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玉 打分:2 [2019-06-20 10:54:01]
想到了九子粽
[1楼] 作者回复 [2019-06-20 14:37:04]
这个有什么梗吗?宝宝?
[投诉]
[2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46:39]
看到粽子线,想到的
[3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47:18]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节日食品。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4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54:57]
词语解释粽子名。汉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月节折杨柳歌五》:"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1端午上"作角糉"一节曾引《古今乐录·十月节折杨柳歌》其五月云:"菰生四五尺,作得九子糉,思想劳欢手。"PS《古今乐录》是南朝陈代沙门智匠所编,共十二卷。原书虽已亡佚,但《乐府诗集》等引录其文颇多。它是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山堂肆考》卷十一引 北宋王曾《皇后阁帖子》诗:"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PS◎《山堂肆考》是万历年间通州民间学者彭大翼撰著的大型类书,全书共240卷,流传有两种版本,如今两份善本一珍藏于南通市图书馆,一珍藏于静海楼特藏书库。《山堂肆考》以其洋洋2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在我国古代私家撰述的众多类书中出类拔萃。该书采集宏富,内容浩博,门类繁杂。经史子集、释经道藏,无所不及。全书分宫、商、角、徵、羽五集,共四十五门。每门又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有小序一篇,述其内容、范围、沿革等,下录引文,或标书名。剪裁得当,浅显易懂。◎王曾北宋仁宗时期名相生卒年:978年-1038年12月21日(享年60岁)父母:王兼皇(父)配偶:李氏(王曾妻)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宝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郓州去世,年六十一。获赠侍中,谥号“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北宋·宋仁宗时期·太子少师·章简公《端五帖子》云:"九子黏筒玉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5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55:02]
没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玉 打分:2 [2019-06-20 10:54:01]
想到了九子粽
[1楼] 作者回复 [2019-06-20 14:37:04]
这个有什么梗吗?宝宝?
[投诉]
[2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46:39]
看到粽子线,想到的
[投诉]
[3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47:18]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节日食品。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投诉]
[4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54:57]
词语解释
粽子名。
汉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月节折杨柳歌五》:"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1端午上"作角糉"一节曾引《古今乐录·十月节折杨柳歌》其五月云:"菰生四五尺,作得九子糉,思想劳欢手。"
PS
《古今乐录》是南朝陈代沙门智匠所编,共十二卷。原书虽已亡佚,但《乐府诗集》等引录其文颇多。它是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一部重要著作。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山堂肆考》卷十一引 北宋王曾《皇后阁帖子》诗:"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PS
◎《山堂肆考》是万历年间通州民间学者彭大翼撰著的大型类书,全书共240卷,流传有两种版本,如今两份善本一珍藏于南通市图书馆,一珍藏于静海楼特藏书库。《山堂肆考》以其洋洋2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在我国古代私家撰述的众多类书中出类拔萃。该书采集宏富,内容浩博,门类繁杂。经史子集、释经道藏,无所不及。全书分宫、商、角、徵、羽五集,共四十五门。每门又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有小序一篇,述其内容、范围、沿革等,下录引文,或标书名。剪裁得当,浅显易懂。
◎王曾
北宋仁宗时期名相
生卒年:978年-1038年12月21日
(享年60岁)
父母:王兼皇(父)
配偶:李氏(王曾妻)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
宝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郓州去世,年六十一。获赠侍中,谥号“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
北宋·宋仁宗时期·太子少师·章简公《端五帖子》云:"九子黏筒玉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投诉]
[5楼] 网友:玉 [2019-06-21 00:55:02]
没有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