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大秦国师》  第14章

网友:我就是逛逛 打分:2 [2016-01-25 16:08:30]

……我开始觉得自己很烦了。那个,红豆生南国,秦国……吃得到吗?还有就是,宋以前的茶都很危险,我拒绝。

   

[1楼] 网友:= =64% [2016-01-25 16:47:35]

《搜神记》中有记载战国时期宋国、卫国有红豆树,但因为《搜神记》本身是魏晋时期的,又不是正史,所以无法证明当时是否食用,但至少可以证明彼时北方是有红豆的。红豆彼时多分布于岭南地区,王维作为山西人既然知道,那么就意味着起码唐朝时红豆是可见于北方的。物种的流通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爪机不方便查资料,给不出一手资料,但是否可以推断自唐以前红豆就有可能在北方出现呢?既然没有具体史料证明秦朝没有红豆,那为什么不可以写秦朝有红豆呢。再说茶,《尔雅》中早有记载。《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生长于长江以南地区,既然北方可见茶,那么红豆出现于北方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我想问问,宋以前的茶哪里危险了?如果有危险,为何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众所周知,茶在唐及以前是作为药而非饮品的。 不解之处还望解答,谢谢。

    [投诉]

[2楼] 网友:= =64% [2016-01-25 16:48:19]

爪机排版不方便,不好意思

    [投诉]

[3楼] 网友:我就是逛逛 [2016-01-25 17:01:53]

啊,是这样的。关于红豆,我知道在卫国有,但是像你说的,没有史料证明秦国有红豆,那这件事就存疑,但是文学创作当然可以在存疑的地方自行设定,所以我说我觉得我很烦。还有就是茶的问题,茶不单单见于南方,山东日照绿茶算是非常著名的北方茶,而且历史上温度变化多端,茶叶生长的最高纬度也不确定。我之所以说宋之前的茶很危险,是我太夸张了,因为宋之前的茶经常是和姜啊蒜啊一块煮的,加很多香料,非常不能让我接受

    [投诉]

[4楼] 网友:倾伶64% [2016-01-25 17:18:42]

既然存疑,就不该提出来,等到史学界有了定论再出来科普。纬度和温度对茶而言仅是影响茶的滋味,并无法导致它具有危险性。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样错误的感觉。西湖龙井就是很著名的平原茶,狮峰的纬度并不高,杭州温度也具有多变性,这并不意味着西湖龙井就具有危险性。再者,不知道你听说过擂茶没有,现代擂茶颇有唐茶遗风,现代不少专家研究唐茶就是从擂茶入手的。

    [投诉]

[5楼] 网友:清楼 [2016-01-25 17:36:36]

我就搞不懂了,你这种高素质的知识份子不去看史书,做学究,开讲座,为什么要来看小说网的【同人】【小说】?作者菌难道没说这是篇耽美小说,谈情说爱有趣的搅基的小说,而不是专业性历史题材性传记吗?还有,人作者又没比你看,也没收你钱,你凭啥一幅大爷的样子啊,我读书少,你可别欺负我年纪轻不如你懂事,不爱看就不看啊,折腾自己折腾作者算怎么回事啊?难道你想和作者相爱相杀?那你直说你深爱作者啊,都什么年代了,中二能吃香吗?少年,别考据了行不,本宝宝就爱看这类小说,你要是把作者菌说的自惭形秽深觉没那个知识内涵写出这篇搅基小说最后选择弃坑,我就跟你急!不过我想吧,在这个节奏快时间就是钱的年代里,你能这么钻研一部搅基小说,可见你素质之高,十分严谨爱学习,亦或是你真的是准备和作者菌相爱相杀来的?

    [投诉]

[6楼] 网友:= =64% [2016-01-25 17:50:48]

去查了下日照绿茶,这是96年南茶北移的成果。是现代移植过去的,茶树种大都来源于浙江和福建。如果按照你的思路,它更具有危险性,因为之前日照并没有茶。顾炎武的《日知录》中说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这证明秦及以前,茶还是来源于长江以南地区。如果作为源头的茶种都是危险性的,何况移植过去的日照绿茶。

1   [投诉]

[7楼] 网友:O_o [2016-01-25 21:25:19]

不觉得为啥不能考据,既然有人图爽,还不许人考据么?只要不掐架(学术界的掐架可以接受),都ok吧,没什么好指责的。

    [投诉]

[8楼] 网友:= =64% [2016-01-25 21:54:59]

我倒是挺支持考据的,能在彼此扯皮之中增进知识。但像楼主这样以一知半解地胡乱科普还是敬谢不敏。楼主说自己是历史系的,我虽不是却也看过一些史学大家的著作,如章太炎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等等。这些大能对治史的看法是,用第一手史料来辩证地看待问题,有理有据地治史。楼主抛出疑问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相关的史料出处,大都凭借她的臆测及曲解,这并非治史或考据的正确态度。如果说人话,那就是有料上料,大家撸袖子比谁的证据更充分,没料就别到处用一些肯定的语气说学术界没下定论的话。楼主那不叫考据,叫半桶水瞎显摆。当然,我也欢迎楼主用第一手史料来啪啪打我脸,保证绝不恼羞成怒,我若有错,立刻道歉。

1   [投诉]

[9楼] 网友:哈哈哈哈哈 [2016-01-26 04:43:00]

\"宋以前的茶都很危险\"这句话明显是个吐槽啊!
常看古代穿越文都知道会有这般吐槽,加了种种料的茶
1L认真得可爱www
LZ在3L的解释也认真得可爱www

    [投诉]

[10楼] 网友:路过 [2016-01-26 06:23:34]

这是一个消费快餐文学的浮躁年代没错,但是如果有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推敲书中细节,认真探讨,就绝不应该是件被抨击嘲讽的事情。如果都按照5楼你这种思维,哪怕是快餐文学也是没有未来的。只要lz没有侮辱性的言辞,没有对作者的人身攻击,没有过度解读的故意找茬,她这个评论有什么可值得攻击的?如果能和1楼一样用心讨论,大家都受益匪浅。合着把作品当精品精益求精的是错的,把作者心血当消遣品的心态才值得夸耀?连“存疑就不该提出来”这种话都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基本的逻辑思维都当饭吃了吗?原来这年头任何搞研究的思维严谨的喜爱论证的人都是该被歧视的,都是没有资格看流行小说的人了!

    [投诉]

[11楼] 网友:1 [2016-01-28 17:24:00]

我被上面吓到了 就买个萌(ˉ(∞)ˉ)

    [投诉]

[12楼] 网友:456 [2016-01-30 13:06:21]

我还是很喜欢楼主的。嗯,能感觉楼主很可爱

    [投诉]

[13楼] 网友:咬被角 [2016-01-30 19:29:04]

我觉得楼主所说的茶危险也应该是说在宋代之前,中国的茶都是团茶,而且以前很流行放一些很鬼畜的调料,在现代人看来当然就很危险了,但是实际上,秦代的茶当时应该叫苦荼吧,没记错的话做药用的更多,而且在茶汤中加入调料的记载更多的是在唐朝,秦代并没有相应的记载。红豆生南国的话,根据史料,在现在的关中一代,先秦时代还能看见大象,那时候气候相对温暖,等到下一个小冰川时期冰线南移,关中的竹子和大象才彻底消失,所以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1   [投诉]

[14楼] 网友:碧落 [2016-01-30 22:26:12]

红豆生南国的那个红豆,和我们吃的那个红豆,是两种东西好吗?!

诗句里的那种红豆是一种红色、硬壳(硬到牙齿咬不开)、有光泽的小果子,因为漂亮,备受女孩喜欢,才用以寄情。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有毒!有毒!有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吃一颗就会死人的好!不!好!

    [投诉]

[15楼] 网友:据说楼下怀了我的孩子9% [2016-01-31 03:26:59]

我纯粹只是想说一句,5楼的脑袋是什么构造的!!!!

    [投诉]

[16楼] 网友:轻鸢过阁 [2016-01-31 11:42:11]

宋以前的茶_(:з」∠)_ 宝宝提的好,宋以前的茶对于喝惯现代茶的人真的不是毒药么QAQ要用油煎哎,,,
看文考据其实挺好的,而且不是撕逼扯架的话,大家一起吐吐槽就当科普知识了么,权当了解一下自己国家的古代常识也很好啊。重点在于大家愉快的交流,5L淡定。
其实古风文稍微科普一下也好,现在看文的不少都是小孩子,权当开阔了知识面。
很多金手指YY爽文说文化复兴计划什么的,这算不算也算是一种方法呢?

    [投诉]

[17楼] 网友:lonniemay12% [2016-02-03 15:42:32]

“红豆生南国”里的红豆最普遍的说法是相思子(半红半黑),这种是有毒的....还有说法是海红豆(鲜红,多用作装饰),总之这句诗里的红豆和我们现在指的红豆(指赤豆,暗红色)是不一样的,只是同属豆科海红豆属植物

    [投诉]

[18楼] 网友:天澜庭 [2016-02-04 13:40:47]

……5楼假期作业写完了么?咳,没别的意思,看着不爽你为什么还点开看?反正评论和正文无关你看正文就好咯~

    [投诉]

[19楼] 网友:······ [2016-02-10 17:30:53]

5楼的那位,无知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投诉]

[20楼] 网友:小觉 [2016-02-12 20:40:02]

16楼,看你楼上,人家光明正大调戏你诶,你居然没发现!!!

    [投诉]

[21楼] 网友:柳叶白 [2016-03-02 01:46:58]

秦以前就有茶的记载,查了下那时候应该是新鲜叶子采下来就可以煮,不过现在看起来更像某种添加了茶叶的草药饮【南方清补凉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变体?】。至于后期出现往里加料还油煎的茶,现在也能看到啊,广西油茶不就是……
嗯,还有请分辨相思子海红豆和赤豆三种的区别,它们真不是一个玩意。

    [投诉]

[22楼] 网友:顾淳 [2016-03-17 17:34:19]

看着楼上大大们考据,涨姿势,喜欢考据的宝宝们,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能在在这种辩论中涨姿势。精益求精这种态度,流行小说也应当拥有,真的希望现在的流行小说里能减少一些错误

    [投诉]

[23楼] 网友:19170948 [2016-07-20 20:18:43]

有的,,,,这个为作者辩解下,虽然没详细史料吧【。】

    [投诉]

[24楼] 网友:19170948 [2016-07-20 20:20:39]

还是我,原来不是一种东西,涨姿势了,多谢W

    [投诉]

[25楼] 网友:不见长安 [2020-08-26 21:01:39]

时隔四年的回复,路过哈,我记得我好像看过,这时候的茶是新鲜茶叶摘下来磨碎在加水,所以喝起来一口沫子来着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01 18:20:4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