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夜宸22% 打分:0 [2022-01-26 14:30:45]
怎么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看待事物这么偏激,阴暗的主角,每一步都朝着让华夏亡国灭种的角度走。其中犯了很多错误,单说对儒家的处理,让现代科学提前诞生的方式就足以……弃儒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思想的空白,传播儒带来的是一群史诗版本的野蛮人,科学生根发芽,除了需要本地的土壤嫁接,还需要最基础的逻辑思维
7
[1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03:47:01]
六家学说除了儒家就不是学说吗?弃儒又不是弃礼法,礼乐自有祭祀以来就存在并一步步演化了,干嘛非要混淆理解呢,文中有过父亲啃女儿被流放、儿子不养老被砍头的例子的。儒学大家在汉朝称为五经学士,推崇的是祖宗家法,对社会发展有啥用?你想说没有儒家就没有思想品德吗,但思想品德其是让少年时期的学生不要被社会影响的教导科目,高中以后学习的是政治,也就是法。
7 [投诉]
[2楼] 网友:夜宸22% [2022-01-27 15:31:01]
简单的说,没了儒家,就没有一个阶使去维护老百姓的思想。你说的那些忽略了成本,和最大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学,然后问题来了,谁是对的?
3 [投诉]
[3楼] 网友:夜宸22% [2022-01-27 15:34:01]
我的意思是说,缺少了儒家,空缺下来的位置,谁去填?谁去占据主流思想?谁去管学的人恰饭?
2 [投诉]
[4楼] 网友:夜宸22% [2022-01-27 15:43:02]
举个例子,儒家在华夏的地位和西方的千年鞋教差不多,都占据了主流思想。把儒家去掉了,谁去填这个位置?
[5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16:55:25]
首先儒家主要在门阀传播,老百姓知道的也是一只半点,宗族长老、门阀老爷或当官的说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只关心一亩两分地,又没有上升空间,不关心儒教道德,只会用一知半解的扭曲理解去批判别人。儒家成为华夏全国主流思想是宋朝的事,晋朝老百姓基本上不识字。你想说儒家代表信仰,华夏的老百姓的信仰是祖宗保佑和国家,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信仰,真没儒家什么事。儒家只是读书人的真理,而老百姓因士农工商分级觉得读书人就是真理,儒家是谁,老百姓真不知道。在汉、魏、晋三朝过后,老百姓是没有楚国信仰的,但老胡的胡搅蛮缠填了位置,老胡先集中人口管理,确保粮食供给,并要求官府衙役主动执法,暴力维持公平。在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欲望也越来越多时,主动增加福利并增加上升空间,这能保持幸福日子的大楚就渐渐深入民心,成了老百姓的信仰,谁敢让他们回到吃野菜糊糊的日子,谁就是敌人。皇权就是这么有魅力,老百姓现在会自豪的喊出大楚万岁了。
[6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17:06:46]
老胡要求的是思想开放并认可大楚的人民,可以看出在地方百姓还不认可自己是大楚人时,老胡不会在当地发展科技,交州、广州、宁州、新州、楚八旗、并州、平州和幽州边境区域都没竹州早得到农用机械。
[7楼] 作者回复 [2022-02-03 12:53:08]
1. 弃儒不会带来思想空白。1-1. 孔子的时代有百家争鸣,汉以前儒家微不足道,百姓自然会有其余思想。1-2. 民国之后儒家逐渐退出我国人民的思想的统治地位,我国自然有各种新思想顶替儒家。严格的说,我国现况只是儒家思想“复辟”,但是想要再次达到汉或者宋的高度是绝不可能的。2. 传播“科学思想”确实需要土壤,所以目前女主正在通过格物取士创建土壤。一开始的缺乏是必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 儒家并不维护百姓的利益。儒的立足点是“士子眼中的世界”,提倡“仁”是为了统治者不要官逼民反,提倡“礼”是为了让老百姓认命,“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儒家为的是维护士子的利益,认为礼仪规矩就能丰衣足食,从来没想过研究田地如何高产,百姓需要什么。儒与百姓从来没关系。4. 没了儒家对平民百姓毫无影响,儒家思想不能让地里丰收,不能让布帛更多,不能让孩子有饭吃,在隋唐推行“科举”之前,儒家思想甚至不能“书中自有黄金屋”,学儒、了解儒干什么?比如现代有钱人推崇西方贵族礼仪,普通百姓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影响?4-1. 残酷或者黑暗的说,因为识字率的低下,我国古代的平民百姓只有习惯性的遵从祖宗家法,本身是没有“思想”的,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奋力呐喊。
5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夜宸
22% 打分:0 [2022-01-26 14:30:45]
怎么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看待事物这么偏激,阴暗的主角,每一步都朝着让华夏亡国灭种的角度走。其中犯了很多错误,单说对儒家的处理,让现代科学提前诞生的方式就足以……弃儒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思想的空白,传播儒带来的是一群史诗版本的野蛮人,科学生根发芽,除了需要本地的土壤嫁接,还需要最基础的逻辑思维
7
[1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03:47:01]
六家学说除了儒家就不是学说吗?
弃儒又不是弃礼法,礼乐自有祭祀以来就存在并一步步演化了,干嘛非要混淆理解呢,文中有过父亲啃女儿被流放、儿子不养老被砍头的例子的。
儒学大家在汉朝称为五经学士,推崇的是祖宗家法,对社会发展有啥用?
你想说没有儒家就没有思想品德吗,但思想品德其是让少年时期的学生不要被社会影响的教导科目,高中以后学习的是政治,也就是法。
7 [投诉]
[2楼] 网友:夜宸
22% [2022-01-27 15:31:01]
简单的说,没了儒家,就没有一个阶使去维护老百姓的思想。你说的那些忽略了成本,和最大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学,然后问题来了,谁是对的?
3 [投诉]
[3楼] 网友:夜宸
22% [2022-01-27 15:34:01]
我的意思是说,缺少了儒家,空缺下来的位置,谁去填?谁去占据主流思想?谁去管学的人恰饭?
2 [投诉]
[4楼] 网友:夜宸
22% [2022-01-27 15:43:02]
举个例子,儒家在华夏的地位和西方的千年鞋教差不多,都占据了主流思想。把儒家去掉了,谁去填这个位置?
2 [投诉]
[5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16:55:25]
首先儒家主要在门阀传播,老百姓知道的也是一只半点,宗族长老、门阀老爷或当官的说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只关心一亩两分地,又没有上升空间,不关心儒教道德,只会用一知半解的扭曲理解去批判别人。
儒家成为华夏全国主流思想是宋朝的事,晋朝老百姓基本上不识字。
你想说儒家代表信仰,华夏的老百姓的信仰是祖宗保佑和国家,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信仰,真没儒家什么事。儒家只是读书人的真理,而老百姓因士农工商分级觉得读书人就是真理,儒家是谁,老百姓真不知道。
在汉、魏、晋三朝过后,老百姓是没有楚国信仰的,但老胡的胡搅蛮缠填了位置,老胡先集中人口管理,确保粮食供给,并要求官府衙役主动执法,暴力维持公平。在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欲望也越来越多时,主动增加福利并增加上升空间,这能保持幸福日子的大楚就渐渐深入民心,成了老百姓的信仰,谁敢让他们回到吃野菜糊糊的日子,谁就是敌人。皇权就是这么有魅力,老百姓现在会自豪的喊出大楚万岁了。
3 [投诉]
[6楼] 网友:55824963
[2022-01-27 17:06:46]
老胡要求的是思想开放并认可大楚的人民,可以看出在地方百姓还不认可自己是大楚人时,老胡不会在当地发展科技,交州、广州、宁州、新州、楚八旗、并州、平州和幽州边境区域都没竹州早得到农用机械。
2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22-02-03 12:53:08]
1. 弃儒不会带来思想空白。
1-1. 孔子的时代有百家争鸣,汉以前儒家微不足道,百姓自然会有其余思想。
1-2. 民国之后儒家逐渐退出我国人民的思想的统治地位,我国自然有各种新思想顶替儒家。严格的说,我国现况只是儒家思想“复辟”,但是想要再次达到汉或者宋的高度是绝不可能的。
2. 传播“科学思想”确实需要土壤,所以目前女主正在通过格物取士创建土壤。一开始的缺乏是必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儒家并不维护百姓的利益。儒的立足点是“士子眼中的世界”,提倡“仁”是为了统治者不要官逼民反,提倡“礼”是为了让老百姓认命,“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儒家为的是维护士子的利益,认为礼仪规矩就能丰衣足食,从来没想过研究田地如何高产,百姓需要什么。儒与百姓从来没关系。
4. 没了儒家对平民百姓毫无影响,儒家思想不能让地里丰收,不能让布帛更多,不能让孩子有饭吃,在隋唐推行“科举”之前,儒家思想甚至不能“书中自有黄金屋”,学儒、了解儒干什么?比如现代有钱人推崇西方贵族礼仪,普通百姓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影响?
4-1. 残酷或者黑暗的说,因为识字率的低下,我国古代的平民百姓只有习惯性的遵从祖宗家法,本身是没有“思想”的,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奋力呐喊。
5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