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Rong 打分:2 [2022-07-01 02:02:03]
第一次写长评有些写的不好请见谅!我觉得我这真的就是被语文课荼毒了哈哈哈***处于抑郁期,苏苏到底为什么会得病?给后文埋了伏笔。苏苏想自杀,这是个刀。此处又提到双相和狂躁,刚去查了双相,发现这种病症是很难治疗的,也就是说苏苏是很难好的,一个刀。而苏苏又已经患病很久了,为什么?两种病症相结合,利用狂躁时的情绪高涨补学业,本身已经让人心疼,重抑郁什么都做不了则在前面的心疼上加了一级。总之,是刀。***但哪怕已经想自杀了苏苏还是会做完像看完书啊,给植物浇水啊……等等这些事,可以看出苏苏虽然有心理障碍,但本性中大概还是有美好,有着善良与负责任的。***时隔两个月去上学点明了时间,说明苏苏这次很久才稍微好点。苏苏的家人不让他把自己躁郁症的事情告诉别人,个人观点其实这没错,因为得这种病确实很容易遭人误会。但是苏苏的家人直接告诉苏苏别人会讨厌他怕他,这其实不好。苏苏已经得病了,心里本就难受,还这样强化一些别人会对他不好,这只会让他更加难受。苏苏这是个什么样的家庭?惹人思考。***苏苏觉得自己像“一艘毁坏又无法自救的飞机”,在“不断下坠”,这已经表现了他对自己的看法。后文直接写了苏苏在树旁靠车很迷茫,点明了苏苏此时不知往该做何事,不知该往何处而去,又让人心疼他了。***阅读上的障碍,体现了抑郁期症状之严重及吃药副作用之大。***手腕上的伤口说明苏苏割过腕啊!心疼,是刀。***描写了苏苏上吊的过程(看得我多难受就不说了),苏苏的母亲会又哭又打骂说明还是关心苏苏的,关心苏苏为什么苏苏还会得病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一本语文课本全解……)***狂躁症确实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苏苏会对自己有好感,不得不说稚楚真的是把这个病证体现得很好了,很多细节都在刻画着得了病的苏苏的形象。***唯一可以倾诉的是保姆阿姨已是饱含心酸,为什么不和父母谈谈呢?再次引发读者对苏苏的家庭的思考。保姆阿姨安慰苏苏也有描写到,体现她的温柔,耐心及包容,对孩子都关爱,一个次要人物的形象也丰满立体于字里行间中。***不能像普通男孩子一样拥抱……等等,体现苏苏的孤独。(真的越写越像教材全解???)***苏苏看到宁宁的演讲视频,首先是通过作者的语言了解到作者或作者笔下的角色眼中,“宁一宵”是一个有着浪漫的悲壮色彩的名字。其次可以从文中感受到宁宁的优秀,阳光,自信以及厉害的头脑等与前面宁宁“浪漫而悲壮”的名字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宁宁个人的出色。***点明从前的宁宁与其名字的不相称。但是前文可得,后来的宁宁是冷漠的工作狂,与此处相差甚远,中间发生过什么?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后文铺垫。(……)***(这里不正经)看一眼创口贴就心底隐隐跃动,这是苏苏动心了吧?(我不管吃了那么多刀我要把这个细节当糖吃!就算这是狂躁症基本症状我也不管!不过稚楚再次体现了这个病证的症状,真的好细节……)***在苏苏眼里雨的降临会伴随着浪漫氛围,本章几次提到“浪漫”,前面苏苏看到宁宁的名字在“悲壮”的同时也将这个词联系到了“浪漫”,在苏苏眼中“浪漫”究竟是什么定义?(…引发读者思考?)***(不正经+1)一进教室就感受到宁宁的存在这是心有灵犀吧!(我要当糖吃)“清楚的看到宁一宵不闪躲的眼神”“听到自己的心跳”(我觉得这浅算一颗糖?我真的是在非常努力的找糖了)***注意到宁宁的眼神,又观察到自己没有周围人有的卡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苏是一个敏感细致的人,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表达了作者……好像没什么思想感情……***“巧合重叠出一丝浪漫”,在苏苏的世界里真的很多让他觉得浪漫的东西,让读者又不禁思考苏苏对“浪漫”的理解,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走出狂躁期后为自己之前的过分自信羞愧懊恼,并因宁宁没加自己不断揣测而感到气馁,体现苏苏是个心思细腻,但也多虑的人。(将人物形象进一步丰满……)***苏苏被自己外公认为是“危险分子”,被各种束缚,诸如“不允许住学校”“不允许有独立时候”“住校也有司机盯着”,体现了苏苏的不自由。同时也体现了外公对待苏苏的态度。苏苏家庭中各个人对他的态度都值得思考,再次抛出悬念,苏苏的家庭是怎样的?(我觉得后面彻底揭开苏苏家庭的时候如果分析可能会写到先抑后扬的手法哎,如果按这样不断悬念不断伏笔的发展的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以及思考。***早已习惯钱预算不够,可前文明明提到苏苏家庭背景不错,为什么钱预算不够会成为习惯?设置悬念(又来了),引发读者思考。***揭开悬念,点明为什么苏苏容易钱预算不够了,是害怕苏苏乱花钱,所以狂躁期间会对他的钱做出管理。与前文照应。***(总结)之前是宁宁视角,后转为苏苏视角,站在两个不同的人的角度上看着同样的事给人带来奇特的阅读体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多处设置悬念,细节刻画入微……总之nb!PS:稚楚真的好暖还让读者们珍惜生命,呜呜呜我爱这个女人
2
[1楼] 网友:Rong [2022-07-01 02:07:26]
有点担心稚楚会不喜欢别人把她的文像语文课本和阅读题一样解读,我也觉得我应该有些地方过度理解,提前致歉,不妥可提
1 [投诉]
[2楼] 网友:leasee [2022-07-01 02:19:51]
姐妹好厉害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Rong
打分:2 [2022-07-01 02:02:03]
第一次写长评有些写的不好请见谅!我觉得我这真的就是被语文课荼毒了哈哈哈
***
处于抑郁期,苏苏到底为什么会得病?给后文埋了伏笔。苏苏想自杀,这是个刀。
此处又提到双相和狂躁,刚去查了双相,发现这种病症是很难治疗的,也就是说苏苏是很难好的,一个刀。而苏苏又已经患病很久了,为什么?两种病症相结合,利用狂躁时的情绪高涨补学业,本身已经让人心疼,重抑郁什么都做不了则在前面的心疼上加了一级。总之,是刀。
***
但哪怕已经想自杀了苏苏还是会做完像看完书啊,给植物浇水啊……等等这些事,可以看出苏苏虽然有心理障碍,但本性中大概还是有美好,有着善良与负责任的。
***
时隔两个月去上学点明了时间,说明苏苏这次很久才稍微好点。
苏苏的家人不让他把自己躁郁症的事情告诉别人,个人观点其实这没错,因为得这种病确实很容易遭人误会。但是苏苏的家人直接告诉苏苏别人会讨厌他怕他,这其实不好。苏苏已经得病了,心里本就难受,还这样强化一些别人会对他不好,这只会让他更加难受。苏苏这是个什么样的家庭?惹人思考。
***
苏苏觉得自己像“一艘毁坏又无法自救的飞机”,在“不断下坠”,这已经表现了他对自己的看法。
后文直接写了苏苏在树旁靠车很迷茫,点明了苏苏此时不知往该做何事,不知该往何处而去,又让人心疼他了。
***
阅读上的障碍,体现了抑郁期症状之严重及吃药副作用之大。
***
手腕上的伤口说明苏苏割过腕啊!心疼,是刀。
***
描写了苏苏上吊的过程(看得我多难受就不说了),苏苏的母亲会又哭又打骂说明还是关心苏苏的,关心苏苏为什么苏苏还会得病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一本语文课本全解……)
***
狂躁症确实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苏苏会对自己有好感,不得不说稚楚真的是把这个病证体现得很好了,很多细节都在刻画着得了病的苏苏的形象。
***
唯一可以倾诉的是保姆阿姨已是饱含心酸,为什么不和父母谈谈呢?再次引发读者对苏苏的家庭的思考。
保姆阿姨安慰苏苏也有描写到,体现她的温柔,耐心及包容,对孩子都关爱,一个次要人物的形象也丰满立体于字里行间中。
***
不能像普通男孩子一样拥抱……等等,体现苏苏的孤独。(真的越写越像教材全解???)
***
苏苏看到宁宁的演讲视频,首先是通过作者的语言了解到作者或作者笔下的角色眼中,“宁一宵”是一个有着浪漫的悲壮色彩的名字。
其次可以从文中感受到宁宁的优秀,阳光,自信以及厉害的头脑等与前面宁宁“浪漫而悲壮”的名字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宁宁个人的出色。
***
点明从前的宁宁与其名字的不相称。但是前文可得,后来的宁宁是冷漠的工作狂,与此处相差甚远,中间发生过什么?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后文铺垫。(……)
***
(这里不正经)
看一眼创口贴就心底隐隐跃动,这是苏苏动心了吧?(我不管吃了那么多刀我要把这个细节当糖吃!就算这是狂躁症基本症状我也不管!不过稚楚再次体现了这个病证的症状,真的好细节……)
***
在苏苏眼里雨的降临会伴随着浪漫氛围,本章几次提到“浪漫”,前面苏苏看到宁宁的名字在“悲壮”的同时也将这个词联系到了“浪漫”,在苏苏眼中“浪漫”究竟是什么定义?(…引发读者思考?)
***
(不正经+1)
一进教室就感受到宁宁的存在这是心有灵犀吧!(我要当糖吃)
“清楚的看到宁一宵不闪躲的眼神”“听到自己的心跳”(我觉得这浅算一颗糖?我真的是在非常努力的找糖了)
***
注意到宁宁的眼神,又观察到自己没有周围人有的卡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苏是一个敏感细致的人,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表达了作者……好像没什么思想感情……
***
“巧合重叠出一丝浪漫”,在苏苏的世界里真的很多让他觉得浪漫的东西,让读者又不禁思考苏苏对“浪漫”的理解,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
走出狂躁期后为自己之前的过分自信羞愧懊恼,并因宁宁没加自己不断揣测而感到气馁,体现苏苏是个心思细腻,但也多虑的人。(将人物形象进一步丰满……)
***
苏苏被自己外公认为是“危险分子”,被各种束缚,诸如“不允许住学校”“不允许有独立时候”“住校也有司机盯着”,体现了苏苏的不自由。
同时也体现了外公对待苏苏的态度。苏苏家庭中各个人对他的态度都值得思考,再次抛出悬念,苏苏的家庭是怎样的?(我觉得后面彻底揭开苏苏家庭的时候如果分析可能会写到先抑后扬的手法哎,如果按这样不断悬念不断伏笔的发展的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以及思考。
***
早已习惯钱预算不够,可前文明明提到苏苏家庭背景不错,为什么钱预算不够会成为习惯?设置悬念(又来了),引发读者思考。
***
揭开悬念,点明为什么苏苏容易钱预算不够了,是害怕苏苏乱花钱,所以狂躁期间会对他的钱做出管理。与前文照应。
***
(总结)
之前是宁宁视角,后转为苏苏视角,站在两个不同的人的角度上看着同样的事给人带来奇特的阅读体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多处设置悬念,细节刻画入微……
总之nb!
PS:稚楚真的好暖还让读者们珍惜生命,呜呜呜我爱这个女人
2
[1楼] 网友:Rong
[2022-07-01 02:07:26]
有点担心稚楚会不喜欢别人把她的文像语文课本和阅读题一样解读,我也觉得我应该有些地方过度理解,提前致歉,不妥可提
1 [投诉]
[2楼] 网友:leasee
[2022-07-01 02:19:51]
姐妹好厉害
1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