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天谕 打分:0 [2024-11-14 00:14:46] 来自江苏
怎么说呢?先给作者道个歉,毕竟我这一条留言可能会给您的创作带来困扰。先说一下,我个人非常喜欢《故国天水碧》的纯真爱情和命运纠葛。我身为女性,也十分希望在历史的夹缝中德昭可以摆脱必死的结局,和他心爱的女子一起归隐民间,也希望永嘉可以和她真心喜欢的爱人,一起白头偕老。但是真正的历史可能是黑暗的,永嘉的命运可能更加颠沛流离。《渑水燕谈录》六,丁朱崖当政日,置宴私第,忽语于众曰:“尝闻江南国主钟爱一女,一日,谕大臣曰:‘吾止一女,姿仪性识特异于人。卿等为择佳婿,须年少、美风仪、有才学、门第高者。’或曰:‘洪州刘生为郡参谋,年方弱冠,风骨秀美,大门尝任贰卿,博学有文,可以充选。’国主亟令召至,见之,大喜。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闼。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未几,主告殂,国主悲悼不胜,曰:‘吾将不复见刘生。’削其官,一物不与,遣还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失。”丁笑曰:“某他日不失作刘参谋也。”席中莫不失色。未几,有海上之行,籍其家,孑然南去。何先兆之著也。亦见李昌龄《乐善录》按刘崇俊传,以其子节尚太宁公主,盖即《燕谈》之刘生。王铚《默记》中记载:李主有国时修真风观,皆宫人施财,刊姓氏于碑。有太宁公主、永嘉公主二人,皆景女。赵至忠《虏庭杂记》记载:圣宗芳仪李氏,江南李景女。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妻女皆为圣宗所获,封芳仪,生公主一人。我粗略查了下历史,发现李璟有太宁,永嘉二位公主。其中一女在南唐国还在的时候早逝,并非本书中的永嘉,而唯一在南唐国灭后活下来的女儿(疑似本书永嘉原型)先是被安排嫁给一个孙姓小官,然后辽人入侵,公主被带到辽国后宫,成为辽圣宗妃嫔。可能历史的真相真的是黑暗的,可能甚至李煜和周娥皇的儿子李仲寓死因也有些异样。
[1楼] 作者回复 [2024-11-14 13:48:06] 来自美国
天谕对历史研究得真是仔细!这些史料笔者都从未看过。如果把这些史料列入考量,就只能希望李璟还有别的女儿是《默记》遗漏的,而永嘉并没有被带去辽国了。假如早看到这些史料,笔者不确定还会不会写《故国天水碧》,不过既然已经写了,倒也不会要删掉。毕竟,这些史料并未直接写出永嘉公主进了辽国后宫。总之,多研究历史总是好事。谢谢分享!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24-11-15 03:53:36] 来自美国
补充一点:笔者创作历史小说的原则是,所有虚构的部份都不跟史书冲突,以免读者混肴。因此,如果任何读者发现有一篇史料直接写出了永嘉公主进入辽国后宫,笔者一定会宁愿删除《故国天水碧》这部小说。但在存疑的情况下,這部小说还是可以保留。当初笔者创作这部小说时,看到所有百科网站都说永嘉公主生平不详,才对她的故事进行虚构。至于整个时代背景,本书所写的时间顺序与事件都是依据正史,仍然能够算是考据详实。
[3楼] 网友:天谕 [2024-11-15 09:11:48] 来自江苏
其实我觉得未必需要删除,但是整个故事需要大改,并且主基调就不那么温馨甜蜜了。
[4楼] 作者回复 [2024-11-15 10:07:45] 来自美国
重复一下二楼所言:当初笔者创作这部小说时,看到所有百科网站都说永嘉公主生平不详,才对她的故事进行虚构。至于整个时代背景,本书所写的时间顺序与事件都是依据正史,仍然能够算是考据详实。现在您提出的这些史料,只是显示那位进入辽国后宫的南唐中主之女有可能是永嘉公主,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也有可能《默记》遗漏了南唐中主某个女儿。至于《虏庭杂记》也没写出辽圣宗芳仪的南唐公主封号。换言之,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指出永嘉公主去了辽国。这就是为何本书依然可以保留。基本上,笔者想要自己的小说都没有与正史冲突之处,所有虚构都是为正史没写的部份补白。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天谕 打分:0 [2024-11-14 00:14:46] 来自江苏
怎么说呢?先给作者道个歉,毕竟我这一条留言可能会给您的创作带来困扰。先说一下,我个人非常喜欢《故国天水碧》的纯真爱情和命运纠葛。我身为女性,也十分希望在历史的夹缝中德昭可以摆脱必死的结局,和他心爱的女子一起归隐民间,也希望永嘉可以和她真心喜欢的爱人,一起白头偕老。
但是真正的历史可能是黑暗的,永嘉的命运可能更加颠沛流离。
《渑水燕谈录》六,丁朱崖当政日,置宴私第,忽语于众曰:“尝闻江南国主钟爱一女,一日,谕大臣曰:‘吾止一女,姿仪性识特异于人。卿等为择佳婿,须年少、美风仪、有才学、门第高者。’或曰:‘洪州刘生为郡参谋,年方弱冠,风骨秀美,大门尝任贰卿,博学有文,可以充选。’国主亟令召至,见之,大喜。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闼。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未几,主告殂,国主悲悼不胜,曰:‘吾将不复见刘生。’削其官,一物不与,遣还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失。”丁笑曰:“某他日不失作刘参谋也。”席中莫不失色。未几,有海上之行,籍其家,孑然南去。何先兆之著也。亦见李昌龄《乐善录》按刘崇俊传,以其子节尚太宁公主,盖即《燕谈》之刘生。
王铚《默记》中记载:李主有国时修真风观,皆宫人施财,刊姓氏于碑。有太宁公主、永嘉公主二人,皆景女。
赵至忠《虏庭杂记》记载:圣宗芳仪李氏,江南李景女。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妻女皆为圣宗所获,封芳仪,生公主一人。
我粗略查了下历史,发现李璟有太宁,永嘉二位公主。其中一女在南唐国还在的时候早逝,并非本书中的永嘉,而唯一在南唐国灭后活下来的女儿(疑似本书永嘉原型)先是被安排嫁给一个孙姓小官,然后辽人入侵,公主被带到辽国后宫,成为辽圣宗妃嫔。可能历史的真相真的是黑暗的,可能甚至李煜和周娥皇的儿子李仲寓死因也有些异样。
[1楼] 作者回复 [2024-11-14 13:48:06] 来自美国
天谕对历史研究得真是仔细!这些史料笔者都从未看过。如果把这些史料列入考量,就只能希望李璟还有别的女儿是《默记》遗漏的,而永嘉并没有被带去辽国了。假如早看到这些史料,笔者不确定还会不会写《故国天水碧》,不过既然已经写了,倒也不会要删掉。毕竟,这些史料并未直接写出永嘉公主进了辽国后宫。总之,多研究历史总是好事。谢谢分享!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24-11-15 03:53:36] 来自美国
补充一点:笔者创作历史小说的原则是,所有虚构的部份都不跟史书冲突,以免读者混肴。因此,如果任何读者发现有一篇史料直接写出了永嘉公主进入辽国后宫,笔者一定会宁愿删除《故国天水碧》这部小说。但在存疑的情况下,這部小说还是可以保留。当初笔者创作这部小说时,看到所有百科网站都说永嘉公主生平不详,才对她的故事进行虚构。至于整个时代背景,本书所写的时间顺序与事件都是依据正史,仍然能够算是考据详实。
[投诉]
[3楼] 网友:天谕 [2024-11-15 09:11:48] 来自江苏
其实我觉得未必需要删除,但是整个故事需要大改,并且主基调就不那么温馨甜蜜了。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24-11-15 10:07:45] 来自美国
重复一下二楼所言:当初笔者创作这部小说时,看到所有百科网站都说永嘉公主生平不详,才对她的故事进行虚构。至于整个时代背景,本书所写的时间顺序与事件都是依据正史,仍然能够算是考据详实。现在您提出的这些史料,只是显示那位进入辽国后宫的南唐中主之女有可能是永嘉公主,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也有可能《默记》遗漏了南唐中主某个女儿。至于《虏庭杂记》也没写出辽圣宗芳仪的南唐公主封号。换言之,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指出永嘉公主去了辽国。这就是为何本书依然可以保留。基本上,笔者想要自己的小说都没有与正史冲突之处,所有虚构都是为正史没写的部份补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