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碎年 打分:0 [2020-01-31 01:15:12]
记者:这也是我想问您的下一个问题,.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被称作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之外的世界第三大表演体系,这是如何来定论的呢?傅谨:这是一个很荒唐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三大表演体系”。这个说法的起源是1962年黄佐临的一个会议发言,他指出梅兰芳的表演体系跟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不一样。他之所以特别提出梅兰芳表演体系的独特性,背景是在这之前我们受到从苏联而来的西方的影响,以至于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很多人把梅兰芳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用“现实主义”这样的西方戏剧理念套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当然很不合适。但在那个年代,当你被称作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时候,是说明你的艺术被承认了,谁会否认或者愿意否认呢?可是把现实主义当作评价演员的重要标准,就等于我们接受了以现实主义为最高表现原则的美学理想,中国戏曲很多表演原则就此都崩溃了。戏剧界对此当然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黄佐临在这个时候提出“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基于中国戏曲摆脱苏俄洋教条统治的迫切需求以及实际的可能性。这看法本身有合理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后来它被人们衍化成所谓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就成了笑话了。近些年很多学者写过文章批评这种说法,但这种以讹传讹的东西容易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被当成常识,连戏剧学院的课堂上都会听到这种说法。记者:也就是说这并非国际间承认的权威说法?傅谨:是的,这样的表述不具有任何国际性,即使西方戏剧界也不会同意他们的表演体系只有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两种,更不用说太多的非西方民族,都不会同意话剧加戏曲就是世界戏剧的说法。你可能把中国戏曲表演放到世界坐标系上加以体认,但要是这样,也许这个世界存在80种表演体系,也许有200种,当我们说世界上有三大表演体系时,我们置其他国家的表演体系于何地呢?日本能乐算什么表演体系?印度戏剧又是什么表演体系?那非洲戏剧呢?况且,具体谈到中国戏曲,我也不认为梅兰芳就能代表中国戏曲的表演,京剧当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但京剧在表演艺术上达到的高度比不上昆曲,所以京剧永远以昆曲为师。除此之外,无论是川剧、秦腔、粤剧都有自己非常成熟的表演手法和优秀的演员,他们的表演风格也许跟梅兰芳有相似之处,但要说梅兰芳就代表了他们,那显然不合适。就京剧本身而言,梅兰芳也不是独一无二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演员,他怎么能把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也代表了呢?这些大师的成就都不在梅兰芳之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梅兰芳这个词当作象征来用。
[1楼] 网友:碎年 [2020-01-31 01:15:49]
这是一个采访,大大可以看看
[投诉]
[2楼] 网友:碎年 [2020-01-31 01:17:28]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主持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京剧学学科建设”等研究,担任北京市教委“京剧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出版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新中国戏剧史》、《戏曲美学》等10部,并发表过多篇影响广泛的学术论文。?
[3楼] 网友:此亦飞之至 [2020-01-31 01:23:21]
硬核科普,姐妹你太厉害了!
[4楼] 网友:慕溪染 [2020-01-31 01:25:37]
刚点开文就看到了,忽然不想下水
[5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27:10]
明白了,认认真真看完了。确实,之前在课堂上学习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然后梅兰芳这边课本原话应该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后半段这个把其他大家拿出来说稍微有点牵强,但之前我确实没有考虑过国际上是否认同以梅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是否为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不过我知道有一点,历史书上有很多东西为专家所批判,大家都在骂,改版了那就是骂对了,没改版就跟着教科书来。毕竟我也不是表演系,更不是可以去商讨这些到底算不算数的专家,我只能从导演角度探讨这些。虽说导演学的东西包括很多,其中也有专门的表演课程,但确实表演课程没有学书本知识,都是以实践为主,也就是说,我们上课内容不是追究这些到底是不是三大表演体系,而是该怎么把一种情绪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方式的专有名词是什么。还是很感谢你的分享,让我的知识面与眼界得到扩充!
[6楼] 网友:はからない [2020-01-31 01:29:10]
这个硬核科普阔以
[7楼] 网友:はからない [2020-01-31 01:29:15]
[8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35:18]
刚刚去查了一下,还有些东西想贴上来与你分享,很感谢你刚刚的分享。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从事这个行业,百度上以及教科书还有所有老师以口传授,我们大部分中国影视行业学生倒背如流的东西,心心念念的骄傲,原来是个国际上的错误以及荒谬说法,并且这种东西竟然还在教科书上存在,继续向下传承。
[9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36:04]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无疑是戏剧理论研究的悲哀。其实,戏剧界的专家和学者对它不是没有反思。从20世纪90年代起,它就受到戏剧界多位专家学者们质疑,其中就包括了最初提出与这“三大体系”相关的观点的戏剧家和学者们。发表了有关三种不同“戏剧观”的谈话与文章若干年之后,黄佐临自己曾经特别提及,他当年的文章里只是说斯坦尼、布莱希特和梅兰芳有“三个截然不同的戏剧观”,并没有说他们是“三大戏剧体系”,而遍读黄佐临相关的文章,确实,他更是从来没有暗示说梅、斯、布三者不同的戏剧观,就构成了“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尽管他并不是“三大体系”说的倡言者,但他却并不想直接否认自己在提出这“三大体系”时的理论贡献,尤其是不想否认“梅兰芳戏剧表演体系”的提出与他的关系。他在晚年给梅绍武的一封信里说,“关于‘梅氏体系’问题,可能原是我提出的,但并没有命名为‘体系’,仅是指以梅先生为代表的昆京艺术,因为他老人家是Thebestexponentoftheart。”3由此可知,至少他非常愿意自己所提出的“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得到普遍承认与肯定,不过,在一些私下的场合,他或许也不是那么愿意他所说的三种戏剧观,被衍化成人们所说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他的这种既有保留又不愿意公开否认的态度,体现了一位艺术家或学者的心曲。
[10楼] 网友:老夫叫你血溅三尺8% [2020-01-31 15:37:15]
学习的机会到了
[11楼] 网友:086325 [2020-03-11 08:46:46]
学习到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碎年 打分:0 [2020-01-31 01:15:12]
记者:这也是我想问您的下一个问题,.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被称作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之外的世界第三大表演体系,这是如何来定论的呢?
傅谨:这是一个很荒唐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三大表演体系”。这个说法的起源是1962年黄佐临的一个会议发言,他指出梅兰芳的表演体系跟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不一样。他之所以特别提出梅兰芳表演体系的独特性,背景是在这之前我们受到从苏联而来的西方的影响,以至于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很多人把梅兰芳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用“现实主义”这样的西方戏剧理念套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当然很不合适。但在那个年代,当你被称作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时候,是说明你的艺术被承认了,谁会否认或者愿意否认呢?可是把现实主义当作评价演员的重要标准,就等于我们接受了以现实主义为最高表现原则的美学理想,中国戏曲很多表演原则就此都崩溃了。戏剧界对此当然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黄佐临在这个时候提出“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基于中国戏曲摆脱苏俄洋教条统治的迫切需求以及实际的可能性。这看法本身有合理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后来它被人们衍化成所谓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就成了笑话了。近些年很多学者写过文章批评这种说法,但这种以讹传讹的东西容易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被当成常识,连戏剧学院的课堂上都会听到这种说法。
记者:也就是说这并非国际间承认的权威说法?
傅谨:是的,这样的表述不具有任何国际性,即使西方戏剧界也不会同意他们的表演体系只有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两种,更不用说太多的非西方民族,都不会同意话剧加戏曲就是世界戏剧的说法。你可能把中国戏曲表演放到世界坐标系上加以体认,但要是这样,也许这个世界存在80种表演体系,也许有200种,当我们说世界上有三大表演体系时,我们置其他国家的表演体系于何地呢?日本能乐算什么表演体系?印度戏剧又是什么表演体系?那非洲戏剧呢?
况且,具体谈到中国戏曲,我也不认为梅兰芳就能代表中国戏曲的表演,京剧当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但京剧在表演艺术上达到的高度比不上昆曲,所以京剧永远以昆曲为师。除此之外,无论是川剧、秦腔、粤剧都有自己非常成熟的表演手法和优秀的演员,他们的表演风格也许跟梅兰芳有相似之处,但要说梅兰芳就代表了他们,那显然不合适。就京剧本身而言,梅兰芳也不是独一无二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演员,他怎么能把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也代表了呢?这些大师的成就都不在梅兰芳之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梅兰芳这个词当作象征来用。
[1楼] 网友:碎年 [2020-01-31 01:15:49]
这是一个采访,大大可以看看
[投诉]
[2楼] 网友:碎年 [2020-01-31 01:17:28]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主持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京剧学学科建设”等研究,担任北京市教委“京剧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
出版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新中国戏剧史》、《戏曲美学》等10部,并发表过多篇影响广泛的学术论文。
?
[投诉]
[3楼] 网友:此亦飞之至 [2020-01-31 01:23:21]
硬核科普,姐妹你太厉害了!
[投诉]
[4楼] 网友:慕溪染 [2020-01-31 01:25:37]
刚点开文就看到了,忽然不想下水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27:10]
明白了,认认真真看完了。确实,之前在课堂上学习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然后梅兰芳这边课本原话应该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后半段这个把其他大家拿出来说稍微有点牵强,但之前我确实没有考虑过国际上是否认同以梅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是否为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不过我知道有一点,历史书上有很多东西为专家所批判,大家都在骂,改版了那就是骂对了,没改版就跟着教科书来。毕竟我也不是表演系,更不是可以去商讨这些到底算不算数的专家,我只能从导演角度探讨这些。虽说导演学的东西包括很多,其中也有专门的表演课程,但确实表演课程没有学书本知识,都是以实践为主,也就是说,我们上课内容不是追究这些到底是不是三大表演体系,而是该怎么把一种情绪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方式的专有名词是什么。
还是很感谢你的分享,让我的知识面与眼界得到扩充!
[投诉]
[6楼] 网友:はからない [2020-01-31 01:29:10]
这个硬核科普阔以
[投诉]
[7楼] 网友:はからない [2020-01-31 01:29:15]
这个硬核科普阔以
[投诉]
[8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35:18]
刚刚去查了一下,还有些东西想贴上来与你分享,很感谢你刚刚的分享。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从事这个行业,百度上以及教科书还有所有老师以口传授,我们大部分中国影视行业学生倒背如流的东西,心心念念的骄傲,原来是个国际上的错误以及荒谬说法,并且这种东西竟然还在教科书上存在,继续向下传承。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20-01-31 01:36:04]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无疑是戏剧理论研究的悲哀。其实,戏剧界的专家和学者对它不是没有反思。从20世纪90年代起,它就受到戏剧界多位专家学者们质疑,其中就包括了最初提出与这“三大体系”相关的观点的戏剧家和学者们。
发表了有关三种不同“戏剧观”的谈话与文章若干年之后,黄佐临自己曾经特别提及,他当年的文章里只是说斯坦尼、布莱希特和梅兰芳有“三个截然不同的戏剧观”,并没有说他们是“三大戏剧体系”,而遍读黄佐临相关的文章,确实,他更是从来没有暗示说梅、斯、布三者不同的戏剧观,就构成了“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尽管他并不是“三大体系”说的倡言者,但他却并不想直接否认自己在提出这“三大体系”时的理论贡献,尤其是不想否认“梅兰芳戏剧表演体系”的提出与他的关系。他在晚年给梅绍武的一封信里说,“关于‘梅氏体系’问题,可能原是我提出的,但并没有命名为‘体系’,仅是指以梅先生为代表的昆京艺术,因为他老人家是Thebestexponentoftheart。”3由此可知,至少他非常愿意自己所提出的“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得到普遍承认与肯定,不过,在一些私下的场合,他或许也不是那么愿意他所说的三种戏剧观,被衍化成人们所说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他的这种既有保留又不愿意公开否认的态度,体现了一位艺术家或学者的心曲。
[投诉]
[10楼] 网友:老夫叫你血溅三尺
8% [2020-01-31 15:37:15]
学习的机会到了
[投诉]
[11楼] 网友:086325
[2020-03-11 08:46:46]
学习到了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