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君有疾否》  第92章

网友:哈疾米 打分:2 [2025-08-07 21:43:43] 来自四川

在阿闻笔下君疾的朝堂权谋从来不只是争权夺势的冰冷战场。楚楚与苏苏一文一武,因立场对立而相互试探、算计,甚至以“断袖”为名行调查之实。这场始于政治目的的接近,却在生死与共的硝烟中滋长出无法割舍的情愫。楚楚胸怀帝王野心,而苏世誉背负着至死尽忠的誓言,他们的爱情从诞生之初就注定在家国大义与个人私情的钢丝上行走。但楚楚的称帝之心并非单纯对权力的渴望,而是源于血与火的创伤,阿姐尸身高悬城墙的惨痛过往,塑造了他以铁腕重整乾坤的信念。苏苏的忠君之誓同样刻骨铭心,四千将士因他决策失误而丧生的阴影,迫使他由武转文,将对天下的责任内化为对君权的维护。
他们初逢于朝堂对立,一个以“佞”掩志,一个以“忠”自缚。楚楚的“断袖”接近本是政治谋略的伪装,苏苏的温润周旋亦是自保与探查的屏障。这场博弈中,爱情成了最危险的软肋,却也淬炼出破局的勇气。赠玉之举,是苏苏内敛情意的初次外泄,玉佩温润如他本人,承载着无声的信任与托付?最终苏苏亲手促成李延贞禅位,不是背叛信仰,而是在更高维度上实现了对苍生负责的“忠”,完成了对个人情愫与家国责任的双重救赎。
惊弦怀声工作室出的广播剧敏锐捕捉到这份含蓄神韵,原创配乐以管弦乐营造出宏阔而深沉的古风意境。当苏苏抚琴段落琴音流淌,回忆与现实交织,无需赘言,听众已能感知其心绪的汹涌转折。这种“爱不轻言,风月诉尽”的表达,让君疾的情感张力如暗香浮动,历久弥醇。
楚苏情感脉络最扣人心弦之处是他们并非一见倾心式的童话主角,而是背负沉重过往与立场的成年人。每一次靠近都伴随着猜忌的回响,每一次交付都埋下犹疑的种子。楚楚的妖孽伪装下是极度的不安全感,苏苏的温润表象后是近乎自毁的责任枷锁。
他们的相爱不是终点,而是更复杂博弈的开始——如何在夺权道路上安置这份感情。。。如何在效忠对象与挚爱之人间抉择。。。这种灵魂层面的“极限拉扯”,在广播剧中通过CV老师们的演绎被无限放大。马老师赋予楚楚的音色并非传统低沉的攻音,而是带着明亮底色与暗藏锋芒的少年感,精准传递其张扬下的脆弱;太康老师的苏苏则以清冷如玉的声线,演绎出隐忍下的炽热。一句台词、一声叹息间的微妙停顿,皆是对角色内心风暴的精准注解,令听众如亲历其境,随他们一同在信任的深渊边缘徘徊。
楚楚与苏苏殊途同归的本质,是对“天下”的责任——楚欲破旧立新,以铁血开疆拓土;苏欲守序□□,以忠诚护佑黎民。他们的冲突并非善恶对立,而是治国理念的碰撞。
苏苏最终选择背弃昏庸旧主,支持楚楚上位,并非“恋爱脑”的妥协,而是理想主义的升华:他看清了李延贞的庸懦本质,意识到真正的“忠”在于对天下负责,而非对某一姓氏的帝王愚忠。楚楚的帝王之路亦非纯粹野心驱动,其政治蓝图包含着对旧制度的反叛与对强盛未来的期许。这种对“何为明君”“何为能臣”的思辨,让作品超越了情爱范畴。
阿闻结尾——“先帝与故御史大人可称情深一生”,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它如一枚投入时间长河的石子,激起读者无限怅惘与遐思的涟漪。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甜”或“刀”,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历史苍茫感: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爱恋与功业,终将被史册压缩成只言片语。
然正因如此,楚苏在权力漩涡中竭力守护的那点真心,更显璀璨如金。他们的“情深一生”或许被正史一笔带过,却在虚构的文本空间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人间若有白头赋,定然青史藏”——青史或许冰冷,但人性温度从未湮灭。这种处理方式,让君疾的故事余韵超越了纸页,在我们心中持续发酵。
楚苏永远99

6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21 16:28:2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