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芳树吟》  第22章

网友:竹影潇潇 打分:2 [2004-11-21 21:16:49]

   题记:“世祖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祖孝嗣,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绲,侍中、信武将军。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太清三年五月,被谴死,葬江陵瓦官寺。”
   这就是历史上对徐昭佩的记载,用的是春秋笔法,寥寥数语,褒贬立知。而对于她的丈夫,那在文学有奇才,而对政治丝毫不懂的人赞美有加,说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看到这些,再想到这篇文章,深深佩服作者的文思,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之中抓住了历史的断絮,敷衍成文,既为徐昭佩翻了案,也为这段史话添上一段余香。
  

   哀莫大于心死,在长久的等待和失望之后,昭佩怕是深深的厌倦了吧,假如有人能够让她抽身而退,恐怕也是她之所愿吧。可是,萧绎真是不爱她吗?还是有特别的苦心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不愿抑或是不敢面对这份感情呢?是皇室里的勾心斗角吗?还是忌惮皇帝对于他的评判?或者这一切的一切,只在于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吗?不可能吧,人可以真正无情吗?
   世人都知道昭佩只画半面妆,并因此指摘她的风骚。可是,女为悦己者容啊,倘若那个能让她为之装扮的人只能看到半面脸,那么半面又有什么关系呢?能为自己的心爱的人上妆,就是一种幸福啊。但是,如果那个人根本就不曾注意过这些,的确是叫人神伤啊。
   是啊,昭佩因此怨怼,因此自暴自弃,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要求一份本该属于自己的纯真感情罢了,只是这样的举动在那个时代不仅不会受到同情,相反的,只会成为他人的笑柄罢了,甚至,成为了历史的笑柄啊~~~~~~~
   是的,历史的笑柄,现在不还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话吗?谁又能想到这是一个女子在心死之后的绝望之举。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不能一起快乐的活着,也许只有哀伤的死去,他们才能在一起吧。那遥不可知的冥府,或许是昭佩早就想去的,但她舍不下一双儿女,更舍不下那让她心碎的人啊。
    那南宫的火,烧毁了一切,却烧不毁昭佩的真情。它被长久的埋没在史书的字里行间,成为了风过之后的断絮~~~~~~~~~
     PS:极喜爱此文,希望作者多多努力啊,感情的描写十分细腻,有一种让人似真似幻的感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6 00:43:1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