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逝水流年》  第70章

网友:去势的赫耳墨斯 打分:2 [2008-03-19 10:04:16]

没想到我是第一个看到更新的,这只能说明我的这份工作太清闲了。
HOW TIME FLIES!之前坚守在坑里时我还在念书,如今已是一个社会人了。我时常担忧要是有那么一天,譬如十多年后,我仍对耽美念念不忘,而这类文化(原谅我用“文化”这么高级的词语)却大势已去,那我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当然说得严重了些,但不管怎样,已有很多优秀的作者销声匿迹了。又或许我也会成为那些率先抛弃它的人呢。
怎么说呢,这篇文始终浸透了悲恸与哀伤,让人看不到希望,我想说的是:其实能够悲伤还是幸福的,因为过去尚未被遗忘。可是现实中的人却会本能地忘记悲伤,比如像我,在一个稳定的工作上呆了一阵子后,曾经的理想开始变得模糊,人变得越来越现实,懒散,但我却无法觉得悲伤,因为现在一切都很好,因为我已记不得过去为什么会因为无法实现的梦想而悲伤。
清明节快到了,容易想起死去的亲人。我是个极要面子的人,从不在别人面前流泪,包括父母,从小就如此。所以我曾外祖母死的时候,我硬是连个悲伤的表情都没摆,但我却是很悲伤的,因为我上小学前都是她带大的,而她的一生又太过凄苦,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百年:推翻清王朝,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饥荒;大半辈子都在逃难,原本在私塾教书,十几岁时嫁到杭州一个大户人家后就不再工作,两年后丈夫就死了,家里开始衰败,她丈夫家里是民族资本家,本来她手里有些股份,每月还有些补贴,后来因为赎买政策,都收归国有了,一开始国家还象征性地发一点钱,几个月后就赖掉,不再发了,她一个人身无分文,还要养六七个儿女,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到了后来,只活了我外婆一人。她是个太过善良的人,在那些饥饿的年代,家里已经没多少粮食了,她却还会分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收破烂的女人,外婆为此常抱怨;□□时,因为她丈夫的原因被判为资本家□□,六七十岁的人天天头上被扔满菜叶地扫大街;当她九十多岁时,因为外婆老嫌她罗嗦,不和她说话,她成天一个人呆在黑屋子里,脑严重萎缩,到了后来开始大小便失禁,外婆怕脏,把她送到了养老院,我每次去看她时,她总是眼泪汪汪地握着我的手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我就骗她说等她病好了就回,但她因为护工的一次疏忽,帮她换了尿布后没盖好被子,得了感冒,就再也没好,在养老院里住了半年就死了。为这事我总怨恨外婆;她的悼词是我写的,当时由我妈妈哭得稀里哗啦地读。我总是不去想她已经死了的事,所以在我的梦里她依然活着。工作后,我变了很多,我终于能对自己说:她真的已经死了四年了。
无视我吧,我总是说些与文章无关的话,但好歹是与小说相配的悲伤。作者回复:
patpat....
引起你这样伤感不是我的本意,也请相信,这篇文也不是没有希望完全悲恸的调子。
人活着总是很无奈,好像从人生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
我朋友说,如果你这样的感觉,说明你把生和死都看作两个点,但那是不对的。
我至今还不知道她在说什么,虽然她在布道,可依然很羡慕,最起码她有信仰。
即使我总感觉自己只是宇宙里的一颗沙砾。
PS:确是一篇最普通的小白文……不承认它也是小白文无疑。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08 23:32:1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