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庶长子》  第1章

网友:阿宁36% 打分:2 [2019-10-21 05:59:25]

???看的一脸懵逼,打压庶子,嫡庶云泥之别也得是在王侯公卿,贵族世家吧。你一个七品县令凑什么热闹,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作为官僚阶级的底层,不都是拼尽一切往上爬吗?
王侯公卿家,父亲有爵位会给嫡长子。有恩荫名额也优先嫡长子,因此拉开的区别才叫嫡庶悬殊。至于生长环境,能有什么大区别?不过是母亲资产差异,带来的衣食住行 零花钱不一样。至于最关键的教育情况,都上着一样的学校,请着一样的老师。
而且,如果庶子读书好,手腕厉害,谁牛逼还不一定呢。能正儿八经进士及第的,谁稀罕恩荫。
至于庶子为奴,嫡子是主,那都是多年前,魏晋时代的事吧,文里的背景都有科举了。所以,这个姐姐是活在梦里吗?这个家族是有幻想症吗?
七品芝麻官,自己都是官僚阶级最底层了,除了钱,还能给孩子留下啥含金量超高的东西?儿子未来发展怎么样,主要看他科举,看他能力。嫡庶完全不矛盾!甚至优秀了还可以互相帮助。再说,这种情况越是没本事才越惦记家产,家庭越不睦吧。
嫡母这样做,勉强可以说太蠢,这个爹这么做就太匪夷所思了,什么时候古代唯二的儿子这么不值钱了,看见长子这么优秀,不该寄予厚望,使劲培养,希望他照拂幼弟,能带领家族走上新台阶吗。
别人做事情图利
男主家族做事:
努力促进家庭矛盾?拼命打击我方选手,进而限制家族未来发展?降低自己能传宗接代下去的概率?……
人家迷惑行为

   

[1楼] 网友:杳杳 [2019-10-21 07:27:18]

hh你说得对

    [投诉]

[2楼] 网友:emily [2019-10-26 14:32:30]

是的!正常人的想法都该这样认为!

1   [投诉]

[3楼] 网友:账号已注销 [2019-11-03 02:42:00]

+1,我看到嫡庶之别的时候就在想,这家难道是世家家族,结果看了正文被绝倒。一家就两个儿子,中年才生出嫡子,特么还搞得跟斗鸡眼似的,这是在嫌家败得太迟了么?

1   [投诉]

[4楼] 网友:鲤鱼 [2019-11-04 11:01:21]

很对,这个爹很迷惑

    [投诉]

[5楼] 网友:苏渊 [2019-11-07 17:39:33]

是的,其实科举制的兴盛让嫡庶差别越来越小,毕竟读书这东西是看天赋。如果是五品以上勉强还有个国子监恩荫名额之争什么的,不过也要看情况,毕竟国子监也不是什么单纯读书的地方,你在里面也不是说就一定能考上科举改变命运。说白了,宋以后科举越来越兴盛,个人能力才是主要区别。宋代著名宰相韩琦还是谁,还是个婢生子呢,人家照样官居一品。除非是勋贵之家,爵位只有一个,不然书香门第其实不是太讲究嫡庶的啊。当然,那种依靠母亲娘家人脉去某某书院读书或者怎样肯定是有的,但嫡庶真的没有天壤之别。说白了,爵位只有军功才能得到,非常稀有,侯爷跟没有继承爵位的兄弟有天壤之别,再加上爵位这东西外人抢不走,只有自己家人能继承,再加上晋升希望不大,所以可以放心大胆搞内讧。但你们一群科举官员,再牛也都是官员啊?五品官和七品官有啥区别吗?更何况这时候守望相助远比两个人打出狗脑子重要的多。毕竟你再牛也顶多在一部之内掌握实权,你的主要敌人是你的副手你的上司,而不是有可能成为你助力的亲兄弟。比如苏轼苏辙,假设他俩是同父异母,他们还是会联合而不是对立啊?毕竟兄弟怎么都比外人可靠,宦海沉浮这都不懂还做什么官?

1   [投诉]

[6楼] 网友:行至路上 [2019-11-14 22:50:53]

我觉得比较迷惑的一点是古代幼儿夭折率高,一个婴儿刚出生就这种态度,难道不怕自己亲儿子夭折了抱来的儿子也不和自己亲吗?这知县和夫人是不是傻?

    [投诉]

[7楼] 网友:知我如此 [2019-11-15 00:41:53]

是的呢,嫡子之所以地位高就是因为他能继承身份,尤其对有爵位的来说,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小门小户没啥爵位,就不那么讲究嫡庶了。就算从家主是为了家庭和谐考虑也讲不通,真重视夫人,那就没娶小妾啊,都有小妾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讲不通讲不通

1   [投诉]

[8楼] 网友:小包子 [2019-11-24 14:26:52]

万历的老师申时行还是个私生子呢

    [投诉]

[9楼] 网友:夕措 [2019-11-25 10:57:34]

这怕不是有个与国同休的铁帽子亲王爵位要继承。。。。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5-17 19:27:3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