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Evangeline 打分:2 [2023-02-16 23:51:03] 来自河北
其实,千年之后,还有人讨论争辩刘备是否仁义,他已经可以骄傲了,因为几乎没有人会讨论曹孙的仁义,更不会有人讨论其他割据军阀的仁义。
156
[1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09:55:33] 来自河北
我是非常讨厌所谓的奸雄手段的,因为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律法对制度的破坏。它本质上是不讲道理,只要我认为你挡路我就可以用一切方式毁灭你。这种手段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君主一旦习惯使用这种手段,他就注定变成彻底的孤家寡人,就算他自己不会疑心病发作,下面的臣子也会惶惑不安,因为所有人都会担心这种手段会不会用到自己头上来。 久而久之,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关于刘备,他对自己的认识就不是君子,我也反对像演义里一样把老刘圣人化。他始终是枭雄,只是还有道德底线可言。他最后留给儿子的遗言里有一句话“汝父德薄,汝勿效之”。作为乱世罕见的仁德爱民的厚道人,他做的最不地道的事就是背刺同宗,抢夺益州,或许可以再加上入川以来连年征战。但他真诚而痛苦的反思了自己的过错,我觉得够了不起的。作为乱世枭雄,他居然还有道德这种东西。
66 [投诉]
[2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10:07:21] 来自河北
贴一份三国屠城记录曹魏:史料很充足,相互印证如下:1.初平四年,屠虑、睢阳及夏丘《后汉书.陶谦传》2.兴平元年,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后汉书.陶谦传》3.兴平二年,屠雍丘《三国志.魏书.吕布传》4.建安三年,屠彭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5.建安五年,坑官渡八万人《后汉书.袁绍传》6.建安九年,屠邺城《后汉书.孔融传》7.建安十二年屠柳城《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8.建安十六年屠大陵《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9.建安十九年屠兴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10.建安十九年屠袍罕《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11.建安二十年屠河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12.建安廿四年屠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过多所残戮《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后汉书·陶谦传》:“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吴书》:“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曹瞒传》:“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水经注·泗水》:“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攻取应、睢陵、夏丘,皆屠之。”《三国志张昭传》: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三国志诸葛瑾传》: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东吴:1.孙策: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这个算孤证,可能存疑)2.孙权:粮食乏尽,遂屠其城(皖城)3.孙权:遂屠其城……虏其男女数万口(江夏)其他阵营:董卓,李傕,公孙瓒,袁绍,袁术,袁谭分别屠城一次蜀汉:无作为少数不肯屠城的军阀,刘备怎么就当不起一句仁义呢?
62 [投诉]
[3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10:08:25] 来自河北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看后三国三大名臣在手握利器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敌国百姓的。司马懿:(襄平城)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陆逊:军到白围,托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裴注部分,这里裴松之说得有点过分,后面更刻薄的我就不录了。毕竟陆逊只是战争中不顾及百姓,或者最多是打草谷而已。)诸葛亮: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38 [投诉]
[4楼] 网友:vv奈奈 [2023-02-19 19:29:26] 来自山东
虽然但是,这也算刘备的标签了。爱民如子,百姓给他托起来。不然他哪能和魏吴打成个三国并立。
31 [投诉]
[5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9 20:02:12] 来自上海
“作而不止,乃成君子”,我个人觉得凡事论迹不论心吧
23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Evangeline 打分:2 [2023-02-16 23:51:03] 来自河北
其实,千年之后,还有人讨论争辩刘备是否仁义,他已经可以骄傲了,因为几乎没有人会讨论曹孙的仁义,更不会有人讨论其他割据军阀的仁义。
156
[1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09:55:33] 来自河北
我是非常讨厌所谓的奸雄手段的,因为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律法对制度的破坏。它本质上是不讲道理,只要我认为你挡路我就可以用一切方式毁灭你。这种手段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君主一旦习惯使用这种手段,他就注定变成彻底的孤家寡人,就算他自己不会疑心病发作,下面的臣子也会惶惑不安,因为所有人都会担心这种手段会不会用到自己头上来。 久而久之,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关于刘备,他对自己的认识就不是君子,我也反对像演义里一样把老刘圣人化。他始终是枭雄,只是还有道德底线可言。
他最后留给儿子的遗言里有一句话“汝父德薄,汝勿效之”。作为乱世罕见的仁德爱民的厚道人,他做的最不地道的事就是背刺同宗,抢夺益州,或许可以再加上入川以来连年征战。但他真诚而痛苦的反思了自己的过错,我觉得够了不起的。作为乱世枭雄,他居然还有道德这种东西。
66 [投诉]
[2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10:07:21] 来自河北
贴一份三国屠城记录
曹魏:
史料很充足,相互印证如下:
1.初平四年,屠虑、睢阳及夏丘《后汉书.陶谦传》
2.兴平元年,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后汉书.陶谦传》
3.兴平二年,屠雍丘《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4.建安三年,屠彭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建安五年,坑官渡八万人《后汉书.袁绍传》
6.建安九年,屠邺城《后汉书.孔融传》
7.建安十二年屠柳城《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
8.建安十六年屠大陵《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9.建安十九年屠兴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0.建安十九年屠袍罕《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11.建安二十年屠河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2.建安廿四年屠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过多所残戮
《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
《后汉书·陶谦传》:“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
《吴书》:“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
《曹瞒传》:“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
《水经注·泗水》:“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攻取应、睢陵、夏丘,皆屠之。”
《三国志张昭传》: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三国志诸葛瑾传》: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
东吴:
1.孙策: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这个算孤证,可能存疑)
2.孙权:粮食乏尽,遂屠其城(皖城)
3.孙权:遂屠其城……虏其男女数万口(江夏)
其他阵营:
董卓,李傕,公孙瓒,袁绍,袁术,袁谭分别屠城一次
蜀汉:无
作为少数不肯屠城的军阀,刘备怎么就当不起一句仁义呢?
62 [投诉]
[3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8 10:08:25] 来自河北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看后三国三大名臣在手握利器的时候,是怎么对待敌国百姓的。
司马懿:(襄平城)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陆逊:军到白围,托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
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裴注部分,这里裴松之说得有点过分,后面更刻薄的我就不录了。毕竟陆逊只是战争中不顾及百姓,或者最多是打草谷而已。)
诸葛亮: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38 [投诉]
[4楼] 网友:vv奈奈 [2023-02-19 19:29:26] 来自山东
虽然但是,这也算刘备的标签了。爱民如子,百姓给他托起来。不然他哪能和魏吴打成个三国并立。
31 [投诉]
[5楼] 网友:Evangeline [2023-02-19 20:02:12] 来自上海
“作而不止,乃成君子”,我个人觉得凡事论迹不论心吧
23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