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20章

网友:一天刷N+N遍的lulu 打分:0 [2009-12-23 19:03:20]

纯情滴扫雪大只是曾经在某次评论回复时隐晦地解释过“淴浴”一词,后来者总是多少有些不大懂。于是也不是很懂的我查了些资料,特地向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来历。
“淴浴”其实原本只是江浙一方的方言,为“洗澡”之意,在上海方言中和“倒闭”相同,因此后来有人用“淴浴”一词来形容不法商家以破产或者各种意外损失之名逃避债务或者捐款潜逃。
且先说说商界的“淴浴”,在此先选取解放前一典型事例:
  上海有一个姓李的绸缎捐客,专与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各绸缎帮来往,为之售货。他带着货样往各处招揽主顾,分取回扣,由于他所觅主顾、所售价格均较其他掮客为优,且每月交清货款不欠,各商号获利不少,更加相信其为人诚朴,各货主便特许他多带货出去陆续销售,陆续交款,他也因此而生意日盛。不久便在上海租屋数幢,安电灯电话,张挂字画,悬号牌,标号名,俨然一副大商号的气派。然而,信用既昭,胆子即大。从此渐渐欠下各商号的货款,积零成整,所欠达万余金。此时忽起风谣,说李某商号快“淴浴”(沪语倒闭)了。愈传愈烈,各货主不禁心生疑惧。然李某镇静如故,不久即将积欠款项通盘还清。谣言于是平息,各货主愈加叹服。
  然而,李某果真是如此讲信用的人吗?非也。当其手握各店号万金之时,已存倒闭卷逃之心。他的一个同党、老于骗术的徐某告诫他说:“时候未到。你今日倒闭,明天就要饱尝吃官司之苦了。你虽然只欠很少几家庄号的款,但欠每庄号的债额却多至二三千金。债务一重,他们决不会轻轻放过你,势必提起诉讼,事情就要失败了。倒不如故意放出倒闭的谣风,而后公然全数偿清债务,以坚各商号之信心。这样我们的计划就可在它日收全功了!”李某听了他的话,才做出了那场欲擒故纵的把戏来。从此继续营业,掮货愈多,来往商号愈众。然而他抱定宗旨,每商号至多只欠七八十元,决不过百元之数。又过了一年多,合计所欠各商号之数已达七八千元。李某以为时机到了,于是宣布歇业,这便是第一次“淴浴”。
  淴浴之后,各商号相谓,李某倒闭,非同诈骗,实出于迫不得已,所欠款项又不大,纵追控也无益,便乐得饶人。各自许其宽展期限,分期缴还,且为他介绍新的货主,以赞助其复兴商号。不久,李某又牌号高张了。逾年,又积欠各商号万余元。仍如上法,每号至多不过百元,又打算倒闭了。不过,此番却使出新花招。他先将苏帮货全部便宜售出,店内所存都是杭帮货。于是使人向苏帮各货主密报:李某行将倒闭,速去收取底货。苏帮人闻讯急至,李某故作惭惶之态说道:“出于不得已,行将歇业,向蒙厚爱,特先密告,聊以报答。”苏帮人遂将所存底货席卷一空。而后,李某公然宣布“淴浴”。杭帮人闻讯急至,见空空如也。李某道:“我遭不幸,实在对不起诸位。但歇业前未尝无底货,并且都是贵帮的。可惜你们不早来,均为捷足者全部搬走了。”杭帮人大怒,痛骂苏人无礼,便指控苏帮。两帮各执理由,诉讼不休。而苏帮人不但对李某无所憎恨,且感其密告之私情;杭帮人也不但对李某无所怨尤,且邀李某作证人。李某反倒成了第三者,两面讨好,逍遥法外。此为第二次“淴浴”。
  不久,两帮讼息,而于李某均无恶感。且指望李某商号复兴,以便把债收回,于是怂恿其重理旧业。这样,李某第三次开张了。从此掮货如常,货主倍增,感情愈厚。逾年,又欠了万余元,仍然恪守每号不过百元的原则,乃将店屋前楼分租与人,承租者不是别人,乃是前面提到的同党徐某。二人同居,日夕密谋如何收拾最后之骗局。于是,徐某特投某保险公司,认保火险2 万元。几个月后,徐某住房旁的小室内忽然起火,火势熊熊,霎时将徐某连同李某的房屋烧成焦土。保险公司前来查看,寻不出丝毫自焚作弊的迹象。只得照原保险数赔偿,徐某2 万元到手了。而且,这把火利己兼利人。因为殃及李某的商店,不但店内存货,焚烧殆尽,而且所有簿据、招牌、图章、帐册,一概付之一炬。各货主闻讯,均来慰问,莫不同情其遭灾。至于其所欠货款,均以为货款不多,不忍乘灾索偿。此为第三次“淴浴”。
  李某前后三次“淴浴”,第一次骗法最稳,第二次骗法最巧,第三次骗法最毒。共骗得资财3 万余元。另外徐某骗得2 万余元。而被骗者都以为李某是正人君子!
妓女遇富有嫖客,欲敲大注金钱,假意从良,求其赎身,一旦脱籍,却恣意妄为,任情挥霍,闹得主人翁无法管束,唯有挥之出门,她便重入勾栏,再张艳帜。此种行为,妓界也称为“淴浴”。民国时期京、津、沪等地报纸,一月之中常披露数起。浙江有个青年古某,人素忠厚,自幼为父母钟爱,家资富有。一年春天,路经上海,顺便一览沪上风光,寓于大新旅社。在一次朋友的宴会上,结识了安乐里妓女翠宝。那翠宝宛如浑身长了钩子,将古某紧紧勾住。随身所带500余元,三五日统统花光。翠宝知其有财无识,大灌迷汤,啼笑杂作,誓托终身。古某为之神魂颠倒,果然与鸨母磋商,讲定以1700金为赎身费。便急急回浙,告诉父母,谎称欲购钻石戒指一对,及红木家具数件,索洋2000余元。父母素来对儿子有求必应,竟如数付予。于是又赶回上海,向妓院交讫。于西门赁屋一座,暂为藏娇之所。然后遣仆返家据实报告。堂上二老只此一子,且家资雄厚,花数千金买个小老婆,视为寻常之事,毫不谴责,并派两名仆人赴沪接其回家,全家对翠宝以礼相待,并无歧视。岂知她野性难驯,丑声渐播,古某对她严加训诫。翠宝知道难以立足,便伺机席卷细软珍宝而逃。古某这才知道,翠宝从良不过是一种“淴浴”手段罢了。
有些妓女负债过多,常择富有嫖客而嫁。待债务还清,便逃之夭夭,这也是一种“淴浴”。上海有个妓女叫陆品娥,貌美而性淫,且挥霍无度,常常入不敷出。某年年终,竟欠下数千元债务,心想非“淴浴”无法解脱。丹徒人赵某广有田产,旅居沪上,与品娥偶然相遇,贪其貌美,便经常到她那里报效纳贡。然而品娥待他冷漠得很。赵难以忍受,每以言语试探,品娥笑而不答,赵心益疑。一夕酒阑客散,赵伪装醉卧。品娥呼之不应,无可奈何。许久,赵才“醒”来,佯作惊讶道:“怎么醉成这样!”即起身欲去。品娥牵住他的衣角道:“半夜三更,往哪儿去?”赵乘势复睡,试为品娥宽衣解带,品娥也不拒绝。既而呜咽道:“侬遇人多哉,开头总是甜言蜜语,后来把侬抛弃。以前所以不允,就是怕这一条。今终于为君所污,不知日后是否把侬看作路人!”言毕,泣下沾衣。赵指天发誓,品娥这才转悲为喜。过了几天,品娥提出与赵订白首之盟。赵某涉足花丛10几年,阅历颇深,知妓女谈钱不谈情,岂是容易上钩的?当下含糊其词地应付了几句。品娥见事不妙,乃想出一条妙计:秘密购得泻药若干,和在食物之中。赵食后,一夜腹泻20余次,卧床不能起。品娥急忙请医诊治,亲自煎药,尝过以后再给赵喝。又买来纸烛,在房中焚香祷告,愿减自己的寿命以换来赵的健康。一切生意,尽皆谢绝,朝夕厮守,顷刻不离。赵感激之情,无可言喻。不几天,病好了,婚约也定了。赵于哈同路赁西式小洋房一座,择吉迎娶,朝花夜月,乐不可支。谁料不过半月,赵府新娘,忽然失踪。报请捕房,四处侦缉,杳如黄鹤不返。赵某计损失万余金,徒呼奈何。
以上都是以前的学者仔细研究后的结论,绝对各个案例都是非常典型滴~~~
希望各位和我一样不大懂得文雅修饰滴童鞋共同学□□……

   

[1楼] 网友:三色柳 [2009-12-23 19:08:15]

活活。。。真详细啊。。。。此种手段现代商人也有很多在用啊,古人的“智慧”不小呢

    [投诉]

[2楼] 网友:一天刷N+N遍的lulu [2009-12-23 19:11:08]

柳大~~~抱抱~~~刚发现写的太急,有错字,汗。。。算了,大家将就看吧

    [投诉]

[3楼] 网友:qiaozhifei43% [2009-12-23 21:57:13]

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投诉]

[4楼] 网友:LAN81% [2010-01-27 22:07:52]

嗯,好看,又长知识又好看。

    [投诉]

[5楼] 网友:liudeng668 [2010-02-19 20:50:01]

开眼界啊~

    [投诉]

[6楼] 网友:蓝色火炎 [2010-02-19 22:04:28]

终于懂了~~~

    [投诉]

[7楼] 网友:兔子莓61% [2010-03-20 22:28:10]

其实想知道这两个字怎么读~~我们这里说洗澡会说“达 yuo”,是这个吗?

    [投诉]

[8楼] 网友:joannazhuo [2010-03-21 01:40:57]

上海话是念“HO YO”:)

    [投诉]

[9楼] 网友:whe006326% [2010-03-21 13:17:43]

给大家推荐部电视剧TVB的老片《千谎百计》,那是一个 淴浴 集团的事情,分工明确,招式狠毒,关键是,干活的是个男的,专门淴浴千金小姐。。。很热闹

    [投诉]

[10楼] 网友:只穿小黑裙 [2010-06-22 12:38:32]

看到上海话把“淴浴”读作“HO YO”:) ,我就想这是不是就是“忽悠”呢~~~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9-05 04:14:5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