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红楼小丫鬟》  第8章

网友:Nicola 打分:2 [2012-07-17 16:41:08]

出这主意,她就不怕贾珠病死路上?

   

[1楼] 网友:看文的小猪 [2012-07-17 17:14:34]

当初看的时候我也这么想。不过相信主角,相信作者的金手指。

1   [投诉]

[2楼] 网友:看文的小猪 [2012-07-17 17:14:49]

当初看的时候我也这么想。不过相信主角,相信作者的金手指。

    [投诉]

[3楼] 网友:=+=+ [2012-07-17 18:02:06]

因为贾珠死的时间没到= =+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12-07-17 18:36:16]

贾珠只是精神不好,心情郁结,又已经看了很久的大夫,王夫人也是解劝过,心情渐渐纾解,已经差不多好了,不是生病,所以去散心,不会病死在路上。
贾珠之病,这文里说得很清楚,是考试考场上几日几夜心血耗尽累病的,古代科举不人道,很多人都是走着进去,横着出来。

1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2-07-17 18:36:44]

贾珠只是精神不好,心情郁结,又已经看了很久大夫,王夫人也是解劝过,心情渐渐纾解,不是生病,所以去散心,不会病死在路上。
贾珠之病,这文里说得很清楚,是考试考场上几日几夜心血耗尽累病的,古代科举不人道,很多人都是走着进去,横着出来。

1   [投诉]

[9楼] 网友:蓉蓉 [2012-08-11 09:03:21]

同意作者观点,古代科举制度的确不人道,下面我来普及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科举博物馆中的进士厅
科举博物馆中的状元厅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人们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考试是千军万马过铁绳啊!而且为了不作弊或徇私舞弊,古人费劲心思啊!乡试的场规,清代乡试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严禁考官交通嘱托,贿卖关节,严禁士子与员役协同作弊,违禁者严处。1858年,顺天乡试发生舞弊案,主考官、协办大学士柏

    [投诉]

[10楼] 网友:看文的小猪 [2012-08-11 13:34:10]

楼上的,评论这么长,你给作者大人弄成长评啊.发在这里又给不了分.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10 16:07:50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