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蜩 打分:0 [2023-01-26 05:01:09] 来自河南
总觉着隔着一层网络,很多人的戾气都被扩大了。我想起来厌.女这个词,我之前在找推书的时候,总是看到这样的言论:xx别看,作者厌女。然后回复就是感谢排雷。那些被提到的小说,有些我看过的,有些我没看过,但那些我看过的,在我阅读的过程,很多都没有感到“作者厌女”。我翻了好几个类似的观点,有的是因为女主角那么美好,却“配”给了他们觉得不够好的男主角(我也不喜欢“配”这个词),所以作者“厌女”,有的是男主角那么美好,作者塑造他用了那么多的笔墨,而女主角的设定却不出彩,所以作者“厌女”,还有一些我没看过的,不予置评。但我觉得,这不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写出他们喜欢的情节,所上升的定性吗?在这个时代,girls helps girls的大背景下,所有女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那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表达恶意的方法变成了什么呢?把她排出在女性团体外就好了。还有一些自认为是清醒的言论,他们对结婚太早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对结婚太早并生了孩子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对找了有年龄差的男友或者老公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那些女孩子的幸福,在他们眼里是虚假的、是欺骗,她们不会生活得很好,而他们才是清醒的、独立的。而那些女孩子们背后的原因他们看不到,她们或许是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又或许她们因此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背后,不还是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被迫吗?而他们因为自己没有在此被迫而自得,在对她们的生活表达优越感。又或者另一个角度,如果那些女孩子们,她们真的遇到了一个很爱的人,那么他们是不是没有没有尊重别人的幸福呢?他们只是认为,那些女孩子们不会幸福而已。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个故事,但我看到了年轻的生命与苍老的灵魂碰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文学性的,是美的。创作和现实是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对一切三思而后行,可是文学创作为什么不能罗曼蒂克?在现实中,爱情这个概念就很奢侈,但是在创作里,为什么不能有一份无关年龄的爱情呢?
138
[1楼] 网友:42153870 [2023-02-14 03:03:00] 来自广西
我之前被推荐了一本小说,女主是妾。我去看了。女主身份低微,只能当妾。整个小时里面,女主和女配都各有各的难处。但就因为女主是妾,哪怕她是被迫当妾,她逃离过。哪怕是男主硬要和她结婚,哪怕她和男主从小长大。女主就一直被骂小三,作者也一直被骂厌女。真的很烦三观道德卫士,揪着一个片段就开始骂人,完全不考虑全片内容。按照现在那些人的观点,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的祝英台就是恋爱脑,梁山伯就是凤凰男。编出这个故事的人就是厌女,要让白富美配低等男人。但这个故事就是歌颂爱情自由的,在古代,人们就能创作出爱情能跨越阶级的故事。但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看似正义的人,举着她们的大旗到处出征打压异己。她们把二胎三胎当成女性的诅咒。面对普通女性的时候,就展现其优越感,对其出言不逊,有的甚至嘲讽其一胎八个。面对有钱女性时,就显得无比友善。有钱人生了三五个,在她们嘴里就变成了幸福美满。哎
34 [投诉]
[2楼] 网友:老友与狗58% [2023-05-10 00:22:47] 来自北京
学会分辨吧,我没有雷点,唯一的雷点只有作者的文笔
8 [投诉]
[3楼] 网友:陆梁 [2023-05-12 22:03:37] 来自四川
有次看到一句话,“女性主义是所有人的女性主义”。你不能因为她还蒙昧就斥责她,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为什么不能给她们多一点耐心呢。(与本文不太相关,只是发表一点想法,ky致歉)
16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蜩
打分:0 [2023-01-26 05:01:09]
来自河南
总觉着隔着一层网络,很多人的戾气都被扩大了。
我想起来厌.女这个词,我之前在找推书的时候,总是看到这样的言论:xx别看,作者厌女。然后回复就是感谢排雷。那些被提到的小说,有些我看过的,有些我没看过,但那些我看过的,在我阅读的过程,很多都没有感到“作者厌女”。
我翻了好几个类似的观点,有的是因为女主角那么美好,却“配”给了他们觉得不够好的男主角(我也不喜欢“配”这个词),所以作者“厌女”,有的是男主角那么美好,作者塑造他用了那么多的笔墨,而女主角的设定却不出彩,所以作者“厌女”,还有一些我没看过的,不予置评。
但我觉得,这不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写出他们喜欢的情节,所上升的定性吗?
在这个时代,girls helps girls的大背景下,所有女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那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表达恶意的方法变成了什么呢?把她排出在女性团体外就好了。
还有一些自认为是清醒的言论,他们对结婚太早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对结婚太早并生了孩子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对找了有年龄差的男友或者老公的女生的生活瞧不起,那些女孩子的幸福,在他们眼里是虚假的、是欺骗,她们不会生活得很好,而他们才是清醒的、独立的。
而那些女孩子们背后的原因他们看不到,她们或许是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又或许她们因此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背后,不还是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被迫吗?而他们因为自己没有在此被迫而自得,在对她们的生活表达优越感。
又或者另一个角度,如果那些女孩子们,她们真的遇到了一个很爱的人,那么他们是不是没有没有尊重别人的幸福呢?
他们只是认为,那些女孩子们不会幸福而已。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个故事,但我看到了年轻的生命与苍老的灵魂碰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文学性的,是美的。
创作和现实是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对一切三思而后行,可是文学创作为什么不能罗曼蒂克?
在现实中,爱情这个概念就很奢侈,但是在创作里,为什么不能有一份无关年龄的爱情呢?
138
[1楼] 网友:42153870 [2023-02-14 03:03:00] 来自广西
我之前被推荐了一本小说,女主是妾。我去看了。女主身份低微,只能当妾。整个小时里面,女主和女配都各有各的难处。但就因为女主是妾,哪怕她是被迫当妾,她逃离过。哪怕是男主硬要和她结婚,哪怕她和男主从小长大。女主就一直被骂小三,作者也一直被骂厌女。真的很烦三观道德卫士,揪着一个片段就开始骂人,完全不考虑全片内容。按照现在那些人的观点,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的祝英台就是恋爱脑,梁山伯就是凤凰男。编出这个故事的人就是厌女,要让白富美配低等男人。但这个故事就是歌颂爱情自由的,在古代,人们就能创作出爱情能跨越阶级的故事。但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看似正义的人,举着她们的大旗到处出征打压异己。她们把二胎三胎当成女性的诅咒。面对普通女性的时候,就展现其优越感,对其出言不逊,有的甚至嘲讽其一胎八个。面对有钱女性时,就显得无比友善。有钱人生了三五个,在她们嘴里就变成了幸福美满。哎
34 [投诉]
[2楼] 网友:老友与狗
58% [2023-05-10 00:22:47]
来自北京
学会分辨吧,我没有雷点,唯一的雷点只有作者的文笔
8 [投诉]
[3楼] 网友:陆梁
[2023-05-12 22:03:37]
来自四川
有次看到一句话,“女性主义是所有人的女性主义”。你不能因为她还蒙昧就斥责她,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为什么不能给她们多一点耐心呢。(与本文不太相关,只是发表一点想法,ky致歉)
16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