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风谧竹吟 打分:2 [2020-06-26 21:03:17]
这篇文章很不错,文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也带有部分历史原型,如魏校长其人原型大概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了(曾拜访绍兴故居,对其三婚印象深刻),其师齐老原型应该是梁启超(主要是有逃亡日本的经历)。这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人。至于其他人没有特别的关注过就难以推测了。其实个人比较失望的是,作者查了那么多民国的资料,却至始至终局限于现代人对民国的刻板印象,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了。不过也难怪,当下环境,即使能够领会当时的人文风采与思想风潮,也难以写出来。本文能够展现其冰山一角,也比其他的民国文好上许多了。不过评论区的讨论重点始终拘泥于类似“攻受”“cp”等言情视角,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如果从“好文章能引发读者思考”这个角度来评价,似乎“引起读者对民国史料感兴趣”的作用未免有些太低了。
1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风谧竹吟 打分:2 [2020-06-26 21:03:17]
这篇文章很不错,文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也带有部分历史原型,如魏校长其人原型大概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了(曾拜访绍兴故居,对其三婚印象深刻),其师齐老原型应该是梁启超(主要是有逃亡日本的经历)。这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人。至于其他人没有特别的关注过就难以推测了。其实个人比较失望的是,作者查了那么多民国的资料,却至始至终局限于现代人对民国的刻板印象,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了。不过也难怪,当下环境,即使能够领会当时的人文风采与思想风潮,也难以写出来。本文能够展现其冰山一角,也比其他的民国文好上许多了。不过评论区的讨论重点始终拘泥于类似“攻受”“cp”等言情视角,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如果从“好文章能引发读者思考”这个角度来评价,似乎“引起读者对民国史料感兴趣”的作用未免有些太低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