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 打分:2 [2011-05-08 01:56:03]
写的很好 也很吸引人 许多预料之外的事情不过有一点朱高煦不是成祖第三子么?胤禔是朱高煦转世 为什么会对朱棣有亲情。。甚至爱情?吓了一大跳啊太子复立 可是很快又要被废 囚禁终身不知道作者大人要怎么写了难道回到了明朝 or 穿成了胤禛?我实在无法接受成祖跪于康熙足下!作者你太折磨人了。强汉隆唐富宋刚明我最喜欢明 明有那么多的开国勇士 有靖难之役有仁宗朱高炽朱高煦的兄弟相争有宣宗朱瞻基的神奇继位有英宗的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有宪宗的废立 骄纵万贵妃有孝宗的励精图治 一夫一妻有武宗的叛逆好战 宁王叛乱有世宗的大礼仪 内有张璁 夏言 严嵩 徐阶 严世蕃外有 胡宗宪 戚继光 倭人有穆宗的隆庆开关有神宗的三大征 张居正改革 不上朝之谜争国本 梃击案有光宗的红丸案有熹宗的东林党 宦官之争 有思宗的勤俭治国 刚烈不屈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jinpinmei有 心学传播 追求个性解放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 崇祯历法有朱载堉对音乐的研究 如此种种 竟比不上一个思想禁锢的清朝?成祖远征漠北横扫蒙古竟比不上康熙紧紧打退几百俄兵的雅克萨战役?十六岁的世宗皇帝仅仅以大礼仪之争 以藩王入嗣无长辈支持的情况下未费一兵一卒就将前朝首辅连根拔起竟也不能与康熙的智擒鳌拜相并论?康熙看似笼络蒙古 实则令其内斗让蒙古族从一千万下降至不足百万这也算是一大功绩?说是顺治深情?宪宗能独宠长自己十九岁女人一生并在她死后不久追随而去敢问有几个帝王可与比肩?孝宗更是坚守一夫一妻 古今帝王只此一人!雍正勤政是真 □□成祖孝宗三人的勤政也绝不输他孝宗更是二十出头就白了头 三十六就过度操劳而死明思宗崇祯帝 宁死不愿离帝都 愿以死殉国不似宣统 宁割让领土也要他的伪满洲帝位最后附送几句汉人皆吾家奴矣(雍正)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慈禧)一个君王守社稷 未割一寸土 公正未和亲的朝代为何总是被清朝踏在脚下?我真的想不通。
[1楼] 作者回复 [2011-05-08 02:39:56]
回复亲的话,朱高煦确实是成祖第二子,这是百度到的。至于朱高煦和朱棣,从历史上来看,至少是在立朱高炽为太子之前,他们的父子感情还是很好的。朱高炽身体不好,朱高煦武艺出众,更肖似其父,并且在战场上救过朱棣,朱棣对其很是器重,在觉得太子的时候甚至心中更属意朱高煦。这对父子,亲情是肯定有的吧,至于爱情,则纯粹是咱们写小说的YY的产物了。毕竟感觉帝王家的许多亲情到后来都被扭曲。至于成祖跪康熙,纯粹是身份所限,形势所逼。亲对明朝的研究真是深入呢,件件大事,如数家珍。从整体上来说,清朝的确比明朝禁锢人的思想,但是明朝中后期统治者腐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明朝确有那么些个功名累累的皇帝,但有相当一部分,还是默默无闻,甚至品德败坏的。努尔哈赤及其父亲和祖父本来也应是守卫大明的边将,却被愚蠢的明军生生逼反(明军设计杀死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努尔哈赤以复仇为动力,以十三甲起兵,开始谋求大明之路)而此时的万历皇帝,还夜夜笙歌,不知今夕何夕。到了皇太极时候,一个反间计,便让崇祯皇帝杀死了大明最后的中流砥柱——在宁远之战中打败努尔哈赤大军的袁崇焕,不得不说,这是朱由检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并且无法知人善用,乃至自毁长城。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的灭亡,有着必然性。虽然他思想开放,技艺先进,但他的统治机构已太过腐朽。“攘外必先安”,若是连区区的清军都抵挡不住,那么即使未来与西方列强作战的是明朝,恐怕也讨不到好吧?所以,咱想说,其实,明朝并非不如清,只是,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清朝,咱比较欣赏的也就早年的康熙和光绪了。至于那些个嚷嚷着祖制不可违的……无视之。叫嚣着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乾隆,鄙视之。挪用建设海军钱财,归己享用的慈禧,加倍鄙视之。溥仪……这娃儿就一个傀儡,还说什么呢?虽然光绪也是傀儡皇帝,但至少,他曾经努力地争取过,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一个傀儡帝王的价值。PS:这是长评啊,乃居然没有输名儿……
1 [投诉]
[2楼] 网友:嘿嘿 [2011-05-08 17:59:39]
清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那啥的八国侵华比明朝晚期那些事儿不是更严重?
[投诉]
[3楼] 网友:捷安 [2011-07-18 20:45:39]
我还记得,我音乐老师说过:中国人就是败家子。————虽说不想承认,但那却也是事实……
[4楼] 网友:stelinc [2013-04-04 23:38:51]
关于袁崇焕,呵呵,作者可以看一下《窃明》,我倒是很赞同这里的评价。此书之后,哪怕是赞美袁崇焕的,也得承认他误国。还有关于“光绪努力地争取”,我不认为他能强得过崇祯。崇祯与光绪接手的同样是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但从上任开始一直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的那一天,崇祯依然没有放弃。他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穿的还有补丁,甚至他本人都对明的未来没有信心,史料上,崇祯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如此还比不上光绪?更别说他还死社稷了!就这一条,清有哪个皇帝比得上他?
[5楼] 网友:万年潜水 [2013-07-27 10:25:54]
最起码明代的皇帝还有骨气,宁肯殉国不肯投降,不像溥仪4性家奴
[6楼] 网友:o [2013-08-19 01:10:12]
呵呵,看见作者留言决定弃文,明朝后期确实问题很多,每个王朝气数将尽之时都是这样,但是,清军攻锦州就打了十年,别说山海关了,要是没有吴三桂,山海关一闭,李自成已经进了紫禁城,或许明朝内部整合统一之后清军还在关外憋着呢。历史可能全部改写,清朝的皇帝没一个好人,顺治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康熙的禁海令,雍正开始的文字狱,哪一个不是汉人家破人亡血流成河。更别提明朝时候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生生被掐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明朝是内阁制度,明朝出现了几个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但是国家机器却依然正常运转,分权与臣,或者未来会成为君主立宪也不一定,而清朝,中央集权的发指,当皇帝不肯好好工作时,清朝就迅速的败落下去了。一个腐朽的政权和一个新兴的政权胶着了44年,最后腐朽的政权死亡于内部的农民起义,新兴政权不过拣了个大便宜。对比两个王朝在末期的所作所为,只能对清朝说呵呵了。奠定了极好的百年屈辱史的坚实基础。关于连清军都挡不住,我想说的是,明朝从来都不是亡在清手里的,清朝不过是拣了个李自成的便宜,而他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吴三桂。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明清相比,清朝也就是个提鞋的货
[7楼] 网友:lana [2013-08-19 17:02:28]
我不知道哪里看的....还是那个历史老师说的.崇祯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比康熙和雍正父子两加起来还多可见经济是不进则退啊
[8楼] 网友:吴邪 [2013-08-19 17:23:26]
默默的表示看文前先看评是个好习惯~
[9楼] 网友:悠* [2013-08-19 18:11:22]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10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7:46]
别争辩明清了,既然是亡国之政,肯定有各自的弊端,只是人的感情倾向不同罢了。我这文明帝清穿也不过是一个设定而已,更不值当争辩什么。今年看书的时候,看到一段挺有意思的对话,我把它复制过来————————————————————————————————————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下午好!(鼓掌)新浪的网友们,还有来自首都和郑州的各位记者、媒体朋友们,我们今天下午举行的是“朝阳和落霞:二月河、孙皓晖‘秦清’对话”。当地平线上出现半个太阳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到底是朝阳还是落霞,大家能告诉我们吗? 网友:因为方向不同。 主持人:具体解释一下。 网友:清晨的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日落的太阳是从西方落的。(鼓掌) 主持人:太好了,这答案也代表了我们南阳师范学院同学的水准。我们讨论东边的朝阳和西边的夕阳,此刻大家在南阳,而我从北京过来,东西南北都有。我隆重介绍两位嘉宾,一位是南阳的镇市之宝二月河先生。另外一位他的年纪比二月河先生小一些,但是他写的人比二月河先生早一些,写秦始皇的孙皓晖先生。透露一个消息,根据孙皓晖先生改变的同名电视剧《大秦帝国》即将在央视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本次活动主办方是新浪网读书频道和河南文艺出版社。新浪网读书频道的主编到现场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鼓掌)新浪读书频道经常定期举行沙龙活动,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恳请此刻各位关闭一下自己的手机,因为不仅手机在秦始皇时代和康熙时代没有,还因为大家手机的响声会被全球网友们听到。我们组织这个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大家知道,大秦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专制朝代,而康熙大帝代表的清王朝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所以他们也分别象征着朝阳和落霞。今天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内心设置一个立场上,可以是朝阳也可以是落霞。大家可以看看从两位重量级作家的讨论中得到哪些启示,好的,现在讨论正式开始。 大家看到,我们面前摆了二月河和孙皓晖老师的书,都是非常的厚,我想先问一下怎么想到一下子写三部这么厚的书? 二月河:当时有人谈到康熙对大清王朝做的贡献,应该写写这个人物,当时也没想这么多,我就写了。华夏民族落霞部分特别灿烂,特别美丽。它的文化的厚重感也很多,它的文化的劣根性也应该考虑进去。我认为清朝发生鸦片战争,东方文明被粉碎,康熙、雍正、乾隆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主持人:原来二月河老师写清代史作品是脑子一热。孙皓晖老师呢? 孙皓晖:为什么说要写这个东西,首先基于一个情感。秦国被淹没的时间太长,扭曲变形太大。第二个,这个时代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人从青年时代开始,对先秦有所了解的话,它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很神圣,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激发出探索的欲望。那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时代,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心目中有这么极端。第一个极端是秦始皇的□。秦国是一个专制时代,是统一华夏文明的正源时代。这些灌输是主流。 主持人:我们也想听听在座的各位对秦始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网友:我感觉第一个就是□。 主持人:怎么个□? 网友:焚书坑儒。但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方面对我们现代文明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网友:我觉得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统一的中国,这是政治方面的意义。统一中国以后,中原文明得到了发展,而且延绵了两千多年。 主持人:这可能是站在我们中原的观点看。 孙皓晖:秦始皇第一个贡献就是统一的中国,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明。开创了统一中国文明的正源。 主持人:到了清朝岂不是到了末流了吗?二月河老师同意吗? 二月河: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主持人:大秦帝国之所以称为一个帝国,您为什么用帝国命名这本书? 孙皓晖:我发现一个现象,自从我94年开始发行帝国的名称,现在叫大秦帝国的越来越多了。本来大家以前没有叫大秦帝国的,既然大家这么叫,我也很高兴。为什么用帝国这个说法,秦这个时代符合帝国的基本特征。一般意义上来说,帝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地域辽阔。第二个是专制时代。因为民主时代不可能是帝国。另外一个就是军事扩张极其鲜明。所谓帝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扩张。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您认为清朝可以称之为帝国吗? 二月河:清朝还是沿袭了明朝的帝国制度,但是有不同的变化。有的朝代采取内阁制,清朝只有一个军机处。但是从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各种概念进行统一,使中国形成统一的大文化国,而这个文化国从秦朝开始流,流过长江水。 主持人:作为源头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如果说有些不太好的东西,大秦帝国给后来带来不好的影响是什么? 孙皓晖:秦王朝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一般人不太多想。假如秦不统一中国,中国后来会是什么局面?后代为什么很好统一呢?比如说三国,以及后面无数的统一。这个相对比较容易,唯独秦统一很艰难,最大的区别,秦统一中国的时候,中国处于文明分制,各国有各国的文明体制,今天作为国家标志的一些东西,没有一样是相同的,文明不同,文字不同,语言不同,交通不同等等。大秦王朝跟罗马帝国的统一也有所不同,罗马帝国没有建立统一的文明,罗马帝国只统一了国家,只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没有建立统一的文明,最后罗马帝国解体后,无数的地区建立无数的文明。 二月河:没有统一之前,这个国家的车到那个国家的车走不通,交通不通。所以秦国的统一不是只政治一方面,还有文明方面的统一。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二月河老师,您写的清朝盛世的皇帝,为什么不往下写了呢?是不是觉得越写越没劲呢? 二月河:因为康熙、雍正、乾隆他们三个是一组,叫做“回光返照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度成熟的阶段,写好康熙、雍正、乾隆,好比从含量最丰富的水质里面折射出来一些很多东西。你再写光绪、嘉庆,文化上没有刻意的变化。 主持人:刚才通过两位嘉宾介绍总体把握了落霞朝代和朝阳朝代整体的特征,接下来该谈到我们的书。写小说和写历史是两种方式,孙教授您在构思《大秦帝国》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很多的历史被写进去了,而这些历史在记载上都非常少,您怎么去构思和虚构这些情节? 孙皓晖:《大秦帝国》写的时代是三个时代,春秋、战国、秦帝国。如果从历史上定义上来说应该是秦帝国时代。从商鞅变法时代开始,战国时代我认为在本质上纳入了秦帝国时代。从此秦居领先潮流。这里面人物非常多,这个时代本身的丰富性,我说一个总的原则,我认为这个时代不存在一个需要大的虚构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事件太多,多到每个事件都需要用几百个故事。所以说法很多,基本事件《大秦帝国》没有虚构。主干没有虚构,我所虚构的就是历史的连接点。历史要告诉我们留下的现场,你发现的线索,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主持人:就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情景再现。 孙皓晖:把历史连接起来,这需要大量的想象力。 主持人:您说的是相对严肃的历史小说的方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写历史小说? 孙皓晖:肯定是有的。 主持人:我看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我是和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参照看的。您看过《鹿鼎记》吗? 二月河:我看过。我曾经当着金庸的面说,我不喜欢他的书。他问我为什么不喜欢,我跟他讲,康熙、雍正,是非常耀眼的文化时代。你杜撰了韦小宝,我不喜欢。但有些书,像《雪山飞狐》《碧血剑》这几本书我看不进去,是因为金庸写的不真实。 主持人:您为什么看不进去,是因为虚构的太多吗? 二月河:金庸先生写的不能叫做历史,我说金庸是天才,王朔是鬼才,二月河是人才。我们看杨过和小龙女住在古墓里,谁给他采购东西?这些都不考虑。天才不考虑这些小问题,作为人过日子得想这些问题。 主持人:您在小说中也写了很多老百姓过日子的事情。 二月河:是啊。过日子需要柴米油盐的问题。我们看到电视剧里面,大侠带着佩剑,把银子往桌上一放,大家看了,不知道银子从哪来的。银子计量单位小到零以后,小数点十三位。我可能拿这么大的银子吗?三两银子可以盖三间房子,三两银子可以供老百姓八口之家过一年。 主持人:不是说清朝人比较有钱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月河:那些都是当官的。 主持人: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是什么? 二月河: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封建社会的经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都差不多。这些政治家大体上从秦,到康熙雍正,大体上都差不能,他治国的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度量衡在秦以前太不方便了,秦帝国统一度量衡是很大的贡献。 主持人:我发现二月河老师对度量衡比较精通。您写小说之前,会不会研究这个朝代的经济、社会吗? 二月河:金庸研究人性,研究人的本性迷失在哪里。我研究北京人一年要吃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要从哪里来?只能从江南这个地方去调,必须要考虑经济现状对政治上的影响。咱得老实。天才可以不老实,人才得老实。 主持人:孙皓晖老师认为秦帝国有哪些贡献? 孙皓晖:秦帝国时代,有几个大的贡献,一个是先秦人的生命状态。比如说在同样的时间内,从大时代方面来说,那几百年是中国文明时代创造最多的,是原创时代,人的生命状态处于最勃发的时代。所以大秦帝国所有主要人物体现了昂扬奋发的状态。普遍性而言强于大于任何时代。 主持人:举两个例子说一下。 孙皓晖:例子太多了。比如说秦始皇,秦始皇是历代帝王里面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我认为十几个帝王加起来也不如他。一辈子做的事儿没有一件不是石破天惊的。我认为就把后面的明君,加在一块不如他一个。任何一件事儿大到足以使任何一个君主,就因为一件事儿成为一个明智的君主,但是他一个人把这些事儿都做完了。当然也不说他这个人没缺点,只有在战国时代,在战国这个大的时代下,才能产生这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不然为什么后来的帝王,没有大家这么辛勤的程度? 主持人:我看到二月河老师非常不满的对您看了几眼?难道十个康熙还比不过一个秦始皇吗? 二月河:应该说欣赏的看了几眼。我也知道一点秦代的东西,留下的资料也不少,但是这些资料不太完整,不像清代的资料比较完整。现在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这么少,孙先生还能把它记录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11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8:32]
主持人:您赞成秦始皇烧书吗? 二月河:我不赞成,但是我认为秦始皇烧的书并不是一些儒家经典之类的,他认为一些有碍民生的一些书,他害怕当时人造反。他并不是所有的书都烧。 主持人:我们接着第三个话题,我们现在很多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总是把无论是秦帝国,还是大秦王朝写成少数几个人操纵的政变。包括《夜宴》电影可能都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阴谋论的影子,可是孙老师提到“阳谋”这个词,怎么解释这个阳谋? 孙皓晖:阴谋论的影响不仅在艺术创造里面,在历史研究里面阴谋论的影响痕迹也比较重。至少先秦研究的一些史料里面,很多都是从阴谋论来研究的。什么要阴谋论?专门以人际恩怨来解释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动机来研究。在很大历史事件里面往往都存在这些问题。另外注重宫廷斗争。凡是写吕不韦,一定是写吕不韦发动阴谋。一个个人恩怨,一个后宫之间,另外在大事件中不写主流,专门写琐碎。我们现在电视剧,只要碰到君主安排后事,非要在幕后埋伏甲兵。这样才有戏。所以我坚决不赞成这样。我认为写历史应该写它的基本主流,主要的矛盾,主线的发展,而不扯向一些龌龊的阴谋的东西。 主持人:您不认为主要人物的一些阴谋对事物的发展有所影响吗? 孙皓晖:我认为会。我认为先秦时代也有很多阴谋,但是尽管有阴谋,仍然不是历史的主流。不承认阴谋是不客观的。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认为阴谋和阳谋的关系? 二月河: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历史都有阴谋,对于大清王朝从主体上来说,还是阳谋是主线。你看像《康熙大帝》里面的伍次友就是阳谋。我们看到说雍正是阴谋多权,现在已经发现了雍正当时传位诏书的原件,证明雍正是堂堂正正获得君主地位的。但是阴谋还是有的,有的时候阴谋真的是能够成功,但是人们为什么对阴谋有兴趣呢?阴谋有趣。阴谋有故事,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主持人:你不写人物的斗争,你只有从正面来写了,你怎么样看待? 孙皓晖:从文明发展史中,不要抱着阴谋论的心态来写历史,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把正常的也写作成阴谋了。我看过一本书,写商鞅,写商鞅的妻子被□□七次。就这样吸引观众吗?我认为从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写历史,写我们笔下的伟人,或者大的主人公,确实要有一个心态,不这样写难道没有好的写法吗?更好的写就是要堂堂正正写主流。 比如说军事题材,往往不谈业务,很多专业领域的故事片,不谈业务,正面的东西都写不好,军事题材不写战争,写一些偏的东西。 二月河:阴谋有戏,阳谋没戏。 主持人:你不担心这样写下去,你的故事片里面只有一些大的场面,少了些人情味吗? 孙皓晖:对帝国时代的描写如果缺乏了衣食住行方面的描写,没有民生方面的描写,是不行的。从艺术方面角度来发表,都会注意一些感性的东西。 主持人:您好象有点偷换概念,您把大秦帝国的历史延伸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 孙皓晖:秦只有十五年,但是这十五年我认为是极为特殊的十五年。它对历史的影响,而且也包括灭亡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中华历史上唯一的最大的个案。如果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历史中一个太阳的话,那么这个黑子太大, 如何破解这个太阳黑子,争论了几千年,当然我也给出了一些解释。我相信读者读了以后会看到。 主持人:我们没有读的人还很多,您透露一下。 孙皓晖:秦灭亡两个最大的原因—我最基本的观念是秦不是□—我从战国时代对秦的评价和分析谈起,一直谈到清朝,二十五史中对秦的所有评价,对秦的典型言论,历史烟雾如何形成的等等。最后我得出的结论,秦不是□。 主持人:怎么会造成秦始皇□的形象? 孙皓晖:历史太悠久了,第一个最大烟雾是秦末农民战乱。六国贵族的史书上记载的最详细,陈国父老劝陈王,灭无道,破秦王。那些煽动性的演说,无数的谣言和攻击,这些谣言之词,对后面的历史学家的影响很深。因为他言词里面矛盾太多了。为什么我们连最简单的东西都不分析,宁可轻信,骂秦始皇。秦亡基本原因是战国惯性。我们所有研究秦亡国,没有一个人重视这个问题。农民起义爆发的极其猛烈,第一它酝酿的时间也很长,而且中间几经曲折,只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才引起全国农民起义。 主持人:这不正是说明了秦始皇□吗? 孙皓晖: 关键是这个时代背景被我们忽略了,战国末期,经过几百年来,天下握有重权、所有当时斗争各个时代不同派别的力量都活在当时。胜利和失败者还都在历史的风向标和时代的风向标中。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秦王朝? 孙皓晖:我认为司马迁写的是中国超一流的历史,第一在史家立场的客观公正,在西汉之前,儒家对历史的态度方面很不严肃。关于武王伐纣,《武成篇》说了一句话,说武王伐纣,血流成河漂杵。但是后面孟子评说是,最仁义的人伐最残暴的人何以谈血流成河,所以孟子在《尚书》里删除了《武成篇》。司马迁写的历史非常客观、非常真实,司马迁写汉武帝的历史,写汉武帝最没光彩,为什么?我认为司马迁不愿意写汉武帝。几乎就是写日常政治活动,完全不像写秦,这么生动,这么扎实,这么具体。 二月河:大清王朝时代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全成熟了,像康熙虽然是满人,已经完全折服于汉文化了,把孔子书当做经典来拜读了。像康熙知道汉文化博大精深,自己成为孔孟的信徒。秦那时候没有确立一个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再加上□的比较多。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有一个是基本建设速度过快,修长城,修阿房宫。证明一平二调的政治制度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清朝把治国理念建立起来,康熙进庙里行礼是行三跪九叩最高礼仪。他变成满清汉民族信徒。而且他也是工作狂,康熙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秦始皇,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已经比秦朝的时候多的多了。所以和明、宋,和我们传统的一些历史朝代差不多长短的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秦王朝的统一只延续了这么短的时间? 二月河:秦王朝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是表面上得到了统一,里面有很多配套的东西,包括文化的东西,包括文化理念这方面的东西,包括怎样镇压□的东西,这些配套的东西没有搞,只是用极端的手段压制人民,秦始皇活着的话,秦国还要延长,但是秦始皇一死,亡国之恨,复辟的欲望,复辟的决心,复辟的实力都在。 主持人:我想秦朝和清朝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说秦朝很快灭亡了,除了刚才说的治国理念系统之外,可能清朝更加复杂一些,清朝时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了,孙皓晖教授您认为呢? 孙皓晖:这些原因我都是承认的,我提出的两个原因是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的,我们近代史出现以来,出现专制主义,对秦的灭亡从来都看成是必然的。因为你□所以你灭亡,因为你短时间灭亡了,你肯定是□。实际上秦的灭亡不是□延伸的结果,因为它本身不是□,所以它灭亡了再事后追述原因,很多具体事儿都是原因。但是它有别于其他两个原因,一个是那个时代背景、时代精神。第二个是诸多重大的事件。因为从古至今,对秦的历史太概念化了。一提到秦就是□,代代相传。 主持人:无论是秦朝始皇帝还是清朝皇帝,无论是朝阳和落霞都是昨天的事情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谈秦朝和清朝,是对当下中国有一些小小建设性的意见,两位老师如何看待这方面的启示? 二月河:整个历史就是一个抛物线,秦王朝可以看到抛物线刚刚上抛的时候,产生激烈的,灿烂的火花。 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抛物线开始下落了。下落也是美丽的。下落也是给人一种流星的灿烂的曲线美。凄美和壮美,都给人心灵上的一些碰撞。至于说秦王朝和清王朝它们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区别也是有很多的。下落的时候有下落的特点,上升有爆发的原因和特点。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讲座对于总结和研究这个过程,当然我这个书是小说,我不希望别人把这个书当做历史来读,在座的同学如果对秦王朝的崛起,和清王朝的下落感兴趣,你自己去研究历史,你会有自己的心得。发表出更高的见解,我们写小说是给所有人看的,也不指小批量的专业爱好者,是指所有的人,想通过这些东西给人一些历史上的启迪,让人感受到很多的历史氛围和人文感受。
[12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9:05]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2008年的中国处在抛物线的什么位置? 二月河:又一次崛起吧。我们今年要举办奥运会,这就是抛物线碰撞起来的。 主持人:我想再请教二月河老师,您也是红楼梦的研究者,写完了大帝系列,反过来对红楼梦有什么观点和启发? 二月河:我自身来讲,我只能说是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实际上我研究的很少,去年给中学生写一些谈红楼梦的启示,只能算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只能说我从红楼梦中提取了大量的营养,我的书是不能和红楼梦相比的。当然也有人这样比。我在前年红楼梦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些话,我说什么时候二月河的书和红楼梦进行一些比较,你就带听诊器来找我。 孙皓晖:尽管我们的小说都有一些历史的考虑,像《大秦帝国》这本书,展现了一部分历史,如果说有所联系的话,那个时代展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有所参照意义。那个时代,中国文明生存的状态是强势生存。我们都知道,战国时代,或者是说帝国时代,最大的精神理念,就是求变图存。是从战国以后贯穿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史,后面变革,变法,总的来说没有这个高度。求变图存,我们知道是“变”,这个“存”不是苟活,实际上的意义就是变法图强,成为战国时代的主流精神,所以战国时代二百年上下左右,这里面变法浪潮,一浪接一浪,比如说第一波浪潮,魏国变发;第二波,楚国变法;第三波,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为七个大的诸侯国呢?因为七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变法。 主持人:那个时代生存状态是非常强势的,每次变的越来越好,而反过来,清朝那个时期的变法,比如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只能是苟存了。 孙皓晖: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比较大的变法,我始终为这些人物的命运有很大的感慨。我认为古典文明最后两次变法,不管光芒投射辐射的力度如何,它的自救,自省意识爆发出来救国的举措都是让人感动的。 主持人:有句话说“太阳照常升起”,我们还要过好现在,现在进入网友提问时间。第一个问题,请问二月河老师通过清王朝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二月河:秦国和清王朝虽然都是帝国,但是两个有所不同,到了清朝的时候,清政府的经济状态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到了清代以后,我们还有外交问题,有殖民问题,有了反殖民问题,因为清帝国很可能在那时候是世界的中心。西方的文明已经比我们中国的文明更为先进和进步。应该把我们的真正的历史告诉我们读者。如果不能从根本文化的劣根性看待的话,我们会在世界历史上淡出。我写这个书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了解灿烂的文化,从多层面,多层次构建我们鲜活的精神文明生活。另一方面让我们读者了解到,即使像康熙、雍正、乾隆,在中国历史上,即使他们比较突出,但是凭他们个人的力量也无力完成我们华夏民族走下坡路。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要跟世界文化进一步沟通,进一步了解,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先进文化互相交流,这样产生出文化□优势,这样我们的文明就可以永远立足于世界文明。 主持人:请评价文字狱,难道满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吗? 二月河:文字狱是每个皇帝都搞的一个东西,是专制统治一个特色。等国家的宪法确立起来,我们取消了文字狱这种理论,文字狱自然而然的消失的。在清朝中,搞文字狱最多的不是康熙、雍正,而是乾隆。他自己篡改历史。但是我们在衡量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单凭是否有文字狱来评价一个帝王。秦朝也搞文字狱。宋江进监狱就是文字狱,不要混起来讲。 主持人:大家以为康熙时文字狱最多,其实是乾隆皇帝文字狱最多,乾隆皇帝在修订《四部全书》的时候,私下斗争的也很多,斗争的对象正是四部全书的总撰官纪晓岚。 网友:以二月河您的《二月河全集》为例,您认为定价多少银子,才能让喜欢你的读者买的起? 二月河:我去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我有一个提案,我说没有考虑成熟,但是我有一个想法,第一,能不能设立一个公共诺贝尔奖,这几年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是抱着很大的期望想看到一些好的节目,但是大家都有所失望,我说是不是中央电视台无能,不是这样的,我可以说中央电视台把全身解数都用出来了,但是仍不能使人民群众满意,问题处在什么地方?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原创著作,你再强调导演,也不可能创造出好的精神食粮。能不能免去作家的所得税,向出版社征收的税全部提取出来,用于补贴书店,打击盗版,贴补到书价里面去,把书价大幅度的降下来。新闻媒体认为我说这个话是想给作家增加收入,我说的意思是把这个钱贴补书价,把这个行业变成一个高风险规避行业,使贫穷读者能买得起这个书,我是人大代表,我说这个话是负责任的。今天同学提问的问题也有电视台的记者问过。如果你买这个书,你工薪是一千块钱,你买我这个书三百块钱你会望而却步的,按我说的尽管是出版社吃亏了,作者吃亏了,但是贫穷读者得利了。我对盗版书商感情复杂。 主持人:我们看到《大秦帝国》已经卖到了360块钱,您愿意被盗版吗? 孙皓晖:盗版不愿意。因为盗版是违法的。 主持人:请问二月河老师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有人说您在写完大帝系列以后,你还有别的创造吗?您对您的写作有信心吗? 二月河:我对我的写作没有信心。我写完清朝大帝系列后,想写太平天国。中国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整体上摧跨了,我想写第二次鸦片战争,想写洪秀全,想写这么一系列的东西,后来老天爷说,二月河你身体不行了,你歇歇吧。 主持人:您不会再次妄想吗? 二月河:是妄想,我能做多少事儿,就做多少事儿,写一篇千字文,锻炼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再写吧。 主持人:您两位对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看过吗?您对此书有什么评价吗? 孙皓晖:我看过书名。 二月河:我连书名也没见过。 孙皓晖:据说他们的特点,他们对感兴趣的一部分写的比较多。这也是无可非议的,选择不同的方式表现历史,只要大家表现的好,读者接受不接受你,让读者去选择。 主持人:在你们两个人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请问二位最偏爱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 孙皓晖:我认为在秦帝国时代,偏爱的人物太多,每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都非常非常爱。有两个人,一个是商鞅,还有一个是秦始皇。这两个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上有很大的贡献。秦始皇演化为统一的文明。这两个人的个性非常鲜明,历史上对商鞅著名的评价,让商鞅遭受很多的攻击。我们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杰出的人物,但是商鞅在历史上遭受的更多的是攻击。历史上对秦始皇也有很大的攻击。我觉得我们历史学家研究点发生了问题,任何时候说起来,仍然不讲事实,商鞅刻薄,秦始皇□。 主持人:但是你喜欢的这两个人最后都不得好死。 孙皓晖:商鞅在历史上变法人物中最大的悲剧。车裂、五马分尸这种刑法这是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得出来的。
[13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9:58]
主持人:二月河在清朝历史中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二月河:康熙。康熙有三大贡献,第一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很大的贡献,当时国土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第二对发展当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很大的贡献。第三个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康熙年间出现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神鬼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康熙自身懂得医学,懂得七国外语,懂得书法,懂得数学,还有双季稻。在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 主持人:我们再给两位一次机会。对于双方写的朝代中,两位最喜欢谁? 孙皓晖:二月河先生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从80年代开始看。 二月河:你的书我还没来得及看,但是我会喜欢的。 孙皓晖:在二月河老师写的三部帝王系列,我更喜欢《康熙大帝》,我认为它写的更有想象力。康熙大帝灌输了中华文明史的审视理念。至少这个故事在古典文明晚期时代入驻政权如何发展。 主持人:秦王朝您喜欢哪位人物? 二月河:我最喜欢秦始皇。因为他气派大。从宏观的雄才大略,从实力上来说,没有人能比的过他。 主持人:我们看背后的两个图腾,一个是兵马俑,一个是清朝大狮子。好,下面观众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河网:我想请教一下,两位的“朝阳和落霞”系列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在阅读的时候,很多人反映书太厚,而现在很多人喜欢快速阅读的快感,希望两位大家能否给读者提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二月河:我这个书是系列书,每一本都清楚明白,当初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我也考虑到太厚,我也考虑到,我不愿意做一个大系统来讲。我的每一部书都是自成体系的书,像康熙、雍正、乾隆,加起来是100多年的事儿,只能做一个大系列构成,当年我构想一些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也在想一个办法,形成一个小系列。出版社出版一出就是一大部,大家可以挑一部分读。 主持人:我有个建议,您可以把整部书买过来,放在洗手间里,每天都可以阅读。 网友:两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南阳师范学院的学生,大家知道你们生活的地域产生地域文化,这种文化对你们产生有哪些创作影响?在你们的书中有哪些体现? 孙皓晖:如果作为创作中的风格是允许的,但是作为一种创作理念应该消除。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我们各个地域文化都曾经起到过轴心作用。我们中国文明至少四大发源地,黑松辽流域、东北这是一块,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等等。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任何一个地域文化都曾经起到过轴心作用。而先后也都曾衰落过。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之所以写这个时代,绝不是因为自己生在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历史感兴趣。所以我也反对地方化,因为我始终认为大秦帝国是世界闻名,不仅仅是中国,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作为最主要的两大文明史,东方以中国为中心,华夏文明圈覆盖整个亚洲。如果你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地域对待,从精神状态上就写不好。当然也不排除,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地域性因素的体现。我不太赞成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探索东西。 主持人:倒数第三个机会。 网友:您认为哪个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您是否同意南阳文化是中国文化根这个提法? 二月河:南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受南阳文化影响,但是我可以说一下我的经历。我从洛阳过来的,从陕西咸阳到河南的洛阳,然后到河南的南阳。在我心里面是三阳情结。我到南阳看到的是白河,我到洛阳看到的是洛河,我在陕西感觉到中原文化。在京广线没有通车之前,南阳这个地方是一个像郑州似的枢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两种文化在这个地方产生□。秦始皇那时候把天下不老实的人都集中到南阳这个地方来。什么叫不老实,有能力,有见识,有文化的人都集中到南阳来。南阳在我的印象里是易攻难守,实际上把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搞到南阳来,形成南阳这个地方民风比较容易接受先进事物,外来文化容易在南阳扎根。二月河很荣幸从黄河走到白河,两种有颜色的河就构成了二月河,“二月河”是一种浑浊的河。所以我的书,在文学史上的地方,应该由后人来定,任何一部书,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第一拥有不拥有读者。第二拥有不拥有忠实的读者。我希望我们的作者都要经受读者的考验。 主持人:坐在后排的那位。 网友:我首先感谢两位老师今天的指导。我自己对秦始皇的认识,他是一个暴君,孙皓晖老师说他不是暴君,他的政策不是□,我自己认为您的观点有没有为秦始皇翻供的意思,您自己认为广大读者能否接受您的观点? 孙皓晖:秦始皇是不是□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是不是给始皇帝翻案,我认为我从来没有把《大秦帝国》当做一个翻案小说来写。站在民族、文明发展史的意义上,给秦帝国定位,全面展现这个时代,如果在展现的过程中,出现翻案相同的结果,或者是人们把它看作翻案,我认为这不是我的责任,读者有自己的看法。至于读者会不会接受,我的预料不管用。至于两千多年中间对秦□评判的延续,我认为还会出现。我们两千多年把秦政翻腾了无数遍。任何人说秦始皇再怎么□,我都能接受,因为两千多年最严峻的话说完了,而我们用于的猛烈程度比古人差远了。古代对骂秦言词的激烈程度非常大。所以这需要时代自然去演化。 主持人:我想评判一个帝王,更多是以事实为基础,你认为秦王残暴,更多是以事实来看待。最后一个问题,后面那位。 网友:你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很多资料来看,对于你们自身来看,你们对历史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对我们后来历史的发展你们如何看待? 二月河:我们应该从历史当中汲取我们需要的营养,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读我的书,我不希望你把它当做历史来读,对当时的人文,对当时心理,当时社会生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你感到对你人生有某种启迪,愿意研究它,我觉得我写这个小说的目的达到了。我不是想让所有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使人们对封建社会末期文化生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有一些概括的了解,使人们对灿烂的封建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了解这个文化有受到污染的物质,或者对我们民族很有害的物质,如果你能从中汲取一些营养,有所启示,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读者。 孙皓晖:这个问题太大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能得到什么样的启迪,当然我希望对于年轻人生命状态的激发。具体到什么地步而言,我认为首先我力求使它引起人们对中国文明史的审视。中国整个人文学界很缺乏对历史审视。西方研究人文对文明史研究很多。比如说日本帝国,等等。西方的史家为什么有整体文明的理念?为什么我们中国历史是绵延最多的,却没有出现文明史。比如说我们历史学科的分科,最多是历史理论,没有对文明史的研究。希望我们朝阳也好,落霞也好,给大家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 主持人:现场的气氛非常炙热,今天在座的朋友中有一位朋友是特别关心和在乎的,因为他就是二月河、孙皓晖老师这些作品的出版者,请河南文艺出版社王幅明先生给大家致词。 王社长:首先感谢二月河和孙皓晖先生给我们奉献一道难忘的精神大餐。感谢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策划人陈斌先生。感谢新浪读书的策划支持,感谢所有正在收视这个节目的全球的网友,感谢南阳媒体朋友和南阳师范学院的同学们。 多年前我们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出版了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前四部,这些书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月河先生的书已经写进了当代文学史,明天在全国书博会上,我们要举行《大秦帝国》全套首次出版的首发式。为了引导读者对两位作家的深刻接触,探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我们和新浪网共同策划了这次活动。我想通过这次机会介绍一下孙皓晖先生。因为二月河是我们的南阳老乡,已经大名鼎鼎。他不仅是我们南阳的名片,也是我们河南的名片,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界的名片。孙先生因为他的书没有全套推出,只是一部分读者熟悉,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孙皓晖先生也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他是西北大学法学系的副主任、教授。因为他研究先秦法治史萌发了创作《大秦帝国》的念头,为了写这部书,他辞去教授职务,做一个自由创作者。过去我们知道巴金先生是不拿国家报酬的,现在孙先生也是一位不拿国家工资的作家。他潜心写这部书,应该说他后半生主要精力放在这部书的写作上了。 我们国家领导人多次讲到,在本世纪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不仅是经济、军事强大,更重要是文化强大,如果不知道文化之源,文化之根,何谈复兴,两位作家著作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华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我还要感谢新浪网,到北京以外这么遥远的地方进行直播,是非常辛苦的。感谢他们。也非常感谢南阳师范学院的全体师生,为了感谢他们,我们将桌上的两位作家的全套书籍,赠送给南阳师范学院。(鼓掌) 大家刚才听了两位作家的演讲,实际上他们的最主要的观点是在他们书里面,如果现场的朋友需要两位先生的著作,请与我们责任编辑许华伟、方亚平联系。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在一起共度美好的下午,谢谢全球的网友,谢谢南阳师范学院的同学们。
[14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35:08]
二月河的作品我没看完,但是孙皓晖的作品我很喜欢。从看了一些书之后,我就对程朱理学盛行的朝代精神自由度打了个问号,总感觉说是言论自由吧但从精神上限制了别人,个人观点。
[15楼] 网友:璇玑夜 [2013-08-19 20:12:29]
我也是非常痛恨清朝的,不明白现在的清朝剧清朝文怎么把清朝皇帝写那么好呢,或者应该说我们的首都在北京的缘故,那里某个民族比较多,那个族比较有势力吧,所以就不顾历史不顾廉耻颠倒黑白把个卖国的王朝写的好了。就我知道的,清刚入关还没怎么样,等到明朝彻底灭亡的时候他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清,明是曾经历史上共同存在过的国家,明朝人就象现在素质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公民一样对于低素质的国家是很瞧不起的,清朝有多痛恨明,这一点在满清统治中国后对明皇族后裔赶尽杀绝,篡改明史这两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本文作者说明朝后期如何如何要知道明史是清皇帝要改的,对自己的死对头能把他们写好吗?汉族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有丝毫损伤,清彻底统制中国后对汉族人实施的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就这一项政策起码几百万有血性的汉人被砍头啊,要知道明末中国人就大约一亿,清入关后有不少是在战乱中死去的,清初满人的发型和现在电视里美化过的辫子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发型是整个脑袋都剃光仅留脑后一小撮扎辫子,这样一个以丑为美或者说要一个曾经瞧不起他们的民族向落后看齐的BT心理是最终导致清朝在科技方面比明朝不进反退最终被八国联军抢略签署卖国条约是必然结果,清政府为了更好统治汉族,采取的是愚民政策,清初时清以前的科技书籍基本被清政府烧光,《天工开物》是后来清灭亡后从国外回流的,而一些清朝以前没有流到国外去的科技书籍就永远消失了,所以说清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政策便宜的是八国联军,而一个落后民族不认为自己落后,自以为是的要先进向落后看齐,最终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即使没有八国联军,一个没有能力科技落后却富有的国家,被其他科技发达觊觎只是早晚的事情 ,是清朝鼠目寸光偏偏自以为是的必然结果
[16楼] 网友:悠然 [2013-08-19 21:29:06]
我滴个神~我那么一大篇评论都被作者删了咩??可惜我写的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说!怎么回事?
[17楼] 作者回复 [2013-08-20 08:36:02]
要么JJ抽了,要么你没发上来。我从没有删过读者的评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 打分:2 [2011-05-08 01:56:03]
写的很好 也很吸引人 许多预料之外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
朱高煦不是成祖第三子么?
胤禔是朱高煦转世 为什么会对朱棣有亲情。。甚至爱情?
吓了一大跳啊
太子复立 可是很快又要被废 囚禁终身
不知道作者大人要怎么写了
难道回到了明朝 or 穿成了胤禛?
我实在无法接受成祖跪于康熙足下!
作者你太折磨人了。
强汉隆唐富宋刚明
我最喜欢明
明有那么多的开国勇士 有靖难之役
有仁宗朱高炽朱高煦的兄弟相争
有宣宗朱瞻基的神奇继位
有英宗的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
有宪宗的废立 骄纵万贵妃
有孝宗的励精图治 一夫一妻
有武宗的叛逆好战 宁王叛乱
有世宗的大礼仪 内有张璁 夏言 严嵩 徐阶 严世蕃
外有 胡宗宪 戚继光 倭人
有穆宗的隆庆开关
有神宗的三大征 张居正改革 不上朝之谜
争国本 梃击案
有光宗的红丸案
有熹宗的东林党 宦官之争
有思宗的勤俭治国 刚烈不屈
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jinpinmei
有 心学传播 追求个性解放
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 崇祯历法
有朱载堉对音乐的研究
如此种种 竟比不上一个思想禁锢的清朝?
成祖远征漠北横扫蒙古
竟比不上康熙紧紧打退几百俄兵的雅克萨战役?
十六岁的世宗皇帝仅仅以大礼仪之争 以藩王入嗣
无长辈支持的情况下
未费一兵一卒
就将前朝首辅连根拔起
竟也不能与康熙的智擒鳌拜相并论?
康熙看似笼络蒙古 实则令其内斗
让蒙古族从一千万下降至不足百万
这也算是一大功绩?
说是顺治深情?
宪宗能独宠长自己十九岁女人一生
并在她死后不久追随而去
敢问有几个帝王可与比肩?
孝宗更是坚守一夫一妻
古今帝王只此一人!
雍正勤政是真 □□成祖孝宗三人的勤政也绝不输他
孝宗更是二十出头就白了头 三十六就过度操劳而死
明思宗崇祯帝 宁死不愿离帝都 愿以死殉国
不似宣统 宁割让领土也要他的伪满洲帝位
最后附送几句
汉人皆吾家奴矣(雍正)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慈禧)
一个君王守社稷 未割一寸土 公正未和亲的朝代
为何总是被清朝踏在脚下?
我真的想不通。
[1楼] 作者回复 [2011-05-08 02:39:56]
回复亲的话,朱高煦确实是成祖第二子,这是百度到的。
至于朱高煦和朱棣,从历史上来看,至少是在立朱高炽为太子之前,他们的父子感情还是很好的。
朱高炽身体不好,朱高煦武艺出众,更肖似其父,并且在战场上救过朱棣,朱棣对其很是器重,在觉得太子的时候甚至心中更属意朱高煦。
这对父子,亲情是肯定有的吧,至于爱情,则纯粹是咱们写小说的YY的产物了。
毕竟感觉帝王家的许多亲情到后来都被扭曲。
至于成祖跪康熙,纯粹是身份所限,形势所逼。
亲对明朝的研究真是深入呢,件件大事,如数家珍。
从整体上来说,清朝的确比明朝禁锢人的思想,但是明朝中后期统治者腐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明朝确有那么些个功名累累的皇帝,但有相当一部分,还是默默无闻,甚至品德败坏的。
努尔哈赤及其父亲和祖父本来也应是守卫大明的边将,却被愚蠢的明军生生逼反(明军设计杀死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努尔哈赤以复仇为动力,以十三甲起兵,开始谋求大明之路)而此时的万历皇帝,还夜夜笙歌,不知今夕何夕。
到了皇太极时候,一个反间计,便让崇祯皇帝杀死了大明最后的中流砥柱——在宁远之战中打败努尔哈赤大军的袁崇焕,不得不说,这是朱由检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并且无法知人善用,乃至自毁长城。
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的灭亡,有着必然性。虽然他思想开放,技艺先进,但他的统治机构已太过腐朽。
“攘外必先安”,若是连区区的清军都抵挡不住,那么即使未来与西方列强作战的是明朝,恐怕也讨不到好吧?
所以,咱想说,其实,明朝并非不如清,只是,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清朝,咱比较欣赏的也就早年的康熙和光绪了。
至于那些个嚷嚷着祖制不可违的……无视之。
叫嚣着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乾隆,鄙视之。
挪用建设海军钱财,归己享用的慈禧,加倍鄙视之。
溥仪……这娃儿就一个傀儡,还说什么呢?
虽然光绪也是傀儡皇帝,但至少,他曾经努力地争取过,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一个傀儡帝王的价值。
PS:这是长评啊,乃居然没有输名儿……
1 [投诉]
[2楼] 网友:嘿嘿 [2011-05-08 17:59:39]
清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那啥的八国侵华比明朝晚期那些事儿不是更严重?
[投诉]
[3楼] 网友:捷安 [2011-07-18 20:45:39]
我还记得,我音乐老师说过:中国人就是败家子。
————虽说不想承认,但那却也是事实……
1 [投诉]
[4楼] 网友:stelinc [2013-04-04 23:38:51]
关于袁崇焕,呵呵,作者可以看一下《窃明》,我倒是很赞同这里的评价。此书之后,哪怕是赞美袁崇焕的,也得承认他误国。
还有关于“光绪努力地争取”,我不认为他能强得过崇祯。崇祯与光绪接手的同样是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但从上任开始一直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的那一天,崇祯依然没有放弃。他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穿的还有补丁,甚至他本人都对明的未来没有信心,史料上,崇祯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如此还比不上光绪?
更别说他还死社稷了!就这一条,清有哪个皇帝比得上他?
[投诉]
[5楼] 网友:万年潜水 [2013-07-27 10:25:54]
最起码明代的皇帝还有骨气,宁肯殉国不肯投降,不像溥仪4性家奴
[投诉]
[6楼] 网友:o [2013-08-19 01:10:12]
呵呵,看见作者留言决定弃文,明朝后期确实问题很多,每个王朝气数将尽之时都是这样,但是,清军攻锦州就打了十年,别说山海关了,要是没有吴三桂,山海关一闭,李自成已经进了紫禁城,或许明朝内部整合统一之后清军还在关外憋着呢。历史可能全部改写,清朝的皇帝没一个好人,顺治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康熙的禁海令,雍正开始的文字狱,哪一个不是汉人家破人亡血流成河。更别提明朝时候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生生被掐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明朝是内阁制度,明朝出现了几个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但是国家机器却依然正常运转,分权与臣,或者未来会成为君主立宪也不一定,而清朝,中央集权的发指,当皇帝不肯好好工作时,清朝就迅速的败落下去了。一个腐朽的政权和一个新兴的政权胶着了44年,最后腐朽的政权死亡于内部的农民起义,新兴政权不过拣了个大便宜。对比两个王朝在末期的所作所为,只能对清朝说呵呵了。奠定了极好的百年屈辱史的坚实基础。
关于连清军都挡不住,我想说的是,明朝从来都不是亡在清手里的,清朝不过是拣了个李自成的便宜,而他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吴三桂。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明清相比,清朝也就是个提鞋的货
[投诉]
[7楼] 网友:lana [2013-08-19 17:02:28]
我不知道哪里看的....还是那个历史老师说的.崇祯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比康熙和雍正父子两加起来还多可见经济是不进则退啊
[投诉]
[8楼] 网友:吴邪 [2013-08-19 17:23:26]
默默的表示看文前先看评是个好习惯~
[投诉]
[9楼] 网友:悠*
[2013-08-19 18:11:22]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投诉]
[10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7:46]
别争辩明清了,既然是亡国之政,肯定有各自的弊端,只是人的感情倾向不同罢了。我这文明帝清穿也不过是一个设定而已,更不值当争辩什么。
今年看书的时候,看到一段挺有意思的对话,我把它复制过来
————————————————————————————————————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下午好!(鼓掌)新浪的网友们,还有来自首都和郑州的各位记者、媒体朋友们,我们今天下午举行的是“朝阳和落霞:二月河、孙皓晖‘秦清’对话”。当地平线上出现半个太阳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到底是朝阳还是落霞,大家能告诉我们吗?
网友:因为方向不同。
主持人:具体解释一下。
网友:清晨的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日落的太阳是从西方落的。(鼓掌)
主持人:太好了,这答案也代表了我们南阳师范学院同学的水准。我们讨论东边的朝阳和西边的夕阳,此刻大家在南阳,而我从北京过来,东西南北都有。我隆重介绍两位嘉宾,一位是南阳的镇市之宝二月河先生。另外一位他的年纪比二月河先生小一些,但是他写的人比二月河先生早一些,写秦始皇的孙皓晖先生。透露一个消息,根据孙皓晖先生改变的同名电视剧《大秦帝国》即将在央视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本次活动主办方是新浪网读书频道和河南文艺出版社。新浪网读书频道的主编到现场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鼓掌)新浪读书频道经常定期举行沙龙活动,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恳请此刻各位关闭一下自己的手机,因为不仅手机在秦始皇时代和康熙时代没有,还因为大家手机的响声会被全球网友们听到。我们组织这个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大家知道,大秦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专制朝代,而康熙大帝代表的清王朝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所以他们也分别象征着朝阳和落霞。今天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内心设置一个立场上,可以是朝阳也可以是落霞。大家可以看看从两位重量级作家的讨论中得到哪些启示,好的,现在讨论正式开始。
大家看到,我们面前摆了二月河和孙皓晖老师的书,都是非常的厚,我想先问一下怎么想到一下子写三部这么厚的书?
二月河:当时有人谈到康熙对大清王朝做的贡献,应该写写这个人物,当时也没想这么多,我就写了。华夏民族落霞部分特别灿烂,特别美丽。它的文化的厚重感也很多,它的文化的劣根性也应该考虑进去。我认为清朝发生鸦片战争,东方文明被粉碎,康熙、雍正、乾隆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主持人:原来二月河老师写清代史作品是脑子一热。孙皓晖老师呢?
孙皓晖:为什么说要写这个东西,首先基于一个情感。秦国被淹没的时间太长,扭曲变形太大。第二个,这个时代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人从青年时代开始,对先秦有所了解的话,它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很神圣,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激发出探索的欲望。那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时代,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心目中有这么极端。第一个极端是秦始皇的□。秦国是一个专制时代,是统一华夏文明的正源时代。这些灌输是主流。
主持人:我们也想听听在座的各位对秦始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网友:我感觉第一个就是□。
主持人:怎么个□?
网友:焚书坑儒。但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方面对我们现代文明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网友:我觉得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统一的中国,这是政治方面的意义。统一中国以后,中原文明得到了发展,而且延绵了两千多年。
主持人:这可能是站在我们中原的观点看。
孙皓晖:秦始皇第一个贡献就是统一的中国,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明。开创了统一中国文明的正源。
主持人:到了清朝岂不是到了末流了吗?二月河老师同意吗?
二月河: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主持人:大秦帝国之所以称为一个帝国,您为什么用帝国命名这本书?
孙皓晖:我发现一个现象,自从我94年开始发行帝国的名称,现在叫大秦帝国的越来越多了。本来大家以前没有叫大秦帝国的,既然大家这么叫,我也很高兴。为什么用帝国这个说法,秦这个时代符合帝国的基本特征。一般意义上来说,帝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地域辽阔。第二个是专制时代。因为民主时代不可能是帝国。另外一个就是军事扩张极其鲜明。所谓帝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扩张。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您认为清朝可以称之为帝国吗?
二月河:清朝还是沿袭了明朝的帝国制度,但是有不同的变化。有的朝代采取内阁制,清朝只有一个军机处。但是从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各种概念进行统一,使中国形成统一的大文化国,而这个文化国从秦朝开始流,流过长江水。
主持人:作为源头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如果说有些不太好的东西,大秦帝国给后来带来不好的影响是什么?
孙皓晖:秦王朝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一般人不太多想。假如秦不统一中国,中国后来会是什么局面?后代为什么很好统一呢?比如说三国,以及后面无数的统一。这个相对比较容易,唯独秦统一很艰难,最大的区别,秦统一中国的时候,中国处于文明分制,各国有各国的文明体制,今天作为国家标志的一些东西,没有一样是相同的,文明不同,文字不同,语言不同,交通不同等等。大秦王朝跟罗马帝国的统一也有所不同,罗马帝国没有建立统一的文明,罗马帝国只统一了国家,只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没有建立统一的文明,最后罗马帝国解体后,无数的地区建立无数的文明。
二月河:没有统一之前,这个国家的车到那个国家的车走不通,交通不通。所以秦国的统一不是只政治一方面,还有文明方面的统一。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二月河老师,您写的清朝盛世的皇帝,为什么不往下写了呢?是不是觉得越写越没劲呢?
二月河:因为康熙、雍正、乾隆他们三个是一组,叫做“回光返照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度成熟的阶段,写好康熙、雍正、乾隆,好比从含量最丰富的水质里面折射出来一些很多东西。你再写光绪、嘉庆,文化上没有刻意的变化。
主持人:刚才通过两位嘉宾介绍总体把握了落霞朝代和朝阳朝代整体的特征,接下来该谈到我们的书。写小说和写历史是两种方式,孙教授您在构思《大秦帝国》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很多的历史被写进去了,而这些历史在记载上都非常少,您怎么去构思和虚构这些情节?
孙皓晖:《大秦帝国》写的时代是三个时代,春秋、战国、秦帝国。如果从历史上定义上来说应该是秦帝国时代。从商鞅变法时代开始,战国时代我认为在本质上纳入了秦帝国时代。从此秦居领先潮流。这里面人物非常多,这个时代本身的丰富性,我说一个总的原则,我认为这个时代不存在一个需要大的虚构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事件太多,多到每个事件都需要用几百个故事。所以说法很多,基本事件《大秦帝国》没有虚构。主干没有虚构,我所虚构的就是历史的连接点。历史要告诉我们留下的现场,你发现的线索,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主持人:就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情景再现。
孙皓晖:把历史连接起来,这需要大量的想象力。
主持人:您说的是相对严肃的历史小说的方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写历史小说?
孙皓晖:肯定是有的。
主持人:我看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我是和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参照看的。您看过《鹿鼎记》吗?
二月河:我看过。我曾经当着金庸的面说,我不喜欢他的书。他问我为什么不喜欢,我跟他讲,康熙、雍正,是非常耀眼的文化时代。你杜撰了韦小宝,我不喜欢。但有些书,像《雪山飞狐》《碧血剑》这几本书我看不进去,是因为金庸写的不真实。
主持人:您为什么看不进去,是因为虚构的太多吗?
二月河:金庸先生写的不能叫做历史,我说金庸是天才,王朔是鬼才,二月河是人才。我们看杨过和小龙女住在古墓里,谁给他采购东西?这些都不考虑。天才不考虑这些小问题,作为人过日子得想这些问题。
主持人:您在小说中也写了很多老百姓过日子的事情。
二月河:是啊。过日子需要柴米油盐的问题。我们看到电视剧里面,大侠带着佩剑,把银子往桌上一放,大家看了,不知道银子从哪来的。银子计量单位小到零以后,小数点十三位。我可能拿这么大的银子吗?三两银子可以盖三间房子,三两银子可以供老百姓八口之家过一年。
主持人:不是说清朝人比较有钱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月河:那些都是当官的。
主持人: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是什么?
二月河: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封建社会的经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都差不多。这些政治家大体上从秦,到康熙雍正,大体上都差不能,他治国的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度量衡在秦以前太不方便了,秦帝国统一度量衡是很大的贡献。
主持人:我发现二月河老师对度量衡比较精通。您写小说之前,会不会研究这个朝代的经济、社会吗?
二月河:金庸研究人性,研究人的本性迷失在哪里。我研究北京人一年要吃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要从哪里来?只能从江南这个地方去调,必须要考虑经济现状对政治上的影响。咱得老实。天才可以不老实,人才得老实。
主持人:孙皓晖老师认为秦帝国有哪些贡献?
孙皓晖:秦帝国时代,有几个大的贡献,一个是先秦人的生命状态。比如说在同样的时间内,从大时代方面来说,那几百年是中国文明时代创造最多的,是原创时代,人的生命状态处于最勃发的时代。所以大秦帝国所有主要人物体现了昂扬奋发的状态。普遍性而言强于大于任何时代。
主持人:举两个例子说一下。
孙皓晖:例子太多了。比如说秦始皇,秦始皇是历代帝王里面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我认为十几个帝王加起来也不如他。一辈子做的事儿没有一件不是石破天惊的。我认为就把后面的明君,加在一块不如他一个。任何一件事儿大到足以使任何一个君主,就因为一件事儿成为一个明智的君主,但是他一个人把这些事儿都做完了。当然也不说他这个人没缺点,只有在战国时代,在战国这个大的时代下,才能产生这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不然为什么后来的帝王,没有大家这么辛勤的程度?
主持人:我看到二月河老师非常不满的对您看了几眼?难道十个康熙还比不过一个秦始皇吗?
二月河:应该说欣赏的看了几眼。我也知道一点秦代的东西,留下的资料也不少,但是这些资料不太完整,不像清代的资料比较完整。现在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这么少,孙先生还能把它记录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投诉]
[11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8:32]
主持人:您赞成秦始皇烧书吗?
二月河:我不赞成,但是我认为秦始皇烧的书并不是一些儒家经典之类的,他认为一些有碍民生的一些书,他害怕当时人造反。他并不是所有的书都烧。
主持人:我们接着第三个话题,我们现在很多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总是把无论是秦帝国,还是大秦王朝写成少数几个人操纵的政变。包括《夜宴》电影可能都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阴谋论的影子,可是孙老师提到“阳谋”这个词,怎么解释这个阳谋?
孙皓晖:阴谋论的影响不仅在艺术创造里面,在历史研究里面阴谋论的影响痕迹也比较重。至少先秦研究的一些史料里面,很多都是从阴谋论来研究的。什么要阴谋论?专门以人际恩怨来解释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动机来研究。在很大历史事件里面往往都存在这些问题。另外注重宫廷斗争。凡是写吕不韦,一定是写吕不韦发动阴谋。一个个人恩怨,一个后宫之间,另外在大事件中不写主流,专门写琐碎。我们现在电视剧,只要碰到君主安排后事,非要在幕后埋伏甲兵。这样才有戏。所以我坚决不赞成这样。我认为写历史应该写它的基本主流,主要的矛盾,主线的发展,而不扯向一些龌龊的阴谋的东西。
主持人:您不认为主要人物的一些阴谋对事物的发展有所影响吗?
孙皓晖:我认为会。我认为先秦时代也有很多阴谋,但是尽管有阴谋,仍然不是历史的主流。不承认阴谋是不客观的。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认为阴谋和阳谋的关系?
二月河: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历史都有阴谋,对于大清王朝从主体上来说,还是阳谋是主线。你看像《康熙大帝》里面的伍次友就是阳谋。我们看到说雍正是阴谋多权,现在已经发现了雍正当时传位诏书的原件,证明雍正是堂堂正正获得君主地位的。但是阴谋还是有的,有的时候阴谋真的是能够成功,但是人们为什么对阴谋有兴趣呢?阴谋有趣。阴谋有故事,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主持人:你不写人物的斗争,你只有从正面来写了,你怎么样看待?
孙皓晖:从文明发展史中,不要抱着阴谋论的心态来写历史,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把正常的也写作成阴谋了。我看过一本书,写商鞅,写商鞅的妻子被□□七次。就这样吸引观众吗?我认为从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写历史,写我们笔下的伟人,或者大的主人公,确实要有一个心态,不这样写难道没有好的写法吗?更好的写就是要堂堂正正写主流。
比如说军事题材,往往不谈业务,很多专业领域的故事片,不谈业务,正面的东西都写不好,军事题材不写战争,写一些偏的东西。
二月河:阴谋有戏,阳谋没戏。
主持人:你不担心这样写下去,你的故事片里面只有一些大的场面,少了些人情味吗?
孙皓晖:对帝国时代的描写如果缺乏了衣食住行方面的描写,没有民生方面的描写,是不行的。从艺术方面角度来发表,都会注意一些感性的东西。
主持人:您好象有点偷换概念,您把大秦帝国的历史延伸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
孙皓晖:秦只有十五年,但是这十五年我认为是极为特殊的十五年。它对历史的影响,而且也包括灭亡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中华历史上唯一的最大的个案。如果大秦帝国是中华文明历史中一个太阳的话,那么这个黑子太大,
如何破解这个太阳黑子,争论了几千年,当然我也给出了一些解释。我相信读者读了以后会看到。
主持人:我们没有读的人还很多,您透露一下。
孙皓晖:秦灭亡两个最大的原因—我最基本的观念是秦不是□—我从战国时代对秦的评价和分析谈起,一直谈到清朝,二十五史中对秦的所有评价,对秦的典型言论,历史烟雾如何形成的等等。最后我得出的结论,秦不是□。
主持人:怎么会造成秦始皇□的形象?
孙皓晖:历史太悠久了,第一个最大烟雾是秦末农民战乱。六国贵族的史书上记载的最详细,陈国父老劝陈王,灭无道,破秦王。那些煽动性的演说,无数的谣言和攻击,这些谣言之词,对后面的历史学家的影响很深。因为他言词里面矛盾太多了。为什么我们连最简单的东西都不分析,宁可轻信,骂秦始皇。秦亡基本原因是战国惯性。我们所有研究秦亡国,没有一个人重视这个问题。农民起义爆发的极其猛烈,第一它酝酿的时间也很长,而且中间几经曲折,只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才引起全国农民起义。
主持人:这不正是说明了秦始皇□吗?
孙皓晖: 关键是这个时代背景被我们忽略了,战国末期,经过几百年来,天下握有重权、所有当时斗争各个时代不同派别的力量都活在当时。胜利和失败者还都在历史的风向标和时代的风向标中。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秦王朝?
孙皓晖:我认为司马迁写的是中国超一流的历史,第一在史家立场的客观公正,在西汉之前,儒家对历史的态度方面很不严肃。关于武王伐纣,《武成篇》说了一句话,说武王伐纣,血流成河漂杵。但是后面孟子评说是,最仁义的人伐最残暴的人何以谈血流成河,所以孟子在《尚书》里删除了《武成篇》。司马迁写的历史非常客观、非常真实,司马迁写汉武帝的历史,写汉武帝最没光彩,为什么?我认为司马迁不愿意写汉武帝。几乎就是写日常政治活动,完全不像写秦,这么生动,这么扎实,这么具体。
二月河:大清王朝时代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全成熟了,像康熙虽然是满人,已经完全折服于汉文化了,把孔子书当做经典来拜读了。像康熙知道汉文化博大精深,自己成为孔孟的信徒。秦那时候没有确立一个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再加上□的比较多。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有一个是基本建设速度过快,修长城,修阿房宫。证明一平二调的政治制度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清朝把治国理念建立起来,康熙进庙里行礼是行三跪九叩最高礼仪。他变成满清汉民族信徒。而且他也是工作狂,康熙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秦始皇,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已经比秦朝的时候多的多了。所以和明、宋,和我们传统的一些历史朝代差不多长短的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秦王朝的统一只延续了这么短的时间?
二月河:秦王朝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是表面上得到了统一,里面有很多配套的东西,包括文化的东西,包括文化理念这方面的东西,包括怎样镇压□的东西,这些配套的东西没有搞,只是用极端的手段压制人民,秦始皇活着的话,秦国还要延长,但是秦始皇一死,亡国之恨,复辟的欲望,复辟的决心,复辟的实力都在。
主持人:我想秦朝和清朝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说秦朝很快灭亡了,除了刚才说的治国理念系统之外,可能清朝更加复杂一些,清朝时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了,孙皓晖教授您认为呢?
孙皓晖:这些原因我都是承认的,我提出的两个原因是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的,我们近代史出现以来,出现专制主义,对秦的灭亡从来都看成是必然的。因为你□所以你灭亡,因为你短时间灭亡了,你肯定是□。实际上秦的灭亡不是□延伸的结果,因为它本身不是□,所以它灭亡了再事后追述原因,很多具体事儿都是原因。但是它有别于其他两个原因,一个是那个时代背景、时代精神。第二个是诸多重大的事件。因为从古至今,对秦的历史太概念化了。一提到秦就是□,代代相传。
主持人:无论是秦朝始皇帝还是清朝皇帝,无论是朝阳和落霞都是昨天的事情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谈秦朝和清朝,是对当下中国有一些小小建设性的意见,两位老师如何看待这方面的启示?
二月河:整个历史就是一个抛物线,秦王朝可以看到抛物线刚刚上抛的时候,产生激烈的,灿烂的火花。
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抛物线开始下落了。下落也是美丽的。下落也是给人一种流星的灿烂的曲线美。凄美和壮美,都给人心灵上的一些碰撞。至于说秦王朝和清王朝它们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区别也是有很多的。下落的时候有下落的特点,上升有爆发的原因和特点。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讲座对于总结和研究这个过程,当然我这个书是小说,我不希望别人把这个书当做历史来读,在座的同学如果对秦王朝的崛起,和清王朝的下落感兴趣,你自己去研究历史,你会有自己的心得。发表出更高的见解,我们写小说是给所有人看的,也不指小批量的专业爱好者,是指所有的人,想通过这些东西给人一些历史上的启迪,让人感受到很多的历史氛围和人文感受。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9:05]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2008年的中国处在抛物线的什么位置?
二月河:又一次崛起吧。我们今年要举办奥运会,这就是抛物线碰撞起来的。
主持人:我想再请教二月河老师,您也是红楼梦的研究者,写完了大帝系列,反过来对红楼梦有什么观点和启发?
二月河:我自身来讲,我只能说是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实际上我研究的很少,去年给中学生写一些谈红楼梦的启示,只能算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只能说我从红楼梦中提取了大量的营养,我的书是不能和红楼梦相比的。当然也有人这样比。我在前年红楼梦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些话,我说什么时候二月河的书和红楼梦进行一些比较,你就带听诊器来找我。
孙皓晖:尽管我们的小说都有一些历史的考虑,像《大秦帝国》这本书,展现了一部分历史,如果说有所联系的话,那个时代展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有所参照意义。那个时代,中国文明生存的状态是强势生存。我们都知道,战国时代,或者是说帝国时代,最大的精神理念,就是求变图存。是从战国以后贯穿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史,后面变革,变法,总的来说没有这个高度。求变图存,我们知道是“变”,这个“存”不是苟活,实际上的意义就是变法图强,成为战国时代的主流精神,所以战国时代二百年上下左右,这里面变法浪潮,一浪接一浪,比如说第一波浪潮,魏国变发;第二波,楚国变法;第三波,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为七个大的诸侯国呢?因为七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变法。
主持人:那个时代生存状态是非常强势的,每次变的越来越好,而反过来,清朝那个时期的变法,比如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只能是苟存了。
孙皓晖: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比较大的变法,我始终为这些人物的命运有很大的感慨。我认为古典文明最后两次变法,不管光芒投射辐射的力度如何,它的自救,自省意识爆发出来救国的举措都是让人感动的。
主持人:有句话说“太阳照常升起”,我们还要过好现在,现在进入网友提问时间。第一个问题,请问二月河老师通过清王朝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二月河:秦国和清王朝虽然都是帝国,但是两个有所不同,到了清朝的时候,清政府的经济状态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到了清代以后,我们还有外交问题,有殖民问题,有了反殖民问题,因为清帝国很可能在那时候是世界的中心。西方的文明已经比我们中国的文明更为先进和进步。应该把我们的真正的历史告诉我们读者。如果不能从根本文化的劣根性看待的话,我们会在世界历史上淡出。我写这个书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了解灿烂的文化,从多层面,多层次构建我们鲜活的精神文明生活。另一方面让我们读者了解到,即使像康熙、雍正、乾隆,在中国历史上,即使他们比较突出,但是凭他们个人的力量也无力完成我们华夏民族走下坡路。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要跟世界文化进一步沟通,进一步了解,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先进文化互相交流,这样产生出文化□优势,这样我们的文明就可以永远立足于世界文明。
主持人:请评价文字狱,难道满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吗?
二月河:文字狱是每个皇帝都搞的一个东西,是专制统治一个特色。等国家的宪法确立起来,我们取消了文字狱这种理论,文字狱自然而然的消失的。在清朝中,搞文字狱最多的不是康熙、雍正,而是乾隆。他自己篡改历史。但是我们在衡量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单凭是否有文字狱来评价一个帝王。秦朝也搞文字狱。宋江进监狱就是文字狱,不要混起来讲。
主持人:大家以为康熙时文字狱最多,其实是乾隆皇帝文字狱最多,乾隆皇帝在修订《四部全书》的时候,私下斗争的也很多,斗争的对象正是四部全书的总撰官纪晓岚。
网友:以二月河您的《二月河全集》为例,您认为定价多少银子,才能让喜欢你的读者买的起?
二月河:我去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我有一个提案,我说没有考虑成熟,但是我有一个想法,第一,能不能设立一个公共诺贝尔奖,这几年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是抱着很大的期望想看到一些好的节目,但是大家都有所失望,我说是不是中央电视台无能,不是这样的,我可以说中央电视台把全身解数都用出来了,但是仍不能使人民群众满意,问题处在什么地方?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原创著作,你再强调导演,也不可能创造出好的精神食粮。能不能免去作家的所得税,向出版社征收的税全部提取出来,用于补贴书店,打击盗版,贴补到书价里面去,把书价大幅度的降下来。新闻媒体认为我说这个话是想给作家增加收入,我说的意思是把这个钱贴补书价,把这个行业变成一个高风险规避行业,使贫穷读者能买得起这个书,我是人大代表,我说这个话是负责任的。今天同学提问的问题也有电视台的记者问过。如果你买这个书,你工薪是一千块钱,你买我这个书三百块钱你会望而却步的,按我说的尽管是出版社吃亏了,作者吃亏了,但是贫穷读者得利了。我对盗版书商感情复杂。
主持人:我们看到《大秦帝国》已经卖到了360块钱,您愿意被盗版吗?
孙皓晖:盗版不愿意。因为盗版是违法的。
主持人:请问二月河老师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有人说您在写完大帝系列以后,你还有别的创造吗?您对您的写作有信心吗?
二月河:我对我的写作没有信心。我写完清朝大帝系列后,想写太平天国。中国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整体上摧跨了,我想写第二次鸦片战争,想写洪秀全,想写这么一系列的东西,后来老天爷说,二月河你身体不行了,你歇歇吧。
主持人:您不会再次妄想吗?
二月河:是妄想,我能做多少事儿,就做多少事儿,写一篇千字文,锻炼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再写吧。
主持人:您两位对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看过吗?您对此书有什么评价吗?
孙皓晖:我看过书名。
二月河:我连书名也没见过。
孙皓晖:据说他们的特点,他们对感兴趣的一部分写的比较多。这也是无可非议的,选择不同的方式表现历史,只要大家表现的好,读者接受不接受你,让读者去选择。
主持人:在你们两个人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请问二位最偏爱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
孙皓晖:我认为在秦帝国时代,偏爱的人物太多,每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都非常非常爱。有两个人,一个是商鞅,还有一个是秦始皇。这两个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上有很大的贡献。秦始皇演化为统一的文明。这两个人的个性非常鲜明,历史上对商鞅著名的评价,让商鞅遭受很多的攻击。我们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杰出的人物,但是商鞅在历史上遭受的更多的是攻击。历史上对秦始皇也有很大的攻击。我觉得我们历史学家研究点发生了问题,任何时候说起来,仍然不讲事实,商鞅刻薄,秦始皇□。
主持人:但是你喜欢的这两个人最后都不得好死。
孙皓晖:商鞅在历史上变法人物中最大的悲剧。车裂、五马分尸这种刑法这是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得出来的。
[投诉]
[13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29:58]
主持人:二月河在清朝历史中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二月河:康熙。康熙有三大贡献,第一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很大的贡献,当时国土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第二对发展当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很大的贡献。第三个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康熙年间出现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神鬼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康熙自身懂得医学,懂得七国外语,懂得书法,懂得数学,还有双季稻。在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
主持人:我们再给两位一次机会。对于双方写的朝代中,两位最喜欢谁?
孙皓晖:二月河先生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从80年代开始看。
二月河:你的书我还没来得及看,但是我会喜欢的。
孙皓晖:在二月河老师写的三部帝王系列,我更喜欢《康熙大帝》,我认为它写的更有想象力。康熙大帝灌输了中华文明史的审视理念。至少这个故事在古典文明晚期时代入驻政权如何发展。
主持人:秦王朝您喜欢哪位人物?
二月河:我最喜欢秦始皇。因为他气派大。从宏观的雄才大略,从实力上来说,没有人能比的过他。
主持人:我们看背后的两个图腾,一个是兵马俑,一个是清朝大狮子。好,下面观众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河网:我想请教一下,两位的“朝阳和落霞”系列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在阅读的时候,很多人反映书太厚,而现在很多人喜欢快速阅读的快感,希望两位大家能否给读者提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二月河:我这个书是系列书,每一本都清楚明白,当初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我也考虑到太厚,我也考虑到,我不愿意做一个大系统来讲。我的每一部书都是自成体系的书,像康熙、雍正、乾隆,加起来是100多年的事儿,只能做一个大系列构成,当年我构想一些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也在想一个办法,形成一个小系列。出版社出版一出就是一大部,大家可以挑一部分读。
主持人:我有个建议,您可以把整部书买过来,放在洗手间里,每天都可以阅读。
网友:两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南阳师范学院的学生,大家知道你们生活的地域产生地域文化,这种文化对你们产生有哪些创作影响?在你们的书中有哪些体现?
孙皓晖:如果作为创作中的风格是允许的,但是作为一种创作理念应该消除。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我们各个地域文化都曾经起到过轴心作用。我们中国文明至少四大发源地,黑松辽流域、东北这是一块,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等等。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任何一个地域文化都曾经起到过轴心作用。而先后也都曾衰落过。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之所以写这个时代,绝不是因为自己生在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历史感兴趣。所以我也反对地方化,因为我始终认为大秦帝国是世界闻名,不仅仅是中国,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作为最主要的两大文明史,东方以中国为中心,华夏文明圈覆盖整个亚洲。如果你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地域对待,从精神状态上就写不好。当然也不排除,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地域性因素的体现。我不太赞成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探索东西。
主持人:倒数第三个机会。
网友:您认为哪个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您是否同意南阳文化是中国文化根这个提法?
二月河:南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受南阳文化影响,但是我可以说一下我的经历。我从洛阳过来的,从陕西咸阳到河南的洛阳,然后到河南的南阳。在我心里面是三阳情结。我到南阳看到的是白河,我到洛阳看到的是洛河,我在陕西感觉到中原文化。在京广线没有通车之前,南阳这个地方是一个像郑州似的枢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两种文化在这个地方产生□。秦始皇那时候把天下不老实的人都集中到南阳这个地方来。什么叫不老实,有能力,有见识,有文化的人都集中到南阳来。南阳在我的印象里是易攻难守,实际上把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搞到南阳来,形成南阳这个地方民风比较容易接受先进事物,外来文化容易在南阳扎根。二月河很荣幸从黄河走到白河,两种有颜色的河就构成了二月河,“二月河”是一种浑浊的河。所以我的书,在文学史上的地方,应该由后人来定,任何一部书,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第一拥有不拥有读者。第二拥有不拥有忠实的读者。我希望我们的作者都要经受读者的考验。
主持人:坐在后排的那位。
网友:我首先感谢两位老师今天的指导。我自己对秦始皇的认识,他是一个暴君,孙皓晖老师说他不是暴君,他的政策不是□,我自己认为您的观点有没有为秦始皇翻供的意思,您自己认为广大读者能否接受您的观点?
孙皓晖:秦始皇是不是□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是不是给始皇帝翻案,我认为我从来没有把《大秦帝国》当做一个翻案小说来写。站在民族、文明发展史的意义上,给秦帝国定位,全面展现这个时代,如果在展现的过程中,出现翻案相同的结果,或者是人们把它看作翻案,我认为这不是我的责任,读者有自己的看法。至于读者会不会接受,我的预料不管用。至于两千多年中间对秦□评判的延续,我认为还会出现。我们两千多年把秦政翻腾了无数遍。任何人说秦始皇再怎么□,我都能接受,因为两千多年最严峻的话说完了,而我们用于的猛烈程度比古人差远了。古代对骂秦言词的激烈程度非常大。所以这需要时代自然去演化。
主持人:我想评判一个帝王,更多是以事实为基础,你认为秦王残暴,更多是以事实来看待。最后一个问题,后面那位。
网友:你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很多资料来看,对于你们自身来看,你们对历史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对我们后来历史的发展你们如何看待?
二月河:我们应该从历史当中汲取我们需要的营养,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读我的书,我不希望你把它当做历史来读,对当时的人文,对当时心理,当时社会生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你感到对你人生有某种启迪,愿意研究它,我觉得我写这个小说的目的达到了。我不是想让所有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使人们对封建社会末期文化生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有一些概括的了解,使人们对灿烂的封建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了解这个文化有受到污染的物质,或者对我们民族很有害的物质,如果你能从中汲取一些营养,有所启示,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读者。
孙皓晖:这个问题太大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能得到什么样的启迪,当然我希望对于年轻人生命状态的激发。具体到什么地步而言,我认为首先我力求使它引起人们对中国文明史的审视。中国整个人文学界很缺乏对历史审视。西方研究人文对文明史研究很多。比如说日本帝国,等等。西方的史家为什么有整体文明的理念?为什么我们中国历史是绵延最多的,却没有出现文明史。比如说我们历史学科的分科,最多是历史理论,没有对文明史的研究。希望我们朝阳也好,落霞也好,给大家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
主持人:现场的气氛非常炙热,今天在座的朋友中有一位朋友是特别关心和在乎的,因为他就是二月河、孙皓晖老师这些作品的出版者,请河南文艺出版社王幅明先生给大家致词。
王社长:首先感谢二月河和孙皓晖先生给我们奉献一道难忘的精神大餐。感谢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策划人陈斌先生。感谢新浪读书的策划支持,感谢所有正在收视这个节目的全球的网友,感谢南阳媒体朋友和南阳师范学院的同学们。
多年前我们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出版了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前四部,这些书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月河先生的书已经写进了当代文学史,明天在全国书博会上,我们要举行《大秦帝国》全套首次出版的首发式。为了引导读者对两位作家的深刻接触,探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我们和新浪网共同策划了这次活动。我想通过这次机会介绍一下孙皓晖先生。因为二月河是我们的南阳老乡,已经大名鼎鼎。他不仅是我们南阳的名片,也是我们河南的名片,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界的名片。孙先生因为他的书没有全套推出,只是一部分读者熟悉,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孙皓晖先生也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他是西北大学法学系的副主任、教授。因为他研究先秦法治史萌发了创作《大秦帝国》的念头,为了写这部书,他辞去教授职务,做一个自由创作者。过去我们知道巴金先生是不拿国家报酬的,现在孙先生也是一位不拿国家工资的作家。他潜心写这部书,应该说他后半生主要精力放在这部书的写作上了。
我们国家领导人多次讲到,在本世纪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不仅是经济、军事强大,更重要是文化强大,如果不知道文化之源,文化之根,何谈复兴,两位作家著作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华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我还要感谢新浪网,到北京以外这么遥远的地方进行直播,是非常辛苦的。感谢他们。也非常感谢南阳师范学院的全体师生,为了感谢他们,我们将桌上的两位作家的全套书籍,赠送给南阳师范学院。(鼓掌)
大家刚才听了两位作家的演讲,实际上他们的最主要的观点是在他们书里面,如果现场的朋友需要两位先生的著作,请与我们责任编辑许华伟、方亚平联系。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在一起共度美好的下午,谢谢全球的网友,谢谢南阳师范学院的同学们。
[投诉]
[14楼] 作者回复 [2013-08-19 19:35:08]
二月河的作品我没看完,但是孙皓晖的作品我很喜欢。从看了一些书之后,我就对程朱理学盛行的朝代精神自由度打了个问号,总感觉说是言论自由吧但从精神上限制了别人,个人观点。
[投诉]
[15楼] 网友:璇玑夜 [2013-08-19 20:12:29]
我也是非常痛恨清朝的,不明白现在的清朝剧清朝文怎么把清朝皇帝写那么好呢,或者应该说我们的首都在北京的缘故,那里某个民族比较多,那个族比较有势力吧,所以就不顾历史不顾廉耻颠倒黑白把个卖国的王朝写的好了。就我知道的,清刚入关还没怎么样,等到明朝彻底灭亡的时候他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清,明是曾经历史上共同存在过的国家,明朝人就象现在素质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公民一样对于低素质的国家是很瞧不起的,清朝有多痛恨明,这一点在满清统治中国后对明皇族后裔赶尽杀绝,篡改明史这两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本文作者说明朝后期如何如何要知道明史是清皇帝要改的,对自己的死对头能把他们写好吗?汉族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有丝毫损伤,清彻底统制中国后对汉族人实施的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就这一项政策起码几百万有血性的汉人被砍头啊,要知道明末中国人就大约一亿,清入关后有不少是在战乱中死去的,清初满人的发型和现在电视里美化过的辫子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发型是整个脑袋都剃光仅留脑后一小撮扎辫子,这样一个以丑为美或者说要一个曾经瞧不起他们的民族向落后看齐的BT心理是最终导致清朝在科技方面比明朝不进反退最终被八国联军抢略签署卖国条约是必然结果,清政府为了更好统治汉族,采取的是愚民政策,清初时清以前的科技书籍基本被清政府烧光,《天工开物》是后来清灭亡后从国外回流的,而一些清朝以前没有流到国外去的科技书籍就永远消失了,所以说清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政策便宜的是八国联军,而一个落后民族不认为自己落后,自以为是的要先进向落后看齐,最终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即使没有八国联军,一个没有能力科技落后却富有的国家,被其他科技发达觊觎只是早晚的事情 ,是清朝鼠目寸光偏偏自以为是的必然结果
[投诉]
[16楼] 网友:悠然
[2013-08-19 21:29:06]
我滴个神~我那么一大篇评论都被作者删了咩??可惜我写的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说!怎么回事?
[投诉]
[17楼] 作者回复 [2013-08-20 08:36:02]
要么JJ抽了,要么你没发上来。我从没有删过读者的评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