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观鹤笔记》  第4章

网友:芳芳有点慌 打分:2 [2025-01-13 19:17:37] 来自陕西

我是理科生,不太了解历史研究方面的一些规定,我的理解是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杨婉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不应该对他的研究对象有任何主观上的评判,它能用来作为参考依据的只有史实上的记载,即使这些东西可能有真有假,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历史原因通篇都是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污蔑,但你也只能相信这些文献记载,在几乎所有史实中对邓瑛的记载都是负面评价的时候,那这就是事实,除非能找到更多更有力的佐证证明邓瑛的清白,而杨婉凭着一点点微末的证据就完全不能接受其他历史研究者对邓瑛的侮辱,在研究中掺杂了自己主观上的感觉,就无法再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做评判,或许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历史研究者,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历史研究者能做到评判某一个事物的时候真的完完全全毫无个人的主观臆断,不掺杂一点点个人喜恶和情感,我只是觉得人非草木,对某样事物痴迷到一种地步之后,就很难再保持客观公正,或多或少总会掺杂着自己主观上的喜恶也不是不能理解

8  

[1楼] 网友:7678395920% [2025-03-01 09:02:39] 来自江西

是因为在史书上那么多口诛笔伐里,既然还有一个人——杨伦,称男主为挚友。这引起了女主对男主人物形象的思考。我们历史老师常说,要带着批判,怀疑,思考的角度看待历史,因为我们永远都无法还原历史的本真,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是这样,敲定再重来敲定再重来,在反反复复的推翻再建立中,我们才能更加接近历史。所以其实我觉得还挺合理的。就比如说海昏侯刘贺被废的事,我记得这件事出现在试卷上作为过考题。试卷上有材料(材料来自记录那个时候的某本史书)说他是因为荒淫无度,学识浅薄,担当大任,因而废黜;另一则材料是说在海昏侯墓里发现了的东西。一个贵族陪葬品里有金银财宝可以理解,可是除此之外,还有木牍竹简,精致乐器,孔子屏风。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内容涵盖《论语》《易经》《礼记》《孝经》等诸多典籍。尤其是失传1800年的《论语·知道》篇,证明他所处环境重视文化教育,他本人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大量知识,并非学识浅薄之人。若真是不学无术,墓中不会有这么多文化典籍陪葬。

墓中出土了整套编钟、编磬等乐器,这表明刘贺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和一定鉴赏力。在古代,音乐修养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面,喜爱并收藏这些乐器,说明他有较高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素养,与荒淫无度的形象不符。

墓中出土的孔子屏风上绘有孔子画像并记载其生平事迹,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对孔子的尊崇体现了刘贺对儒家思想的重视,而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修养,这与史书中荒淫无度的形象相悖。
虽然那个时代爱看书,爱音乐的人不一定学识渊博,拥有高素质。但是为什么史书上面写得如此不堪的人陪葬品却有这样东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史书是胜利者编写的。
一样的,在千万条对男主的恶评中杀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评论,女主觉得奇怪去研究很正常,这是一种很严谨的研究态度。而且,如果如果后来的历史研究者屈服于先来的历史研究者的权威而放弃探索,那么以后的历史研究不会有什么前途,同时我认为这是一种悲哀。
另外我想说一句,我们身处现代都无法保证我们能接受到的关于某一件八卦的信息完全正确,又怎么能对已经过去了的事情觉得这是一定真的呢?

9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23 19:05:4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