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手术刀 打分:2 [2020-01-29 11:33:15]
收藏很久,打算完结了再看。这个文开篇怎么说呢,也许爸爸妈妈很疼孩子,孩子也爱父母。但是全家智商有点问题,看得郁闷。大人有大人的责任,不是说你觉得房价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家里是只有一个女儿,真疼爱能不给她买个房子?正常人都知道物价涨了吧?当年我毕业不到两年,手上不到20万。我妈让我买房,我说买不起,不想买,想买个车算了。我妈给我转钱,一天打好几次电话逼着我买。最后在二线城市一个省会买的。我们那个小区是老小区,但是业态好,环境也好,住户少。第二年房价涨了1/2。。。过了几年修了地铁又涨了1/2。后来我妈又催我买房,因为我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我妈说必须有两到三个房子,一个是给孩子,如果有三套,自己养老就别跟子女住。我现在特别佩服我妈。而且我妈想干什么是绝对不会听我的,她会听意见,但做决定只会是她。一是立场不同,二是见识不同。就算我再聪明能平白多20多年的社会经验吗?这个文里,因为孩子觉得丢人,当妈的就只在家织毛衣什么的。。我只能说,这个家父不父,子不子。
7
[1楼] 网友:乌龙少女39% [2020-02-27 10:53:19]
你妈好厉害啊!要是我妈就好了
4 [投诉]
[2楼] 网友:郑杰西太太 [2020-05-07 21:46:02]
其实很多独女家庭是这样的,他们因为计划生育才只有一个女儿,不会对女儿不好,但思想仍旧是重男轻女的,因此根本不会想到给女儿置产,反而因为只有女儿失去了奋斗和攒钱的想法,觉得自己没有压力。包括现在很多人嘴上说着想生女儿轻松点,都是这种心理。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国这一代的独女家庭绝大多数都因为这种观念错过了家庭资产大翻倍的绝佳机会
14 [投诉]
[3楼] 网友:小锦 [2020-05-20 15:47:28]
这楼上分析真有道理,我家就是这种独女家庭,本来在镇上住,也不是那艰苦奋斗的家庭,全都是混日子,悠哉悠哉。幸好我妈单位改到城管去了,加上我们镇高中不好,去市里上学,一家三口两个人到市里住,我爸本来舍不得离开镇里,结果跟我和妈妈在市里租房住了没一年,市虽然是个四线小城市,但各方面还是强于镇的。他就把镇上的房子卖了,在市里买房。后来舅舅家买房子,我妈想跟舅舅们住的近点,又买了一套。不过,我们家人都不会理财,买第二套的主要原因是我妈怕我爸把卖房的钱乱花了,索性贷款加上积蓄买房,按我妈说的,起码钱花了,还能看到实物,比买其他的划算。
2 [投诉]
[4楼] 网友:小锦 [2020-05-20 15:58:38]
据我观察,身边不少人都这个思想,儿子必须买房,女儿就没了,顶多陪嫁车子。我爸也是,我妈跟我说我要是男孩,他早就去市里买房了,不会等到我上高中,我妈单位变化,从这角度,真感谢城管政策,把很多单位拆了合进城管里。感谢家乡学校不给力。不然我的家恐怕一直会在小镇上,没有现在好。
[5楼] 网友:葳蕤 [2020-07-24 00:32:37]
按现在的婚姻法,自己婚前买房or跟男方以约定好份额的形势一起付首付真的很重要
[6楼] 网友:Alex9% [2020-09-01 01:06:18]
独女家庭,哎
1 [投诉]
[7楼] 网友:28874896 [2020-09-06 12:03:06]
独女,初中妈就开始念着给我在我们这省会买了,高中是寄宿学校那种大家都住校的。宿舍环境不好后来租学校里教师公寓住,我毕业走了紧接着我妈就买了一套教师公寓的出租给那些学生,我妈真的很早就蛮有意识了,佩服她
[8楼] 网友:。 [2021-02-10 12:24:39]
你妈真的厉害,我爸妈在我小学时到处去看房子,想买房子,看了很久,还是没买,我一定要他们买,他们还训斥我,说我小孩子懂什么。结果呢?我爸初中时把钱花在老家建房子,真TM目光短浅。
[9楼] 网友:缇落子52% [2022-01-01 13:29:39]
确实,我妈也真的好神奇,她第一套房子是从她上大学时就开始还了,然后逐步从十八线小城市二十平到两层,然后在我去省会读书后又到省会四十平到深圳四十平,到八十平…现在轮到我上大学了她开始催我计划买房,但现在的房价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哈哈哈
[10楼] 网友:掩栀青54% [2022-06-10 02:50:49]
你要是我爹就好了,我家双职工,只能生一个,我爹一看我是女的,转头就不存家底天天赌博,一分钱没花在家里头,我妈一个月都工资得养我,还得给我外婆和奶 奶养老钱,然后在国家推出二胎的时候还想拼个二胎来着,结果因为弱精症和我妈觉着再养一个也还是丧偶式育儿就没成功,等到我大学毕业,才觉着要攒钱买第二套房,不然以后我啥也没有,以后还得负担他俩养老会很困难,结果现在我妈要退休了,我爹就还有10年退休,两老口得背上50多万的房贷,得亏我家小县城,房价不贵。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手术刀 打分:2 [2020-01-29 11:33:15]
收藏很久,打算完结了再看。这个文开篇怎么说呢,也许爸爸妈妈很疼孩子,孩子也爱父母。但是全家智商有点问题,看得郁闷。大人有大人的责任,不是说你觉得房价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家里是只有一个女儿,真疼爱能不给她买个房子?正常人都知道物价涨了吧?当年我毕业不到两年,手上不到20万。我妈让我买房,我说买不起,不想买,想买个车算了。我妈给我转钱,一天打好几次电话逼着我买。最后在二线城市一个省会买的。我们那个小区是老小区,但是业态好,环境也好,住户少。第二年房价涨了1/2。。。过了几年修了地铁又涨了1/2。后来我妈又催我买房,因为我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我妈说必须有两到三个房子,一个是给孩子,如果有三套,自己养老就别跟子女住。我现在特别佩服我妈。而且我妈想干什么是绝对不会听我的,她会听意见,但做决定只会是她。一是立场不同,二是见识不同。就算我再聪明能平白多20多年的社会经验吗?这个文里,因为孩子觉得丢人,当妈的就只在家织毛衣什么的。。我只能说,这个家父不父,子不子。
7
[1楼] 网友:乌龙少女
39% [2020-02-27 10:53:19]
你妈好厉害啊!要是我妈就好了
4 [投诉]
[2楼] 网友:郑杰西太太 [2020-05-07 21:46:02]
其实很多独女家庭是这样的,他们因为计划生育才只有一个女儿,不会对女儿不好,但思想仍旧是重男轻女的,因此根本不会想到给女儿置产,反而因为只有女儿失去了奋斗和攒钱的想法,觉得自己没有压力。包括现在很多人嘴上说着想生女儿轻松点,都是这种心理。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国这一代的独女家庭绝大多数都因为这种观念错过了家庭资产大翻倍的绝佳机会
14 [投诉]
[3楼] 网友:小锦 [2020-05-20 15:47:28]
这楼上分析真有道理,我家就是这种独女家庭,本来在镇上住,也不是那艰苦奋斗的家庭,全都是混日子,悠哉悠哉。幸好我妈单位改到城管去了,加上我们镇高中不好,去市里上学,一家三口两个人到市里住,我爸本来舍不得离开镇里,结果跟我和妈妈在市里租房住了没一年,市虽然是个四线小城市,但各方面还是强于镇的。他就把镇上的房子卖了,在市里买房。后来舅舅家买房子,我妈想跟舅舅们住的近点,又买了一套。不过,我们家人都不会理财,买第二套的主要原因是我妈怕我爸把卖房的钱乱花了,索性贷款加上积蓄买房,按我妈说的,起码钱花了,还能看到实物,比买其他的划算。
2 [投诉]
[4楼] 网友:小锦 [2020-05-20 15:58:38]
据我观察,身边不少人都这个思想,儿子必须买房,女儿就没了,顶多陪嫁车子。我爸也是,我妈跟我说我要是男孩,他早就去市里买房了,不会等到我上高中,我妈单位变化,从这角度,真感谢城管政策,把很多单位拆了合进城管里。感谢家乡学校不给力。不然我的家恐怕一直会在小镇上,没有现在好。
2 [投诉]
[5楼] 网友:葳蕤 [2020-07-24 00:32:37]
按现在的婚姻法,自己婚前买房or跟男方以约定好份额的形势一起付首付真的很重要
2 [投诉]
[6楼] 网友:Alex
9% [2020-09-01 01:06:18]
独女家庭,哎
1 [投诉]
[7楼] 网友:28874896 [2020-09-06 12:03:06]
独女,初中妈就开始念着给我在我们这省会买了,高中是寄宿学校那种大家都住校的。宿舍环境不好后来租学校里教师公寓住,我毕业走了紧接着我妈就买了一套教师公寓的出租给那些学生,我妈真的很早就蛮有意识了,佩服她
2 [投诉]
[8楼] 网友:。 [2021-02-10 12:24:39]
你妈真的厉害,我爸妈在我小学时到处去看房子,想买房子,看了很久,还是没买,我一定要他们买,他们还训斥我,说我小孩子懂什么。结果呢?
我爸初中时把钱花在老家建房子,真TM目光短浅。
1 [投诉]
[9楼] 网友:缇落子
52% [2022-01-01 13:29:39]
确实,我妈也真的好神奇,她第一套房子是从她上大学时就开始还了,然后逐步从十八线小城市二十平到两层,然后在我去省会读书后又到省会四十平到深圳四十平,到八十平…现在轮到我上大学了她开始催我计划买房,但现在的房价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哈哈哈
1 [投诉]
[10楼] 网友:掩栀青
54% [2022-06-10 02:50:49]
你要是我爹就好了,我家双职工,只能生一个,我爹一看我是女的,转头就不存家底天天赌博,一分钱没花在家里头,我妈一个月都工资得养我,还得给我外婆和奶 奶养老钱,然后在国家推出二胎的时候还想拼个二胎来着,结果因为弱精症和我妈觉着再养一个也还是丧偶式育儿就没成功,等到我大学毕业,才觉着要攒钱买第二套房,不然以后我啥也没有,以后还得负担他俩养老会很困难,结果现在我妈要退休了,我爹就还有10年退休,两老口得背上50多万的房贷,得亏我家小县城,房价不贵。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