的‘小星星’看以后的星星了,但星星永远都在。”
客厅里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的滴水声,规律地敲打着寂静。
苏雯别过头,悄悄用手指拭了拭眼角。
钰潇的眼泪终于无声地滑落,滴落在她的手背上,滚烫。她曾经对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碎片的,更多的是母亲讲述的故事和照片上的影像。而此刻,通过清黎宁的叙述,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父亲形象,带着他对飞行的热爱、对朋友的义气、对女儿的深情,穿越了时空,如此清晰地站在了她面前。
她颤抖着,终于小心翼翼地拆开了那个信封。
里面并不是很厚。有几张褪色的照片:一张是两个勾肩搭背、穿着飞行学员制服的年轻人,对着镜头笑得灿烂飞扬,背景是广阔的停机坪和教练机。年轻时的父亲眉眼俊朗,眼神里充满了无畏的光芒,而他身边那个略显青涩、却同样意气风发的少年,正是清黎宁。
另一张是父亲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站在望远镜旁,用手指着天空,笑容温柔得能融化冰雪。那是她。照片背面有一行字:“给小星星指认她的第一颗星——木星。”
还有一封信。信纸已经泛黄,字迹是父亲那种洒脱不羁的钢笔字。
「给小星星: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应该已经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吧?爸爸可能错过了你成长的很多瞬间,对此,我感到非常非常抱歉。
爸爸爱你,胜过爱广袤的天空和无垠的星河。你要相信这一点。
爸爸的一生,短暂但很精彩,因为我追逐了我最爱的梦想,并且遇到了你妈妈,还有了你。你是我生命里最亮的那颗星。
不要因为爸爸的离开而害怕天空,害怕飞行,害怕远方。宇宙很浩瀚,人生也一样,值得你去勇敢探索。会有迷雾,会有风雨,但记住,云层之上,永远有晴朗等待。
清叔叔是爸爸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是可以绝对信任的人。如果爸爸不能陪在你身边,他会替我看着你长大,就像我相信他会成为最优秀的机长一样。
勇敢一点,我的小星星。去发光,而不是被照亮。
永远爱你的爸爸」
信不长。
钰潇却读了很久很久。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星星,落入她心中的夜空,逐渐照亮了一片曾经荒芜的区域。
她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向清黎宁。他依旧沉默地坐在那里,眼神温和而坚定,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和母亲一起,为她抵挡着风雨,守护着这片来自星辰的、父亲最后的馈赠。
她终于明白,那份“穿越迷雾的勇气”,从一开始,就来自于此。
来自于父亲的爱,来自于清黎宁沉默的守护,来自于母亲坚韧的陪伴。
它早已埋藏在她生命里,只等一个破晓的星光,将它唤醒。
她握紧了手中的信纸和徽章,心中的风暴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
窗外的天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真正的星辰开始布满天幕。
今夜,云层之上,必定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