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非也 打分:2 [2020-03-08 10:00:37]
杂谈有轻微剧透^情敌变情人(大雾)^双相救赎谈自己最容易共情的点,就是傅予寒的家庭气氛。从开始的卖旧画,两人关系的畸形就已经揭开了一角。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不理解,而且暗示了她私自进入小寒房间,私自处理小寒的东西,已经不止一次,甚至从小如此。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常态。实际上,在离婚打击,经济压力,和孩子脱离自己轨道的情况下不能自我调节情绪,的确能让一个女人疯狂。两人关系,其实明暗里已经交代的很明白。家长会不愿意叫家长,是个人认为母亲已经不愿匀精力在他身上。而空白的志愿表,是处在一摊死水的家庭中的小寒对未来的茫然,这也许听起来很矫情,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大片大片的茫然,准确来说,小寒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你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异,而母亲强势,或者说有着控制欲。那么在漫长的少年时期,经历最多的应该就是争吵。为爱好,为少年认为的自由。小寒不仅如此,他还有个妹妹,一个重病的妹妹,偏偏她善良的要命,他甚至找不到一个跳板去宣泄感情。假设继续,如果你长期处于这样的关系下,除了幼年时期无止境的争吵和抱怨,在离婚后的几年,思想不够成熟时,你是安稳的。但是高中后,平衡往往会被打破。因为你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被动,自己的人生轨迹是被掌控的。妹妹的病让你来回奔跑,朋友联系的减少让你远离了舒适圈。你的爱好得不到理解,甚至被拒绝,母亲会在争吵中,沟通中告诉你,我们没能力,你也没资格。母亲的确供人吃穿,但是她因为供你吃穿,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有权干涉你的一切。她也许自己都没意识到,就已经下意识认为她孩子的未来应该与自己有关。这样的生活是滩死水永远望不到头,因为病是长期的,矛盾也会变成长期。而长期的矛盾,永远不是沟通能够解决的,它会伴随你的高中三年,越来越严重,而在大学及以后,随着时间逐渐消磨殆尽。小寒和母亲的沟通在我看来足够真实,因为当一个女人处于那样的压力下,永远会揣测孩子,埋怨孩子。沟通大部分会从劈头盖脸的质问,变成单方面抱怨,抱怨经济,抱怨丈夫,抱怨孩子,抱怨一切。当她情绪稳定下来时,你们也许能平淡聊一聊,但是在下一次她情绪失控时,这一段谈话也许会成为她翻的旧账,而不是提醒。而在责骂中有两个点。一是小寒的沉默,开始他也许想要沟通,但是当他意识到这是母亲的发泄时,他逐渐明白他只能被动的承受。因为所有反驳会被当做辩解,母亲要的是这个抱怨的过程,让她自我催眠,认为她是无过错的。而这种长期的沉默真的会导致一个人精神的颓废。因为这种单方面的责骂会变成习惯,甚至每次的抱怨和责骂十句有八句是相同的。而小寒是人,他想要摆脱就只有麻木,但是麻木并不代表在三年的责骂中,他能做到不放在心上,小寒是会疼的,这种疼足够折磨人,也足够让一个对父母怀有希望的孩子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望。责骂的内容会被她肆意扩大扭曲,她会开始忽略孩子的优秀。第二个点是当她在一次次的争吵后说的“跟你爸过,不管你了”,这种话在离异的孩子面前永远伤人,他选择了母亲,实际上他甚至内心抗拒父亲,但是母亲一次次提起,足以倒泼凉水,这种话无异与“你和你爸很像”,永远让孩子心凉。这种日子持续了三年,必定是一滩死水,小寒性格的冷淡也是那样养成的,可能因为每次对母亲怀有希望时都被打破,所以他对感情格外吝啬,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仍旧对六班做他能做的事,对杨帆抱有感情,即使这根浮木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他太温柔了。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很难看到未来的。母亲选择三中,为的是他能够照顾妹妹,帮她一把。这也许很正常,但是当你处于高三时,你的母亲告诉你你每天花三个小时以上照顾你的妹妹是理所应当的,我认为不正常。的确,她会关心他发烧,给他捎饭,但是这真的不够,两人的矛盾依然存在。因为这样的关心与她想用妹妹栓住小寒并不冲突。因为你的母亲也许会因为怕他饿给他捎早餐,也会因为急着带他去照顾妹妹,让他帮忙到中午仍然不能休息。没有少年愿意这样,这样的生活永远没有尽头。但是闻煜出现了,他给了小寒希望,工作和绘画,以及随时能拨打的电话。他陷进去了,小寒亦然。只不过他把杨帆当做浮木太久了,以至于扣出了洞都没发现他已经逐渐飘走了。闻煜不是浮木,因为他是自己靠近的,他们不是在运气下碰到了对方,和小寒说的一样――他不属于他,因为他们是互相靠近的,他们是自愿走到彼此身边的。希望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避风港,庇护所,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想要的未来,不如意有很多,但是sink or swim,自毁不如自救。很多的不确定性都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我跑题了。
100
[1楼] 网友:樱井白子 [2020-03-09 10:46:49]
姐妹说的太好了。现在风气好像就是一味的甜,少年无忧无虑只谈恋爱,但其实这样的故事才真实,才有血有肉,才能让人产生强大的共情。经历过苦难挫折后终于遇到同类,不由自主的相互吸引相互靠近的爱情让人动容。
17 [投诉]
[2楼] 网友:非也 [2020-03-12 20:51:29]
而且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很特别。仍然有剧透前半部分实际上侧重的是原生家庭。在高考之后,即使有了爱情和自由,作者没有刻意去找到他们和家庭的“完美和解”。无论是小寒与父母,或者是煜哥和父亲。老师劝说小寒和母亲沟通,沟通后其实也并没有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何燕在小寒发烧的时候展露了关心,但是不久之后仍然会口不择言地否定他。在小寒逐渐脱离了“亲情”的束缚绑架后,结局并没有两人的交心,而是何燕在自我调节失控和心理压力下患了精神疾病。这很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而煜哥与后妈关系的逐渐转化,以及他在和父亲的交流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都是另一种和解方式,不是完美和解,但是足够有意义。他们的爱情给了彼此一个舒适区,让他们互相剖析。我自认为,杨帆给小寒的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而闻煜给他的是“门”,在渗入小寒生活的同时,这扇门改变了小寒的空间,甚至给了他扩展自己空间的方式,这也是他的自由。小寒对煜哥的影响亦然,他告诉煜哥真的有感情是可以不求回应的,他让他知道感情可以单纯的不带目的,只是单方面的给予。这也是我认为小寒告诉煜哥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回到原生家庭,在我看来,父母强烈控制欲会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有自毁倾向,他们能够遇见和一起成长也因为自身足够坚韧,直至相遇。小寒和母亲的关系让我感触很深不理解所带来的伤害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很重。:P姐妹我又自说自话了。
[3楼] 网友:非也 [2020-03-12 20:55:15]
不知道评论有没有被吞,再发一发。而且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很特别。仍然有剧透前半部分实际上侧重的是原生家庭。在高考之后,即使有了爱情和自由,作者没有刻意去找到他们和家庭的“完美和解”。无论是小寒与父母,或者是煜哥和父亲。老师劝说小寒和母亲沟通,沟通后其实也并没有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何燕在小寒发烧的时候展露了关心,但是不久之后仍然会口不择言地否定他。在小寒逐渐脱离了“亲情”的束缚绑架后,结局并没有两人的交心,而是何燕在自我调节失控和心理压力下患了精神疾病。这很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而煜哥与后妈关系的逐渐转化,以及他在和父亲的交流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都是另一种和解方式,不是完美和解,但是足够有意义。他们的爱情给了彼此一个舒适区,让他们互相剖析。我自认为,杨帆给小寒的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而闻煜给他的是“门”,在渗入小寒生活的同时,这扇门改变了小寒的空间,甚至给了他扩展自己空间的方式,这也是他的自由。小寒对煜哥的影响亦然,他告诉煜哥真的有感情是可以不求回应的,他让他知道感情可以单纯的不带目的,只是单方面的给予。这也是我认为小寒告诉煜哥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回到原生家庭,在我看来,父母强烈控制欲会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有自毁倾向,他们能够遇见和一起成长也因为自身足够坚韧,直至相遇。小寒和母亲的关系让我感触很深不理解所带来的伤害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很重。:P姐妹我又自说自话了。
4 [投诉]
[4楼] 网友:A [2020-03-16 01:10:01]
姐妹你讲的真的好好
[投诉]
[5楼] 网友:39571556 [2020-04-29 22:44:19]
姐妹们说的好棒!
[6楼] 网友:楚妃 [2020-06-16 12:25:40]
说得好
[7楼] 网友:晚来天欲雪 [2022-10-14 09:03:10] 来自北京
救命!我家现在就是寒宝这样!还好上次自杀一个学长发现了疯狂跟我发消息安慰我,真的很感谢他
3 [投诉]
[8楼] 网友:Renaissance [2022-10-25 23:33:11] 来自广西
姐妹你好会说!
[9楼] 网友:十二 [2022-12-21 00:45:34] 来自江苏
你想多了 不会有平淡的时候可以聊聊这一天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非也
打分:2 [2020-03-08 10:00:37]
杂谈
有轻微剧透
^情敌变情人(大雾)
^双相救赎
谈自己最容易共情的点,就是傅予寒的家庭气氛。
从开始的卖旧画,两人关系的畸形就已经揭开了一角。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不理解,而且暗示了她私自进入小寒房间,私自处理小寒的东西,已经不止一次,甚至从小如此。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常态。
实际上,在离婚打击,经济压力,和孩子脱离自己轨道的情况下不能自我调节情绪,的确能让一个女人疯狂。
两人关系,其实明暗里已经交代的很明白。家长会不愿意叫家长,是个人认为母亲已经不愿匀精力在他身上。而空白的志愿表,是处在一摊死水的家庭中的小寒对未来的茫然,这也许听起来很矫情,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大片大片的茫然,准确来说,小寒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你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异,而母亲强势,或者说有着控制欲。那么在漫长的少年时期,经历最多的应该就是争吵。为爱好,为少年认为的自由。小寒不仅如此,他还有个妹妹,一个重病的妹妹,偏偏她善良的要命,他甚至找不到一个跳板去宣泄感情。
假设继续,如果你长期处于这样的关系下,除了幼年时期无止境的争吵和抱怨,在离婚后的几年,思想不够成熟时,你是安稳的。但是高中后,平衡往往会被打破。因为你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被动,自己的人生轨迹是被掌控的。妹妹的病让你来回奔跑,朋友联系的减少让你远离了舒适圈。你的爱好得不到理解,甚至被拒绝,母亲会在争吵中,沟通中告诉你,我们没能力,你也没资格。母亲的确供人吃穿,但是她因为供你吃穿,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有权干涉你的一切。她也许自己都没意识到,就已经下意识认为她孩子的未来应该与自己有关。
这样的生活是滩死水永远望不到头,因为病是长期的,矛盾也会变成长期。而长期的矛盾,永远不是沟通能够解决的,它会伴随你的高中三年,越来越严重,而在大学及以后,随着时间逐渐消磨殆尽。小寒和母亲的沟通在我看来足够真实,因为当一个女人处于那样的压力下,永远会揣测孩子,埋怨孩子。沟通大部分会从劈头盖脸的质问,变成单方面抱怨,抱怨经济,抱怨丈夫,抱怨孩子,抱怨一切。当她情绪稳定下来时,你们也许能平淡聊一聊,但是在下一次她情绪失控时,这一段谈话也许会成为她翻的旧账,而不是提醒。
而在责骂中有两个点。一是小寒的沉默,开始他也许想要沟通,但是当他意识到这是母亲的发泄时,他逐渐明白他只能被动的承受。因为所有反驳会被当做辩解,母亲要的是这个抱怨的过程,让她自我催眠,认为她是无过错的。而这种长期的沉默真的会导致一个人精神的颓废。因为这种单方面的责骂会变成习惯,甚至每次的抱怨和责骂十句有八句是相同的。而小寒是人,他想要摆脱就只有麻木,但是麻木并不代表在三年的责骂中,他能做到不放在心上,小寒是会疼的,这种疼足够折磨人,也足够让一个对父母怀有希望的孩子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望。责骂的内容会被她肆意扩大扭曲,她会开始忽略孩子的优秀。第二个点是当她在一次次的争吵后说的“跟你爸过,不管你了”,这种话在离异的孩子面前永远伤人,他选择了母亲,实际上他甚至内心抗拒父亲,但是母亲一次次提起,足以倒泼凉水,这种话无异与“你和你爸很像”,永远让孩子心凉。这种日子持续了三年,必定是一滩死水,小寒性格的冷淡也是那样养成的,可能因为每次对母亲怀有希望时都被打破,所以他对感情格外吝啬,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仍旧对六班做他能做的事,对杨帆抱有感情,即使这根浮木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他太温柔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很难看到未来的。母亲选择三中,为的是他能够照顾妹妹,帮她一把。这也许很正常,但是当你处于高三时,你的母亲告诉你你每天花三个小时以上照顾你的妹妹是理所应当的,我认为不正常。的确,她会关心他发烧,给他捎饭,但是这真的不够,两人的矛盾依然存在。因为这样的关心与她想用妹妹栓住小寒并不冲突。因为你的母亲也许会因为怕他饿给他捎早餐,也会因为急着带他去照顾妹妹,让他帮忙到中午仍然不能休息。没有少年愿意这样,这样的生活永远没有尽头。
但是闻煜出现了,他给了小寒希望,工作和绘画,以及随时能拨打的电话。他陷进去了,小寒亦然。只不过他把杨帆当做浮木太久了,以至于扣出了洞都没发现他已经逐渐飘走了。闻煜不是浮木,因为他是自己靠近的,他们不是在运气下碰到了对方,和小寒说的一样――他不属于他,因为他们是互相靠近的,他们是自愿走到彼此身边的。
希望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避风港,庇护所,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想要的未来,不如意有很多,但是sink or swim,自毁不如自救。很多的不确定性都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
我跑题了。
100
[1楼] 网友:樱井白子
[2020-03-09 10:46:49]
姐妹说的太好了。现在风气好像就是一味的甜,少年无忧无虑只谈恋爱,但其实这样的故事才真实,才有血有肉,才能让人产生强大的共情。经历过苦难挫折后终于遇到同类,不由自主的相互吸引相互靠近的爱情让人动容。
17 [投诉]
[2楼] 网友:非也
[2020-03-12 20:51:29]
而且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很特别。
仍然有剧透
前半部分实际上侧重的是原生家庭。在高考之后,即使有了爱情和自由,作者没有刻意去找到他们和家庭的“完美和解”。无论是小寒与父母,或者是煜哥和父亲。
老师劝说小寒和母亲沟通,沟通后其实也并没有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何燕在小寒发烧的时候展露了关心,但是不久之后仍然会口不择言地否定他。在小寒逐渐脱离了“亲情”的束缚绑架后,结局并没有两人的交心,而是何燕在自我调节失控和心理压力下患了精神疾病。
这很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
而煜哥与后妈关系的逐渐转化,以及他在和父亲的交流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都是另一种和解方式,不是完美和解,但是足够有意义。
他们的爱情给了彼此一个舒适区,让他们互相剖析。我自认为,杨帆给小寒的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而闻煜给他的是“门”,在渗入小寒生活的同时,这扇门改变了小寒的空间,甚至给了他扩展自己空间的方式,这也是他的自由。小寒对煜哥的影响亦然,他告诉煜哥真的有感情是可以不求回应的,他让他知道感情可以单纯的不带目的,只是单方面的给予。这也是我认为小寒告诉煜哥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回到原生家庭,在我看来,父母强烈控制欲会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有自毁倾向,他们能够遇见和一起成长也因为自身足够坚韧,直至相遇。
小寒和母亲的关系让我感触很深
不理解所带来的伤害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很重。
:P姐妹我又自说自话了。
17 [投诉]
[3楼] 网友:非也
[2020-03-12 20:55:15]
不知道评论有没有被吞,再发一发。
而且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很特别。
仍然有剧透
前半部分实际上侧重的是原生家庭。在高考之后,即使有了爱情和自由,作者没有刻意去找到他们和家庭的“完美和解”。无论是小寒与父母,或者是煜哥和父亲。
老师劝说小寒和母亲沟通,沟通后其实也并没有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何燕在小寒发烧的时候展露了关心,但是不久之后仍然会口不择言地否定他。在小寒逐渐脱离了“亲情”的束缚绑架后,结局并没有两人的交心,而是何燕在自我调节失控和心理压力下患了精神疾病。
这很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
而煜哥与后妈关系的逐渐转化,以及他在和父亲的交流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都是另一种和解方式,不是完美和解,但是足够有意义。
他们的爱情给了彼此一个舒适区,让他们互相剖析。我自认为,杨帆给小寒的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而闻煜给他的是“门”,在渗入小寒生活的同时,这扇门改变了小寒的空间,甚至给了他扩展自己空间的方式,这也是他的自由。小寒对煜哥的影响亦然,他告诉煜哥真的有感情是可以不求回应的,他让他知道感情可以单纯的不带目的,只是单方面的给予。这也是我认为小寒告诉煜哥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回到原生家庭,在我看来,父母强烈控制欲会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有自毁倾向,他们能够遇见和一起成长也因为自身足够坚韧,直至相遇。
小寒和母亲的关系让我感触很深
不理解所带来的伤害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很重。
:P姐妹我又自说自话了。
4 [投诉]
[4楼] 网友:A [2020-03-16 01:10:01]
姐妹你讲的真的好好
[投诉]
[5楼] 网友:39571556
[2020-04-29 22:44:19]
姐妹们说的好棒!
[投诉]
[6楼] 网友:楚妃 [2020-06-16 12:25:40]
说得好
[投诉]
[7楼] 网友:晚来天欲雪 [2022-10-14 09:03:10] 来自北京
救命!我家现在就是寒宝这样!还好上次自杀一个学长发现了疯狂跟我发消息安慰我,真的很感谢他
3 [投诉]
[8楼] 网友:Renaissance
[2022-10-25 23:33:11]
来自广西
姐妹你好会说!
[投诉]
[9楼] 网友:十二 [2022-12-21 00:45:34] 来自江苏
你想多了 不会有平淡的时候可以聊聊这一天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