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一只咩 打分:2 [2015-05-24 13:24:21]
我觉得也许我永远不懂为什么会有粑粑麻麻这种称呼,不该是爹爹娘亲?看修真看到粑粑麻麻真是雷得秒射到出戏。还有作者第八章那个回复,虽然他掰掰得有点没道理但是作者一副要干架的姿态我也是有点儿醉。再就是不觉得主角性子有点精分?
[1楼] 作者回复 [2015-05-24 13:27:55]
只是他一个人换着马甲喷我没逻辑,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看他发了几条?而且是他没看仔细的地方,不是没事找事吗?我也是有脾气的,每天熬夜写小说还要解释些毫无根据的事,我也很精神衰弱。
[投诉]
[2楼] 网友:大粒水手 [2015-05-25 18:09:49]
无论怎么样,还是支持作者,虽然有些缺点,但是写文不容易,加油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3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1:46]
+1前面几张还好 不过这几章就有点写崩了的感觉【瞬间画风不一样了尤其是粑粑麻麻好怪啊 作者还是要加油啊!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4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2:44]
作者大大写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些www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5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6:02]
人物智商(jj又抽了(╯‵皿′)╯︵┻━┻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6楼] 网友:丸子粽子一家亲 [2015-05-30 19:14:14]
我就觉得看着像一个人会的,原来真的是精分(; ̄ェ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7楼] 网友:JJ52% [2015-05-30 21:17:42]
不懂大家幹嘛這麼糾結粑粑麻麻,之前回覆過幾次了,基本上這都是古代就有的用詞與發音啊…還可以追溯到先秦!真要考據,爸媽的讀音比爹娘古老得多。擬聲辭什麼的本來也是常見用法,這裡要表現幼兒發音(與標準讀音不同而區分之。『爸爸』、『媽媽』在標準讀音的第二個字都是弱化音),我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認知和現實不一定相同,你以為如此的其實並不一定如此的。懶得再打一次考據,把之前的回覆再貼一次: 爸爸和媽媽在古代俗文學都有作為父母的情況啊@@ 但是「爸」的字型出現的比較晚,很明顯是後起的形聲字,目前可考文獻最早的是三國時代的《廣雅》,所以《說文解字》是木有這個字的,而且清以前的文獻很少看到這個字。 不過「爸」字的字型雖晚,可是音確很早就出現了。根據古漢語的聲韻考據,「父」本來就讀「爸」(上古無輕唇音+元音高化)。意思是妹子們如果穿越到南朝,剛好去圍觀謝晦被行刑的話,就會聽到謝先生的王妃女兒喚他「阿爸」(「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奈何狼藉都市。」)。 不過「爸爸」是在清代開始才比較頻繁地出現在俗文學中。隨便舉例:爸爸:清。《老殘遊記》第六回:「被他爸爸回來一頭踫見,氣了個半死。」 清。《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連隨緣兒 都認不出他爸爸來了。」 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忽然一個小孩子走進來,對着他道:『爸爸快回去罷, 媽要起來了。』」 媽媽:宋。汪應辰《祭女四娘子文》:「維年月日, 爹爹媽媽以清酌、時果、庶羞之奠, 祭於四小娘子之靈。」 明。《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十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名號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清。《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的孩兒!我只道今生不能和你相見,原來你還好端端的在此!只是你媽媽怎麼不見?」 看個網路小說應該是不用這麼認真啦,文字看的懂比較重要,真要計較恐怕連語法都要認真了。
[8楼] 网友:蓝绛 [2015-05-31 18:52:41]
被上面考据党吓die了←_←牛掰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9楼] 网友:8 [2015-06-05 23:16:29]
7楼考据党完全忽略了一个问题:书面语和读音不一样的好伐?!你的考证恰恰证明爸爸妈妈作为用语出现的晚,而且你举例在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不占主流啊!本来就是写古代修真的,行文现代我们不追究,但是称谓尽量古称不是更好?!每次看粑粑麻麻都出戏,作者还用的谐音,也是醉了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10楼] 网友:零零零 [2015-06-15 11:59:54]
9楼真是醉了,明明考证的是音早形晚,早期是写作父读作爸好吗!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com/)
[11楼] 网友:1930 [2015-06-19 09:17:58]
不覺得看古耽突然看到現代用語出戲 然後還要為了這個詞去考據來說服自己這根本是一種錯誤嗎
[12楼] 网友:1930 [2015-06-19 09:20:23]
一次兩次其實還可以接受代過就好了 但要是這種情況不斷情況那只會覺得作者是在汙辱讀者智商
[13楼] 网友:JJ52% [2015-06-27 08:50:51]
9楼大概没看懂我在写什么吧= =闻道有先后,你本来不知道,我不怪你,不过没把人家的论述理解清楚就乱讲话,呵呵。 @1930,针对拔拔麻麻我並没有要说服自己,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没错,这是擬幼儿语態的擬声写法。 我之所以跳出来考据,实在是看不下去一堆人被电影电视剧洗脑,以为民国以前叫「爸妈」都是用「爹娘」,並不是好吗?既然要抓错,好啊,那就来考究一下到底有没有错。就像「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一样,这两个词汇指的到底是什么?就照文献来讲话嘛。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错误事情其实是正確的,好吗?如果你只固执地以自己的既有知识来看待是非,那是你甘於成为那样的人,我尊重你,但別人实事求是,不懂你有什么好批判的?批判別人太认真?不就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生命態度不同而已。
[14楼] 网友:⊙▽⊙ [2015-07-01 01:35:30]
本文算是书穿,穿的那本书是某点升级文设定,出现不够古风的词不奇怪啊,不明白为啥那么纠结,可能是我跟你们雷点不同。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一只咩 打分:2 [2015-05-24 13:24:21]
我觉得也许我永远不懂为什么会有粑粑麻麻这种称呼,不该是爹爹娘亲?看修真看到粑粑麻麻真是雷得秒射到出戏。
还有作者第八章那个回复,虽然他掰掰得有点没道理但是作者一副要干架的姿态我也是有点儿醉。再就是不觉得主角性子有点精分?
[1楼] 作者回复 [2015-05-24 13:27:55]
只是他一个人换着马甲喷我没逻辑,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看他发了几条?而且是他没看仔细的地方,不是没事找事吗?我也是有脾气的,每天熬夜写小说还要解释些毫无根据的事,我也很精神衰弱。
[投诉]
[2楼] 网友:大粒水手 [2015-05-25 18:09:49]
无论怎么样,还是支持作者,虽然有些缺点,但是写文不容易,加油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3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1:46]
+1前面几张还好 不过这几章就有点写崩了的感觉【瞬间画风不一样了尤其是粑粑麻麻好怪啊 作者还是要加油啊!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投诉]
[4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2:44]
作者大大写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些www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投诉]
[5楼] 网友:芝麻饼干 [2015-05-28 04:06:02]
人物智商(jj又抽了(╯‵皿′)╯︵┻━┻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投诉]
[6楼] 网友:丸子粽子一家亲 [2015-05-30 19:14:14]
我就觉得看着像一个人会的,原来真的是精分(; ̄ェ ̄)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7楼] 网友:JJ
52% [2015-05-30 21:17:42]
不懂大家幹嘛這麼糾結粑粑麻麻,之前回覆過幾次了,基本上這都是古代就有的用詞與發音啊…還可以追溯到先秦!真要考據,爸媽的讀音比爹娘古老得多。擬聲辭什麼的本來也是常見用法,這裡要表現幼兒發音(與標準讀音不同而區分之。『爸爸』、『媽媽』在標準讀音的第二個字都是弱化音),我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認知和現實不一定相同,你以為如此的其實並不一定如此的。
懶得再打一次考據,把之前的回覆再貼一次:
爸爸和媽媽在古代俗文學都有作為父母的情況啊@@
但是「爸」的字型出現的比較晚,很明顯是後起的形聲字,目前可考文獻最早的是三國時代的《廣雅》,所以《說文解字》是木有這個字的,而且清以前的文獻很少看到這個字。
不過「爸」字的字型雖晚,可是音確很早就出現了。根據古漢語的聲韻考據,「父」本來就讀「爸」(上古無輕唇音+元音高化)。意思是妹子們如果穿越到南朝,剛好去圍觀謝晦被行刑的話,就會聽到謝先生的王妃女兒喚他「阿爸」(「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奈何狼藉都市。」)。
不過「爸爸」是在清代開始才比較頻繁地出現在俗文學中。隨便舉例:
爸爸:
清。《老殘遊記》第六回:「被他爸爸回來一頭踫見,氣了個半死。」
清。《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連隨緣兒 都認不出他爸爸來了。」
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忽然一個小孩子走進來,對着他道:『爸爸快回去罷, 媽要起來了。』」
媽媽:
宋。汪應辰《祭女四娘子文》:「維年月日, 爹爹媽媽以清酌、時果、庶羞之奠, 祭於四小娘子之靈。」
明。《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十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名號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
清。《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的孩兒!我只道今生不能和你相見,原來你還好端端的在此!只是你媽媽怎麼不見?」
看個網路小說應該是不用這麼認真啦,文字看的懂比較重要,真要計較恐怕連語法都要認真了。
[投诉]
[8楼] 网友:蓝绛 [2015-05-31 18:52:41]
被上面考据党吓die了←_←牛掰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
[9楼] 网友:8 [2015-06-05 23:16:29]
7楼考据党完全忽略了一个问题:书面语和读音不一样的好伐?!你的考证恰恰证明爸爸妈妈作为用语出现的晚,而且你举例在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不占主流啊!本来就是写古代修真的,行文现代我们不追究,但是称谓尽量古称不是更好?!每次看粑粑麻麻都出戏,作者还用的谐音,也是醉了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m.jjwxc.com/)
[投诉]
[10楼] 网友:零零零 [2015-06-15 11:59:54]
9楼真是醉了,明明考证的是音早形晚,早期是写作父读作爸好吗!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com/)
[投诉]
[11楼] 网友:1930 [2015-06-19 09:17:58]
不覺得看古耽突然看到現代用語出戲 然後還要為了這個詞去考據來說服自己
這根本是一種錯誤嗎
[投诉]
[12楼] 网友:1930 [2015-06-19 09:20:23]
一次兩次其實還可以接受代過就好了 但要是這種情況不斷情況
那只會覺得作者是在汙辱讀者智商
[投诉]
[13楼] 网友:JJ
52% [2015-06-27 08:50:51]
9楼大概没看懂我在写什么吧= =闻道有先后,你本来不知道,我不怪你,不过没把人家的论述理解清楚就乱讲话,呵呵。
@1930,针对拔拔麻麻我並没有要说服自己,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没错,这是擬幼儿语態的擬声写法。
我之所以跳出来考据,实在是看不下去一堆人被电影电视剧洗脑,以为民国以前叫「爸妈」都是用「爹娘」,並不是好吗?既然要抓错,好啊,那就来考究一下到底有没有错。就像「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一样,这两个词汇指的到底是什么?就照文献来讲话嘛。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错误事情其实是正確的,好吗?如果你只固执地以自己的既有知识来看待是非,那是你甘於成为那样的人,我尊重你,但別人实事求是,不懂你有什么好批判的?批判別人太认真?不就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生命態度不同而已。
[投诉]
[14楼] 网友:⊙▽⊙ [2015-07-01 01:35:30]
本文算是书穿,穿的那本书是某点升级文设定,出现不够古风的词不奇怪啊,不明白为啥那么纠结,可能是我跟你们雷点不同。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net/)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