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文雯纹 打分:2 [2020-12-10 19:14:01]
泄露考题,是死刑啊?怎么敢押题不中全额退款啊?
3
[1楼] 网友:咦,找到一篇好文!9% [2020-12-15 13:24:17]
泄露考题是知道考题然后泄露,男主是凭本事压中考题,两者不一样好吗?现代不也是很多压题密卷吗?
8 [投诉]
[2楼] 网友:秦洛 [2020-12-25 16:37:52]
那是建立在现代基本能保证考题不泄露。男主他爸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本身位高权重有这个可能看到考试内容,然后这瓜田李下的,保不准哪个有心人就给来一句莫须有
3 [投诉]
[3楼] 网友:折柳戏欢颜 [2020-12-25 23:02:40]
?考试是吏部的事吧?一个太监,官再大也干涉不了考试的。。。。无论是清流还是能吏。但凡是读书人多看不起太监一流。怎么可能让他有这么大的权力呀?
1 [投诉]
[4楼] 网友:knight-sofa [2021-01-05 19:53:45]
???考试是礼部呀。科举舞弊泄题是很严重的事,鄙视太监和这个太监位高权重不冲突啊,历史上多少权宦。
5 [投诉]
[5楼] 网友:金中林夕 [2021-02-17 14:34:05]
2楼说的很有道理,你说是凭自己本事压中的,有证据吗?别人说你因家里权势泄露考题倒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为什么一开始非要卖科举的书???
4 [投诉]
[6楼] 网友:2019沸腾年代33% [2021-05-27 14:12:52]
①严格来说,“犯罪”是个动宾结构。“犯”是动词,是“有过程的”。“罪”是“动因+过程”的双重结果。如果封建王朝也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并以法律为准绳)”,讲究办案流程,事实真实且公正,则不会出现“2楼书友”质疑的情况。②再说说5楼书友提出的“质疑”,其实是个“举证责任(是否倒置)”的问题。若是涉嫌“科举(泄题式)舞弊”,则刑诉机关需(至少)捕捉丶拿住“谁丶什么时间丶以何种方式及经济付出丶从何人或机构手中获得科举试题”,而非要求科举资料类出版经营机构主动交待他们“如何没有舞弊窃题”!③如前文所述,出版和销售“模拟试题丶押题卷”的书社丶书局有许多,不能认为“押中的就是舞弊”,没押中的就是合法丶正常经营,这是“鞭打快牛”丶满清式反文明进步的典型思想。再以及,其实国子监内部的“名师小课堂重点优秀学子考前辅导”,也会剖析主考官个人行文特征丶偏好,也会为爱徒细改模拟卷,更会预测考题。既使是2021年的今天,不仅是高考,更有各种职业价值含量极高的“考证丶考资格(曾经风靡的托福丶GRE丶GMAT丶雅思)”,都有着“极成熟”的考前策略,尤其是“试题预测”。举个栗子。我们当年的高考,彼此还是文理分班,各为6科,总分分别为640分和720分。值得乐道的是,那一届全市中考全满贯的22个人(本校有13个),7人在文科班,考前5位大佬凑在一起“对了下题”,于是,包括作文题,语数外约95%全猜中,史地政主观题约70%猜中(彼时文科副科内容很少,约是现今教材1/3,总之我本人只看了一下午,哈哈哈)。而那一届,所有考前凑题的(包括旁听的),据说都多考出60几分,我也听了一耳朵,仅数学就多考出近40分)。以上,除非“过于强调皇权的阴晴不定丶到处找茬和政敌陷害”,文中的“大数据筛题”其实既合理也合法。当然,作者设定“不加题目解析丶预测出多个考题丶糙纸低质粗陋印质并低价”,很好地规避风险,既捞钱扬名又切入时尚高端出版业大蛋糕,堪赞!
[7楼] 网友:喵喵喵 [2022-07-31 16:24:47]
考研党肖大大不也每年压中题吗,但是也没人管他啊,就是凭实力
[投诉]
[8楼] 网友:流觞10% [2022-10-26 09:12:59] 来自福建
又不是真的泄露考题,没证据的事怕什么。我只觉得如果15题就能压中考题金手指太大。
[9楼] 网友:君烨 [2024-08-28 10:41:09] 来自天津
不是,不一样啊,你一个外人搞押题没问题,就像现在有很多押题班,但是你问问那些出卷人家属或者教育局局长的家属敢不敢搞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证据,舆论就能淹死你,更何况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只要皇帝信了舆论,证据真的重要吗?
2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文雯纹 打分:2 [2020-12-10 19:14:01]
泄露考题,是死刑啊?怎么敢押题不中全额退款啊?
3
[1楼] 网友:咦,找到一篇好文!
9% [2020-12-15 13:24:17]
泄露考题是知道考题然后泄露,男主是凭本事压中考题,两者不一样好吗?现代不也是很多压题密卷吗?
8 [投诉]
[2楼] 网友:秦洛 [2020-12-25 16:37:52]
那是建立在现代基本能保证考题不泄露。男主他爸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本身位高权重有这个可能看到考试内容,然后这瓜田李下的,保不准哪个有心人就给来一句莫须有
3 [投诉]
[3楼] 网友:折柳戏欢颜 [2020-12-25 23:02:40]
?考试是吏部的事吧?一个太监,官再大也干涉不了考试的。。。。无论是清流还是能吏。但凡是读书人多看不起太监一流。怎么可能让他有这么大的权力呀?
1 [投诉]
[4楼] 网友:knight-sofa [2021-01-05 19:53:45]
???考试是礼部呀。科举舞弊泄题是很严重的事,鄙视太监和这个太监位高权重不冲突啊,历史上多少权宦。
5 [投诉]
[5楼] 网友:金中林夕 [2021-02-17 14:34:05]
2楼说的很有道理,你说是凭自己本事压中的,有证据吗?别人说你因家里权势泄露考题倒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为什么一开始非要卖科举的书???
4 [投诉]
[6楼] 网友:2019沸腾年代
33% [2021-05-27 14:12:52]
①严格来说,“犯罪”是个动宾结构。“犯”是动词,是“有过程的”。“罪”是“动因+过程”的双重结果。如果封建王朝也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并以法律为准绳)”,讲究办案流程,事实真实且公正,则不会出现“2楼书友”质疑的情况。②再说说5楼书友提出的“质疑”,其实是个“举证责任(是否倒置)”的问题。若是涉嫌“科举(泄题式)舞弊”,则刑诉机关需(至少)捕捉丶拿住“谁丶什么时间丶以何种方式及经济付出丶从何人或机构手中获得科举试题”,而非要求科举资料类出版经营机构主动交待他们“如何没有舞弊窃题”!③如前文所述,出版和销售“模拟试题丶押题卷”的书社丶书局有许多,不能认为“押中的就是舞弊”,没押中的就是合法丶正常经营,这是“鞭打快牛”丶满清式反文明进步的典型思想。再以及,其实国子监内部的“名师小课堂重点优秀学子考前辅导”,也会剖析主考官个人行文特征丶偏好,也会为爱徒细改模拟卷,更会预测考题。既使是2021年的今天,不仅是高考,更有各种职业价值含量极高的“考证丶考资格(曾经风靡的托福丶GRE丶GMAT丶雅思)”,都有着“极成熟”的考前策略,尤其是“试题预测”。举个栗子。我们当年的高考,彼此还是文理分班,各为6科,总分分别为640分和720分。值得乐道的是,那一届全市中考全满贯的22个人(本校有13个),7人在文科班,考前5位大佬凑在一起“对了下题”,于是,包括作文题,语数外约95%全猜中,史地政主观题约70%猜中(彼时文科副科内容很少,约是现今教材1/3,总之我本人只看了一下午,哈哈哈)。而那一届,所有考前凑题的(包括旁听的),据说都多考出60几分,我也听了一耳朵,仅数学就多考出近40分)。以上,除非“过于强调皇权的阴晴不定丶到处找茬和政敌陷害”,文中的“大数据筛题”其实既合理也合法。当然,作者设定“不加题目解析丶预测出多个考题丶糙纸低质粗陋印质并低价”,很好地规避风险,既捞钱扬名又切入时尚高端出版业大蛋糕,堪赞!
5 [投诉]
[7楼] 网友:喵喵喵 [2022-07-31 16:24:47]
考研党肖大大不也每年压中题吗,但是也没人管他啊,就是凭实力
[投诉]
[8楼] 网友:流觞
10% [2022-10-26 09:12:59]
来自福建
又不是真的泄露考题,没证据的事怕什么。我只觉得如果15题就能压中考题金手指太大。
1 [投诉]
[9楼] 网友:君烨 [2024-08-28 10:41:09] 来自天津
不是,不一样啊,你一个外人搞押题没问题,就像现在有很多押题班,但是你问问那些出卷人家属或者教育局局长的家属敢不敢搞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证据,舆论就能淹死你,更何况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只要皇帝信了舆论,证据真的重要吗?
2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