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宝珠鬼话》  第87章

网友:jj 打分:0 [2007-02-16 17:42:16]

一本没有争议的著作是根本不存在的。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戏剧家,可是有的人却始终认为他的戏剧只是一堆垃圾。
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列宁直承自己落后于时代,看不懂。
就算我们身边的老一代,向他们介绍无厘头的黑色幽默作品,也许更多人更愿意欣赏过去的老电影和戏曲。
偶个人看文也是很挑的,从沙大的这篇/宝珠鬼话/可以看到沙大一直在进步,气氛渲染上尼罗河系列本就很出色,但宝珠高出一筹的是情节的设置。
首先,文章的总体脉络显而易见。围绕的是一个中心点。
然后,在具体情节的设置上,沙大采取一向比较喜欢的层层铺垫,层层渲染,但却没有过分的游离情节。这一点在丧鬼中就非常出色,一连串倒霉的事件,既不让人觉得怪异,悬念迭出,又令人有一种隐隐的预感,似乎明白些什么,又看不清楚。直到谜底揭开时,偶惊叹,结局既在预想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至于争议,让偶忽然想起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一本疯狂的书,执著的书。一本灵魂的哀歌和号哭。但在那个时代,却始终徘徊在/简爱/之下。
不禁想,若是读者们肯用更宽容一点的态度去对待各种各样的精神作品,也许会发现更多的好书也不一定。
客观地说,认为宝珠写的乱,实在是苛求。
任何一位有阅读能力的人都不会看不懂本文的结构布局。
而作为文艺类作品,本身就渗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思绪,感慨,喜怒。这些东西无法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推演,也无法用某一种思维模式来衡量。
对它的阅读,只能通过无形的文字,通过我们自己的想象和架设来完成。
也许这样的苛求是对/宝珠/的定性有些不明了。
它不是侦探类那样的科技理性成分摄入较多,存在于文学和自然科学交接边缘的作品。它是一部恐怖小说。纯文学的,纯感情的讲述一个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然后在故事的结尾揭开谜底。
恐怖故事中穿插有悬疑成分几乎是惯例,但两者之间区分还是明显的。
若是把恐怖故事写成纯粹的探案小说,也许它就不再恐怖。
而对于沙大这样的喜欢渲染气氛的作者来说,过于细致的交代细节,以求人人看懂的话,气氛也许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文学的丰富性。
作者的喜好和审美观,作品本身的性质会直接影响一部作品的面貌。我们不能苛求它去像别人的作品,或用别人的套路来束缚它。
文学也是一种独创的,个人的东西。
文学中有成千上万个人的区别和不同,需要我们以更宽容,更博大的目光去对待,去发现。然后丰富自己的视野。
不能因为它没有符合个人的期待视野而予以一概否定。
既然那样多的人喜爱它,那就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一只番茄长得确实像苹果。
可是当一只番茄真的被苛求成了苹果,结果又会怎样?
那我们就失去了一种美妙的蔬菜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20 22:29:1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