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无悫 打分:2 [2024-05-02 01:34:16] 来自吉林
亲们能不能再多看看再发表评论,后面真的很好看,而且我也不认为前面的不好看,虽然不排除可能有些小毛病,但都无伤大雅呀。这篇文真的真的非常好,我还把它推荐给了基本跟我关系还可以的所有看小说的人,还发微博推荐。我不是个多爱在公共平台上发表带有情感倾向的言论什么的人,但这篇文真的很好,我特别特别喜欢,不想看到那么多人用负面的话来说这篇文,这篇文的人们还有作者。不是所有文章都是前面就定下所有基调的,就像不是所有人小时候怎样长大了还是怎样一样。这篇文是慢慢铺展开的,我犹记得曾经看的时候心里的触动。我知道这只是篇文,而且文中有些是经过作者加工的不符合史实的,文中人也都是经过作者塑造的、历史上不一定是这样的,真正置身于书中之时,完全按照里面的操作,也由于各种因素,不会发展成此文的模样,但我真恨不得现实不是如此文中展现的那样,不是按照文中的发展。这篇文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文,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我不想剧透,所以我的话显得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好像在莫名其妙地强迫别人在我无证据支撑的情况下要求别人认同我的观点,如果有人因我的言论而不舒服,我很抱歉。但我恳求看这篇文的读者们,请不要随意地武断地就下结论好吗,如果真的不喜欢,觉得心里接受不了,请发表不带有攻击性地非评判性质的言论,或默默离开,我看文忍不住看评论区的习惯,也知道不应该让别人来迁就我的情绪,但看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自己喜欢的角色看到现在基本每一章都在被说真的心里不太好受。我有段时间没重温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篇文里的主角并不是像其他文一样是单纯地重生穿越,现在的第三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真正从小孩开始长大,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他虽然有着前两世成年人的记忆,但终究是孩子的身体,他所谓的有前两世的记忆,是以自己孩童的身份,看了一场属于另外两个自己的电影,灵魂还是同一人,也确实都是一个人经历了三世,但他此世还是会收到此世年龄影响不可避免有孩童的天性,但同时又由于有另外两世的记忆,心性更成熟,从而达到了“一个人成人装小孩”的效果,其实本质上类似是“一个小孩过早拥有成人心性思维”,也就是说,他的成年人智商不是时时刻刻上线的,而且他身为第二世的现代人的道德水平接受的教育也让他没办法那么快适应封建时代的环境,但又由于他知道大致走向,他想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虽然不可避免会产生把不存在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的情况,但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对主角诅咒这个想法很没用不应该存在的观点我不认可。什么时候文里的人物必须被要求算无遗策?所有的打算都要有用且一定要带来好处才可以存在?我这些年看了很多文,发现大多数的作者都陷入了怪圈,写文受限于固有的思维定式了,就比如说本文,评论区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自己看的是篇爽文,所以潜意识里有所忽视主角受到的第二世现代人的思想教育拥有的道德标准,觉得主角必须要对任何对自己有不好心思的人给予惨痛的教训,否则便是主角太仁慈,太圣母。但一面执着于主角表现出来的他们觉得是圣母的言行的同时,又觉得他绿茶给自己戴高帽,觉得他应该秉持现代人的标准的道德观,应该光明磊落,不该存在一点点的瑕疵。人性真的很复杂,无论是文中的角色还是文外的我们,在角色只有一点点人性难免的但对于所谓正派角色好像不应该拥有的“瑕疵”的时候,没必要对他们那么苛责。我觉得作者的文笔和逻辑可能确实不够绝对成熟,但文已经非常有感染力,很有逻辑性有思想了。我不会绝对地说这篇文没有一点问题,但瑕不掩瑜,它的瑜可以轻松盖过它微乎其微的瑕。而且评论区说过的一些逻辑问题,我觉得多思考一下是能想明白的,并且文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物的形象性格等都才是冰山一角,目前出场的基本所有人都还需要看过后文很多很多章才能了解,而且人物形象性格也是发展着的,未了解全貌是不好评判的。
38
[1楼] 网友:这名字好难取87% [2024-06-24 13:09:14] 来自山西
我赞成您的看法,很奇怪的一点是,在大家逐渐意识到不应该苛求“完美受害者”的今天,在网络文学上,行为合法的主角越发的被要求完美无瑕,但与此同时,又对违反道德法律的主角要求“创作自由”。。。在本文的逻辑中,主角是一个亲身经历过第一世圈禁、父子兄弟离心和神经病一样的九子夺嫡,又在和平稳定的现代生活过第二世的角色,渴望避免第一世的晦暗未来,渴望帮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我认为这是符合逻辑的。。。再有,无论如何,满族是我们56个名族之一,清代是我国的历史的一部分,假使今天因为清不好,因为清是满族统治,就否认清代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明天是否就因为日本学者说“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扔掉元明清的一切?那再下一个,难不成要从五胡乱华之后切割?当然,我这一段完全可以归类到诡辩、滑坡谬误,但鉴于我确实见过有对“崖山后无中华”这一说法深信不疑的人,所以我觉得,或许,这个坡真的会有人下也说不定。。。
25 [投诉]
[2楼] 网友:无悫 [2024-08-30 15:35:12] 来自吉林
感谢一楼的书友对我发言的认可,我不怎么看自己发的评论,所以才发现您回复我。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收到这样一番话(咦,我好像说得有点客套,不过我说得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噢)。您第一段所说的现象在当下确实很普遍,甚至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左右思想的能力,比如说我即使在意识到不应要求主角没有一丝所谓的瑕疵的时候,在看文时仍然忍不住对其多加审视,一旦有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言行,心里就不可遏制地对其打下“ta不完美”“ta这样不对”的标签,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对作者、角色、读者自身、网络文学都有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当然,这种状态不是绝对不好的,它也有其积极作用,适当地“审视”“批判”也有利于培养人的思考能力,让道德法律在人们心中更多出现,让作者对角色的塑造更细致等。“对违反道德法律的主角要求创作自由”这点在网络文学界存在感也的确强烈,和“对行事合规合法遵守道德的主角严加批判”简直是两个极端,显得极为割裂。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可能是人潜意识里向往做一个绝对的好人,或是向往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觉得至少在非现实的世界中能有这样肆意的人能供其畅想,也就是常见的“现实都这么痛苦了,还不允许在小说里痛快些吗”的心理,这在某方面来说很难苛责,只能说这种想法是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的,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点),或者是兼具两种向往,或者是人性难免的复杂,严厉又宽容等。我私以为也不排除有一种可能,人潜意识是有想放松、不用多思考的想要“简单”的一面的,即与其在看文时还要费心想主角的人设的丰满多面性,不如只想ta仅有一个方向的人设——好/坏,所以主角被定义为好人,那就要做个完完全全的好人;是个坏人,那就不要还拿什么道德法律、世所共认的所谓的正面人性来要求。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您的第二段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对于有跟我一样想法的书友,我真的很高兴。您的三四段的话,我深表认同,这绝对是值得警惕的事,无论怎样,历史就是历史,不该因主观原因否认,历史是客观的。对清朝的评判,不应只着眼于其缺点,仅受情感左右。而且,就像您说的,满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就算清朝再怎样不好,那也是咱们自家的事,那也是咱们自家的人当政。对清朝可以痛心,可以恨铁不成钢,甚至说句不好听的恨不得它不存在,但不能真的不认同它不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这已经不能只觉得是单纯的讨厌和哀其不争了,否认清朝历史,何尝不是在挖中华民族的根?这叫满族的同胞们情何以堪?我们常说“既要铭记历史,也要顾及当下”,在这个话题上也是如此,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也要珍惜当下,怎能因已过去的历史就忽视部分同胞的心情,甚至说出“否认清朝”之言?您说的这个情况确确实实非常应该警惕,假如因为某段历史不好就抛弃,那“可抛弃的历史”就太多了,这绝对是毁中华民族的根!抛弃历史之风绝不能起!总有人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说出不理智的话,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否认历史这种事就不应该存在,假如抛弃历史的情况真正出现,我不敢想,以后的中华民族会怎样,我会感到绝望的。再次为能收到您的回复表示感谢,说句在人看来有些虚的话,我保证我是发自内心的:有您这样愿意思考、居安思危的人,我真的真的很高兴,对咱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6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无悫
打分:2 [2024-05-02 01:34:16]
来自吉林
亲们能不能再多看看再发表评论,后面真的很好看,而且我也不认为前面的不好看,虽然不排除可能有些小毛病,但都无伤大雅呀。这篇文真的真的非常好,我还把它推荐给了基本跟我关系还可以的所有看小说的人,还发微博推荐。我不是个多爱在公共平台上发表带有情感倾向的言论什么的人,但这篇文真的很好,我特别特别喜欢,不想看到那么多人用负面的话来说这篇文,这篇文的人们还有作者。不是所有文章都是前面就定下所有基调的,就像不是所有人小时候怎样长大了还是怎样一样。这篇文是慢慢铺展开的,我犹记得曾经看的时候心里的触动。我知道这只是篇文,而且文中有些是经过作者加工的不符合史实的,文中人也都是经过作者塑造的、历史上不一定是这样的,真正置身于书中之时,完全按照里面的操作,也由于各种因素,不会发展成此文的模样,但我真恨不得现实不是如此文中展现的那样,不是按照文中的发展。这篇文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文,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我不想剧透,所以我的话显得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好像在莫名其妙地强迫别人在我无证据支撑的情况下要求别人认同我的观点,如果有人因我的言论而不舒服,我很抱歉。但我恳求看这篇文的读者们,请不要随意地武断地就下结论好吗,如果真的不喜欢,觉得心里接受不了,请发表不带有攻击性地非评判性质的言论,或默默离开,我看文忍不住看评论区的习惯,也知道不应该让别人来迁就我的情绪,但看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自己喜欢的角色看到现在基本每一章都在被说真的心里不太好受。我有段时间没重温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篇文里的主角并不是像其他文一样是单纯地重生穿越,现在的第三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真正从小孩开始长大,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他虽然有着前两世成年人的记忆,但终究是孩子的身体,他所谓的有前两世的记忆,是以自己孩童的身份,看了一场属于另外两个自己的电影,灵魂还是同一人,也确实都是一个人经历了三世,但他此世还是会收到此世年龄影响不可避免有孩童的天性,但同时又由于有另外两世的记忆,心性更成熟,从而达到了“一个人成人装小孩”的效果,其实本质上类似是“一个小孩过早拥有成人心性思维”,也就是说,他的成年人智商不是时时刻刻上线的,而且他身为第二世的现代人的道德水平接受的教育也让他没办法那么快适应封建时代的环境,但又由于他知道大致走向,他想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虽然不可避免会产生把不存在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的情况,但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对主角诅咒这个想法很没用不应该存在的观点我不认可。什么时候文里的人物必须被要求算无遗策?所有的打算都要有用且一定要带来好处才可以存在?我这些年看了很多文,发现大多数的作者都陷入了怪圈,写文受限于固有的思维定式了,就比如说本文,评论区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自己看的是篇爽文,所以潜意识里有所忽视主角受到的第二世现代人的思想教育拥有的道德标准,觉得主角必须要对任何对自己有不好心思的人给予惨痛的教训,否则便是主角太仁慈,太圣母。但一面执着于主角表现出来的他们觉得是圣母的言行的同时,又觉得他绿茶给自己戴高帽,觉得他应该秉持现代人的标准的道德观,应该光明磊落,不该存在一点点的瑕疵。人性真的很复杂,无论是文中的角色还是文外的我们,在角色只有一点点人性难免的但对于所谓正派角色好像不应该拥有的“瑕疵”的时候,没必要对他们那么苛责。我觉得作者的文笔和逻辑可能确实不够绝对成熟,但文已经非常有感染力,很有逻辑性有思想了。我不会绝对地说这篇文没有一点问题,但瑕不掩瑜,它的瑜可以轻松盖过它微乎其微的瑕。而且评论区说过的一些逻辑问题,我觉得多思考一下是能想明白的,并且文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物的形象性格等都才是冰山一角,目前出场的基本所有人都还需要看过后文很多很多章才能了解,而且人物形象性格也是发展着的,未了解全貌是不好评判的。
38
[1楼] 网友:这名字好难取
87% [2024-06-24 13:09:14]
来自山西
我赞成您的看法,很奇怪的一点是,在大家逐渐意识到不应该苛求“完美受害者”的今天,在网络文学上,行为合法的主角越发的被要求完美无瑕,但与此同时,又对违反道德法律的主角要求“创作自由”。。。
在本文的逻辑中,主角是一个亲身经历过第一世圈禁、父子兄弟离心和神经病一样的九子夺嫡,又在和平稳定的现代生活过第二世的角色,渴望避免第一世的晦暗未来,渴望帮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我认为这是符合逻辑的。。。
再有,无论如何,满族是我们56个名族之一,清代是我国的历史的一部分,假使今天因为清不好,因为清是满族统治,就否认清代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明天是否就因为日本学者说“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扔掉元明清的一切?那再下一个,难不成要从五胡乱华之后切割?
当然,我这一段完全可以归类到诡辩、滑坡谬误,但鉴于我确实见过有对“崖山后无中华”这一说法深信不疑的人,所以我觉得,或许,这个坡真的会有人下也说不定。。。
25 [投诉]
[2楼] 网友:无悫
[2024-08-30 15:35:12]
来自吉林
感谢一楼的书友对我发言的认可,我不怎么看自己发的评论,所以才发现您回复我。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收到这样一番话(咦,我好像说得有点客套,不过我说得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噢)。
您第一段所说的现象在当下确实很普遍,甚至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左右思想的能力,比如说我即使在意识到不应要求主角没有一丝所谓的瑕疵的时候,在看文时仍然忍不住对其多加审视,一旦有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言行,心里就不可遏制地对其打下“ta不完美”“ta这样不对”的标签,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对作者、角色、读者自身、网络文学都有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当然,这种状态不是绝对不好的,它也有其积极作用,适当地“审视”“批判”也有利于培养人的思考能力,让道德法律在人们心中更多出现,让作者对角色的塑造更细致等。“对违反道德法律的主角要求创作自由”这点在网络文学界存在感也的确强烈,和“对行事合规合法遵守道德的主角严加批判”简直是两个极端,显得极为割裂。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可能是人潜意识里向往做一个绝对的好人,或是向往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觉得至少在非现实的世界中能有这样肆意的人能供其畅想,也就是常见的“现实都这么痛苦了,还不允许在小说里痛快些吗”的心理,这在某方面来说很难苛责,只能说这种想法是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的,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点),或者是兼具两种向往,或者是人性难免的复杂,严厉又宽容等。我私以为也不排除有一种可能,人潜意识是有想放松、不用多思考的想要“简单”的一面的,即与其在看文时还要费心想主角的人设的丰满多面性,不如只想ta仅有一个方向的人设——好/坏,所以主角被定义为好人,那就要做个完完全全的好人;是个坏人,那就不要还拿什么道德法律、世所共认的所谓的正面人性来要求。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
您的第二段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对于有跟我一样想法的书友,我真的很高兴。
您的三四段的话,我深表认同,这绝对是值得警惕的事,无论怎样,历史就是历史,不该因主观原因否认,历史是客观的。对清朝的评判,不应只着眼于其缺点,仅受情感左右。而且,就像您说的,满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就算清朝再怎样不好,那也是咱们自家的事,那也是咱们自家的人当政。对清朝可以痛心,可以恨铁不成钢,甚至说句不好听的恨不得它不存在,但不能真的不认同它不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这已经不能只觉得是单纯的讨厌和哀其不争了,否认清朝历史,何尝不是在挖中华民族的根?这叫满族的同胞们情何以堪?我们常说“既要铭记历史,也要顾及当下”,在这个话题上也是如此,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也要珍惜当下,怎能因已过去的历史就忽视部分同胞的心情,甚至说出“否认清朝”之言?您说的这个情况确确实实非常应该警惕,假如因为某段历史不好就抛弃,那“可抛弃的历史”就太多了,这绝对是毁中华民族的根!抛弃历史之风绝不能起!总有人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说出不理智的话,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否认历史这种事就不应该存在,假如抛弃历史的情况真正出现,我不敢想,以后的中华民族会怎样,我会感到绝望的。
再次为能收到您的回复表示感谢,说句在人看来有些虚的话,我保证我是发自内心的:有您这样愿意思考、居安思危的人,我真的真的很高兴,对咱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6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