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得四24% 打分:2 [2011-09-10 10:47:45]
非常好看的文,就是每次看到跟银子有关的地方我就觉得很夸张。1两差不多2000多人民币,100两有二十几万,黄氏的陪嫁8000两大概是1千六百多万,这黄氏家里做啥的,这么有钱,还有耀组这个败家子,正常来说普通农民一年的花销不过几两银子....感觉文里银两数字太大了。原谅我纠结在这个地方,不过真的很好看啊!撒花!!
[1楼] 网友:新柳淡如烟84% [2011-09-12 07:14:08]
银子没那么值钱吧,现在的价钱,一两银大概是不是200块不到,而就古代的购买力来说,变动比较大,一两银大多在一1000多块左右。不过黄氏的嫁妆的确不少,那时普通人家有个一千多两的嫁妆就很不错了。
[投诉]
[2楼] 网友:得四24% [2011-09-12 07:51:37]
以现在来说不太贵,那个2000多的换算是他们用过去价钱换算出来的,等于就是物价吧
[3楼] 网友:小棉袄2% [2011-09-12 23:05:23]
红楼里刘姥姥家一年的花用是20两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庄户人家的。
[4楼] 网友:kuqidecainiao [2011-09-13 15:36:39]
刘姥姥家有房子有地,庄户人家是相对于官宦之家来说的,至少也是个小地主。
[5楼] 网友:花 [2011-09-14 17:25:48]
反正是架空背景 有没有史书证明当时的一两到底多少人民币 不必较真吧
[6楼] 网友:花 [2011-09-14 17:26:29]
反正是架空背景 又没有一本史书来说明这里的一两到底多少人民币 不必较真吧
[7楼] 网友:纤纤84% [2011-09-15 07:41:47]
一两银2000多RMB,那是指最高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也就1000左右
[8楼] 网友:feit [2011-09-16 08:41:03]
开玩笑吧!现在通货膨胀那么厉害一两白银才几百块人民币,在古代那种地方能2000多
[9楼] 网友:111111 [2011-09-16 10:28:12]
显然是购买力价值2000多。这几家人相当于这个地方最有钱的那一圈儿,无论哪一个朝代,某个地方有钱的那一票,生活都不差。
[10楼] 网友:cc76% [2011-09-16 11:35:42]
可能古代没现代人想得那么穷~
[11楼] 网友:.. [2011-09-17 18:38:36]
古代银子比现在多,一两子不值现在的2000多人民币.
[12楼] 网友:garfeil52% [2011-09-25 13:34:01]
换个角度,看恩格尔系数,就不失真了!刘姥姥一家应该属于佃农阶级或稍稍往上一层而已!二十两是他家基本可以认为是她家的恩格尔系数了!应该没啥其他花费,衣服应该都很少!所以,大大的文不失真的啦!
[13楼] 网友:小河 [2011-09-27 16:58:55]
不能直接这么算。古代的生产力跟现在的不是一回事儿,那时候农民都是自给自足,花销个几两的意思是自己种地吃,自己养猪养鸡改善生活,也自己还织布,,也就买些自己做不了的东西了,农民可能几两就够了,没有庄子的城市人口肯定就不够了。再说那时候贫富差距极大,想想红楼说的,发个一两百万的财,换算过去得多少了。可小姐的月例(零花)也就2两,没法跟现在的钱的算法对应的。我觉得陪嫁8000也不算多,贾家都入不敷出了,还能陪嫁个几千两。
[14楼] 网友:宝宝23% [2011-09-28 09:50:54]
古代贫富差距大,比现在差距还大。可以想象一下,农民只买生活必需品的话,一年能花多少钱;黄氏,放现代来说,就是穿高级订制,开顶级车,经常出席慈善义捐大把撒钱的主,只出不进,甚至连房产也不置办,一千六百万能够花几年?
[15楼] 网友:隐 [2011-10-02 21:08:57]
你纠结错了,古代的银钱物价比值不一定的。以明清为例,基本上,官方价,稳定在一两银两千钱,我毫无异议。但实际上,却是不一样的。官方收税,相当于是小农们交钱给里正或者什么的低级税收官员的时候,是以钱交纳,然后县级以上,貌似是以银为单位,这中间就有个差价问题,就我的理解,就相当于清时的火耗之类的。——我不是学历史的,说错了大家别怪啊。小农们手里基本上只有钱,或者缴税时哪怕有钱子也只能换成钱来缴(富户,士绅们例外啊),这个时候钱价比例,如果是丰年,多半比例大概是一两银况一千钱左右的样子,如果是钱庄的熟人,有可能能换出来一千二百钱。但如果是黑心钱庄,很可能一两银只能换出八百钱来。也就是不论是富户还是小农们用挣来的钱用来缴税,是很吃亏的,因为,缴税是收钱,官府帐面上应缴税是约多少银子后乘以2000文的官价一两银算了缴的钱的,但实际上官府存的是银子,如果当官和钱庄串连的话,实际缴到国库,只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帐进了国库。——所以,古代也有对某当官的评价,就有,在当地,用钱买东西的物价多少,银与钱的实际兑换比例是多少之类的。所以,算银子的购买力的时候,最好不要算银子,因为,金子换银子的一换十,或者银子换铜钱一换两千,都不是固定的古代汇兑比例。有时候金换银会达到一换二十三十五十,有时候只有一换三换五的样子。银换钱,官价一换二千,实际正常价约为一换一千。物价也不一定的,盛世丰年有斗米三钱人人存银子金子古董什么的,乱世里就只能以物易物,银子金子古董字画只能在少部分人家里流通,根本没处换粮。古代的银子以上的贵金属,一般不太流通,除士绅及官府使用银子之外,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用钱的。所以,不要理会现在的小说里,一甩就是N千N万银票。普通老百姓家里,存粮年余,一年能节约了剩个两三银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16楼] 网友:= =4% [2012-01-26 16:33:47]
历朝历代白银的购买力不太一样的
[17楼] 网友:= = [2013-11-01 03:57:58]
宋朝是出了名的银贱铜贵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得四
24% 打分:2 [2011-09-10 10:47:45]
非常好看的文,就是每次看到跟银子有关的地方我就觉得很夸张。1两差不多2000多人民币,100两有二十几万,黄氏的陪嫁8000两大概是1千六百多万,这黄氏家里做啥的,这么有钱,还有耀组这个败家子,正常来说普通农民一年的花销不过几两银子....感觉文里银两数字太大了。
原谅我纠结在这个地方,不过真的很好看啊!撒花!!
[1楼] 网友:新柳淡如烟
84% [2011-09-12 07:14:08]
银子没那么值钱吧,现在的价钱,一两银大概是不是200块不到,而就古代的购买力来说,变动比较大,一两银大多在一1000多块左右。不过黄氏的嫁妆的确不少,那时普通人家有个一千多两的嫁妆就很不错了。
[投诉]
[2楼] 网友:得四
24% [2011-09-12 07:51:37]
以现在来说不太贵,那个2000多的换算是他们用过去价钱换算出来的,等于就是物价吧
[投诉]
[3楼] 网友:小棉袄
2% [2011-09-12 23:05:23]
红楼里刘姥姥家一年的花用是20两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庄户人家的。
[投诉]
[4楼] 网友:kuqidecainiao [2011-09-13 15:36:39]
刘姥姥家有房子有地,庄户人家是相对于官宦之家来说的,至少也是个小地主。
[投诉]
[5楼] 网友:花 [2011-09-14 17:25:48]
反正是架空背景 有没有史书证明当时的一两到底多少人民币 不必较真吧
[投诉]
[6楼] 网友:花 [2011-09-14 17:26:29]
反正是架空背景 又没有一本史书来说明这里的一两到底多少人民币 不必较真吧
[投诉]
[7楼] 网友:纤纤
84% [2011-09-15 07:41:47]
一两银2000多RMB,那是指最高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也就1000左右
[投诉]
[8楼] 网友:feit [2011-09-16 08:41:03]
开玩笑吧!现在通货膨胀那么厉害一两白银才几百块人民币,在古代那种地方能2000多
[投诉]
[9楼] 网友:111111
[2011-09-16 10:28:12]
显然是购买力价值2000多。
这几家人相当于这个地方最有钱的那一圈儿,无论哪一个朝代,某个地方有钱的那一票,生活都不差。
[投诉]
[10楼] 网友:cc
76% [2011-09-16 11:35:42]
可能古代没现代人想得那么穷~
[投诉]
[11楼] 网友:..
[2011-09-17 18:38:36]
古代银子比现在多,一两子不值现在的2000多人民币.
[投诉]
[12楼] 网友:garfeil
52% [2011-09-25 13:34:01]
换个角度,看恩格尔系数,就不失真了!刘姥姥一家应该属于佃农阶级或稍稍往上一层而已!二十两是他家基本可以认为是她家的恩格尔系数了!应该没啥其他花费,衣服应该都很少!所以,大大的文不失真的啦!
[投诉]
[13楼] 网友:小河 [2011-09-27 16:58:55]
不能直接这么算。
古代的生产力跟现在的不是一回事儿,那时候农民都是自给自足,花销个几两的意思是自己种地吃,自己养猪养鸡改善生活,也自己还织布,,也就买些自己做不了的东西了,农民可能几两就够了,没有庄子的城市人口肯定就不够了。再说那时候贫富差距极大,想想红楼说的,发个一两百万的财,换算过去得多少了。可小姐的月例(零花)也就2两,没法跟现在的钱的算法对应的。
我觉得陪嫁8000也不算多,贾家都入不敷出了,还能陪嫁个几千两。
[投诉]
[14楼] 网友:宝宝
23% [2011-09-28 09:50:54]
古代贫富差距大,比现在差距还大。可以想象一下,农民只买生活必需品的话,一年能花多少钱;黄氏,放现代来说,就是穿高级订制,开顶级车,经常出席慈善义捐大把撒钱的主,只出不进,甚至连房产也不置办,一千六百万能够花几年?
[投诉]
[15楼] 网友:隐 [2011-10-02 21:08:57]
你纠结错了,古代的银钱物价比值不一定的。
以明清为例,基本上,官方价,稳定在一两银两千钱,我毫无异议。
但实际上,却是不一样的。
官方收税,相当于是小农们交钱给里正或者什么的低级税收官员的时候,是以钱交纳,然后县级以上,貌似是以银为单位,这中间就有个差价问题,就我的理解,就相当于清时的火耗之类的。——我不是学历史的,说错了大家别怪啊。
小农们手里基本上只有钱,或者缴税时哪怕有钱子也只能换成钱来缴(富户,士绅们例外啊),这个时候钱价比例,如果是丰年,多半比例大概是一两银况一千钱左右的样子,如果是钱庄的熟人,有可能能换出来一千二百钱。但如果是黑心钱庄,很可能一两银只能换出八百钱来。也就是不论是富户还是小农们用挣来的钱用来缴税,是很吃亏的,因为,缴税是收钱,官府帐面上应缴税是约多少银子后乘以2000文的官价一两银算了缴的钱的,但实际上官府存的是银子,如果当官和钱庄串连的话,实际缴到国库,只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帐进了国库。——所以,古代也有对某当官的评价,就有,在当地,用钱买东西的物价多少,银与钱的实际兑换比例是多少之类的。
所以,算银子的购买力的时候,最好不要算银子,因为,金子换银子的一换十,或者银子换铜钱一换两千,都不是固定的古代汇兑比例。有时候金换银会达到一换二十三十五十,有时候只有一换三换五的样子。银换钱,官价一换二千,实际正常价约为一换一千。物价也不一定的,盛世丰年有斗米三钱人人存银子金子古董什么的,乱世里就只能以物易物,银子金子古董字画只能在少部分人家里流通,根本没处换粮。
古代的银子以上的贵金属,一般不太流通,除士绅及官府使用银子之外,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用钱的。所以,不要理会现在的小说里,一甩就是N千N万银票。普通老百姓家里,存粮年余,一年能节约了剩个两三银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投诉]
[16楼] 网友:= =
4% [2012-01-26 16:33:47]
历朝历代白银的购买力不太一样的
[投诉]
[17楼] 网友:= = [2013-11-01 03:57:58]
宋朝是出了名的银贱铜贵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