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一点小建议 打分:2 [2013-04-16 19:46:25]
从上一篇文追过来的,希望作者大人能稍微改一下用语习惯,什么知 我知 你知 可知 还有你看可行 可行之类的半白不白的词语,说实话看上篇文的时候就很讨厌这种用语习惯,说白不白说文不文 我不知道古代有没有这种用法,或者是某地方言,但既然这文是白话文,文中人物说话也基本都是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用语,肯定不是古人说的话,所以这种你知我知可行行的半吊子用语最好也改的统一一下吧,读起来很膈应,上一篇文我从头追到尾,半路差点被这些用语硬生生逼退了,还好文本身是好文,故事也是我喜欢的,所以瑕不掩瑜,也就一直追下去了,但说实话还是觉得作者稍微能听一下读者意见,改动一下比较好,还有一些遣词用句上的习惯和方式,让人觉得很矫情,读起来不舒服,希望作者文写的越来越好,这篇会追追看,如果好看会一直支持下去的。
[1楼] 网友:耒耒 [2013-04-16 20:02:44]
这个还好吧,我看过一篇文的评,说某作者爱用“哩”字,好哩,咋哩,还好哩,吃哩。。。。哩哩个没完。然后再去看那文,说什么也看不下去哩。
[投诉]
[2楼] 网友:我是LZ [2013-04-16 21:07:14]
嗯,可能是个人接受度不同吧,我一看到这种用语习惯就感觉很难受,还有一些遣词方面,比如小碗柔柔地说之类的这种,用一次两次还好,出现的次数多了,就让人觉得矫揉造作,矫情的慌。你说的那个爱用哩 哩 哩的文,我貌似也看过,也是个穿越的,那作者的用语习惯给人感觉好像写的全是山野村夫下里巴人,但事实却完全相反,反正是各种违和。
[3楼] 网友:离七53% [2013-04-17 01:30:09]
??
[4楼] 网友:薏米55% [2013-04-17 11:18:13]
笑ing~~,楼主亲,俺和你的感受恰恰相反诶!刀大的这种半文半白的文字风格,很对俺的味口。====在古汉语中,“我知”的意思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的意思却是:我知道了+ 我说话了呀!(⊙﹏⊙b汗)----所以,读刀大上篇文时,俺就感慨:不容易啊,在今穿古的穿越小说里,好歹碰到了一位文字用法颇符合故事自身背景的网络作者,终于没有让古人从头至尾胡言乱语着“我知道了”“你知道么”“他知道不”这样的现代惯用词,更没有冒出什么“一脸黑线”“华丽丽的囧了”等等现代萌词。----每次读着刀大笔下人物的那种文绉绉的、却又有点陌生、甚至有点让人好笑的半文半白的语言,俺就感觉好像真的在隔空观看着一群古人在那里说话办事,很有些新奇的感觉。感觉这就是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现在的人不同,却又与我们现在的人这样有渊源。恰恰是他们口中那半文半白的言谈,让俺不自禁地就站在了第三方角度,从而能够客观冷静地分析看待他们的故事。如果,刀大也把现代用语习惯套用到古人的嘴里,俺的感觉,就会是:正看着古装恐怖片呢,突然来了段姜昆的单口相声!相声说的有水平有趣味,但是,就是和人物角色的形象及影片的背景给拧了!----俺家附近有家“大清花饺子馆”,里面从装修到服务员的穿戴,统统模仿的清朝末年的样子。俺每次在里面吃饭,看着宾客们西服革履或者连衣裙高跟鞋,在环视周围及穿梭于人群中戴着小辫子帽的服务员,那刻心里都会跟着忽悠一下,小小唏嘘一下曾经的历史。于是明白了店家这样做的用意----把整个饭店的意境给拔高了。到上海出差的时候,朋友请客到“江南阁”吃饭。饭店里也是,从装修到服务员的打扮,统统是解放前江南水乡的风格。人们坐在里面吃饭,不由自主地就被一种水乡温润的气氛给感染的也开始变得优雅温润。后来又到希尔顿去见客人,里面从门迎到大堂经理、普通服务员,统统是西方礼仪做派,看不到一个穿旗袍或者穿肚兜式服务衫的引领小姐。从装修到人员的所有细节,总之完全体现着希尔顿的风格。----俺列举上面三个例子,就是想说:风格很重要;而好的风格,一定是与自身的背景及传统相符合。所以,既然是写的古代故事,那么,人物说话做派尽量符合古时候的习俗,是绝对没有错的。----之所以半文半白更合适,是因为,现在网络上穿越文里的主人公,内心仍然是现代灵魂,所以,TA的内心独白,必然是古代言辞与现代用于的交织。(灵魂没有灭,那么前世的一些用语习惯一定还有些;但是,入乡随俗这么多年,必然用语中会以古言为主。俺陪着外国客人才半个月,返回公司的时候,头一天动不动就是英文出口,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直到同事抗议了,俺才惊觉!)另外,毕竟是现代人写给现代人看的书,所以,如果全是地道古言,读者根本看不懂。====最后,和楼主亲说,俺上面这些话,昨天夜里就曾经打到你这楼的回复位置,但是,似乎被晋江系统给吞了,今天一看,什么也没有么。所以,又拉拉杂杂地写了一回,不是故意和楼主唱反调,真的只是在与楼主探讨感受而已。----文风这个东东,真的是作者个人私属物而已,读者不管出于怎样的好意和爱心,都强求不得、也不可强求。就比如开饭店,上星期俺从新闻里就看到,武汉一家老板竟然让女员工统统穿三点比基尼上班!!瞧瞧,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5楼] 网友:杺墨25% [2013-04-17 11:32:44]
上一篇我刚开始也挺烦“我知”后来看多了 也就习惯了
[6楼] 网友:maxlamei [2013-04-17 11:33:19]
我觉得古语挺好的。本来就是讲古代妇人的小说,用些古语更古朴点。
[7楼] 网友:小痴 [2013-04-17 11:39:48]
只是作者的语言风格的一种,也算是作者文风的一种,挺有特点的,以前挺喜欢台言作者于晴,还有□的林家成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都挺喜欢的~
[8楼] 网友:小痴 [2013-04-17 11:42:42]
希望这一篇稍稍欢乐一点,别太虐了,俺泪点很低,小碗那篇看得俺眼泪稀里哗啦地流,室友问起来俺不好意思说是看文看得,只好说是“迎风流泪”,o(╯□╰)o
[9楼] 网友:噜噜 [2013-05-07 00:08:43]
-_-||我是被每句的“您”给逼退的
[10楼] 网友:斩冬 [2013-05-07 01:56:15]
别的不知道,就“我知”这两个字,真是古汉语用词?文言文似乎没看到过对话里面单独出现的我知,明清小说就拿红楼梦来说好了通篇下来也没见过谁单独吐出一个我知,倒是看到香港那些文艺小说里面对话出现的“我知”很多,知道为啥不,因为粤语,会将广东话的人肯定明白。所以看到“我知”单独出现,我也有一种鸡皮疙瘩的感觉,真是……华丽丽的文风啊。
[11楼] 网友:账号已注销 [2013-05-17 03:06:13]
[12楼] 网友:无 [2013-05-17 03:06:24]
我同意楼主,这篇文大概不会追,因为这半白不白的语言还有句子都有点不通,有点矫情,看完就算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一点小建议 打分:2 [2013-04-16 19:46:25]
从上一篇文追过来的,希望作者大人能稍微改一下用语习惯,什么知 我知 你知 可知 还有你看可行 可行之类的半白不白的词语,说实话看上篇文的时候就很讨厌这种用语习惯,说白不白说文不文 我不知道古代有没有这种用法,或者是某地方言,但既然这文是白话文,文中人物说话也基本都是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用语,肯定不是古人说的话,所以这种你知我知可行行的半吊子用语最好也改的统一一下吧,读起来很膈应,上一篇文我从头追到尾,半路差点被这些用语硬生生逼退了,还好文本身是好文,故事也是我喜欢的,所以瑕不掩瑜,也就一直追下去了,但说实话还是觉得作者稍微能听一下读者意见,改动一下比较好,还有一些遣词用句上的习惯和方式,让人觉得很矫情,读起来不舒服,希望作者文写的越来越好,这篇会追追看,如果好看会一直支持下去的。
[1楼] 网友:耒耒 [2013-04-16 20:02:44]
这个还好吧,我看过一篇文的评,说某作者爱用“哩”字,好哩,咋哩,还好哩,吃哩。。。。哩哩个没完。然后再去看那文,说什么也看不下去哩。
[投诉]
[2楼] 网友:我是LZ [2013-04-16 21:07:14]
嗯,可能是个人接受度不同吧,我一看到这种用语习惯就感觉很难受,还有一些遣词方面,比如小碗柔柔地说之类的这种,用一次两次还好,出现的次数多了,就让人觉得矫揉造作,矫情的慌。你说的那个爱用哩 哩 哩的文,我貌似也看过,也是个穿越的,那作者的用语习惯给人感觉好像写的全是山野村夫下里巴人,但事实却完全相反,反正是各种违和。
[投诉]
[3楼] 网友:离七
53% [2013-04-17 01:30:09]
??
[投诉]
[4楼] 网友:薏米
55% [2013-04-17 11:18:13]
笑ing~~,楼主亲,俺和你的感受恰恰相反诶!
刀大的这种半文半白的文字风格,很对俺的味口。
====
在古汉语中,
“我知”的意思是: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的意思却是:我知道了+ 我说话了呀!(⊙﹏⊙b汗)
----
所以,读刀大上篇文时,俺就感慨:
不容易啊,在今穿古的穿越小说里,好歹碰到了一位文字用法颇符合故事自身背景的网络作者,终于没有让古人从头至尾胡言乱语着“我知道了”“你知道么”“他知道不”这样的现代惯用词,更没有冒出什么“一脸黑线”“华丽丽的囧了”等等现代萌词。
----
每次读着刀大笔下人物的那种文绉绉的、却又有点陌生、甚至有点让人好笑的半文半白的语言,俺就感觉好像真的在隔空观看着一群古人在那里说话办事,很有些新奇的感觉。感觉这就是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现在的人不同,却又与我们现在的人这样有渊源。
恰恰是他们口中那半文半白的言谈,让俺不自禁地就站在了第三方角度,从而能够客观冷静地分析看待他们的故事。
如果,刀大也把现代用语习惯套用到古人的嘴里,俺的感觉,就会是:
正看着古装恐怖片呢,突然来了段姜昆的单口相声!相声说的有水平有趣味,但是,就是和人物角色的形象及影片的背景给拧了!
----
俺家附近有家“大清花饺子馆”,里面从装修到服务员的穿戴,统统模仿的清朝末年的样子。俺每次在里面吃饭,看着宾客们西服革履或者连衣裙高跟鞋,在环视周围及穿梭于人群中戴着小辫子帽的服务员,那刻心里都会跟着忽悠一下,小小唏嘘一下曾经的历史。于是明白了店家这样做的用意----把整个饭店的意境给拔高了。
到上海出差的时候,朋友请客到“江南阁”吃饭。饭店里也是,从装修到服务员的打扮,统统是解放前江南水乡的风格。人们坐在里面吃饭,不由自主地就被一种水乡温润的气氛给感染的也开始变得优雅温润。
后来又到希尔顿去见客人,里面从门迎到大堂经理、普通服务员,统统是西方礼仪做派,看不到一个穿旗袍或者穿肚兜式服务衫的引领小姐。从装修到人员的所有细节,总之完全体现着希尔顿的风格。
----
俺列举上面三个例子,就是想说:
风格很重要;而好的风格,一定是与自身的背景及传统相符合。
所以,既然是写的古代故事,那么,人物说话做派尽量符合古时候的习俗,是绝对没有错的。
----
之所以半文半白更合适,是因为,
现在网络上穿越文里的主人公,内心仍然是现代灵魂,所以,TA的内心独白,必然是古代言辞与现代用于的交织。(灵魂没有灭,那么前世的一些用语习惯一定还有些;但是,入乡随俗这么多年,必然用语中会以古言为主。俺陪着外国客人才半个月,返回公司的时候,头一天动不动就是英文出口,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直到同事抗议了,俺才惊觉!)
另外,毕竟是现代人写给现代人看的书,所以,如果全是地道古言,读者根本看不懂。
====
最后,和楼主亲说,俺上面这些话,昨天夜里就曾经打到你这楼的回复位置,但是,似乎被晋江系统给吞了,今天一看,什么也没有么。所以,又拉拉杂杂地写了一回,不是故意和楼主唱反调,真的只是在与楼主探讨感受而已。
----
文风这个东东,真的是作者个人私属物而已,读者不管出于怎样的好意和爱心,都强求不得、也不可强求。
就比如开饭店,上星期俺从新闻里就看到,武汉一家老板竟然让女员工统统穿三点比基尼上班!!瞧瞧,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投诉]
[5楼] 网友:杺墨
25% [2013-04-17 11:32:44]
上一篇我刚开始也挺烦“我知”后来看多了 也就习惯了
[投诉]
[6楼] 网友:maxlamei [2013-04-17 11:33:19]
我觉得古语挺好的。本来就是讲古代妇人的小说,用些古语更古朴点。
[投诉]
[7楼] 网友:小痴 [2013-04-17 11:39:48]
只是作者的语言风格的一种,也算是作者文风的一种,挺有特点的,以前挺喜欢台言作者于晴,还有□的林家成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都挺喜欢的~
[投诉]
[8楼] 网友:小痴 [2013-04-17 11:42:42]
希望这一篇稍稍欢乐一点,别太虐了,俺泪点很低,小碗那篇看得俺眼泪稀里哗啦地流,室友问起来俺不好意思说是看文看得,只好说是“迎风流泪”,o(╯□╰)o
[投诉]
[9楼] 网友:噜噜 [2013-05-07 00:08:43]
-_-||我是被每句的“您”给逼退的
[投诉]
[10楼] 网友:斩冬 [2013-05-07 01:56:15]
别的不知道,就“我知”这两个字,真是古汉语用词?文言文似乎没看到过对话里面单独出现的我知,明清小说就拿红楼梦来说好了通篇下来也没见过谁单独吐出一个我知,倒是看到香港那些文艺小说里面对话出现的“我知”很多,知道为啥不,因为粤语,会将广东话的人肯定明白。所以看到“我知”单独出现,我也有一种鸡皮疙瘩的感觉,真是……华丽丽的文风啊。
[投诉]
[11楼] 网友:账号已注销 [2013-05-17 03:06:13]
[投诉]
[12楼] 网友:无 [2013-05-17 03:06:24]
我同意楼主,这篇文大概不会追,因为这半白不白的语言还有句子都有点不通,有点矫情,看完就算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