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第10章

网友:满意55% 打分:2 [2019-02-14 16:29:34]

人心人性真的很微妙。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展现方式。
文中女主母女的情形让我想起我的幼年童年,七十年代,旧时代到现代的过渡期。
我的奶奶还在的话过百岁了,她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处事公允,德威兼备,一众儿女无比孝顺,在家族中地位超然。她有若干内孙,若干外孙。内孙才是她名下子孙,外孙是别人家的人,她普通慈爱之余,不太重视。
内孙中,虽然物质事理上她一视同仁,但喜爱程度显著不同。不太合她意或不太合她眼缘的,她就冷淡些,合意的就明显宠爱些。而对于她较宠爱的孙辈,家族里其他人等就会跟风捧着些。
再来说很疼我更疼我弟弟的爸爸。理工男,喜欢文史,思想比较复古。相貌堂堂,十分威严。
那个年代,爸爸妈妈两地分居多年,等好不容易调动工作在一起,妈妈带着我们姐弟跟爸爸团圆时,我已经五六岁,记事了。我曾经听我爸爸跟我妈妈说,这个女儿在他面前不大方,有点畏畏缩缩,跟他不亲近,不招人喜欢。他还多次看着我说,怎么长这么一张脸(不好看),肤色不白净,下巴这么大云云。。。
总之,我记忆中,在我展露读书天赋之前,我爸爸不太喜欢我(虽然他老人家坚决不承认)。
按照现在的教育思维,我是他唯一的女儿,从小没跟他一起生活,就算婴幼儿时见过爸爸也忘了样子,初来到另一个省份,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一脸胡子吓死人的陌生大男人,刚开始我怕他不亲近他不是很自然吗,他应该愧疚地多哄哄我。不知道爸爸妈妈那时想没想过这点,反正我童年少年时代跟我爸都不太亲近,长大后即便跟我爸无话不谈,但始终做不出亲密举动。
我想,是否原因之一在于宗族时代,一般都是子女众多,然资源(包括父母的时间精力资源)十分有限,所以那时长辈更看重天性禀赋。碰到禀赋差的子女,除非是唯一唯二的孩子,很多时候就放弃了。而长辈的性情才具见识又各不相同。如此一来,有些长辈就容易走偏,单凭喜好行事对人。
另外,在我的成长期,我爸点到即止的正确引导对我的正面作用很大,但是,他的这种引导点拨往往都是伴随着略嫌弃的表情/讥讽的眼神的。。。就像萧夫人。我老爸信奉的是君子抱孙不抱子,堂前教子。。。

   

[1楼] 网友:熊猫 [2019-02-14 16:39:41]

这就是人性吧,有的人越大越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改正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09 21:29:5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