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观鹤笔记》  第1章

网友:致虚守静 打分:0 [2023-12-09 01:18:09] 来自吉林

修改开题报告时再来看开头很感慨。这篇文最基本的问题是女主人设的问题,前面评论区有不少书友已经提到了,当中也有一些可能是历史学专业的书友。之前读的时候也只是没有任何史学素养的大一新生,看着看着就过去了。杨婉这样子做研究是不可能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的,在开题就会被毙掉,更遑论拿到博士学位。做人物史研究,这样的做法很危险,在史料缺少的情况下要推翻固有的论证,几乎是不可能。而且博士论文在,除非杨婉拿到全国百优博论的荣誉,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一写完就出版。《邓瑛传》的名字一看就没什么问题意识,博论几乎不可能用这样子的题目。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学者考镜源流的功夫根本比不上以前的学者。既往观点是建立在当时文集、奏疏、实录、笔记和野史上,这些资料很早就整理出来了。文中提到能倚靠的就是杨伦题的谥号与他的文集等寥寥几条史料,而这些史料不是稀有史料,前人研究可以说不可能没看到,更何况明代方志和碑刻上等非官方档案的宦官史料也在十年前就整理出来了。如果说里面有其他驳倒传统观点的史料,在参考文献肯定需要提到。但里面没有。合理的设置不可能是“与整个学术界做抗争”进行颠覆性研究,明实录和明文集就放在那里了,几乎不可能颠覆传统观点,而可能的是在主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增补,采取多元视角进行阐述,但遗憾文中没有提现研究视角的多元。
而做人物研究,杨婉幸运地得到做跨时空田野调查的机会。但是很遗憾这样田野调查的机会被浪费了。聚焦在一个人物身上的目光,没有放置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对于时代的描述太单薄了,所以难以更好地描述人物。帝制晚期的各种问题都没隐掉,难以避免地缺乏历史感。核心问题是作为邓瑛在文人到宦官身份之间的转变,看起来好点的题可以是《邓瑛的历史世界——明贞宁年间士大夫文化与宦官政治研究》。这是一个政治史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文化史的问题,但是叙述的单薄的,所以人物塑造出来也是单薄的。
杨婉这样“为邓瑛而活”的心态可以说很难将研究持续下去,学者做研究首要是客观与中立,并且要存疑,就这样几条史料,杨婉是怎么深信不疑的?粉丝可以深信不疑为其爱豆洗白。但是历史学者不可能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深信不疑。历史学者会随时期待有新的史料来扩充,或者是大佬在传统的史料上有新的阐述。但这样都不可能是颠覆性的,而是在不断对既往研究进行增补。诚然很多人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较深的感情,比如一些学者对祁彪佳的研究等等都可以看到。但是做研究不能崇拜自己的研究者并对其深信不疑。
作者构思巧妙,男女主人设都很有意思。这些年宦官研究也出了不少新成果。但是作者选取了一个偏学术性的主题,但缺乏历史学术训练,所以哪怕资料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仍出现大的人设问题。把女主改成历史爱好者或者历史作家无疑要合适得多,或者把杨婉改成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被退役重改的苦逼博士生更合理一点。很多人是被男女主那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情感关系所打动,但这种情感本身就与历史学研究相悖。但这篇文依然是晋江上比较好的作品。

129  

[1楼] 网友:致虚守静 [2023-12-09 01:25:45] 来自吉林

有些错别字,但应该不妨碍阅读。本文核心问题是最打动人的设置: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产生情感并相知相惜,这一设置本身就有历史学研究相悖。对网文或许不应该要求很多,但的确会有人以为历史学研究可以这么做……

37   [投诉]

[2楼] 网友:荒上神月 [2024-02-23 19:07:50] 来自福建

说得很好

5   [投诉]

[3楼] 网友:鹿沉梨 [2024-03-11 21:51:12] 来自日本

很中肯的评价!!

5   [投诉]

[4楼] 网友:59503436 [2024-05-29 01:47:36] 来自江西

做历史学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确不会产生所谓的爱情,但是我觉得在杨婉和邓英在那个封建时代相遇相知以后,两人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来界定了。不管在相遇之前他们两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关系设定,相遇之后人物关系就会随着情感发生变化。

12   [投诉]

[5楼] 网友:致虚守静 [2024-06-10 20:22:54] 来自吉林

的确会变化,但是这样女主历史学博士的人设就崩了,所以完全可以设置成非专业的史同女。杨婉割裂的点在于对研究对象邓瑛产生感情后完全没有任何对专业的愧怍以及对历史研究者身份认同的反思,而是从头到尾认为自己这样信任并袒护研究者是对的,并且完全站在研究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没有考虑其他角度,这是基本的方法论问题。历史学本科生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更何况博士。所以后期行文难免出现问题。

13   [投诉]

[6楼] 网友:酥心糖 [2025-02-02 10:26:10] 来自云南

还好我看了一眼发现这是晋江,不知道以为是历史研究呢?殊不知历史学也是人学,历史学本就是人学,历史本就是一群人的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及司马迁写史记尚且为微末之人执笔,为项王的气概感怀,历史研究固然需要公允,但不认同十数年的研读没有一点感情可言。人养一条狗尚且待之如亲人,研究一个人十年难道没有一点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要把研究者想成这样冰冷的东西啊……

4   [投诉]

[7楼] 网友:木十 [2025-03-26 14:25:14] 来自北京

同意!之前发过一条评论后来被冲了,本来想再解释一下,发现已经有学友解释了。历史学所求一直是通过微观人物来看时代,而不是通过了解时代来揣摩某个人物。而且,这种揣摩人物心理的研究方式,个人认为更接近于文学(所以女主完全可以设定成文学博士啊啊啊啊啊,或者文史爱好者)。另,之前有书粉评论说作者是大学教授,因此我们没立场评价,但访谈说作者“研究生毕业之后,她进入了一家996的公司,每天总是很忙”,可见此说有误。

1   [投诉]

[8楼] 网友:木十 [2025-03-26 14:31:15] 来自北京

而且,设定写了女主从有现代人的傲慢到理解那个时代。作为一名断代史的研究者,我们应当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和它相应的制度。如果女主真是古代史博士,就不会“傲慢”,甚至如果觉得这个时代落后,会去尽力想办法改变它(为了使屈辱的百年不再到来),而不是当傲慢的旁观者。从这个层面讲,我觉得张晓(马尔泰若曦)比女主更适合被设定为史学研究者。

    [投诉]

[9楼] 网友:晋江被锁章节 [2025-03-28 18:23:01] 来自江苏

能说出历史学是人学这种话的不介意再继续独立思考了。

    [投诉]

[10楼] 网友:思远不思归 [2025-04-07 11:13:08] 来自湖北

很中肯的长评 好用心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12 03:41:0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