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秦皇》  第13章

网友:大胖二胖爱吃排骨1% 打分:2 [2020-02-24 04:39:18]

我觉得始皇不残忍啊,也不是说不残忍,只是说这个残忍没有超过一个君王的度(我并不觉得对哈,只是封建社会…)历史上哪个皇帝不是手上人命一大把,横向对比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大王一个个的更过分,还无能。纵向对比朱元璋一杀杀好几万,全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唐太宗自己兄弟跨跨跨就给搞死了,还是亲兄弟。我就觉得始皇很赏罚分明啊,他弄死的她妈后来生的两个兄弟,是我我也想弄死……简直奇耻大辱!始皇不就因为坑了几百个儒生么?后来儒家独大就开始各种攻击,这世界上相当一部分读书人最会踩着别人捧自己。

8  

[1楼] 网友:风起苍岚 [2020-02-24 07:40:17]

可是始皇并没有杀几百个儒生啊,那是专门污蔑他的

1   [投诉]

[2楼] 网友:阿七岁45% [2020-02-24 09:16:15]

坑死的是术士

2   [投诉]

[3楼] 网友:花渊 [2020-02-24 09:26:53]

杀死两个同母弟弟,是因为他俩是嫪毐的儿子,嫪毐造反,按秦律,儿子必须处死,所以始皇是依法办事。至于“焚书坑儒”,《史记》上记载的是“焚诗书,坑术士”,跟儒家没啥关系,杀的是封建迷信的那群人(主要是他自己也被骗了)。

7   [投诉]

[4楼] 网友:白鸟 [2020-02-25 10:11:05]

儒家最擅长捧自己了,满口仁义道德,能不能做到另说。

2   [投诉]

[5楼] 网友:花细吟 [2020-03-03 09:11:10]

我记得好像说不是坑杀的儒生而是方士,搁现在就是天桥算命的骗子

8   [投诉]

[6楼] 网友:□□15% [2020-03-20 00:56:32]

秦皇的残暴一半是儒才家抹黑,另一半是秦律确实苛严,但当时的王公贵族都一个样,不拿庶民当人的。

2   [投诉]

[7楼] 网友:千里 [2020-04-16 17:48:01]

杀死的大多都是坑蒙拐骗的术士,秦始皇一开始给扶苏请老师请的还是儒家人,他虽然极力推崇法家,但也不是真的其他东西都听不进去。至于不把人当人,那时候的王公贵族都不把人当人,他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会这样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不能认同),不过秦律确实太严了,他各种措施也心急了些,人民没法休养生息,矛盾还特别尖锐……只能说真的尽力了,秦始皇超级超级厉害了

2   [投诉]

[8楼] 网友:暮黎烟22% [2020-04-18 02:14:36]

赞同6l,主要事后很多文人污蔑啦

    [投诉]

[9楼] 网友:泽昭 [2020-04-23 00:42:52]

要说残忍还是胡亥更狠叭,兄弟姐妹一个没剩……

    [投诉]

[10楼] 网友:血衣舞1% [2020-05-11 12:24:27]

并不是儒生,是方术士,搞丹药和巫医的人,史记说的很清楚,怎么传成这样的呢,我觉得和刘邦有关,事实上,相比始皇,刘邦才和项羽才能算是暴君吧,项羽火烧咸阳,刘邦就更不用说,狡兔死走狗烹说的不就是刘邦吗,和刘邦一块开国的有几个活着的,一个都没有,韩信有免死金牌都被他搞死了,而始皇占六国未屠一城,唯一坑杀20万赵军的战役那是白起搞的,当然也不是说白起不好,但是白起杀赵军的时候始皇还在赵国为质呢,至于焚书坑儒,这他妈连清朝文字狱杀的人关的人,消失的书的一点零头都算不上好吗,而且这些人还都是方术士不是儒生,说始皇暴君不就是因为他统一六国,事实上始皇做的事连其他所谓明君的残暴程度都赶不上,暴君谁传的,先是其余六国,再是刘邦项羽,但凡秦朝能够长一点,始皇都不能够被人说暴君

3   [投诉]

[11楼] 网友:26649782 [2020-05-18 02:59:11]

项羽火烧咸阳,毁灭典籍无数,并且夷灭始皇三族,毁了始皇宗庙,不仅如此,项羽在打战期间屠城无数,还坑杀了20万还是30万来着大秦投降的刑徒军,是真正的不把人当人。但那么多人赞美项羽的,就不说人家残暴,也是可悲。而刘邦比项羽要好点,但也屠了有五六城,建立大汉后就又开始狡兔死走狗烹。始皇和这两位比起来真是个仁慈的好人呐!其实说起残暴,怎么没人说满清的皇帝残暴呢!清朝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政策,死了几千万汉人。而从康熙到乾隆期间的几百起文字狱,更是毁灭典籍不计其数,抄家灭门无数。汉人稍微有点底蕴,有点骨气的都在清朝死光光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始大修书,不知毁灭了多少典籍,连与世无争的山海经都被修的只剩那么点了。最重要的是独尊儒家后,其他百家从此都开始成为不入流的了,就此一代代没落下去,尤其科学技术从此在儒家统治下成为奇技淫巧,地位尴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了。就此儒家人治即等级制永远大于法治,刑不上大夫,亲亲相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开始不断被吃绝户,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只能守着块贞节牌坊过活,不然一不留心就可能被族里轻易浸猪笼。生下女婴,经常被淹死,现在这种现象都有。有些儒家遗毒,根植到人民骨子里了,比如现在的官场上多明显。而秦朝有几点是六国和后世两千年的儒家王朝没法比的,比如秦法之下邢不避大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女人可以正常和离改嫁,秦法规定男人家暴女人要受罚,还有秦法认为女婴也是命,随便被淹死也要受罚。另外随便打架要受罚,所以秦朝小混混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担心有人来向你收保护费了。最有意思的是秦法规定必须见义勇为,也就是说你见义勇为了有赏钱,见死不救有罚。这个必须做好事估计现代人确实不习惯,六国百姓一开始可能也不习惯吧!不可思议的是秦法居然还保护罪犯的人权,这个可以说很现代化了。可以说整部秦法都贯彻了有赏有罚四个字。其实我觉得秦法对六国百姓来说很友好,但对六国贵族来说就不友好了,因为秦法之下他们没特权了,以前他们可以随意欺压百姓,现在都是法律之下一视同仁,所以只能到处宣言秦法残暴。而要想让所有六国不识字的百姓都知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实话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啊,只有秦国步入了半封建社会。和秦国凡事以法度之比起来六国百姓从前才是真的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奴隶社会开始真正进入封建社会,断送了六国贵族从前奴隶主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秦始皇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够狠,对六国贵族太仁慈了。而孔夫子代表的是奴隶主和贵族,所以秦灭亡后,后世两千年儒治下不过还是半封建半奴隶社会罢了。而秦若没亡,以法治国下,要想人人知法懂法,知识的普及速度,科举的到来,必然会比儒治之下更快。而且秦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出了名的,秦的二十级军功制也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所以秦对人才的思想更开放。不像六国都是世袭制,就像张良家五代相韩,不出意外,张良就会继承父辈成为下一代的丞相,人一出生就是人生巅峰啊,只要你不是太蠢,相位妥妥的。所以六国贵族必然不会安分,落差太大了。就像那个陈胜吴广是因为大雨延误怕砍头而起义,口号是秦法严苛要砍头,扶苏公子枉死要为他报仇。但实际上秦法规定各种延误视程度而言,罚一副铠甲到几副铠甲等,从没有砍头一说。这个出土秦简上有记录。他就是骗那些不懂法的农民的。而后来他要召集人马,就得换个口号了,开始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了。为啥他要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呢!细思极恐!而他在起义之前已经安排好,在鱼腹里放入陈胜王,大楚兴的帛书,以制造神秘感。可见早有预谋。而一个识字的有胆识的规划的周周到到的人会是一个普通农民?实际上他是军官出身,而且说不定与项氏一族还有联系。而在那个时代除了贵族和没落贵族识字的能有几个人!包括刘邦也一样。

5   [投诉]

[12楼] 网友:26649782 [2020-05-18 03:36:18]

项羽火烧咸阳,毁灭典籍无数,并且夷灭始皇三族,毁了始皇宗庙,不仅如此,项羽在打战期间屠城无数,还坑杀了20万还是30万来着大秦投降的刑徒军,是真正的不把人当人。但那么多人赞美项羽的,就不说人家残暴,也是可悲。而刘邦比项羽要好点,但也屠了有五六城,建立大汉后就又开始狡兔死走狗烹。始皇和这两位比起来真是个仁慈的好人呐!其实说起残暴,怎么没人说满清的皇帝残暴呢!清朝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政策,死了几千万汉人。而从康熙到乾隆期间的几百起文字狱,更是毁灭典籍不计其数,抄家灭门无数。汉人稍微有点底蕴,有点骨气的都在清朝死光光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始大修书,不知毁灭了多少典籍,连与世无争的山海经都被修的只剩那么点了。最重要的是独尊儒家后,其他百家从此都开始成为不入流的了,就此一代代没落下去,尤其科学技术从此在儒家统治下成为奇技淫巧,地位尴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了。就此儒家人治即等级制永远大于法治,刑不上大夫,亲亲相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开始不断被吃绝户,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只能守着块贞节牌坊过活,不然一不留心就可能被族里轻易浸猪笼。生下女婴,经常被淹死,现在这种现象都有。有些儒家遗毒,根植到人民骨子里了,比如现在的官场上多明显。而秦朝有几点是六国和后世两千年的儒家王朝没法比的,比如秦法之下邢不避大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女人可以正常和离改嫁,秦法规定男人家暴女人要受罚,还有秦法认为女婴也是命,随便被淹死也要受罚。另外随便打架要受罚,所以秦朝小混混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担心有人来向你收保护费了。最有意思的是秦法规定必须见义勇为,也就是说你见义勇为了有赏钱,见死不救有罚。这个必须做好事估计现代人确实不习惯,六国百姓一开始可能也不习惯吧!不可思议的是秦法居然还保护罪犯的人权,这个可以说很现代化了。可以说整部秦法都贯彻了有赏有罚四个字。其实我觉得秦法对六国百姓来说很友好,但对六国贵族来说就不友好了,因为秦法之下他们没特权了,以前他们可以随意欺压百姓,现在都是法律之下一视同仁,所以只能到处宣言秦法残暴。而要想让所有六国不识字的百姓都知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实话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啊,只有秦国步入了半封建社会。和秦国凡事以法度之比起来六国百姓从前才是真的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奴隶社会开始真正进入封建社会,断送了六国贵族从前奴隶主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秦始皇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够狠,对六国贵族太仁慈了。而孔夫子代表的是奴隶主和贵族,所以秦灭亡后,后世两千年儒治下不过还是半封建半奴隶社会罢了。而秦若没亡,以法治国下,要想人人知法懂法,知识的普及速度,科举的到来,必然会比儒治之下更快。而且秦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出了名的,秦的二十级军功制也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所以秦对人才的思想更开放。不像六国都是世袭制,就像张良家五代相韩,不出意外,张良就会继承父辈成为下一代的丞相,人一出生就是人生巅峰啊,只要你不是太蠢,相位妥妥的。所以六国贵族必然不会安分,落差太大了。就像那个陈胜吴广是因为大雨延误怕砍头而起义,口号是秦法严苛要砍头,扶苏公子枉死要为他报仇。但实际上秦法规定各种延误视程度而言,罚一副铠甲到几副铠甲等,从没有砍头一说。这个出土秦简上有记录。他就是骗那些不懂法的农民的。而后来他要召集人马,就得换个口号了,开始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了。为啥他要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呢!细思极恐!而他在起义之前已经安排好,在鱼腹里放入陈胜王,大楚兴的帛书,以制造神秘感。可见早有预谋。而一个识字的有胆识的规划的周周到到的人会是一个普通农民?实际上他是军官出身,而且说不定与项氏一族还有联系。而在那个时代除了贵族和没落贵族识字的能有几个人!包括刘邦也一样。要说秦国史就是一个变法图强史,秦始皇更是一代改革家。而六国也曾变法图强过,但都不彻底。只有秦的改革最彻底,最后从贫弱的西锤小国成为强秦。纵观历史,做了点实事,想着往前走的一般都是法家。而儒家永远都是崇古,效法圣人,想让儒家改革跟要他们命一样。然而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可悲可叹。一句话:法家厚今薄古,畅想未来,福泽国家及子孙后代;儒家厚古薄今,活在当下,只肥自家家族。一个主为国家,一个主为家族,高下立判!

    [投诉]

[13楼] 网友:26649782 [2020-05-18 04:08:11]

项羽火烧咸阳,毁灭典籍无数,并且夷灭始皇三族,毁了始皇宗庙,不仅如此,项羽在打战期间屠城无数,还坑杀了20万还是30万来着大秦投降的刑徒军,是真正的不把人当人。但那么多人赞美项羽的,就不说人家残暴,也是可悲。而刘邦比项羽要好点,但也屠了有五六城,建立大汉后就又开始狡兔死走狗烹。始皇和这两位比起来真是个仁慈的好人呐!其实说起残暴,怎么没人说满清的皇帝残暴呢!清朝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政策,死了几千万汉人。而从康熙到乾隆期间的几百起文字狱,更是毁灭典籍不计其数,抄家灭门无数。汉人稍微有点底蕴,有点骨气的都在清朝死光光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始大修书,不知毁灭了多少典籍,连与世无争的山海经都被修的只剩那么点了。最重要的是独尊儒家后,其他百家从此都开始成为不入流的了,就此一代代没落下去,尤其科学技术从此在儒家统治下成为奇技淫巧,地位尴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了。就此儒家人治即等级制永远大于法治,刑不上大夫,亲亲相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开始不断被吃绝户,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只能守着块贞节牌坊过活,不然一不留心就可能被族里轻易浸猪笼。生下女婴,经常被淹死,现在这种现象都有。有些儒家遗毒,根植到人民骨子里了,比如现在的官场上多明显。而秦朝有几点是六国和后世两千年的儒家王朝没法比的,比如秦法之下邢不避大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女人可以正常和离改嫁,秦法规定男人家暴女人要受罚,还有秦法认为女婴也是命,随便被淹死也要受罚。另外随便打架要受罚,所以秦朝小混混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担心有人来向你收保护费了。最有意思的是秦法规定必须见义勇为,也就是说你见义勇为了有赏钱,见死不救有罚。这个必须做好事估计现代人确实不习惯,六国百姓一开始可能也不习惯吧!不可思议的是秦法居然还保护罪犯的人权,这个可以说很现代化了。可以说整部秦法都贯彻了有赏有罚四个字。其实我觉得秦法对六国百姓来说很友好,但对六国贵族来说就不友好了,因为秦法之下他们没特权了,以前他们可以随意欺压百姓,现在都是法律之下一视同仁,所以只能到处宣言秦法残暴。而要想让所有六国不识字的百姓都知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实话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啊,只有秦国步入了半封建社会。和秦国凡事以法度之比起来六国百姓从前才是真的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奴隶社会开始真正进入封建社会,断送了六国贵族从前奴隶主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秦始皇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够狠,对六国贵族太仁慈了。而孔夫子代表的是奴隶主和贵族,所以秦灭亡后,后世两千年儒治下不过还是半封建半奴隶社会罢了。而秦若没亡,以法治国下,要想人人知法懂法,知识的普及速度,科举的到来,必然会比儒治之下更快。而且秦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出了名的,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有本事都能得到重用,比如12岁的甘罗,比如女子也要服兵役,秦的二十级军功制也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所以秦对人才的思想更开放。不像六国都是世袭制,就像张良家五代相韩,不出意外,张良就会继承父辈成为下一代的丞相,人一出生就是人生巅峰啊,只要你不是太蠢,相位妥妥的。所以六国贵族必然不会安分,落差太大了。就像那个陈胜吴广是因为大雨延误怕砍头而起义,口号是秦法严苛要砍头,扶苏公子枉死要为他报仇。但实际上秦法规定各种延误视程度而言,罚一副铠甲到几副铠甲等,从没有砍头一说。这个出土秦简上有记录。他就是骗那些不懂法的农民的。而后来他要召集人马,就得换个口号了,开始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了。为啥他要喊为扶苏报仇的口号呢!细思极恐!而他在起义之前已经安排好,在鱼腹里放入陈胜王,大楚兴的帛书,以制造神秘感。可见早有预谋。而一个识字的有胆识的规划的周周到到的人会是一个普通农民?实际上他是军官出身,而且说不定与项氏一族还有联系。而在那个时代除了贵族和没落贵族识字的能有几个人!包括刘邦也一样。要说秦国史就是一个变法图强史,秦始皇更是一代改革家。而六国也曾变法图强过,但都不彻底。只有秦的改革最彻底,最后从贫弱的西锤小国成为强秦。纵观历史,做了点实事,想着往前走的一般都是法家。而儒家永远都是崇古,效法圣人,想让儒家改革跟要他们命一样。然而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可悲可叹。一句话:法家厚今薄古,畅想未来,福泽国家及子孙后代;儒家厚古薄今,活在当下,只肥自家家族。一个主为国家,一个主为家族,高下立判!

4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7 19:40:3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