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费佳 打分:2 [2023-04-10 14:03:35] 来自江西
书生孔雪笠,是孔圣人的后代。为人宽厚温和,擅长诗文。他的一位好友在天台任县令,来信邀他前去。不料他一到那里,县令就死了。孔生穷困潦倒,连家也回不去了,只好借住菩陀寺,受雇为寺僧抄录经卷。在寺西面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座单先生的大宅子。单先生本是大家公子,因一千系重大的官司而使家道衰落,家里人口不多,便搬到乡间居住,这座宅子便空了下来。有一天,大雪纷飞,路上没有行人。孔生偶然经过宅子的门口,里面出来一位少年,风采翩然。看见孔生,立即上前行礼,寒暄了几句,便邀他到家里去坐。孔生很喜欢他,便毫不迟疑地跟了进去。房舍都不很大,到处悬挂着织锦的帘幕,墙上都是古人字画。桌案上摆着一部书,签条上写着《琅嬛琐记》。略略翻阅一遍,内容都是他未曾看过的。孔生见那少年住在单先生的宅第中,以为他就是主人,也就不问他家的门第。少年仔细询问了孔生的行踪,同情他的处境,劝他开馆教学。孔生叹息道:“异乡漂泊之人,有谁愿意替我推荐呢?”少年道:“如果你不嫌我顽劣,我愿拜你为师。”孔生大喜,但不敢接受教师的称呼,请求做个朋友。孔生问道:“房子为何整天锁着?”少年答道:“这是单家的府宅,因单公子住在乡下,所以空了很久。我姓皇甫,老家在陕西。因为家宅被野火焚烧,暂时借居在这里。”孔生这才知道少年并非房主。当天晚上,两人纵情谈笑,少年便留孔生住下。天刚发亮,便有一小童进来生起炭火。少年先起身进了内宅,孔生还拥被而坐。一小童进来说道:“老太爷来了。”孔生连忙起身。一老者进来,须发皆白,向孔生殷殷致谢道:“先生不嫌弃我这顽劣的儿子,还肯教他读书。他刚刚学会涂抹两笔,先生不要因为是朋友,就拿他当同辈看待。”说完让人送上一身绸衣和貂皮帽子及鞋、袜各一件。看着孔生梳洗完毕,便令斟酒上菜。房里的几案、床榻和仆人们的衣裳,都叫不出名目来,只觉得光彩照人。喝了几杯酒,老翁起身告辞,拄着拐杖走了。吃完饭,皇甫公子送上他的习作,大都是古文诗词,没有一篇时艺八股,孔生问他原因,公子笑着说:“我不想求取功名。”晚上,公子又备了酒菜说:“今夜我们喝个痛快,明天便不能喝了。”又叫进小童说道:“看看太公睡下了吗,等他睡了,偷偷地把香奴叫来。”小童去了一会儿,先抱来一个装在绣花套子里的琵琶。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丫环,妆扮十分艳丽。公子让她弹一支《湘妃曲》。她用象牙拨子拨动琴弦,音调激扬哀越,节律全是从来未曾听到的。又让她用大杯子斟酒,直喝到三更才罢。第二天,两人早起读书。皇甫公子很聪明,过眼便能背出,两三个月以后,提笔写作,居然词意新颖,警句连篇。他们约定五天喝一次酒,每次喝酒一定叫香奴来。一天晚上,孔生喝得有些醉意,两眼紧盯着香奴。公子已领会他的意思,说道:“这丫环是我父亲身边的人,兄长孤身漂泊,没有家室,我日日夜夜在替你想办法。应该为你找一个好配偶。”孔生说:“如果你肯帮忙,一定要找一个像香奴的人。”公子笑着说:“你真是少见多怪,把香奴当做佳人,你的愿望也太容易满足了。”过了半年,孔生想到野外去游玩,走到门口,门却是反锁着的,便问其原因。公子答道:“家父怕有朋友来往使我不能专心读书,因此才闭门谢客。”孔生也就不再多说。正值夏天暑热蒸腾,他们把书斋搬到花园里。孔生胸脯上忽然生出一个肿得像桃大小的疮,一夜之间如同碗大,孔生疼痛难忍不停地呻吟。公子从早到晚守护着他,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又过了几天,病情更加严重,以至饮食不进。太公也来看望孔生,只是相对叹气。公子说:“我前天夜里就想,孔先生这病,只有娇娜妹妹能医治好。已派人到外婆家去叫她来,为何这么久还没到?”不一会小童进来禀告:“娇娜姑娘到了,姨奶奶和松姑娘也一同来了。”父子二人连忙跑进内室。稍过片刻,便领着妹妹来看孔生。娇娜大约有十三四岁,秋波流转,柳枝细腰婆娑有姿。孔生见到这样一个美人儿,立即忘却了病痛,精神为之一振。公子说道:“这位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像亲兄弟一般,妹妹要好好为他治病。”娇娜这才收敛羞容,挽起长袖,走到床前诊视。在她看病的时候,孔生只觉一股比兰花还香的气息。娇娜笑着说道:“他有这种病,是因他心脉动了。这病虽然危险,但还能治;只是疮已肿得很硬,一定要割开皮肉才行。”于是脱下一只金手镯,把它放在疮口上,慢慢往下按。疮口鼓起一寸多高,突出在镯子外面,那红肿的根际,都束在环内,不像以前那样大得像碗口了。于是用另一手撩起衣襟,取出佩刀,这刀的刀刃比纸还薄,一只手按着镯子,一只手拿着小刀,轻轻地贴近根际割去。黑红的脓血汩汩流下,染脏了床上的席子。孔生贪恋着接近娇容,不但不觉得疼痛,反而怕她割得太快,不能依偎很久。不一会儿,割下了腐烂的疮肉,圆圆的一团像从树上削下的树瘤。又叫人拿水来,替他清洗创口。娇娜从口中吐出一红色小丸,像弹子那么大,放在肉上按着旋转。刚转了一圈,便觉有热火腾起一般:第二圈,创口凉凉的有些发痒;第三圈转完,全身感到清凉,直透骨髓。娇娜收起红丸吞下去,说道:“好了!”连忙起身离去。孔生跳起来向她道谢,病好像一点也没有了。以后孔生经常思念娇娜的美貌,心中痛苦不堪。从此无心研读,痴痴地坐着发呆,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公子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小弟为你物色到一个合适的配偶。”孔生问:“是什么人?”公子答:“也是小弟的亲戚。”孔生沉思许久,只是说:“不必了。”然后面对墙壁念了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公子明白他的意图,说道:“家父很钦佩你的才学,常想和你结亲。但我只有一个小妹,年龄太小。我有一姨姐名叫阿松,已经十八岁了,容貌也不粗陋。如果你不相信,阿松姐每天到花园游玩,你可以等候在前面的厢房里,清楚地看一看。”孔生依了他的话,果然看到娇娜陪着一位美人走来,弯弯的眉、瘦小的脚,和娇娜不相上下。孔生十分高兴,请求公子为他作媒。第二天公子从内室出来,祝贺他道:“事情成了。”于是打扫了另外的院子,给孔生完婚。这天夜里,鼓乐喧闹,烟尘飞扬,见松娘好像仙人一般。忽然间能和她同衾共卧,使孔生感到月宫宝殿也不一定在天上才有。成亲之后,孔生十分满意。一天晚上,公子对孔生说道:“兄长教导之恩,没有一天可以忘怀。最近单公子打完官司回来了,房子要得很急,我们打算离开这里到西边去。看样子我们很难重聚,我也因此感到依恋难舍。”孔生愿意跟他们同去。公子劝他回归故里,孔生面有难色。公子说:“不必多虑,我马上可以送你走。”不多一会儿,太公领着松娘到,将百两黄金送给孔生。公子伸出左右两手拉住夫妇俩的手,嘱咐他们闭上眼睛不要偷看。孔生就觉得身子飘然腾空,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响,过了很久。公子说:“到了。”睁开眼睛一看,果然到了家乡。这才知道公子不是尘世间人。他高高兴兴地叩响家门。母亲出来一看,大喜过望,又见美貌的儿媳,尤其觉得欣慰。等到回头一看,公子已经离去了。松娘对婆婆十分孝敬,美貌和贤惠的名声,传得远近都知道。后来孔生考中进士,官授延安府司理,携同家眷前往任所。他的母亲因为路途遥远不能从行。松娘生有一男孩,名叫小宦。孔生因为得罪了巡按使被罢官,留在任所听候处理,不得擅自离去。一次到郊外打猎,遇见一美少年,骑一匹黑色马,不停地回头张望。仔细一看,却是皇甫公子。勒缰停马,两人悲喜交加。公子便邀请孔生到他那里去。来到一座村舍,树木繁茂,遮天蔽日。进了他家,只见门上装饰着水泡式的金色圆钉,宛然是大户人家。一问,娇娜妹妹已嫁,岳母已经亡故,彼此都很伤悲。孔生住了一夜告辞回去,又带妻子和儿子同来。娇娜也赶到,抱着孔生的儿子逗弄着说:“姐姐乱了我们的种了。”孔生拜谢她以前医病的恩德。娇娜笑着说:“姐夫是贵人。创口已经愈合,难道还没忘记痛吗?”妹夫吴郎也来拜见孔生。孔生一家住了两夜才回去。有一天,公子面带愁色来见孔生,说道:“老天爷要降灾祸,你能否相救?”孔生不知是什么灾难,却一口承当。公子急忙出去,把全家人带来,围着他跪下。孔生大吃一惊,急问缘由。公子说:“我们都不是人类,是狐狸。如今要遭天雷之劫。你若肯挺身相救,我们一家的性命都有希望保全;否则,请你抱着你的儿子离开,免得受牵连。”孔生发誓要同生共死。于是公子让他拿着宝剑立在门口,叮嘱他说:“如有巨雷轰顶,不要动!”孔生听从了他的教导。一会,果然望见阴云密布,天空昏暗如同黑石。回头一看旧居,深宅大院都没有了,只见一座高坟耸立,墓穴深不见底。他正在诧异,猛听霹雳一声,山摇地动;狂风夹着暴雨,多年老树也连根拔起。孔生觉得目眩耳聋,但仍然直立不动。忽然在一片浓云黑烟里,看见一利嘴长爪的魔鬼,从墓穴中抓取出一个人,顺着烟雾腾空而上。孔生瞥见那人的衣服鞋子,很像娇娜。于是急速向上一跳,用剑砍去,那人应声而落。忽然山崩地裂般的炸雷响起,孔生倒地而死。一会儿,天气放晴,娇娜自己苏醒过来。看见孔生死在身旁,大哭道:“孔郎为我而死,我还为什么活着呢!”这时松娘出来,两人抬着孔生回家。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又叫她哥哥用簪子拨开他的牙关,自己捏着孔生的下巴,用舌尖把红丸送入他的口中,又吻着他的嘴向里呵气。红丸随着气进了咽喉,格格地响了一阵。过了一会儿,孔生猛然苏醒,看见一家人都在,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于是全家团聚,转忧为喜。孔生认为坟穴不可久居,建议一同跟他回家。大家都赞同这个主意,惟独娇娜闷闷不乐。孔生劝她和妹夫一道去,她又怕公婆舍不下小儿子,一整天也没商议出结果。忽然吴家一个小佣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大家惊诧地询问,才知吴郎家也在同一天遭雷劫,满门都死光了。娇娜顿足大哭,泪流不止。大家一齐劝慰她。她才同意随大家回孔家。孔生进城,过了几天,便连夜匆忙整理行装。到家以后,用一座空院安置公子一家,常常把大门反锁上;孔生和松娘来到才打开。孔生和公子兄妹,在一起下棋喝酒谈笑欢宴,好像是一家人。小宦也长大了,面貌俊秀,有狐狸的精灵。出去游玩,都知道他是狐狸生的儿子。异史氏说道:“我对于孔生,并不羡慕他得到美丽的妻子,而羡慕他有一个美丽而亲昵的女友。看到她的容貌能够忘记饥饿,听见她的声音可以笑口常开。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时常一起谈笑欢宴,那么‘色授魂与’可是胜过‘颠倒衣裳’啊!”
4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费佳 打分:2 [2023-04-10 14:03:35] 来自江西
书生孔雪笠,是孔圣人的后代。为人宽厚温和,擅长诗文。他的一位好友在天台任县令,来信邀他前去。不料他一到那里,县令就死了。孔生穷困潦倒,连家也回不去了,只好借住菩陀寺,受雇为寺僧抄录经卷。在寺西面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座单先生的大宅子。单先生本是大家公子,因一千系重大的官司而使家道衰落,家里人口不多,便搬到乡间居住,这座宅子便空了下来。
有一天,大雪纷飞,路上没有行人。孔生偶然经过宅子的门口,里面出来一位少年,风采翩然。看见孔生,立即上前行礼,寒暄了几句,便邀他到家里去坐。孔生很喜欢他,便毫不迟疑地跟了进去。房舍都不很大,到处悬挂着织锦的帘幕,墙上都是古人字画。桌案上摆着一部书,签条上写着《琅嬛琐记》。略略翻阅一遍,内容都是他未曾看过的。孔生见那少年住在单先生的宅第中,以为他就是主人,也就不问他家的门第。少年仔细询问了孔生的行踪,同情他的处境,劝他开馆教学。孔生叹息道:“异乡漂泊之人,有谁愿意替我推荐呢?”少年道:“如果你不嫌我顽劣,我愿拜你为师。”孔生大喜,但不敢接受教师的称呼,请求做个朋友。孔生问道:“房子为何整天锁着?”少年答道:“这是单家的府宅,因单公子住在乡下,所以空了很久。我姓皇甫,老家在陕西。因为家宅被野火焚烧,暂时借居在这里。”孔生这才知道少年并非房主。当天晚上,两人纵情谈笑,少年便留孔生住下。天刚发亮,便有一小童进来生起炭火。少年先起身进了内宅,孔生还拥被而坐。一小童进来说道:“老太爷来了。”孔生连忙起身。一老者进来,须发皆白,向孔生殷殷致谢道:“先生不嫌弃我这顽劣的儿子,还肯教他读书。他刚刚学会涂抹两笔,先生不要因为是朋友,就拿他当同辈看待。”说完让人送上一身绸衣和貂皮帽子及鞋、袜各一件。看着孔生梳洗完毕,便令斟酒上菜。房里的几案、床榻和仆人们的衣裳,都叫不出名目来,只觉得光彩照人。喝了几杯酒,老翁起身告辞,拄着拐杖走了。吃完饭,皇甫公子送上他的习作,大都是古文诗词,没有一篇时艺八股,孔生问他原因,公子笑着说:“我不想求取功名。”晚上,公子又备了酒菜说:“今夜我们喝个痛快,明天便不能喝了。”又叫进小童说道:“看看太公睡下了吗,等他睡了,偷偷地把香奴叫来。”小童去了一会儿,先抱来一个装在绣花套子里的琵琶。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丫环,妆扮十分艳丽。公子让她弹一支《湘妃曲》。她用象牙拨子拨动琴弦,音调激扬哀越,节律全是从来未曾听到的。又让她用大杯子斟酒,直喝到三更才罢。第二天,两人早起读书。皇甫公子很聪明,过眼便能背出,两三个月以后,提笔写作,居然词意新颖,警句连篇。他们约定五天喝一次酒,每次喝酒一定叫香奴来。一天晚上,孔生喝得有些醉意,两眼紧盯着香奴。公子已领会他的意思,说道:“这丫环是我父亲身边的人,兄长孤身漂泊,没有家室,我日日夜夜在替你想办法。应该为你找一个好配偶。”孔生说:“如果你肯帮忙,一定要找一个像香奴的人。”公子笑着说:“你真是少见多怪,把香奴当做佳人,你的愿望也太容易满足了。”
过了半年,孔生想到野外去游玩,走到门口,门却是反锁着的,便问其原因。公子答道:“家父怕有朋友来往使我不能专心读书,因此才闭门谢客。”孔生也就不再多说。正值夏天暑热蒸腾,他们把书斋搬到花园里。孔生胸脯上忽然生出一个肿得像桃大小的疮,一夜之间如同碗大,孔生疼痛难忍不停地呻吟。公子从早到晚守护着他,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又过了几天,病情更加严重,以至饮食不进。太公也来看望孔生,只是相对叹气。公子说:“我前天夜里就想,孔先生这病,只有娇娜妹妹能医治好。已派人到外婆家去叫她来,为何这么久还没到?”不一会小童进来禀告:“娇娜姑娘到了,姨奶奶和松姑娘也一同来了。”父子二人连忙跑进内室。稍过片刻,便领着妹妹来看孔生。娇娜大约有十三四岁,秋波流转,柳枝细腰婆娑有姿。孔生见到这样一个美人儿,立即忘却了病痛,精神为之一振。公子说道:“这位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像亲兄弟一般,妹妹要好好为他治病。”娇娜这才收敛羞容,挽起长袖,走到床前诊视。在她看病的时候,孔生只觉一股比兰花还香的气息。娇娜笑着说道:“他有这种病,是因他心脉动了。这病虽然危险,但还能治;只是疮已肿得很硬,一定要割开皮肉才行。”于是脱下一只金手镯,把它放在疮口上,慢慢往下按。疮口鼓起一寸多高,突出在镯子外面,那红肿的根际,都束在环内,不像以前那样大得像碗口了。于是用另一手撩起衣襟,取出佩刀,这刀的刀刃比纸还薄,一只手按着镯子,一只手拿着小刀,轻轻地贴近根际割去。黑红的脓血汩汩流下,染脏了床上的席子。孔生贪恋着接近娇容,不但不觉得疼痛,反而怕她割得太快,不能依偎很久。不一会儿,割下了腐烂的疮肉,圆圆的一团像从树上削下的树瘤。又叫人拿水来,替他清洗创口。娇娜从口中吐出一红色小丸,像弹子那么大,放在肉上按着旋转。刚转了一圈,便觉有热火腾起一般:第二圈,创口凉凉的有些发痒;第三圈转完,全身感到清凉,直透骨髓。娇娜收起红丸吞下去,说道:“好了!”连忙起身离去。孔生跳起来向她道谢,病好像一点也没有了。以后孔生经常思念娇娜的美貌,心中痛苦不堪。从此无心研读,痴痴地坐着发呆,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公子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小弟为你物色到一个合适的配偶。”孔生问:“是什么人?”公子答:“也是小弟的亲戚。”孔生沉思许久,只是说:“不必了。”然后面对墙壁念了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公子明白他的意图,说道:“家父很钦佩你的才学,常想和你结亲。但我只有一个小妹,年龄太小。我有一姨姐名叫阿松,已经十八岁了,容貌也不粗陋。如果你不相信,阿松姐每天到花园游玩,你可以等候在前面的厢房里,清楚地看一看。”孔生依了他的话,果然看到娇娜陪着一位美人走来,弯弯的眉、瘦小的脚,和娇娜不相上下。孔生十分高兴,请求公子为他作媒。第二天公子从内室出来,祝贺他道:“事情成了。”于是打扫了另外的院子,给孔生完婚。这天夜里,鼓乐喧闹,烟尘飞扬,见松娘好像仙人一般。忽然间能和她同衾共卧,使孔生感到月宫宝殿也不一定在天上才有。成亲之后,孔生十分满意。
一天晚上,公子对孔生说道:“兄长教导之恩,没有一天可以忘怀。最近单公子打完官司回来了,房子要得很急,我们打算离开这里到西边去。看样子我们很难重聚,我也因此感到依恋难舍。”孔生愿意跟他们同去。公子劝他回归故里,孔生面有难色。公子说:“不必多虑,我马上可以送你走。”不多一会儿,太公领着松娘到,将百两黄金送给孔生。公子伸出左右两手拉住夫妇俩的手,嘱咐他们闭上眼睛不要偷看。孔生就觉得身子飘然腾空,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响,过了很久。公子说:“到了。”睁开眼睛一看,果然到了家乡。这才知道公子不是尘世间人。他高高兴兴地叩响家门。母亲出来一看,大喜过望,又见美貌的儿媳,尤其觉得欣慰。等到回头一看,公子已经离去了。
松娘对婆婆十分孝敬,美貌和贤惠的名声,传得远近都知道。后来孔生考中进士,官授延安府司理,携同家眷前往任所。他的母亲因为路途遥远不能从行。松娘生有一男孩,名叫小宦。孔生因为得罪了巡按使被罢官,留在任所听候处理,不得擅自离去。一次到郊外打猎,遇见一美少年,骑一匹黑色马,不停地回头张望。仔细一看,却是皇甫公子。勒缰停马,两人悲喜交加。公子便邀请孔生到他那里去。来到一座村舍,树木繁茂,遮天蔽日。进了他家,只见门上装饰着水泡式的金色圆钉,宛然是大户人家。一问,娇娜妹妹已嫁,岳母已经亡故,彼此都很伤悲。孔生住了一夜告辞回去,又带妻子和儿子同来。娇娜也赶到,抱着孔生的儿子逗弄着说:“姐姐乱了我们的种了。”孔生拜谢她以前医病的恩德。娇娜笑着说:“姐夫是贵人。创口已经愈合,难道还没忘记痛吗?”妹夫吴郎也来拜见孔生。孔生一家住了两夜才回去。
有一天,公子面带愁色来见孔生,说道:“老天爷要降灾祸,你能否相救?”孔生不知是什么灾难,却一口承当。公子急忙出去,把全家人带来,围着他跪下。孔生大吃一惊,急问缘由。公子说:“我们都不是人类,是狐狸。如今要遭天雷之劫。你若肯挺身相救,我们一家的性命都有希望保全;否则,请你抱着你的儿子离开,免得受牵连。”孔生发誓要同生共死。于是公子让他拿着宝剑立在门口,叮嘱他说:“如有巨雷轰顶,不要动!”孔生听从了他的教导。一会,果然望见阴云密布,天空昏暗如同黑石。回头一看旧居,深宅大院都没有了,只见一座高坟耸立,墓穴深不见底。他正在诧异,猛听霹雳一声,山摇地动;狂风夹着暴雨,多年老树也连根拔起。孔生觉得目眩耳聋,但仍然直立不动。忽然在一片浓云黑烟里,看见一利嘴长爪的魔鬼,从墓穴中抓取出一个人,顺着烟雾腾空而上。孔生瞥见那人的衣服鞋子,很像娇娜。于是急速向上一跳,用剑砍去,那人应声而落。忽然山崩地裂般的炸雷响起,孔生倒地而死。一会儿,天气放晴,娇娜自己苏醒过来。看见孔生死在身旁,大哭道:“孔郎为我而死,我还为什么活着呢!”这时松娘出来,两人抬着孔生回家。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又叫她哥哥用簪子拨开他的牙关,自己捏着孔生的下巴,用舌尖把红丸送入他的口中,又吻着他的嘴向里呵气。红丸随着气进了咽喉,格格地响了一阵。过了一会儿,孔生猛然苏醒,看见一家人都在,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于是全家团聚,转忧为喜。孔生认为坟穴不可久居,建议一同跟他回家。大家都赞同这个主意,惟独娇娜闷闷不乐。孔生劝她和妹夫一道去,她又怕公婆舍不下小儿子,一整天也没商议出结果。忽然吴家一个小佣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大家惊诧地询问,才知吴郎家也在同一天遭雷劫,满门都死光了。娇娜顿足大哭,泪流不止。大家一齐劝慰她。她才同意随大家回孔家。孔生进城,过了几天,便连夜匆忙整理行装。到家以后,用一座空院安置公子一家,常常把大门反锁上;孔生和松娘来到才打开。孔生和公子兄妹,在一起下棋喝酒谈笑欢宴,好像是一家人。小宦也长大了,面貌俊秀,有狐狸的精灵。出去游玩,都知道他是狐狸生的儿子。
异史氏说道:“我对于孔生,并不羡慕他得到美丽的妻子,而羡慕他有一个美丽而亲昵的女友。看到她的容貌能够忘记饥饿,听见她的声音可以笑口常开。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时常一起谈笑欢宴,那么‘色授魂与’可是胜过‘颠倒衣裳’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