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一蓑烟雨 打分:0 [2009-10-23 21:59:57]
林玳瑀略微皱了下眉头,心想自己原本就是体寒的体质,喝时下流行的绿茶不仅益处不大,反而会身受其害。她说道:“娘,昨日翻书的时候看到女儿家体质最寒,尤其是体弱的女孩儿不益饮绿茶,不如娘跟我就少喝绿茶吧“玉儿昨天问了,咱这扬州城里有些西洋来的货商,他们贩售的货物当中就有锡兰的红茶。这红茶性温,最适合女儿跟娘了。”-------------------------------------------囧的很哪作者真的以为红茶等发酵茶是外来的吗?可怜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竟然被搞笑至此。另外绿茶、红茶的功效区别在古代更加是养生常识吧?
[1楼] 作者回复 [2009-10-23 22:29:33]
唔,为什么不继续看下去?除了锡兰红茶之外,我还提到了国产的祁门红茶?我生活的地方就是产岩茶的福建,中国有没有红茶难道我不知?只不过提到西洋来的货商是为了以后埋伏笔罢了。
[投诉]
[2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0:11:06]
首先西洋货商会不把茶叶向欧洲出口,相反却往茶叶出口大国的中国货卖锡兰红茶吗?其次,关于红茶、绿茶的功效可谓是养生基本常识吧?连林之孝家的都知道普洱茶的功效,贾敏居然会不知道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饮绿茶?
[3楼] 作者回复 [2009-10-24 11:50:33]
首先,我并没有提到洋商有将茶叶当作大宗商品输出到中国,但是你能保证没有一个洋商会在中国销售锡兰红茶么?四大红茶的名声虽然是清末才出来的,但是清初就不见得没有一点点名气吧?一个商品能出名应该不是几十年就能做到的吧?尤其是在当时缺乏有效传播工具的时代。其次,关于茶养生一说,我别的不说,单说贾府一吃完饭就喝茶,这条养生规矩未免就不对吧?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不见得每条别人都懂吧?最后,小说本是虚构,这些原本可以说通的细节何必较真?
[4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5:57:57]
这就更加搞笑了。清初?清初英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在锡兰发展种茶业呢1734年、1760年肉桂工人两次举行暴动。1736年康提王宣布对荷作战。1765年荷军攻入康提,遭到有力抵抗后,被迫退出,与康提议和,向康提纳贡。1766年荷兰人迫使康提签订条约,规定荷人占有沿海地区,独立对外贸易。1798年英国宣布兰卡为“王冠殖民地”。1802年英法亚眠条约(1802)规定兰卡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英国人来到后,抗英起义曾席卷全岛。1803年殖民军攻入康提。在马哈韦利河岸康提军民与敌血战,英军惨败。1811年和1815年英国人趁康提内讧之机,两次收买大封建主、最后征服全岛。 殖民主义者践踏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削弱封建主的特权也引起封建头人的反抗。1817年10月乌瓦省发生抗英起义,得到广泛同情和支持。斗争坚持10个月之久。1848年抗英浪潮再起,殖民当局实行军法统治。 殖民当局在全岛实行统一的司法和行政管理。经济体制也进行了全面改革。英国资本大量流入,控制了主要经济命脉。斯里兰卡成了大英帝国的农产品和其他原料基地。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兰卡的掠夺方式是开辟种植园,强征农民的土地,迫使他们到种植园做工。1830~1870年间咖啡种植一度取得成功。后因叶病,遂转向经营茶园、橡胶园和椰子园。当地人不愿背井离乡到种植园劳动。种植园主从南印度招来大批泰米尔契约劳工。这就是无国籍印度人或称"印度泰米尔人"问题的由来。开辟种植园破坏了原有的封建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逐渐使兰卡变成缺乏制造业,出口茶叶、橡胶、椰子,进口粮食和成品的典型殖民地经济,现代化种植园与封建性小农经济并存。基督教代替了佛教的统治地位,英语成了行政和教学用语。
[5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6:04:24]
原本说得通?O(∩_∩)O哈哈~漏洞百出吧?
[6楼] 网友:kiceice [2009-10-24 16:24:19]
嘎嘎,我就当架空看
[7楼] 作者回复 [2009-10-24 16:29:21]
冷笑,非要较真的话,那就不妨较下去。第一,锡兰红茶的种植历史并不是因为英国入驻而开始,只是英国入驻之后在锡兰广泛种植红茶并向英国输入红茶。第二,如果你真要套情史的话,红楼梦的主体故事应该发生在乾隆四年左右。也就是1739年,那个时候锡兰已经是荷兰的领土。第三,清初所说的洋商基本都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英国商人反而稍晚才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来往。所以你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英国商人。原本说得通?我看你还是将《红楼梦》探轶学的相关著作看看,然后再重新看下世界史和《清史稿》。最后,小说家之言,你如若非要套上历史学的观点的话,我还不如直接去写清穿算了。
[8楼] 网友:草 [2009-11-15 20:48:23]
红茶本是武夷岩茶运载欧洲途中发酵过度所致,南亚种茶是后来才开始跟中国茶竞争的,而且是19世纪的事情。茶叶在欧洲成为日常奢侈品是18世纪,而且只是在英国。洋商不可能在中国卖红茶,丝除了贵金属,他们没有别的商品可以跟中国交换。作者的态度有点问题,叫别人去看清史稿跟世界史这句话叫人不舒服,我是历史学专业出身,还是明清经济史方向的,本来这个BUG可以一笑了之,但是看到下面的争论忍不住了。
[9楼] 作者回复 [2009-11-15 22:11:24]
事事皆有特例,如果你能有绝对的证据表明洋人没有在中国卖过一两茶叶,我立刻修文。
[10楼] 网友:启明XX [2009-11-16 08:30:14]
我是没研究过历史,不过上面又为朋友的话我比较赞同,作者是不是太较真了。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者这样无所不通不能接受他人观点的样子让人有点反感。LZ提出的问题,作者打个哈哈过去,别的读者多半也不会注意那些小细节,毕竟看就是看个热闹看个好玩,谁也没真希望同人能写的跟原著一样好,可这么争论下去,未免显得太过自大吧。
[11楼] 网友:mini [2009-12-25 10:49:44]
排10楼的当自己舌战群儒了~
[12楼] 网友:笑话35% [2010-03-08 05:13:14]
一蓑烟雨, 你一定是学史书的吧,不然肚里怎会有这多墨水。不过这是穿越小说,不是历史。你不必那末叫枝。作者码文并不容易,何苦冷嘲热讽,卖弄你的学问,尔心不纯,所悦不受。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一蓑烟雨 打分:0 [2009-10-23 21:59:57]
林玳瑀略微皱了下眉头,心想自己原本就是体寒的体质,喝时下流行的绿茶不仅益处不大,反而会身受其害。她说道:“娘,昨日翻书的时候看到女儿家体质最寒,尤其是体弱的女孩儿不益饮绿茶,不如娘跟我就少喝绿茶吧
“玉儿昨天问了,咱这扬州城里有些西洋来的货商,他们贩售的货物当中就有锡兰的红茶。这红茶性温,最适合女儿跟娘了。”
-------------------------------------------
囧的很哪
作者真的以为红茶等发酵茶是外来的吗?
可怜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竟然被搞笑至此。
另外绿茶、红茶的功效区别在古代更加是养生常识吧?
[1楼] 作者回复 [2009-10-23 22:29:33]
唔,为什么不继续看下去?
除了锡兰红茶之外,我还提到了国产的祁门红茶?
我生活的地方就是产岩茶的福建,中国有没有红茶难道我不知?
只不过提到西洋来的货商是为了以后埋伏笔罢了。
[投诉]
[2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0:11:06]
首先西洋货商会不把茶叶向欧洲出口,相反却往茶叶出口大国的中国货卖锡兰红茶吗?
其次,关于红茶、绿茶的功效可谓是养生基本常识吧?连林之孝家的都知道普洱茶的功效,贾敏居然会不知道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饮绿茶?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09-10-24 11:50:33]
首先,我并没有提到洋商有将茶叶当作大宗商品输出到中国,但是你能保证没有一个洋商会在中国销售锡兰红茶么?四大红茶的名声虽然是清末才出来的,但是清初就不见得没有一点点名气吧?一个商品能出名应该不是几十年就能做到的吧?尤其是在当时缺乏有效传播工具的时代。
其次,关于茶养生一说,我别的不说,单说贾府一吃完饭就喝茶,这条养生规矩未免就不对吧?中国医学博大精深,不见得每条别人都懂吧?
最后,小说本是虚构,这些原本可以说通的细节何必较真?
[投诉]
[4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5:57:57]
这就更加搞笑了。清初?清初英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在锡兰发展种茶业呢
1734年、1760年肉桂工人两次举行暴动。1736年康提王宣布对荷作战。1765年荷军攻入康提,遭到有力抵抗后,被迫退出,与康提议和,向康提纳贡。1766年荷兰人迫使康提签订条约,规定荷人占有沿海地区,独立对外贸易。1798年英国宣布兰卡为“王冠殖民地”。1802年英法亚眠条约(1802)规定兰卡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英国人来到后,抗英起义曾席卷全岛。1803年殖民军攻入康提。在马哈韦利河岸康提军民与敌血战,英军惨败。1811年和1815年英国人趁康提内讧之机,两次收买大封建主、最后征服全岛。
殖民主义者践踏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削弱封建主的特权也引起封建头人的反抗。1817年10月乌瓦省发生抗英起义,得到广泛同情和支持。斗争坚持10个月之久。1848年抗英浪潮再起,殖民当局实行军法统治。
殖民当局在全岛实行统一的司法和行政管理。经济体制也进行了全面改革。英国资本大量流入,控制了主要经济命脉。斯里兰卡成了大英帝国的农产品和其他原料基地。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兰卡的掠夺方式是开辟种植园,强征农民的土地,迫使他们到种植园做工。1830~1870年间咖啡种植一度取得成功。后因叶病,遂转向经营茶园、橡胶园和椰子园。当地人不愿背井离乡到种植园劳动。种植园主从南印度招来大批泰米尔契约劳工。这就是无国籍印度人或称"印度泰米尔人"问题的由来。开辟种植园破坏了原有的封建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逐渐使兰卡变成缺乏制造业,出口茶叶、橡胶、椰子,进口粮食和成品的典型殖民地经济,现代化种植园与封建性小农经济并存。基督教代替了佛教的统治地位,英语成了行政和教学用语。
[投诉]
[5楼] 网友:一蓑烟雨 [2009-10-24 16:04:24]
原本说得通?
O(∩_∩)O哈哈~
漏洞百出吧?
[投诉]
[6楼] 网友:kiceice [2009-10-24 16:24:19]
嘎嘎,我就当架空看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09-10-24 16:29:21]
冷笑,非要较真的话,那就不妨较下去。
第一,锡兰红茶的种植历史并不是因为英国入驻而开始,只是英国入驻之后在锡兰广泛种植红茶并向英国输入红茶。
第二,如果你真要套情史的话,红楼梦的主体故事应该发生在乾隆四年左右。也就是1739年,那个时候锡兰已经是荷兰的领土。
第三,清初所说的洋商基本都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英国商人反而稍晚才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来往。所以你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英国商人。
原本说得通?我看你还是将《红楼梦》探轶学的相关著作看看,然后再重新看下世界史和《清史稿》。
最后,小说家之言,你如若非要套上历史学的观点的话,我还不如直接去写清穿算了。
[投诉]
[8楼] 网友:草 [2009-11-15 20:48:23]
红茶本是武夷岩茶运载欧洲途中发酵过度所致,南亚种茶是后来才开始跟中国茶竞争的,而且是19世纪的事情。茶叶在欧洲成为日常奢侈品是18世纪,而且只是在英国。洋商不可能在中国卖红茶,丝除了贵金属,他们没有别的商品可以跟中国交换。
作者的态度有点问题,叫别人去看清史稿跟世界史这句话叫人不舒服,我是历史学专业出身,还是明清经济史方向的,本来这个BUG可以一笑了之,但是看到下面的争论忍不住了。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09-11-15 22:11:24]
事事皆有特例,如果你能有绝对的证据表明洋人没有在中国卖过一两茶叶,我立刻修文。
[投诉]
[10楼] 网友:启明XX [2009-11-16 08:30:14]
我是没研究过历史,不过上面又为朋友的话我比较赞同,作者是不是太较真了。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者这样无所不通不能接受他人观点的样子让人有点反感。
LZ提出的问题,作者打个哈哈过去,别的读者多半也不会注意那些小细节,毕竟看就是看个热闹看个好玩,谁也没真希望同人能写的跟原著一样好,可这么争论下去,未免显得太过自大吧。
[投诉]
[11楼] 网友:mini [2009-12-25 10:49:44]
排10楼的
当自己舌战群儒了~
[投诉]
[12楼] 网友:笑话
35% [2010-03-08 05:13:14]
一蓑烟雨, 你一定是学史书的吧,不然肚里怎会有这多墨水。不过这是穿越小说,不是历史。你不必那末叫枝。作者码文并不容易,何苦冷嘲热讽,卖弄你的学问,尔心不纯,所悦不受。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