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重生皇后赫舍里》  第106章

网友:kk1% 打分:0 [2012-05-03 10:35:30]

史上最不适合谈爱情的皇帝莫过于老康,李二和刘野猪,作为帝王他们雄才大略,把爱情套在他们身上就好像让他们穿上一件不合身的小衣,看着没什么异样,但是总有种别扭和造作。皇帝的爱情不是没有,就如玄宗对杨玉环,宪宗对万贵妃,甚至大家不太喜欢的福临对董鄂,无论是谁的爱情都逃不脱一个“专”字,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却连自己的欲望都不原意为之约束,这算啥子爱情。。这篇小说从头看到尾,就看到老康不停在说或者说是作者不停的让老康在说爱芳儿,稀罕芳儿,爱到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然后转个头,又快快乐乐豪无压力的和别的女人滚床单生孩子,最后为了自圆其说还来个爱情的三七分。如果爱情可以量化到如此精确的地步,那还是爱情吗。。从荣喜,到清云,再到良妃,再到那些妃阿嫔阿的随时插花,,老康何曾消停过。。当然,他是皇帝,他有这个权利,但是为啥偏偏要顶个专情的牌坊,造作的让人肉酸..此文种的老康对芳儿,不听他那些爱呀呃呀的空话,就看他的作为,更像是李二对长孙,更多的不过是对发妻的尊重。仅此而已。。

   

[1楼] 作者回复 [2012-05-03 11:32:30]

完全不是这样,更别提什么自圆其说,皇帝的爱情本来就是如此,专情一人只能是梦想,要看时代,要看人的性格,只爱一人的皇帝历史上是有的,但不可能发生在康熙身上,那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况且芳儿本不是那种只拘泥于小情爱的女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除此之外任何一个人都达不到的。那是经历过风浪和生死的。专情不是康熙的牌坊,只是你的偏见而已,感情与爱情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就有感情,后宫三千是皇帝必需的,可以说康熙假公济私占便宜了,但他是男人,更是那个时代的男人,不可能用一夫一妻的条件来要求,他和妃嫔间有感情绝没有错。
人是感性的,不是冷血的。但这不能以爱情来解释,感情和爱情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挚爱,是真正理解真正通透才能明白的,玄烨没有不约束自己的欲望,作为一个帝王,他做得已经足够了,他有瑕疵非常正常,我要写的是一个帝王,如果他跟芳儿的感情,只是浅薄到表面的一对一,那他肯定没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芳儿也不可能是如此非同一般的女人。
都只看到皇帝占便宜,高处不胜寒的滋味谁会明白?玄烨当然会专情于芳儿,因为只有她才能与他比肩,这样的女人理当看透世情才做得到,没有人可以取代她,也没有人可以取代他,这样的程度,我觉得很够了,真正的爱情是要难得糊涂的,过于清醒的感情根本在宫廷中无法存活,芳儿不仅仅是女人,也是皇后,玄烨不仅仅是男人,也是皇帝,如果把他们完全脱离了身份,当然可以一对一,但是他们身上有着肩负天下的使命,有着万里江山的负担,这种感情需要的理解程度,别的女人可以给吗,别的男人可以给吗,和生死相比,跟大业相比,委屈算得什么?
这种压力是两个人共同承受的,这种感情是可以交托生死的,玄烨为什么不能算专情?我不以为专情代表只拥有她一个,他是皇帝啊!他什么时候快快乐乐毫无压力跟女人滚床单了?明明文中有写过,一开始进宫的女人全都当他是粮食,他的压力大不大,危险不危险,这时候如果芳儿还要去计较为什么玄烨不能只有她一个,傻不傻?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能帮他度过难关,就为了自己一个人让别的女人都住在冰窖里,难道她们就甘心受着了?真正聪明的上位者应该懂得怎么样制造平衡,以求取最大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出发点恰恰是因为爱。如果芳儿没有足够的爱他,理解他,有着足够的智慧,又怎么做得到?一路走来,这对夫妻从来没有脱离危险安稳自在过,从之前的淑妃进宫,面对的是鳌拜,到荣妃,面对的是盖山,再到良嫔,面对的是吴三桂,在这层层风浪中,玄烨恰恰是凭着芳儿对她的信任才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就因为他知道芳儿对他的信任程度,能够明白,哪怕当中确有私心存在,但关键还是为了大局。芳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处处帮助维护他,这样的感情,能仅仅以尊重二字来解释吗,我可以说,他们的两条命,早已融合成了一条。
他们的感情,要有多么通透的理解才能达到。
我不知道这位您是怎么看,这些东西我在文中已经反复写过了,我自认写得很彻底了。我以为,人从来不能脱离了身份,只凭自己高兴而活着。玄烨当然是专情的,只是帝王身份拘束了他,很可惜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化,但是芳儿能够明白他的心,他的感情。我不能为了抬高芳儿,就把别的女人写的一无是处,同样的,她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这些危险和风浪中,她们也是为玄烨出过力的,凡是相处过的人,有感情并不奇怪。但是归根结底,玄烨的挚爱只能是芳儿,因为芳儿能抵达他心灵的最深处,因为只有芳儿把他当成了人。他很清楚,她对他的包容是因为她爱他,理解他,恰恰是这种理解筑就了他的成功。所以玄烨怎么可能不爱她,不专情呢?
他不是也曾经为了德塞的传闻大发雷霆吗,可是他又是怎么做的,他说,他会想杀了德塞,却对芳儿没有办法,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爱她,他明白只有芳儿治得了他,同样的,知晓布日固德与宫中他人有私,他纵然心有疑虑和不满,到头来还是大而化之了,这两种不同的对比,我觉得还是说明了问题的。
他可以在任何女人面前端架子做神,但唯独对芳儿不可以。在她面前,他是人,他的难处,他的痛苦,乃至他的一部分自由,都是芳儿给的。
这里面包含着的不仅仅是爱,更是体谅和包容。这个唯有在环境中才能说通说透。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只有这样,他们的路才能走下去。
人们常说夫妻俩相守是牵手,那么我要说的是,这条路,只有这样走。
再有所谓三七的说法,并没有错。爱一个人要把所有的感情给她是对的,但也别忘了,玄烨是皇帝,皇帝的重心永远不可能是卿卿我我。所有的一切都要先看大局,哪怕是太平天下也是如此,况且后宫三千,可能对她们全无感情吗,如果他真是这样的人,那么他非但不是什么情圣,反而可怕。当所有的感情全压在芳儿一人身上,那不是爱她,而是害她,因为那不合理。感情和爱情是有区别的,芳儿更不会因为占据了所有感到欣喜,如果玄烨是这样不理智的人,爱就全部,那么不爱,也会是全部,后果又如何呢。
爱是通透中的难得糊涂,而不是斤斤计较中的绝对清醒。
这种爱会比寻常的爱更辛苦,也更可贵。
总之,我以为,玄烨需要芳儿,芳儿也需要玄烨,他们之间的情份,不能以平常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为结论,更不能仅以“尊重”作为总结。
谢谢您的评。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2-05-04 09:17:31]

  又回顾了一下这个评,有几点忍不住想说。言辞会有一些激烈,先请谅解。
  您所举的三个专情的例子,是我完全不能认同的,原因如下。
  首先,这三个例子所代表的人物,他们的结合可以说都不是正常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变态”心理导致的。杨玉环曾是李隆基的儿媳,万贵妃比宪宗大十九岁,至于顺治和董鄂,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表。与其说他们结合的出发点是因为爱情,倒不如说是某种扭曲心态的延伸和满足,当然不能否认在一起之后的情感是多么深刻,但是若以流芳百世来形容,只能是一种讽刺。
  因为他们的深情是毁灭性的,是可怕的。这三对里的每一个男人,他们的女人都成了“红颜祸水”,不管这样的名号是被动承受,还是主动为之,都是存在的事实。这些男人所谓的“专情”,是无数血肉苦难为之奠基的,这样的专情是以国家飘摇动荡为代价的,这样的专情是狭隘的,也是可怕的,更何况,它根本也具有相当的讽刺性。
  李隆基专情于杨玉环,荒废朝政,任用奸佞,这不全是杨玉环的错,但是她有着逃避不了的责任。可是这样的责任不该仅仅由她来承担。如果李隆基真的专情于她,为什么杨玉环最后会被迫在马嵬坡自缢?到头来,三军不发,口口声声爱她的李隆基,用她的命解除了危机,这不讽刺吗。李隆基既然爱她,而且是真爱,那么,哪怕在失去实权的危极时刻,也会倾尽所有来保护她,既然为她舍弃了所有的女人,乃至天下,为什么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反倒舍不得豁出去保她,相反却用她的命保住了自己呢,这样的男人叫专情吗。
  其次,再说万贵妃。我对明代的历史了解得不多,对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一直是以仰望的心情来对待,不敢擅自评论什么,不过万贵妃这段经常在电视和一些专栏中看到,所以很有印象。万贵妃手段的毒辣程度可以说是令人发指了,这和宪宗的放纵和漠视是分不开的。如果宪宗真的专情到完全不理会后宫的女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怀孕的嫔妃惨死在万贵妃手上,她们的死固然是因为万贵妃的残忍,难道她的男人不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吗?也许宪宗有苦衷,想要挽救,但事实上,他已经做不到了。因此到年老时也会后悔,为没有子嗣而发愁,那时他尚不知宫女纪氏的孩子幸存在人间。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天意留下了这个骨肉,也许后面的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同理,顺治固然宠爱董鄂氏,同样有很多子嗣是在他娶了董鄂氏以后出生的,按照您所说专情的定义,他同样不符合,况且,他对董鄂氏的宠爱,恰恰是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为了她一个,与母亲为敌,因为她的死,竟然要出家,身为一个皇帝,这样的作为是幼稚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上面所说的三个男人都或多或少将自己的女人变成了红颜祸水,爱变成了害。她们因为他,而被天下唾骂,他们的专情,更为天下百姓带去灾难。所以说,这样的“专情”很可怕,不如没有。
  这种专情,其实就是自私和冷血的代表。
所以,我以为,专情的定义不应该是这样的,您所举的三个例子,恰恰说明,他们根本都不专情。
  以上是个人的主观想法,若有冒犯之处,向您致歉,对不起。

    [投诉]

[3楼] 网友:紫涩氺果糖 [2012-05-12 22:28:54]

确实,看清穿康熙为男主的文最憋屈,因为就属他老婆儿子最多,一般文都很虐,到最后女主不是死了回现代就是一直纠结着到结局突然就和老康这么过了。感觉以前自虐都是浮云。。。清穿还是比较喜欢四四和老龙,一个女人少儿子更少,可塑性很大的空间可以钻空子。一个可以调教成忠犬龙,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NC龙的,哈哈。。欠抽欠调教。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12-05-13 08:28:23]

乾隆也是调|教不好的,骨子里的花心无人可比,孝贤够憋屈了,还不如老四,话说前几天我刚好做了清穿的梦,正好是四八十四还有一个女的,角度非常特别,可是太雷了,雷疯了

    [投诉]

[5楼] 网友:抽搐了 [2012-05-16 13:35:04]

楼主看没看过史料,对于发妻的尊重,要是二凤对长孙皇后是单纯的尊重的话,那估计多少人排着队去要这份尊重

    [投诉]

[6楼] 网友:抽搐了 [2012-05-16 13:35:06]

楼主看没看过史料,对于发妻的尊重,要是二凤对长孙皇后是单纯的尊重的话,那估计多少人排着队去要这份尊重

    [投诉]

[7楼] 网友:抽搐了 [2012-05-16 13:35:07]

楼主看没看过史料,对于发妻的尊重,要是二凤对长孙皇后是单纯的尊重的话,那估计多少人排着队去要这份尊重

    [投诉]

[8楼] 网友:抽搐了 [2012-05-16 13:35:08]

楼主看没看过史料,对于发妻的尊重,要是二凤对长孙皇后是单纯的尊重的话,那估计多少人排着队去要这份尊重

    [投诉]

[9楼] 网友:颜颜 [2012-06-07 15:30:28]

我与楼主有着同样的看法,要么别说爱,说喜爱都可以自圆其说。大大的感觉像是韩寒的某天微博,让我觉得天雷滚滚,记得他老人家说,婚姻是开放的,没有第三者之说。而把责任驾驭在真之上是不好的。
而大大这儿说爱觉得很廉价,至少如果说康熙对着赫舍里只是单纯的喜欢,或者比别的女人多分尊重的话,那很好,这个文很不错,但是他一说爱,我就想吐,别说什么帝王的爱情必然如此,自古以来人有妒 ,有嫉恨这些情绪存在,就因为感情这种东西,霸占性是很强的。康熙,个人觉得这个文从头到尾都在说他爱赫舍里,但是我觉得像是不停的牵强出来的东西,像是为了什么噱头硬是拼揍的东西。而还不停的用一些事实来体现康熙其实不懂何为爱。
我想说这和一个男人不停的出轨,然后和自己的妻子说我爱你有何区别?一夫一妻其实不是一种法律的挟制,而是人在真的懂得何为爱情,何为婚姻,何为真的责任的时候,进化而来的思想。
所以作者不要用一种种马男的价值观来侮辱所谓的爱情,要么变心,要么不爱,别说什么这么多女人中我最爱,真的挺恶心的。

    [投诉]

[10楼] 作者回复 [2012-06-07 15:56:13]

你始终忘了历史局限性,我也说过很多遍了,玄烨是皇帝,如果说一定要像顺治爱董鄂那样才叫爱的话,是什么代价,天下百姓皆苦,那么得到爱的女人,是自私的,不值得歌颂。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玄烨不爱芳儿,芳儿不可能为他付出,那种程度的东西,用一对一来强制要求,根本浅薄。一则是历史的局限性,二则是环境大局的要求,女人当然希望男人专一,但专一的男人,不可能是康熙,我不能为了满足一对一,用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他,那才是真正的瞎胡说,这个文不是单纯的YY文,所以不可能这样去写,如果你觉得是牵强,那么只能说你了解不到这一层,实在不是我的责任。我对LZ所说的专一,完全认同不了,那种专一是以百姓皆苦为代价的,是以无数血肉为奠基的,那样的皇帝让他的女人承载千古骂名,那不叫爱,那叫灾难!那不叫爱,那叫冷血,一个皇帝,连自己的责任都意识不到,叫什么皇帝,一个皇后,连自己的责任都意识不到,叫什么皇后,那样的定位不是康熙更不是赫舍里好吗

    [投诉]

[11楼] 网友:ghhfddd [2012-06-27 14:10:49]

作者也弄拧了吧,LS没说要康熙只要芳儿一个人,只是说不要一直强调他很爱芳儿,谁都知道那个时代不可能一夫一妻,一个人不能专一的去爱就不要轻易把爱说出口,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爱的人的一种侮辱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2-06-27 15:35:00]

不想解释了,谢谢

    [投诉]

[13楼] 网友:小二 [2012-07-09 20:49:01]

男人这种生物最喜欢找理由找借口,是女人完全不能理解的,在他们看来这个借口是不需要别人相信,借口只不过是耍赖的本钱。。。。。

    [投诉]

[14楼] 网友:昊月无涯 [2012-07-19 03:16:45]

历史局限性!?请问作者知道弘治中兴吗!?我不认为一夫一妻不能治理好天下!恰恰一夫一妻是治理好天下最正确的途径!因为免除了后嗣被害和后宫纷争可以把精力全部用在实现政治意图上!欧洲很多国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的皇帝也不是不花心,但除皇后外的女人和子嗣全都不具备合法性!皇后做为皇室唯一的至高女性是绝对权威的。正所谓男女搭配才能达到最高效率,当女人免除了后顾之忧后男人自然也免除了后顾之忧!当然清朝辫子猪不同,他们还受宗族束缚,康熙最初可能无法对任何女人专宠,因为他自己都身不由己所以我们就当他情有可原!问题是当他诛鳌拜,平三番,收台湾后权利空前集中时还在用身不由己时代局限来说事,呵呵!康熙这样的人是没有爱情的,他最重要的是权利,天下,自己,宗族等等,爱情排在哪里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很多以康熙为题材的言情文其实都很难自圆其说!我只能这样评论,人不是猴子,只有猴子才成群结队只为繁衍后代的本能,我们是人类,已经脱离了原始和野生动物的范畴,所以请不要拿时代局限来说事,因为那和拿猴子比人没有什么两样,当然清朝人在我眼里比猴子还不如,至少猴子不会留猪尾巴的!
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对言情太较真,男人大部分都是没有爱情的有的只是情欲和好感,所谓爱情其实应该在感情中加入原则和理智正因为我们是人类!大部分男人的爱情其实是没有原则的,只是对谁有好感便爱谁!按进化论来说男人其实还没有进化完全,他们有时候本能大于理智(比如争斗和繁衍的本能)!相反女人却比男人进化的更加完全,女人很容易被一大堆原则约束,和男人完全不同!说不好听点大部分男人和猴子没有两样,当然也有很多脱离猴子范畴的男人!
再最后说一句,本人从来不认为爱情是自由的,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感情,动物雌雄之间只是□□本能所以无所谓谁无所谓几个都可以,而恰恰因为我们是人类所以才要给感情加上约束这才是人类的爱情否则和满地随意□□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当然我们也可以称那些过多的感情为泛滥的感情,说好听叫博爱而说实话呢不过是滥交罢了,不值一提!

    [投诉]

[15楼] 网友:PUZZLE [2012-09-23 00:02:19]

楼上你说的太对了,大部分人穷尽一生也许都无法遇到的真爱,就这么给什么社会责任的东西糟蹋掉了,这是亵渎。责任这东西真不稀罕,作为一个社会人背负一生了吧,这就像路边的大白菜,丢了这个还有那个,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事必须被你扛在肩上,一辈子也甭想放下来。
但是这怎么能作为欺骗爱人的借口呢?其实说实话,虽然小言这么写,可是,真爱比责任稀罕多了。物以稀为贵,不知道珍惜是傻瓜。

    [投诉]

[16楼] 作者回复 [2012-09-25 20:51:42]

我不同意真爱比责任重要。婚姻首先是责任的一种表现。哪怕以现代婚姻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不注重责任轻易地以真爱至上的话,那么伤害的不仅仅是对方,更包括了家庭。婚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但是支撑着它的必然包括感情。真爱的确难得,但不要忘了婚姻的前提是什么,婚姻代表的绝不仅仅是爱情,接受婚姻的同时也就接受了责任。相扶到老是需要经受种种风浪的。如果真爱比责任重要,那么,谁能确定现在遇到的“真爱”不会变成将来“责任”?人生是漫长的,充满变数的,所以,责任的难能可贵也在这里,感情会经过岁月的洗礼,责任也会。责任就是在考验着感情,是感情的证明,它比感情更重要。承担责任是因为爱,但不表示没有了爱就可以轻易抛弃责任,否则第三者就不会遭到大多数人的指责,第三者不是最常叫嚣“真爱”的群体么。如果说真爱比责任重要,为什么金婚会得到大多数人的羡慕?五十年的婚姻路支撑着它的只有感情么,责任的成分占的比重要更大。
再来说说古代,说说这篇文里表达的感情。对它我很满意,至少我表达了我要表达的赫舍里和康熙的感情。他们之间体现了的合适和理解,我写得很清楚了。康熙是一个皇帝,且他的行为方式符合当时普遍的认知观。这一点不能也不要拿弘治维新来比,这之前我已经讲过了,这不符合康熙的时代,也不符合他的背景。拿明代来比清代本身就不合适,明代的伟大不是清代能比的,而且背景完全不同。朱佑樘一夫一妻除了他本人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代所处的环境造成的认知,他的母亲纪氏是遭到万贵妃迫害的,他深深的体悟到后宫争斗的可怕性,这才造就了他的爱情观和他的决定,才有一夫一妻。性格影响着行为,背景影响着性格,我不能不管康熙的时代和史实的背景(包括文中设立的背景)就一味地写他只爱一个人,就算是真的写了,那也只是表面上的,是站不住脚的(除非改背景,但那样就不是康熙,也不是赫舍里了),康熙不是顺治,也不是皇太极,即便是顺治和皇太极,他们在专宠董鄂和海兰珠的情况下,耽误和别的女人生孩子了吗?按照楼主以及某些回复的观点,这样符合真爱吗?恰恰很讽刺,他们这样的行为和LZ观点中认为康熙说一套做一套有什么不同?
再来说,之前我回复的时候也讲过的观点,楼主所举的三个例子,恰恰和他所说的真爱观相反。再讲一遍吧。1,唐玄宗爱杨玉环,为什么她最后还是要被迫自尽,爱她不能保护她,不去保护她,算什么爱,到头来拿她的命保住了自己,这叫爱吗,更别说为了她败坏朝纲,害得大唐几乎灭亡,千古骂名,到了关键时候,唐玄宗却怂了,这叫什么真爱,连个男人都不算;2,宪宗对万贵妃。同样的,如果宪宗真爱万贵妃,为什么有那么多妃子怀孕被她迫害,怀孕的妃子有多无辜,活该被她弄死吗,就为了体现宪宗的“真爱”吗;3、福临和董鄂,同样的,有种别让其他妃子怀孕。他们心目中的“千古佳话”,为什么变成了千古骂名?董鄂死了被拿走皇后的追封又是为什么,最倒霉是殉葬的,她死了另一个董鄂氏(同族)也殉葬了,(有说法是为了平息孝庄对董鄂家族的怒火,有说是福临让这么做的,不管哪一种,这都是在造孽),这三个例子,代表着的是鲜血和恐怖,是他人的灾难,这不是爱,是害,是把所“爱”的人放在火上烤。
爱是自私的不假,但是其他的人呢,难道他们就该死吗,爱情自私,但不表示迫害。而且放在大环境底下,符合当时的观点就够了,对这篇文我唯一有愧的地方就是它不够静妃那篇的辣劲,但对赫舍里、对康熙和赫舍里的感情,我写得到位了,把我想表达的都表达了。在这里,爱情不是表面的一对一,它符合了大环境的制约下的感情。赫舍里明白康熙的难处,明白他作为男人都有的弱点(也可以视作为劣根性),但是她是通融的,这是符合对皇后要求标准的,也是符合她的相处之道的,她的性格她所受的制约和她所理解的大环境,为大环境作出的退让,使她通过大环境得到了想要的,或者是较为良好的结果。康熙需要这样的皇后,孝庄需要这样的孙媳,唯有这样的皇后才能是赫舍里,才能是康熙所需要的与众不同的女人。她帮助他,理解他,体谅他。是因为她明白,成就他的条件之一,就是割舍自己的感情,康熙的多妃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面有很大成分是家族利益争夺的产物,赫舍里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为他、为大局考虑,是很了不起的,她有这样的勇气和见识,才能使康熙的生活、政治各方面都得益。可以说,在这篇文里,赫舍里的重要性是和孝庄和慧敏一样多的,康熙对她的依恋更是别的女人比不上的,要达到这一点,他们之间需要的信任是要很高很高的,因为它需要的容忍和退让也是很高很高的。康熙了解赫舍里所做的牺牲,更加明白她为他做到了哪一步,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都不能达到赫舍里的高度,这就是基础,也是过程。他们是从风浪里走过来的,是夫妻,是挚爱,是战友,也是伙伴,这种依存,两个人就是一个人了,这种程度,早已不需要语言。所以不要说什么说一套做一套很恶心这种话了,我要表达的东西,在整篇文里已经写了很多,能不能明白理解是咱们之间缘份的问题了。还有,康熙的那些妃子是必然存在的,他也必然要跟这些人相处,相处了就有感情,注意,感情和爱情不一样,但是,不能强迫感情不存在,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也请不要说什么说了最爱赫舍里转身就跟别的女人生孩子。因为,康熙的确最爱赫舍里,也的确要跟那些女人生孩子,既然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赫舍里能够明白理解他的意思,康熙也明白理解她的意思,当康熙说起这些话的时候,赫舍里明确地明白他要表达的是什么,那绝对不是恶心她,而是感激她的体谅和理解,这一点绝不是什么自圆其说。在描写他们大婚的时候,我写过的一段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
那段的前提是芳儿在大婚前救下微服出宫被马儿冲撞的玄烨,后来玄烨大婚夜问她的段子:
为了证明这一点,有些话,他得先问问:“芳儿,要是,要是你嫁得不是我,或者,这会儿他们抬进来的不是你,你觉得,怎么样?”这句话说得有些含糊,他害怕芳儿会不明白,可话已出口,他又觉得她会明白。
面对忐忑的呼吸,紧盯的双眼,芳儿反问:“皇上,要是他们这会儿抬进来的不是我,您会找到我,纳我为妃吗?”
玄烨高高吊起的心被人砸下去,这一刻,他很疼,很失望。
眉毛拧起,还没来得及愤怒,芳儿的解释紧跟着来了:“您不会,皇上,您不会纳我为妃,对吗?”
“为什么?”心像被她托在掌中安抚,玄烨气得笑了,即刻赶快自控。
“因为我觉着,要是这一刻见不着了,那咱们,”芳儿看着他,也笑了笑,让他把心松开:“也就没必要再见了。”
“在心里,想一辈子也挺美的。芳儿,要这会儿真不是你,我真的,也就不想再见你了。”若是见了,封了妃,有了报答,倒把那生死一刻,高尚的情份贬低,变得俗气,不那么美好。这不是忘恩负义,这是经过初始的急切,到现在才想明白的。玄烨接了话,感慨万千。。
“我也是。”芳儿这么说,说完了就平静地望着他。这时候,两颗心拿出来,撞在一块儿,坦诚得看得清楚透彻。
玄烨的睫毛颤了颤,眼珠转呀转,最终笑出来,满足的滋味把他裹得紧紧的,他激动地握住芳儿的手:“好,好极了,太好了,太好了。”
  他没有看错人。她果然懂得。正如太皇太后所言,他得到了天下最配得上他的女人,而这个女人,正是他一心想要的,是芳儿成为他的皇后,那么,恐惧着的遗憾和痛楚,就都是瞎胡想,再也不用担心和害怕,这辈子,值了!
我要表达的他们之间的爱,不是表面上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是综合了多方因素,尽可能符合当时环境下的感情,一种感情通达的过程,这个层面归结于人物所处的大环境、性格和处境,有一定的制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尽最大的努力来表达这种人物之间理解,表达并没有出框。
本来不想较真的,但是没有忍住,如果有冒犯的地方,对不起了,但是我必须这样做。

    [投诉]

[17楼] 网友: [2013-02-10 16:27:06]

我觉得为什么讲到爱就一定是爱情,为什么爱情一定要凌驾于所有的感情之上呢,又有多少感情是完全纯粹的不夹杂其他的感情的呢,就像我们经常说夫妻,夫妻的感情就一定仅仅是爱情吗,难道其中没有有共鸣的友情加上男女的爱情加上成为一家人后的亲情吗,其实我们根本就可能完全理清楚到时什么感情是爱情,我觉得爱情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么一瞬间是爱情,一个人或者或者一个时刻一件事情你觉得你爱上了,就只有这么一瞬间是爱情,过后的时候的感情已经是慢慢慢慢相处出来的充满友情,亲情和爱情,这些也是爱,有人说,真爱比责任难得,真爱比责任稀罕,真爱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够得到,所以到来的时候要珍惜,那么什么是责任,我们经常说的责任是什么,反哺父母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于儿女的责任,对于丈夫或者妻子的责任,为什么有这些责任,因为爱,这不是爱情,但是难道就不是爱吗,这些责任难道不是因为爱父母,爱儿女,爱家庭,爱另一半,爱这些人,而这些人爱你所以才有的这些责任吗,真爱的确难得,的确需要珍惜,但是因为父母儿女家庭妻子或者丈夫的爱,太容易得到所以厌倦,所以当爱情的爱和这些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天平就一定要倾向于爱情的爱吗,其实人总是比较爱自己付出的东西,因为其他的爱接收的多付出的少等到后面要你付出的时候你已经习惯了接受这些爱而不是付出所以觉得这些是责任是痛苦的压抑的了,而你的所谓的真爱,你以前没有付出也没有得到过,所以你新鲜所以想要,所以你没有负担没有觉得是因为别人爱我所以我一定要爱的压力,所以你心甘情愿的付出,就像人往一个地方投入的资金,没有得到回报或者回报没有达到自己付出的时候一样,会想不停的付出在付出,渴望有足够的回报的心理就和被胡萝卜吊着一样的驴子不停往前走,然后在被迫付出的心理和甘愿付出的心理中选择了后者,其实只不过自私二字而已,不过谁人不自私,我们选择的什么便有什么样子的后果,不要总在选择之后责怪别人,而是应该咽下后果,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后果,好坏不过是自己经营出来的,你得到的一切后果,好坏不过都是自己做下的,自己咽罢了,不要总说是为了谁谁谁,其实大部分最后最后的目的都是自己罢了,例如赡养父母是为了什么,责任吗,不是,而是因为赡养他们我心里开心,我其实不过是为了自己开心,例如有人领养孩子,是为了责任吗,不是只是因为爱和喜欢,为了和孩子相处时候的快乐,领养孩子的快乐,例如其实我们所有的一切在别人眼中是好是坏,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自己快乐,其他的理由不过是冠冕堂皇而已,只是有人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让别人快乐,有人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让别人不快乐,有人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伤害了别人,所有又有了每个人的不同选择。

    [投诉]

[18楼] 网友:阿福 [2013-02-12 19:44:44]

不明白作者说的,为什么帝王专一会造成百姓受苦,我觉得完全没有关联啊,只要有继承人就好了呀,说到底不过是种马一头,本来是正常的一件事,也可以原谅,结果非要说什么至死不渝的爱情,太让人恶心了。

    [投诉]

[19楼] 作者回复 [2013-02-12 19:59:08]

谁说专一会让百姓受苦了,我说的是留评的这位所举的例子里是这样的!唐玄宗为了杨贵妃把天下败了,顺治为了董鄂妃搞得别人要为她殉葬,万贵妃得专宠多少女人的死亡为她铺路!这些炮灰是活该的吗?还有,这个文我也说了好多遍了,我只写仅限于此文中的康熙和赫舍里是合适的就可以了,只要这个文里的芳儿和这个文里的康熙是合适的就行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在这个文里的环境需要他们那样的相处方式,怎么老人有断章取义,大过年的,彼此少说一句让心情好点吧,谢谢了!

    [投诉]

[20楼] 网友:渣男就是我 [2013-08-23 01:06:15]

呵呵,皇帝专一就会把天下败了,你在开玩笑?不要把皇帝败了天下全部推到女人身上,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你交了个日本女友,他竟然要我去嫖·妓,说是为了保持新鲜感,无法理解。
朱佑樘也是专情于一人,他败了天下吗?你们女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投诉]

[21楼] 网友:奇拉 [2013-10-15 14:23:27]

感情都具有排他性,但我一直感脚相对于友情亲情来说,爱情的排他性与独占欲是最强的。
作者说女主爱康师傅所以包容接受一切,但这真的是爱情么?换个立场想一下,如果作者是女主,那样的环境下两人之间真能有爱情?康师傅和女主之间应该有亲情友情尊敬信任。。。但爱情?呵呵。。。
真正的爱情中间有怎么容的下第三者?虽然我从来不觉得康熙有多雄才大略,但既然作者想写这样一个皇帝,就别让他爱来爱去了吧,总有一种又想当那啥又想立牌坊得既视感。。。

    [投诉]

[22楼] 网友:金鱼草 [2013-11-16 20:00:07]

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觉得靠一根JJ可以平衡前朝,治理国家。。。而且全部都是女人!!!

    [投诉]

[23楼] 网友:梁梁 [2013-12-23 00:02:17]

我觉得此文评价作者和读者的理论完全是女人的看法,没有之一。有空可以看看男生写的小说。毕竟现在是个男权社会。在他们眼中,女人,权力,朋友缺一不可。如果真要排的话,绝大部分男人会先把自己充实然后有一群碰他在一起的哥们最后才是各样的女人,女人可以有喜欢的,但是不拒绝其他的。在他们眼里权力必须的第一位,雄心是第一,女人永远的点缀,就如同韦小宝一样,男人的终极梦想,自己有一套会说的天花乱坠的嘴巴,有一个当皇帝的靠上,有一群天地会的兄弟两肋插刀,有一群占有的女人。谁是第一位?皇帝兄弟对他来说是一等一的男子气概的事情,然后才会怜香惜玉对女人专情。你只要写皇帝宫斗再美的爱情都不可能有什么专一,就算一夫一妻专情的爱情又有多少,你老公会一辈子像驴一样围着你转吗?对于皇帝小说,只要相对的尊重和爱戴,为你着想时时刻刻关心你的安慰,这一生要她喜乐安康,那么这就是真正的爱情了

    [投诉]

[24楼] 网友:困境 [2014-08-09 17:53:18]

后宫三千就别说爱,你可以说是有好感,喜欢,敬重,可就是别说爱,是挺恶心的。我也不信历史上的老康对赫舍里氏有爱,更多应该是敬重,为他生儿育女而红颜早逝的怜惜,死在最美年华所造成的感情升华。老康确实不造合谈恋爱。

    [投诉]

[25楼] 网友:43% [2014-08-17 17:02:00]

赫舍里是康熙心里最特别的存在就是了,每个人的爱情观不一样嘛,有些人就是不相信有爱情的,有些人没遇到不能代表别人遇不到,只是机率小而已,说实话,举的那三个例子里面,我也不觉得那叫专一或是真爱,还有杨贵妃死了之后,玄宗想尽办法找到了旧爱梅妃呢……封建时代的爱情观必然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就不能以现代的观念来评价!虽然我还是为芳儿不值!怎么会没有三七分呢?难道你一生只爱一个,总会有一些人你也是喜欢的,只是最爱和喜欢肯定不同的,只有自己知道!皇帝不是不可以专一,只是很渺茫,很渺茫,这是事实,也是时代的产物,不能以我们的时代来比,何况三观什么的本来就是片面的,需要不断地被毁又不断地重建来完善

    [投诉]

[26楼] 网友:四枫院1843% [2014-08-17 17:25:51]

我同意作者说的历史局限性,专一只能在架空小说有,各种编只要合理,历史学家在评价一个帝王是评价他的贡献,他对一个国家的责任,至于他的后宫如何是以道德层面来说,我们是以个人爱好来的,我不喜欢历史的康熙也不喜欢小说的康熙,可能是因为芳儿或者是因为保成,历史上的他虽然妻妾儿女成群,但是他到死都是孤独的,个个觊觎他的皇位,可能人老了就容易抽风,生那么多到头来给自己添堵,有种活该的感觉,我只为保成惋惜

    [投诉]

[27楼] 网友:彬彬嘉玥 [2019-08-28 18:01:27]

李二凤对凰后只是尊重?这位亲看到的是你自己臆想的史书吧!史书上明明白白的记着唐太宗对文德皇后有多爱多好,他俩有爱的趣事数不胜数,李二凤没想过继承人会不是她的孩子,两人共患难同富贵,二凤有什么好玩的有意思的都会想到她,还乐呵呵地和人炫耀老婆的作品,不仅凰后的孩子都受到了别的皇子皇女望尘莫及的宠爱,凰后的家族也受到了优待,凰后的亲戚谋反凰后求了下情就放过了,李二凤连外人说一句她四哥坏话都不行……史学界可是公认凰后是李二凤真爱的!
再说您举这几个例子根本就都是扭曲的吧,你要说真爱干嘛不说明孝宗朱佑樘啊,人家可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夫一妻没有妾室的皇帝,可您说的都是什么例子,李隆基和杨玉环一开始就是扒灰,完了李隆基最后还为了自己逼死了她,明宪宗对万贵妃可是有些病态的恋母,最后万贵妃逼得他只有朱佑樘一个孩子活了下来,顺治和董鄂妃就更别提了,对朝政的影响之恶劣简直罄竹难书……拿这么几个例子说真爱,真爱多可怜啊!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1 10:56:4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