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lyf的小娇妻 打分:2 [2020-05-30 22:09:23]
我就住在山西长治
[1楼] 网友:玉 [2020-06-28 18:05:14]
长治市山西省地级市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长治盆地中,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资源丰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文名:长治外文名:Changzhi别称:上党、潞州下辖地区:10县、1市、3区面积:13,864平方公里人口:333.4万(2010年)地理位置: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著名景点: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灵空山、上党门、老顶山等市花、市树:国槐、月季机场:长治王村机场电话区码:0355邮编区码:046000政府驻地:城区英雄中路68号火车站:长治站、长治北站地方方言:晋语-上党片著名学校:长治医学院、长治学院等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长:□□马天荣、市长席小军历史沿革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九州之冀州。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属韩国。东周周显王(姬扁)二十一年(公元前348)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上党郡入冀州。三国时期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上党郡属前赵(五胡十六国之一),建兴中(313~317)归后赵。PS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是西晋晚期少数民族第二个建立的政权。公元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县北)即汉王位,改年号为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公元308年十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公元309年迁都平阳。……后上党郡归西燕。东晋太和5年(公元370年),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北朝北周 建德七年(公元578年),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隋朝隋开皇三年(583),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唐朝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7),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729),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766),置昭义军。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唐 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914),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947),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因之。北宋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丰年间(1078~1085),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金代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置潞南辽沁观察处。元朝元代(1206~1368),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1231),复为潞州,隶平阳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清朝清代(1616~1911),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近代中华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中国□□以太行山、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山西省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lyf的小娇妻 打分:2 [2020-05-30 22:09:23]
我就住在山西长治
[1楼] 网友:玉
[2020-06-28 18:05:14]
长治市
山西省地级市
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长治盆地中,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资源丰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中文名:长治
外文名:Changzhi
别称:上党、潞州
下辖地区:10县、1市、3区
面积:13,864平方公里
人口:333.4万(2010年)
地理位置: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
著名景点: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灵空山、上党门、老顶山等
市花、市树:国槐、月季
机场:长治王村机场
电话区码:0355
邮编区码:046000
政府驻地:城区英雄中路68号
火车站:长治站、长治北站
地方方言:晋语-上党片
著名学校:长治医学院、长治学院等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市长:□□马天荣、市长席小军
历史沿革
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九州之冀州。
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
战国时,属韩国。
东周周显王(姬扁)二十一年(公元前348)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
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
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时期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上党郡复归并州。
西晋
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上党郡属前赵(五胡十六国之一),建兴中(313~317)归后赵。
PS
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是西晋晚期少数民族第二个建立的政权。
公元304年十一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县北)即汉王位,改年号为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汉国(匈奴汉国)。
公元308年十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公元309年迁都平阳。
……
后上党郡归西燕。
东晋
太和5年(公元370年),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
北朝
北周 建德七年(公元578年),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朝
隋
开皇三年(583),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
唐朝
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7),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
开元十七年(729),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
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
大历元年(766),置昭义军。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后唐 唐庄宗初,置潞州。
梁末帝时(913~914),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
后晋(936~947),复为昭义军。
后汉、后周(947~960)因之。
北宋
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
元丰年间(1078~1085),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
建中靖国元年(1101),昭义军改为威胜军。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
金代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潞州隶河东南路。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朝
元代(1206~1368),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
太宗三年(1231),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
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中书省。
洪武九年(1376),隶布政司。
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朝
清代(1616~1911),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近代
中华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
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
民国26年(1937),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中国□□以太行山、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山西省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
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
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
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
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
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
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
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
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
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