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孑瓜 打分:2 [2022-06-23 16:07:50]
崔远不是智商欠费,他不过是个普通人。其一,他替人挡灾,挡的是意外之灾,之后亲近的几个人,兄长、朋友,都宽慰他,所以没有很多感觉。其二,谢太医之死,他一开始并不知道和自家有关(准确的说,他不知道谢太医的罪都是被栽赃的),是后来才知道的。其三,他对家人和朋友是很信任的,这也是他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的原因。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此,当他不愿意相信家人会伤害自己时,大脑会自动给所有疑点找出合理解释,并且忽略掉这些疑点。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光环效应。然后,他现在奋起,是被挑拨了。首先,他的家人并没有留出让谢太医医治他的时间,就直接害死了谢太医,在他眼里这就是在忽视他,他的手没有权势重要。其次,“谢晏”死,是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希望,却又眼看着希望破灭。有了谢太医之死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崔家确实有这个打算还行动了,他就自然而然的相信了崔家再次不顾他的伤情害神医一事。最后,就是他亲眼所见晋大夫险些被自家人所害。而此刻晋大夫是唯一可能救他的人。三次希望破灭,才有他对抗崔家。第一次他蒙在鼓里,第二次他决心争抢能保护自己的权力,第三次才完全对崔家冷了心。哪怕他后来知道谢晏没死,知道他们只是想吓吓晋大夫,冷掉的心也不会热回来。这个时候他想的,就不再是为家人开脱,而是想“万一神医棋差一招,就真的死了”“万一府兵失手真的杀死了晋大夫怎么办”……所以他只是普通人罢了,对家人信任,对外人漠视,但又保留有同理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会愤怒,承恩会感激……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而已。如果崔家是等大夫治好他的伤再行动,结果又不一样。我虽不能预测他的行动,但也肯定他不会尽心尽力,因为恩情是情,亲情也是情,他不可能为了其一抛弃另一个。但没有如果,崔家就是实实在在的忽视了他,所以他被策反也很正常,并不存在洗白。只不过是崔家一家子黑心肝的,崔远一个普通人站在里面,就显得特别白了而已。
18
[1楼] 网友:寒风祈歌 [2022-11-18 18:25:36] 来自重庆
很对
[投诉]
[2楼] 网友:茗茗茗喵 [2023-01-01 02:00:36] 来自山东
楼主棒棒哒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孑瓜
打分:2 [2022-06-23 16:07:50]
崔远不是智商欠费,他不过是个普通人。
其一,他替人挡灾,挡的是意外之灾,之后亲近的几个人,兄长、朋友,都宽慰他,所以没有很多感觉。
其二,谢太医之死,他一开始并不知道和自家有关(准确的说,他不知道谢太医的罪都是被栽赃的),是后来才知道的。
其三,他对家人和朋友是很信任的,这也是他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的原因。
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此,当他不愿意相信家人会伤害自己时,大脑会自动给所有疑点找出合理解释,并且忽略掉这些疑点。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光环效应。
然后,他现在奋起,是被挑拨了。
首先,他的家人并没有留出让谢太医医治他的时间,就直接害死了谢太医,在他眼里这就是在忽视他,他的手没有权势重要。
其次,“谢晏”死,是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希望,却又眼看着希望破灭。有了谢太医之死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崔家确实有这个打算还行动了,他就自然而然的相信了崔家再次不顾他的伤情害神医一事。
最后,就是他亲眼所见晋大夫险些被自家人所害。而此刻晋大夫是唯一可能救他的人。
三次希望破灭,才有他对抗崔家。
第一次他蒙在鼓里,第二次他决心争抢能保护自己的权力,第三次才完全对崔家冷了心。
哪怕他后来知道谢晏没死,知道他们只是想吓吓晋大夫,冷掉的心也不会热回来。这个时候他想的,就不再是为家人开脱,而是想“万一神医棋差一招,就真的死了”“万一府兵失手真的杀死了晋大夫怎么办”……
所以他只是普通人罢了,对家人信任,对外人漠视,但又保留有同理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会愤怒,承恩会感激……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而已。
如果崔家是等大夫治好他的伤再行动,结果又不一样。我虽不能预测他的行动,但也肯定他不会尽心尽力,因为恩情是情,亲情也是情,他不可能为了其一抛弃另一个。
但没有如果,崔家就是实实在在的忽视了他,所以他被策反也很正常,并不存在洗白。
只不过是崔家一家子黑心肝的,崔远一个普通人站在里面,就显得特别白了而已。
18
[1楼] 网友:寒风祈歌 [2022-11-18 18:25:36] 来自重庆
很对
[投诉]
[2楼] 网友:茗茗茗喵 [2023-01-01 02:00:36] 来自山东
楼主棒棒哒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