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情歌》  第20章

网友:那个球球 打分:2 [2017-03-11 01:31:41]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爱情不是只要你爱我,我爱你就够了。太青涩的果子或者熟透了的都不好吃。
很多人觉得晨晔最后是爱沈余舟的,当然,作者也是这么写的。我虽然认为卓胥应该是他最好的归宿,眼泪也是为他俩那区区几句话的描写而流的。但我不可否认,晨晔心底一直有一块地方,留给沈余舟的,原来是炽热的爱,后来是关闭的窗,不打开而已。
抛开我认为的结局。我觉得这篇文真的在写现实,爱情里面的你我他,都会犯文里他他他的错误和天真。爱情是荷尔蒙的刺激,会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神魂颠倒一点都不夸张。学生时期的初恋爱情,那是上天入地,第一次恋爱的时候,总是恨不得对方变成个物件挂在自己腰上。而缺爱的人谈的学生时代纯情的初恋,更是天地难容那种冲劲儿,就像晨晔,会变成个小猫,会变成个要对方时时刻刻都在自己可触范围之内,会变成一个每天都要让自己变得更脑残让对方把爱全部洒在自己身上的人。这样的爱,学生时代的恋人,会非常享受,享受这种全身心的关注和被需要,尤其是具有大男子主义的恋人,因为他有大量时间大量体力去倾注爱。
可是时间会往前走,当一个学生,进入社会,而另一个主角却依然在象牙塔的时候,异地恋会将这段感情变得分崩离析。那个每天有精力倾注爱的人一个进入了社会,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无形的工作压力会把他榨干,晚上回家面对面对空房,不会想念爱人的撒娇,不会想念爱人闹脾气的可爱,他会想念温柔的,体贴的,懂事的爱人。而这个时候,面对任何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远在他乡的爱人没有任何办法,那是一种从里到外的无奈。甚至,不知道他困难的爱人也许在跟同学写生,也许在跟朋友压马路,也许在看书,还在想他为什么没有原来那么热情地倾注爱了呢。这是一种悲凉,无法言语的悲凉,没有人有错的悲凉。一旦出现蛛丝马迹,一个就会拼命想要抓住什么,可一个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抓,他明明就在原地啊,他明明很爱他的,他明明没有做任何对不起的事情,清白的彻底。这就像是平行时空里的两个人,一个在跑着追,隔着一层玻璃,拼命想追;可另一个茫然地望着他:“我就在你面前啊”。所以,最后分崩离析是谁的错?没有人。这是必然的,信任崩塌以后的爱情只能靠一些激烈事件的刺激才能维持或者彻底崩盘。真正的爱情,是属于两个成熟个体的,当两个人自己都在摇摇欲坠的时候,没有爱情,只有激情和依恋。这是斯滕伯格爱情三元理论里不健全的爱情。
随着时间的积淀,晨晔跟沈余舟都在成长,晨晔经过歇斯底里,被救赎,最终学会如何爱。在分崩离析的那段感情里,他不应该那么执拗地想要抓住,甚至寄托于性来挽回这场爱情。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把别人逼到了墙角就等于把自己逼上绝路,不该一次一次让自己的姿态低到无以复加。沈余舟,从头到尾,也许只爱过晨晔一个人,分手对他来说,不是不爱了,而是自己承受不来。他承受不住在爱人面前不能顶天立地,因为工作的打击造成的自卑让他怀疑自己,晨晔的穷追不舍让他烦躁不安。其实郁寻安说得对,晨晔也许真的不懂沈余舟,他不懂什么才能叫“懂事”,他不能理解甚至嫉妒郁寻安在事业上对沈余舟的意义。所以,七年之后,沈余舟强大了,强大到他可以直面自己,可以自信霸道地追回晨晔。七年之后的他,懂得了怎么能让晨晔安心,怎么能给晨晔安全感,而不是自己自以为做到了就可以了。七年之后的他,更懂得了怎么去爱,所以不会去计较晨晔有多少前任,也不应该计较,他其实是应该感谢卓胥,把晨晔从泥沼中救出来。真的爱,就不会忍心看他受一点点伤,哪怕自己痛死了。就像晨晔真的爱卓胥,才会不忍心,真的爱上直男的gay,都会自己一边自虐一直痛苦不会去表白的,掰弯那个人,不会忍心的。
所以,最后的破镜重圆,是因为大家都修炼爱情成熟了,时间对了,感情还在,至于爱的成分有多少,晨晔说了,没去计较,而沈余舟也没指望多少,只要晨晔给甜头,他就甘之如饴。时间久了,感情自然会有。
ps:想到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在快分崩离析的时候,两个人都冷静想了自己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缺爱的人不再作天作地,给爱的人多了一些耐心。我们都要在爱里学习,在爱里成长,学会爱,才能爱。谢谢作者,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1楼] 网友:路人甲 [2017-03-17 14:37:16]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成长。所谓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就像是最后的沈余舟和晨晔,他们很幸运很幸运能够最终在合适的时机遇上对的人,也有了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重新开始并维护这一段关系。
我很喜欢作者对沈余舟的剖析,一针见血!!初入社会的他说到底就是不够强大。这并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每个人爱人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在沈余舟看来,尽我所能的给予他我能给出的一切,比如物质条件,情感需求,以及性,这就是爱。而晨晔的爱,重在过程,他希望的是能够安安稳稳的互相陪伴,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感情。不论是爱情也好,亲情也罢,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也是这样么?
最近一段时间跟朋友在聊天,我们谈到了家庭,情感,让我深有感触。就比如对于父母的孝顺,有的地方子女更倾向于按自己想法实现自我的实力强大,不太过在乎父母的固有期望,然后最终能够给予父母过上条件优质的晚年生活,这就是孝;而也有不少人更倾向于从小到大乖乖的听父母的话,顺着父母的期望的那样成长,从来不让父母忧心,这难道不也是孝么?
这篇文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每次除了感动以外还想了许多,直到今天看见这篇长评。我觉得人的一生会遇上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事,但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有他们这样的幸运,在错误过后,更多的是遗憾。试想一番,倘若两人分开以后,沈余舟没有继续强大起来,那么他不会在再次遇见晨晔的时候有勇气剖析自己,正如文中说的,即使承认了后悔,那又能怎样呢?也许会再次错过...也许就没有了也许......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在这篇文里,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作者描绘的细腻感情和现实的事与愿违,更多的还有各自分离的背后的故事,这些才是让我们成长的肥料。不经历风雨,怎能成长为苍天大树,谢谢作者给了我这样一篇好文,也谢谢作者最后的结局让我看见了希望。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大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

    [投诉]

[2楼] 网友:Florence [2017-05-27 17:09:27]

如果可以给长评投雷,火力都够球球上天了

    [投诉]

[3楼] 网友:木棉小小 [2017-06-30 05:51:19]

哇靠说到我流泪!!想为楼主疯狂打call!!!

    [投诉]

[4楼] 网友:00 [2017-07-01 13:27:30]

讲的太好了,无语凝噎

    [投诉]

[5楼] 网友:空蝉 [2017-07-19 16:27:27]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0 18:07:5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