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柿子 打分:0 [2003-07-29 17:57:33]
第一次接触飞樱的小说,就是《怨歌行》,当时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很是感人,就一口气读了下去,觉得还是不过隐,于是搜索了一下飞樱,呵,飞樱的文写得还蛮多,又挑了几部看,还是觉得 《怨歌行》好看,那就来说一说《怨歌行》吧。 文章架构应该是历史+言情小说,既然是历史,自然对历史有一定的见解,可惜我这人对历史很是不感冒,尤其是三国和后三国时代,唯一可以有印象的,也只有三国演义了。因为有桃园三义在,显得司马昭与曹髦很不起眼,也就匆匆带过,并没有再仔细品味。现在看来,作者能从这一点处着手,可见作者的想象力。 作品从宫女的闲谈开始,淡出司马回雪,借别人的口将司马回雪的过往一笔带过,用笔很是冼练。接着便是她与曹髦之间的感情纠葛。一开始,曹髦并不信任司马回雪,原因就是他是被扶持的傀儡,而扶持他的正是司马回雪的族叔司马昭,因为这层原因,使得他对司马回雪既爱且恨。而司马回雪,对曹髦是一往情深,但自身的处境使她在面对曹髦的时候,就有点冷漠。及至两人渐释前嫌,预备两相欢好的时候,却因为曹髦的地位,曹髦的奋起反击功败垂成,从此两人天人永隔。之后司马回雪所表现出来的智勇,着实令人钦佩。 整部作品比较悲情,再加上作者擅于将诗词歌赋用于文中,更增添了小说人物的悲剧性,曹髦之死一段,则将故事的情节推上了高潮。整篇文章一唱三叹, 迴旋迭荡,感人肺腑。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 应当说,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比起那些一见二吻三上床的所谓的言情小说来说,可说是云泥之别。然而在整篇文章中,历史与故事有点脱节,感觉是,当作者描述历史人物的时候,也许太拘泥于历史本身,或者作者太关注于曹髦和司马回雪的感情描写,并没有将历史人物与书中的主角完全地契合在一起,显得比较僵硬,以司马昭为最。作品结尾也有欠妥当之处,作者可能觉得这种“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写法,对司马回雪是个交待,然而这样一写,却给人有多余的感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柿子 打分:0 [2003-07-29 17:57:33]
第一次接触飞樱的小说,就是《怨歌行》,当时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很是感人,就一口气读了下去,觉得还是不过隐,于是搜索了一下飞樱,呵,飞樱的文写得还蛮多,又挑了几部看,还是觉得 《怨歌行》好看,那就来说一说《怨歌行》吧。
文章架构应该是历史+言情小说,既然是历史,自然对历史有一定的见解,可惜我这人对历史很是不感冒,尤其是三国和后三国时代,唯一可以有印象的,也只有三国演义了。因为有桃园三义在,显得司马昭与曹髦很不起眼,也就匆匆带过,并没有再仔细品味。现在看来,作者能从这一点处着手,可见作者的想象力。
作品从宫女的闲谈开始,淡出司马回雪,借别人的口将司马回雪的过往一笔带过,用笔很是冼练。接着便是她与曹髦之间的感情纠葛。一开始,曹髦并不信任司马回雪,原因就是他是被扶持的傀儡,而扶持他的正是司马回雪的族叔司马昭,因为这层原因,使得他对司马回雪既爱且恨。而司马回雪,对曹髦是一往情深,但自身的处境使她在面对曹髦的时候,就有点冷漠。及至两人渐释前嫌,预备两相欢好的时候,却因为曹髦的地位,曹髦的奋起反击功败垂成,从此两人天人永隔。之后司马回雪所表现出来的智勇,着实令人钦佩。
整部作品比较悲情,再加上作者擅于将诗词歌赋用于文中,更增添了小说人物的悲剧性,曹髦之死一段,则将故事的情节推上了高潮。整篇文章一唱三叹, 迴旋迭荡,感人肺腑。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
应当说,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比起那些一见二吻三上床的所谓的言情小说来说,可说是云泥之别。然而在整篇文章中,历史与故事有点脱节,感觉是,当作者描述历史人物的时候,也许太拘泥于历史本身,或者作者太关注于曹髦和司马回雪的感情描写,并没有将历史人物与书中的主角完全地契合在一起,显得比较僵硬,以司马昭为最。作品结尾也有欠妥当之处,作者可能觉得这种“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写法,对司马回雪是个交待,然而这样一写,却给人有多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