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君有疾否》  第4章

网友:梦妄 打分:2 [2024-07-26 14:41:52] 来自内蒙古

很喜欢忠 x 佞的设定,不过就我认为的,楚明允虽不是忠臣,却是忠良。他与世誉一样,都是一心为了天下,倘若天下太平,他又怎会成为世人口中的佞臣?如若不是世人脑子里只有宗法礼义、君臣朝纲,楚明允何至于被世人指责谋逆?由盛转衰、改朝换代是多少王朝走过的路,大夏已经动摇了,因此楚明化谋逆并不为过。但是他的篡位与李承化不同,因为李承化不论如何算计,他始终姓李。只因为他姓李,是李氏子孙,所以哪怕他带去长安攻打楚明允的是匈奴的兵时,其他人也会认为这是应该的而开城迎接。多么的可笑,当年匈奴屠尽西北五城无人记得;楚明允在战场上厮杀夺回城池时被一时传颂;当他成为太尉,世人所记得最深的,却是他的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就因为楚明允他不姓李,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地去算计,从他选择了这条路起,他的结局就只有两种;名垂千古和死无葬身之地。但很显然,他成功了。虽然他离开苍梧山时,百里师傅对秦昭说得是"他要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天下",但百里师傅只说对了一半,楚明允从来不是一个人,他的身边有着从下山起就一直跟着他的秦昭,有着一手载培、危机关头没一个人离开的三千影卫,有着甘愿臣服于他的众多将士,更有着同样忠于天下,在礼法与天下之间选择了天下的苏世誉。楚明允从来都不是一人孤身奋战。
很多人拿《君疾》和《将进酒》去做比较,说《君疾》中的人物没有《将进酒》中的人物饱满。或许君疾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不那么饱满,但却足够鲜明:为了天下安定稳扎稳打的苏世誉;为了天下太平算计谋逆的楚明代;一心书画雕刻却不得不肩负天下的帝王李延贞;以皇长兄为目标最终下定决心弑父的宇文隼;天真又烂漫的穆拉和;一袭红衣只身挡匈奴的楚知卿,眼中只能容下两个人的秦昭;重情重义的杜越……他们的特点与性格鲜明,却又不是仅此而已。苏世誉是清醒着沉沦,他口口声声说着"若真有那么一天,自然是依律处置",可是贪污之事明摆着查到楚明允头上时,他却又替楚明允掩盖下去,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从淮南回京后的每一个字,都是扎在人心口的钝刀子,越看越是令人心疼。
两个人都以为对方是虚情假意,淮南办完案回京后,一个认为自己做了场清醒梦,另一个则是以为对方在同他演戏,他们都在痛苦的自我折磨着。"你觉得我该不该喜欢你?"苏世誉说这句话时,不仅仅是在问楚明允,也是在问自己吧?御史大夫心系天下,是世间称赞的忠臣、良臣,却爱上了一个有着不臣之心的人,如此情况,他该当如何?是去"助纣为虐"还是"依律当斩"?忠心不允许他"助纣为虐,但是爱也使得他做不到"依律当斩"。明明两个人都深爱着对方,却因为朝堂上的对立,意见的不合而无法真正地相信对方爱自己。倘若没有苏白的醉酒吐真言,或许楚明允此生都不会相信苏世誉心上有他的吧。楚苏两党争斗不休,苏世誉本不该去靠近楚明允,但是情不自禁如何可控?政权对立,意见相左,注定了他们两个的钝刀子。在楚明允邀苏世誉放灯那晚,苏世誉的第一盏灯在写完前两愿后停顿了片刻,才将笔放下,终是没有当着楚明允的面写下第三愿,他怎会不想写第三愿呢?不过是过不了心中那道坎罢了,或许就因为如此,苏世誉才会在独身一人之时再次放飞一盏灯,一盏写着"三愿我所爱无忧无恙,岁岁长安"的灯吧。再谈楚明允,陈却最开始的自欺欺人,他对苏世爱的爱都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表达出来,从最开始的.虚情假义的演,到后来真情实感的待,心境以外,并没有什么大差别,所以这不能怪苏世誉会说出那句"我时常会错以为你果真如这般情深如许",换我我也这么想。明明最讨厌别人说自己长得美的一个人,偏偏一再在苏世落面前提起自己比那些姑娘都美,"那我这容色你可看得上?如今我再投怀送抱你还要不要?"一句话卑微至极,他怕苏世誉是真的不喜欢他,也不要他了。不过好在世誉是爱着他的,只可惜,御史大夫一向冷静,爱到深处也不轻易说出口,只是委婉、又悄悄地表达,先是将表示家主夫人身份的玉佩赠出却不告诉对方这是何意,又是在楚明允重伤昏迷时轻声开口:"我时常会错以为你果真如这般情深如许,我喜欢你,只喜欢你。"再到与苏白说"不过是等天下安定,我再还他一条命罢了",说白了不就是殉情吗?最后独自放飞"三愿我所爱无忧无恙,岁岁长安"的天灯,无一不体现着御史大夫冷静自持下的情不自禁。君有疾否,相思无医,相思成疾无药可医。"你有病吗?""相思病",是啊,相思病,不然的话,楚楚可能也不会对世誉说出"我很想你,很想见你,想你想得快要疯了"这句话吧。这便是楚苏,我深深爱着的楚苏。
真的太爱君疾了,对其情感强烈至极,便想来写此长评。

49  

[1楼] 网友:李决 [2024-07-27 02:58:26] 来自四川

天啊 姐妹你是真牛逼

    [投诉]

[2楼] 网友:鱼不化石 [2024-07-27 20:41:49] 来自广西

分析得很好诶

    [投诉]

[3楼] 网友:向阳临风 [2024-07-28 09:00:14] 来自山东

天呐——真的字字戳心,友友你真的说到我心坎上去了。楚楚从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他确实如文中所说,算不上什么光风霁月之徒,却一定是一位忠良,只不过忠的,是天下。因为陈玄文的提携之恩去救陈思恒,在地牢用肩为世誉挡下那箭……不提这些,军队在军令与他的命令下选择后者,最后三千影卫无一人离去,都足以说明他的待人与信誉。“是这个世间容不下他。”这句话当真震耳欲聋。明允是这样的,他到了那个位置,不是为了那个位置,因此他不会就此罢休对朝堂上的那些肮脏事不管不顾,也不会在大势已去时选择离开。好在,他确实不是孤身一人。无论秦昭,杜越,三千影卫,还是世誉,他们都没有离开。君疾的角色,真的,越品越神。如同世誉忘不了少年时的错信而失去的七十一乃至四千人,所以他哪怕内心悲痛,哪怕早已情深,却一而再再而三不愿敞明回应。他最恨利用感情的人…那他该如何待他呢。但好在,哪怕如此,二人依旧相爱着,当世誉从祠堂出来,当明允等着他来让他杀,当苏家臣服朝廷,城内贴上之前处理的那些人的罪过,当那句“护好陛下”一出,早已证明,明允他,让世誉明白了,他应忠于天下,而非那个位置。
一切终于水落石出。于公,国家百年无争,于私,封心于你,“臣幸甚”。?

13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7 17:21:5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