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如鲸向海,似鸟投林58% 打分:2 [2023-05-10 23:01:24] 来自山西
扶苏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心思,之所以会觉得这样才是对的,不就是因为他身份高,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吗,就算顶撞父亲,秦始皇也没有真的怎么过他,他才会有这种心思,就应该让他去民间过几年,看看他快要被打死的时候,打他的人却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看看他是什么心情,如果他责问就说,那你说的嘛,知错就改的人就应该道德感化,不应该责罚。
189
[1楼] 网友:卡洛斯 [2023-06-12 17:24:27] 来自黑龙江
对,其实就是生活太顺给惯得,要是扶苏也经历了嬴政跟随父亲公子子楚做质子的生活、被母亲赵姬背叛想扶私生子上位、泰山封禅下雨被儒家人说不配所以苍天看不过去等等事情,也就不会这么天真了。
133 [投诉]
[2楼] 网友:东风自来花自开?85% [2023-07-01 16:08:19] 来自吉林
扶苏就是惯的
18 [投诉]
[3楼] 网友:57019436 [2023-07-18 22:59:36] 来自山东
但是我感觉扶苏个人应该更倾向于就是没有见过这件事情,他应该是更理想主义一点。但是他不应该是被惯着的
54 [投诉]
[4楼] 网友:卡洛斯 [2023-08-09 08:28:43] 来自黑龙江
看起来扶苏会被派出去修长城不是被溺爱,但这是功绩,而且是被政哥安排得安全妥当的拿功绩的机会,没有真放出去让扶苏去经历坎坷的事。有政哥压着谁敢背叛扶苏?所以扶苏对外打仗可以,但他对内和臣子勾心斗角就欠缺,不是心智不行而是经历太少太单纯。看看政哥的经历:小时候父亲逃回秦国留下小嬴政和赵姬做质,被欺负;回国了,还没跟父亲相处多久没学多少帝王心术父亲就没了,13岁继位,得自己摸索君臣平衡之道,怎么处理别人轻视他太年轻的问题;好不容易捋顺了朝堂,相国吕不韦开始作妖;吕不韦的事终于平下去了,亲妈情人谋反,亲妈要为她跟情人的孩子杀嬴政;在做质子的时候最好的朋友燕国太子丹在回国后,派荆轲去刺杀嬴政;泰山封禅的时候下雨,儒生冲天大喊苍天有眼始皇不配,为了政治目的嬴政只能忍耐;方士欺骗,嬴政大怒,坑儒以此警告天下人,结果儿子看不到爹受委屈了,只以臣子的身份说他做的不对。好家伙,这是亲朋好友全都背刺政哥,虽然政哥喜欢自称“朕”,但实际上他才是诠释了“寡人”的意义,无人能与其并肩,也因这权势无人能被全然信任,自己的继承人又以臣子而非儿子的身份成天杠他,只知道抛出问题不知道找解决办法,就只让政哥去解决,我觉得这种亲情淡泊和只提出问题无法解决只寄希望于别人拿出解决办法的不成熟,才是扶苏一直不被政哥承认是合格继承人的原因。跟政哥的坎坷和踏平坎坷相比,扶苏的那点“坎坷”算啥,可以说是碰了一身伤的政哥把路削平了只留一点浅坑给儿子走,所以扶苏一直保留着一种富有信任的正直,但这也导致了他跟政哥的性格不合,且越看扶苏越觉得他做君王有点… …继位后如果能尽快学习调整过来还好,要是栽个大跟头就危险了。
57 [投诉]
[5楼] 网友:peace [2023-08-13 20:26:25] 来自贵州
不是吧,不是吧,真把同人当历史看了
12 [投诉]
[6楼] 网友:ttivxb [2023-08-21 07:37:21] 来自山东
楼上,历史也是大差不差
7 [投诉]
[7楼] 网友:如鲸向海,似鸟投林58% [2023-08-23 18:19:27] 来自青海
5楼,不管历史上是不是这样,我也没从历史的角度评价呀,我只是评价了这篇文章里面的扶苏这个形象而已,我有哪一点提到历史了吗?
2 [投诉]
[8楼] 网友:叶夙钰 [2023-09-01 11:37:52] 来自江苏
感觉不能这样比,听起来就像爸妈对子女说你现在学不下去觉得学习苦就是被惯的,你看看你爷爷奶奶那个时候都没饭吃...balabala那种感觉emm
6 [投诉]
[9楼] 网友:明天依旧很闲 [2023-09-21 21:22:24] 来自河南
同意8楼哈哈哈哈,感觉他们以后当父母可能就会说出这种话
1 [投诉]
[10楼] 网友:边缘的温度 [2023-10-03 22:01:55] 来自北京
是啊,就是被惯的。自己不学习,自己承受代价。就是没苦过,不知道连向上的途径都没有是什么场景。不学习还这么多借口?真的可以不学。自己的人生,自已要是不想学怎么别人还能把知识逼着帮你塞进去?也只能自己去学吧?
3 [投诉]
[11楼] 网友:卡洛斯 [2024-01-10 21:01:17] 来自黑龙江
八楼九楼,在和平社会的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按照父母那辈走是正常的,因为和平安全而且地位不说完全平等起码人权是平等的,而且现代发展迅速没几年就有新事物诞生,所以按父母的旧习惯去行动反而容易出问题。但是扶苏是在秦朝,他是一个帝国的继承人,有一个千古第一帝王心术拉满的父亲,在没有工业化土壤变化很少的封建社会,以他的父亲做标杆去学习是正确的,如果扶苏继位真的像咱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搞创新不走寻常路,才会把大秦推向深渊,那时候秦二世而亡就不是骂胡亥了,而是骂眼高手低的妄想症患者扶苏。就像儒家一直宣传有教无类,但在秦朝那个年代,扶苏真的能去推崇普及义务教育吗?能办得到科举取士吗?没有造纸技术这些就是空想!任何政策、习俗的改变都是在有足够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在目前只有的这些简陋条件下,秦始皇会没思考过各种情况各种办法吗?作为继承人不想些实际的办法不好好沟通,只知道张嘴等喂和抬杠,在大秦这种明面上安稳实际上烈火烹油的情况下,政哥能不生气不着急吗?虽然也有很多政哥自己不会沟通的锅,但扶苏有人臣之能,未表现出帝王担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至于我们这些评论者,可能都有失偏颇,但起码讨论一个事情考虑当时时代背景局限,而不是觉得“现代年轻人走新路正常,老人说自己的苦难和经验不合时宜,会局限年轻人”,就认为那个时代同样不经受苦难天真正直的走新路就是正确的。套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正确”去评论秦朝时期做的事是否正确,这种行为emmm… …很难评。咱们现在年轻人走自己的路开拓创新是因为输得起,有社会兜底,你只要不犯法,起码性命无忧、不祸及家人、不祸国殃民,最惨也能吃个低保活下去。但是扶苏作为没有工业化不会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一个封建帝国的继承人,他走新路失败后的结果他承担不起,他会死,皇室成员也无法幸免于难,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为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流传了非常久?因为在没有科学和工业化的古代社会这句话确实就是很正确的,几百年不变一下的环境中老人言就是最宝贵的经验。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这句话成了陈旧阻碍年轻人开创未来的束缚?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经验论”为主体了,我们的记载、研究也不再依靠需要年长者传授记忆经验,所以这句话显得不合时宜。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不能因为现在用不合适了,就直接判断这句话“全错”,认为这句话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是错的。在现代社会状态下没有自己的主见跟从“老人言”是盲信,但否定所有状态下的“老人言”何尝不是另一种盲信?“不听老人言去勇敢创新走新路”这份现代人的自由,是时代给的,是社会环境给的,扶苏得不到这种“自由”,他的时代不允许,社会环境不允许,他的身份也不允许,在创新艰难改变缓慢的古代,按父辈的经验去行动生存恰恰是一种符合时代的智慧。所以读者希望天真正直的扶苏能经历多一些,把那份天真去了,更现实更贴合封建帝王一些,所以觉得政哥会希望继承人更有担当更冷静思考,如果认为律法严苛就拿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律法方案查缺补漏,而不是就大呼“秦律严苛伤民”逼着政哥硬改看不惯的那几条,注意不到因此产生漏洞怎么办,会不会对律法威严造成恶劣影响。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如鲸向海,似鸟投林
58% 打分:2 [2023-05-10 23:01:24]
来自山西
扶苏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心思,之所以会觉得这样才是对的,不就是因为他身份高,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吗,就算顶撞父亲,秦始皇也没有真的怎么过他,他才会有这种心思,就应该让他去民间过几年,看看他快要被打死的时候,打他的人却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看看他是什么心情,如果他责问就说,那你说的嘛,知错就改的人就应该道德感化,不应该责罚。
189
[1楼] 网友:卡洛斯
[2023-06-12 17:24:27]
来自黑龙江
对,其实就是生活太顺给惯得,要是扶苏也经历了嬴政跟随父亲公子子楚做质子的生活、被母亲赵姬背叛想扶私生子上位、泰山封禅下雨被儒家人说不配所以苍天看不过去等等事情,也就不会这么天真了。
133 [投诉]
[2楼] 网友:东风自来花自开?
85% [2023-07-01 16:08:19]
来自吉林
扶苏就是惯的
18 [投诉]
[3楼] 网友:57019436 [2023-07-18 22:59:36] 来自山东
但是我感觉扶苏个人应该更倾向于就是没有见过这件事情,他应该是更理想主义一点。但是他不应该是被惯着的
54 [投诉]
[4楼] 网友:卡洛斯
[2023-08-09 08:28:43]
来自黑龙江
看起来扶苏会被派出去修长城不是被溺爱,但这是功绩,而且是被政哥安排得安全妥当的拿功绩的机会,没有真放出去让扶苏去经历坎坷的事。
有政哥压着谁敢背叛扶苏?所以扶苏对外打仗可以,但他对内和臣子勾心斗角就欠缺,不是心智不行而是经历太少太单纯。
看看政哥的经历:
小时候父亲逃回秦国留下小嬴政和赵姬做质,被欺负;
回国了,还没跟父亲相处多久没学多少帝王心术父亲就没了,13岁继位,得自己摸索君臣平衡之道,怎么处理别人轻视他太年轻的问题;
好不容易捋顺了朝堂,相国吕不韦开始作妖;
吕不韦的事终于平下去了,亲妈情人谋反,亲妈要为她跟情人的孩子杀嬴政;
在做质子的时候最好的朋友燕国太子丹在回国后,派荆轲去刺杀嬴政;
泰山封禅的时候下雨,儒生冲天大喊苍天有眼始皇不配,为了政治目的嬴政只能忍耐;
方士欺骗,嬴政大怒,坑儒以此警告天下人,结果儿子看不到爹受委屈了,只以臣子的身份说他做的不对。
好家伙,这是亲朋好友全都背刺政哥,虽然政哥喜欢自称“朕”,但实际上他才是诠释了“寡人”的意义,无人能与其并肩,也因这权势无人能被全然信任,自己的继承人又以臣子而非儿子的身份成天杠他,只知道抛出问题不知道找解决办法,就只让政哥去解决,我觉得这种亲情淡泊和只提出问题无法解决只寄希望于别人拿出解决办法的不成熟,才是扶苏一直不被政哥承认是合格继承人的原因。
跟政哥的坎坷和踏平坎坷相比,扶苏的那点“坎坷”算啥,可以说是碰了一身伤的政哥把路削平了只留一点浅坑给儿子走,所以扶苏一直保留着一种富有信任的正直,但这也导致了他跟政哥的性格不合,且越看扶苏越觉得他做君王有点… …继位后如果能尽快学习调整过来还好,要是栽个大跟头就危险了。
57 [投诉]
[5楼] 网友:peace [2023-08-13 20:26:25] 来自贵州
不是吧,不是吧,真把同人当历史看了
12 [投诉]
[6楼] 网友:ttivxb [2023-08-21 07:37:21] 来自山东
楼上,历史也是大差不差
7 [投诉]
[7楼] 网友:如鲸向海,似鸟投林
58% [2023-08-23 18:19:27]
来自青海
5楼,不管历史上是不是这样,我也没从历史的角度评价呀,我只是评价了这篇文章里面的扶苏这个形象而已,我有哪一点提到历史了吗?
2 [投诉]
[8楼] 网友:叶夙钰
[2023-09-01 11:37:52]
来自江苏
感觉不能这样比,听起来就像爸妈对子女说你现在学不下去觉得学习苦就是被惯的,你看看你爷爷奶奶那个时候都没饭吃...balabala那种感觉emm
6 [投诉]
[9楼] 网友:明天依旧很闲 [2023-09-21 21:22:24] 来自河南
同意8楼哈哈哈哈,感觉他们以后当父母可能就会说出这种话
1 [投诉]
[10楼] 网友:边缘的温度 [2023-10-03 22:01:55] 来自北京
是啊,就是被惯的。自己不学习,自己承受代价。就是没苦过,不知道连向上的途径都没有是什么场景。
不学习还这么多借口?真的可以不学。
自己的人生,自已要是不想学怎么别人还能把知识逼着帮你塞进去?也只能自己去学吧?
3 [投诉]
[11楼] 网友:卡洛斯
[2024-01-10 21:01:17]
来自黑龙江
八楼九楼,在和平社会的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按照父母那辈走是正常的,因为和平安全而且地位不说完全平等起码人权是平等的,而且现代发展迅速没几年就有新事物诞生,所以按父母的旧习惯去行动反而容易出问题。
但是扶苏是在秦朝,他是一个帝国的继承人,有一个千古第一帝王心术拉满的父亲,在没有工业化土壤变化很少的封建社会,以他的父亲做标杆去学习是正确的,如果扶苏继位真的像咱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搞创新不走寻常路,才会把大秦推向深渊,那时候秦二世而亡就不是骂胡亥了,而是骂眼高手低的妄想症患者扶苏。
就像儒家一直宣传有教无类,但在秦朝那个年代,扶苏真的能去推崇普及义务教育吗?能办得到科举取士吗?没有造纸技术这些就是空想!任何政策、习俗的改变都是在有足够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在目前只有的这些简陋条件下,秦始皇会没思考过各种情况各种办法吗?
作为继承人不想些实际的办法不好好沟通,只知道张嘴等喂和抬杠,在大秦这种明面上安稳实际上烈火烹油的情况下,政哥能不生气不着急吗?虽然也有很多政哥自己不会沟通的锅,但扶苏有人臣之能,未表现出帝王担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至于我们这些评论者,可能都有失偏颇,但起码讨论一个事情考虑当时时代背景局限,而不是觉得“现代年轻人走新路正常,老人说自己的苦难和经验不合时宜,会局限年轻人”,就认为那个时代同样不经受苦难天真正直的走新路就是正确的。套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正确”去评论秦朝时期做的事是否正确,这种行为emmm… …很难评。
咱们现在年轻人走自己的路开拓创新是因为输得起,有社会兜底,你只要不犯法,起码性命无忧、不祸及家人、不祸国殃民,最惨也能吃个低保活下去。但是扶苏作为没有工业化不会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一个封建帝国的继承人,他走新路失败后的结果他承担不起,他会死,皇室成员也无法幸免于难,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
为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流传了非常久?因为在没有科学和工业化的古代社会这句话确实就是很正确的,几百年不变一下的环境中老人言就是最宝贵的经验。
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这句话成了陈旧阻碍年轻人开创未来的束缚?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经验论”为主体了,我们的记载、研究也不再依靠需要年长者传授记忆经验,所以这句话显得不合时宜。
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不能因为现在用不合适了,就直接判断这句话“全错”,认为这句话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是错的。在现代社会状态下没有自己的主见跟从“老人言”是盲信,但否定所有状态下的“老人言”何尝不是另一种盲信?
“不听老人言去勇敢创新走新路”这份现代人的自由,是时代给的,是社会环境给的,扶苏得不到这种“自由”,他的时代不允许,社会环境不允许,他的身份也不允许,在创新艰难改变缓慢的古代,按父辈的经验去行动生存恰恰是一种符合时代的智慧。
所以读者希望天真正直的扶苏能经历多一些,把那份天真去了,更现实更贴合封建帝王一些,所以觉得政哥会希望继承人更有担当更冷静思考,如果认为律法严苛就拿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律法方案查缺补漏,而不是就大呼“秦律严苛伤民”逼着政哥硬改看不惯的那几条,注意不到因此产生漏洞怎么办,会不会对律法威严造成恶劣影响。
3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