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账号已注销 打分:2 [2020-08-22 14:35:45]
第九章陈寄北的评论写得太好了,复制到这里,评论区里别吵啦!!!以下是原评:陈寄北 打分:2 【2020-06-24 09:03:36】看了下评论区,发觉可能有一部分姐妹没有理清楚时间线和逻辑线,我这里稍微总结一下。结合前几章的内容,宋时十三岁初考院试,老师与考官怕他太早考过反而骄矜又成一个仲永,特意黜落了他,以至于他连秀才都没考上,还打算再压几年;实际上是压了十四岁这一年,他十五岁时(这一年有乡试)老师去世了,倒是没人压他了,他却也因为桓家守孝操持丧事这种客观因素没去考。此后桓小姐守孝三年,宋时也陪父亲去广西赴任知县,孝期内不能成亲自不用说。且科举得在原籍地考试,宋时远在广西,帮着不擅政务政务的亲爹理政,没办法北上回去考试,他自己也没那个想法,就在当地捐了监生,相当于秀才。虽然他爹是想他回去考的,毕竟一路考上去才是正途,走监生出身不够好,但他们家情况摆在这里。其间宋时错过了中间每年的院试和一次乡试。不过他陪父亲去福建时,是已经有了打算的,准备到时候回顺天府参加下一个三年的乡试。他在科举上没有什么结果,因缘际会居多,不能说是他故意蹉跎,也不是因他无才。桓凌说得清楚,若无前事,宋时本来该是个十三岁的秀才,十五岁的举人。而桓元娘出孝期以后宋家就立刻让留在京中的大哥去桓家议亲了,但桓家晓得将选周王妃,主动提出退亲(就是桓凌准备会试被瞒下的那段),跟宋家索要之前的定亲文书,为了补偿宋家又特意施恩提携宋父,所以宋父第一个三年任期结束后才会调到条件更好的福建去。本来以宋父的出身和情况,他应该在容县待够九年才会等到升迁。评论里有一些争议性发言,说桓元娘退婚是因为听说了宋时和小倌厮混云云,宋时虽然在广西时也去勾栏处采风,但所谓好娈童好南风的名声是到福建去后,盯着那位女装大佬盯出来的。而宋爹被调到福建去就已经是桓家退亲的结果了,桓家做这个决定从时间上来说就不可能跟宋时之后在福建闹出的所谓南风误会有关。文中也有直接印证的地方——桓凌问为什么要退亲,桓家祖父拿出来的理由是宋时在广西时汲汲营营于俗务,他堕落了;问桓元娘时,她说的那些“不好之处”,没有功名上一段解释了,其他的桓凌解释了,只有一个去瓦肆勾栏是好像没法说清,值得桓家介意介意的,也是指宋时在广西时的经历,有关宋爹的段落也提过,主要是看杂耍看戏喝酒等等,只有一回席上有粉头,宋爹不是还亲自去抓了吗。读者主要跟着宋时的视角走的,但古代往来交通不便,宋时的时间线比京中桓家诸人晚了好几个月,有明显信息差,所以以上事件的顺序不等于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还是得重新排排,逻辑线才清晰。然后评论里有不少人在争退亲这事儿双方的对错,要争可以,双方都有不好的地方。桓家的说法大致是宋时没什么功名却忙俗务,又流连不正经场所云云,所以才要退亲。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其实都不是什么要命的黑点,要退吧也不是说不过去,就是桓家理亏一点,毕竟是你桓家主动招的婿,又赶上孝期拖着人家三年多,最后又嫌人家不够好主动退的亲对吧。但桓家在官位上做了补偿,即使后头桓元娘参选了,不论是上帝视角的我们还是书中众人都能看出来,“哦是为了当王妃才赶紧退了前任未婚夫的婚“,现实点说,宋家也没什么可抱不平的了。桓家有私心,要舍了这门亲事谋富贵,而宋时名声也不是没有瑕疵,某种程度上两边扯平了。加上宋时本来对包办婚姻也热情不高,没有很想娶,并不介意这三年,要真就这么退亲了,就只到这一步,反而是好事,谁也别说谁耽误谁。而且妹子退了婚才能搞哥哥不是,这可是篇耽美文!桓家真正该骂的是他们太贪心,自私,手段又太阴损。如果就只到上面说的那一步,退了亲就互不打扰,两家会丢些面子(桓家被人议对下以势压人,对上妄攀高枝,宋家因条件差被退亲更不用说了),不说乐不乐意吧,但都能得到实在的好处——桓元娘拿到竞争王妃的入场券,很有可能被选中,而宋父到底仕途更强了些。要命就要命在桓家里子要,面子也要,哪怕是自己理亏,也要把别人打成坏人,好把自家立成清清白白受害者。这里都不用提桓元娘编排宋时那些话,其实那不算什么,毕竟她不喜欢宋时不想嫁嘛,当然怎么看怎么不好,又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赌气一样的话她跟她哥说说也就气着我们这些热心读者。毒还是桓侍郎派出去的四孙子桓文毒。这个老头对着桓凌说的是让桓文当面去退亲,如果宋家懂事,将来他们桓家自然会提携他们。可桓文就是得了他的暗示后头才会那么陷害宋时啊。如果真叫他做成了,那个小倌相好的也告了,宋时和他老爹轻则名声尽毁,仕途无望,重则入罪受刑,他们桓家给提拔的那个富县知县位置反而成了催命符,还见鬼的将来呢,桓家其实根本不想宋家有什么将来。桓文被书生打的那段也明白地说了,他是不敢告状的,因为他也晓得自家无理。大部分姐妹□□开麦数落姓桓的这几个人,基本上不是因为他们家要退亲,而是他们故意坏人名声,害人前途。最后,理智上我晓得桓侍郎和桓文都更该骂,但这俩不是下线早就是戏份少,倒是桓元娘这个脑子拎不清的一直在线,害得其他人得跟着倒大霉,哪怕她最终改了,我在这里还是要高喊一句,啊真是气死我了!
70
[1楼] 网友:我是一只话梅糖 [2020-08-29 13:29:20]
对!我觉得谋权贵什么的,主角没介意也就算了,最烦的是他们家那些没眼色还自以为是的,最后说一句小师兄真好呜呜呜呜
18 [投诉]
[2楼] 网友:一千遍道德经 [2020-09-19 23:34:49]
说得好,太会讲了!
1 [投诉]
[3楼] 网友:相顾无言 [2020-10-08 13:27:20]
退婚不守诺言就算了,还坏人名声,也太毒了呕吐
33 [投诉]
[4楼] 网友:来自钢之城的T99% [2020-10-15 11:03:13]
把这条顶上去
[投诉]
[5楼] 网友:狐不言 [2021-03-23 15:40:14]
是的,和平分手也就那样了,最恶心的还是又当又立还反过来陷害
27 [投诉]
[6楼] 网友:清水仪54% [2021-05-11 18:26:36]
顶顶
[7楼] 网友:一只狗子23% [2021-05-28 04:47:52]
看明白了,顶
[8楼] 网友:搂着百万细腰的纪子99% [2021-08-13 12:17:55]
就是!
[9楼] 网友:4799% [2021-08-22 13:28:29]
赞同
[10楼] 网友:滚~地板16% [2021-08-24 00:16:25]
完全赞同,退亲的理由我可以理解,甚至站在文章本身是耽美文的角度来说这亲是肯定要退的,作者安排的合理。但是后面泼污水的小人举动真是令人生气。
14 [投诉]
[11楼] 网友:下面我来简单喵两句 [2021-12-21 11:12:20]
讲得好!!
[12楼] 网友:别叫我大哥25% [2022-12-18 15:04:07] 来自湖南
dd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账号已注销 打分:2 [2020-08-22 14:35:45]
第九章陈寄北的评论写得太好了,复制到这里,评论区里别吵啦!!!
以下是原评:陈寄北 打分:2 【2020-06-24 09:03:36】
看了下评论区,发觉可能有一部分姐妹没有理清楚时间线和逻辑线,我这里稍微总结一下。
结合前几章的内容,宋时十三岁初考院试,老师与考官怕他太早考过反而骄矜又成一个仲永,特意黜落了他,以至于他连秀才都没考上,还打算再压几年;实际上是压了十四岁这一年,他十五岁时(这一年有乡试)老师去世了,倒是没人压他了,他却也因为桓家守孝操持丧事这种客观因素没去考。此后桓小姐守孝三年,宋时也陪父亲去广西赴任知县,孝期内不能成亲自不用说。且科举得在原籍地考试,宋时远在广西,帮着不擅政务政务的亲爹理政,没办法北上回去考试,他自己也没那个想法,就在当地捐了监生,相当于秀才。虽然他爹是想他回去考的,毕竟一路考上去才是正途,走监生出身不够好,但他们家情况摆在这里。其间宋时错过了中间每年的院试和一次乡试。不过他陪父亲去福建时,是已经有了打算的,准备到时候回顺天府参加下一个三年的乡试。他在科举上没有什么结果,因缘际会居多,不能说是他故意蹉跎,也不是因他无才。桓凌说得清楚,若无前事,宋时本来该是个十三岁的秀才,十五岁的举人。
而桓元娘出孝期以后宋家就立刻让留在京中的大哥去桓家议亲了,但桓家晓得将选周王妃,主动提出退亲(就是桓凌准备会试被瞒下的那段),跟宋家索要之前的定亲文书,为了补偿宋家又特意施恩提携宋父,所以宋父第一个三年任期结束后才会调到条件更好的福建去。本来以宋父的出身和情况,他应该在容县待够九年才会等到升迁。
评论里有一些争议性发言,说桓元娘退婚是因为听说了宋时和小倌厮混云云,宋时虽然在广西时也去勾栏处采风,但所谓好娈童好南风的名声是到福建去后,盯着那位女装大佬盯出来的。而宋爹被调到福建去就已经是桓家退亲的结果了,桓家做这个决定从时间上来说就不可能跟宋时之后在福建闹出的所谓南风误会有关。文中也有直接印证的地方——桓凌问为什么要退亲,桓家祖父拿出来的理由是宋时在广西时汲汲营营于俗务,他堕落了;问桓元娘时,她说的那些“不好之处”,没有功名上一段解释了,其他的桓凌解释了,只有一个去瓦肆勾栏是好像没法说清,值得桓家介意介意的,也是指宋时在广西时的经历,有关宋爹的段落也提过,主要是看杂耍看戏喝酒等等,只有一回席上有粉头,宋爹不是还亲自去抓了吗。
读者主要跟着宋时的视角走的,但古代往来交通不便,宋时的时间线比京中桓家诸人晚了好几个月,有明显信息差,所以以上事件的顺序不等于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还是得重新排排,逻辑线才清晰。
然后评论里有不少人在争退亲这事儿双方的对错,要争可以,双方都有不好的地方。桓家的说法大致是宋时没什么功名却忙俗务,又流连不正经场所云云,所以才要退亲。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其实都不是什么要命的黑点,要退吧也不是说不过去,就是桓家理亏一点,毕竟是你桓家主动招的婿,又赶上孝期拖着人家三年多,最后又嫌人家不够好主动退的亲对吧。但桓家在官位上做了补偿,即使后头桓元娘参选了,不论是上帝视角的我们还是书中众人都能看出来,“哦是为了当王妃才赶紧退了前任未婚夫的婚“,现实点说,宋家也没什么可抱不平的了。桓家有私心,要舍了这门亲事谋富贵,而宋时名声也不是没有瑕疵,某种程度上两边扯平了。加上宋时本来对包办婚姻也热情不高,没有很想娶,并不介意这三年,要真就这么退亲了,就只到这一步,反而是好事,谁也别说谁耽误谁。而且妹子退了婚才能搞哥哥不是,这可是篇耽美文!
桓家真正该骂的是他们太贪心,自私,手段又太阴损。
如果就只到上面说的那一步,退了亲就互不打扰,两家会丢些面子(桓家被人议对下以势压人,对上妄攀高枝,宋家因条件差被退亲更不用说了),不说乐不乐意吧,但都能得到实在的好处——桓元娘拿到竞争王妃的入场券,很有可能被选中,而宋父到底仕途更强了些。要命就要命在桓家里子要,面子也要,哪怕是自己理亏,也要把别人打成坏人,好把自家立成清清白白受害者。这里都不用提桓元娘编排宋时那些话,其实那不算什么,毕竟她不喜欢宋时不想嫁嘛,当然怎么看怎么不好,又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赌气一样的话她跟她哥说说也就气着我们这些热心读者。毒还是桓侍郎派出去的四孙子桓文毒。
这个老头对着桓凌说的是让桓文当面去退亲,如果宋家懂事,将来他们桓家自然会提携他们。可桓文就是得了他的暗示后头才会那么陷害宋时啊。如果真叫他做成了,那个小倌相好的也告了,宋时和他老爹轻则名声尽毁,仕途无望,重则入罪受刑,他们桓家给提拔的那个富县知县位置反而成了催命符,还见鬼的将来呢,桓家其实根本不想宋家有什么将来。桓文被书生打的那段也明白地说了,他是不敢告状的,因为他也晓得自家无理。
大部分姐妹□□开麦数落姓桓的这几个人,基本上不是因为他们家要退亲,而是他们故意坏人名声,害人前途。
最后,理智上我晓得桓侍郎和桓文都更该骂,但这俩不是下线早就是戏份少,倒是桓元娘这个脑子拎不清的一直在线,害得其他人得跟着倒大霉,哪怕她最终改了,我在这里还是要高喊一句,啊真是气死我了!
70
[1楼] 网友:我是一只话梅糖
[2020-08-29 13:29:20]
对!我觉得谋权贵什么的,主角没介意也就算了,最烦的是他们家那些没眼色还自以为是的,最后说一句小师兄真好呜呜呜呜
18 [投诉]
[2楼] 网友:一千遍道德经
[2020-09-19 23:34:49]
说得好,太会讲了!
1 [投诉]
[3楼] 网友:相顾无言 [2020-10-08 13:27:20]
退婚不守诺言就算了,还坏人名声,也太毒了呕吐
33 [投诉]
[4楼] 网友:来自钢之城的T
99% [2020-10-15 11:03:13]
把这条顶上去
[投诉]
[5楼] 网友:狐不言
[2021-03-23 15:40:14]
是的,和平分手也就那样了,最恶心的还是又当又立还反过来陷害
27 [投诉]
[6楼] 网友:清水仪
54% [2021-05-11 18:26:36]
顶顶
[投诉]
[7楼] 网友:一只狗子
23% [2021-05-28 04:47:52]
看明白了,顶
[投诉]
[8楼] 网友:搂着百万细腰的纪子
99% [2021-08-13 12:17:55]
就是!
[投诉]
[9楼] 网友:47
99% [2021-08-22 13:28:29]
赞同
[投诉]
[10楼] 网友:滚~地板
16% [2021-08-24 00:16:25]
完全赞同,退亲的理由我可以理解,甚至站在文章本身是耽美文的角度来说这亲是肯定要退的,作者安排的合理。但是后面泼污水的小人举动真是令人生气。
14 [投诉]
[11楼] 网友:下面我来简单喵两句 [2021-12-21 11:12:20]
讲得好!!
[投诉]
[12楼] 网友:别叫我大哥
25% [2022-12-18 15:04:07]
来自湖南
dd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