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貔貅8% 打分:2 [2022-05-11 10:18:25]
如果家里人这么疼女主,为什么她回去云南?
17
[1楼] 网友:27220442 [2022-05-11 13:41:58]
我也疑惑,看记录云南应该是知青矛盾最尖锐,死伤最大的地区了,后来好像还弄出了抬棺进京的事件。让16岁的小女儿去云南下乡5年,上头还有两个年龄相近的兄长,怎么想的?
42 [投诉]
[2楼] 网友:星宫莓 [2022-05-11 21:29:11]
下乡这个事情我以为在那个年代是分配的强制性的,就那个雷家里四合院不也去了云南吗?这个不好选吧,那时候特殊
31 [投诉]
[3楼] 网友:貔貅8% [2022-05-11 22:40:49]
如果她的两个哥哥下乡了那她就不用去
2 [投诉]
[4楼] 网友:情书 [2022-05-13 14:15:01]
那时候哥哥去了妹妹就不用去了好吗,很明显前面两个哥哥都不去,把名额流到了妹妹这,这个也太那什么了,人家一般都是把妹妹留家里的吧
24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22-05-13 15:26:58]
我来说下我了解的北京情况吧。1966-1968年,中学毕业生要进行分配,有人工作有人去兵团有人下乡,这都是一批批的,毕业早的能捞到好位置,或者特别困难户说明情况也能得到照顾分配,不及时行动的,就可能没机会就下乡了(当然也可能有人有路子)下乡也不是说硬性规定,那是街道指标,为了完成指标,要去动员要去学生单位劝说,各种软硬兼施,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如何如何。到了1969年,北京黑-五类全都要赶走了,这个时候就是一锅端了,没有商量的,全都走,统统走,也没有什么独生子女的照顾,更别提什么“一家只留一个”那一年就没有任何留京指标了。1970年以及之后,情况好转,毕业生有分配的也有下乡的,看个人机遇。*****所以一般来说不存在兄弟姐妹互相替换,因为差着岁数,每年的政策未必相同,每一届的机遇不同。至于大家的疑惑“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疼爱儿子为什么让女儿下乡”这个至少就我知道的北京情况,基本是伪命题。就本文来说,女主上到高中下乡,留在家里的女主大哥比女主大五岁(五年,在那个年代政策差异能有多大自己想想),而且大哥早早炊事班学徒工了,人家都工作了编制了六七年了,当然不可能赶走。下乡是应届,是学生,不是明明有了编制工作还把你赶走的。
28 [投诉]
[6楼] 网友:崖翊89% [2022-05-13 16:28:23]
这个雷家里条件那么好不也只能去云南么(我还没看后面,不知道有没有特殊原因),女主家应该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后台什么的,所以女主去了云南,应该还是能理解一点的吧
[7楼] 网友:荼荼5% [2022-05-15 14:17:32]
陈大导演也是云南知青
13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22-05-16 23:31:19]
7楼说得对,陈大导演北京人,独生子,也去了云南。
22 [投诉]
[10楼] 网友:修宝 [2022-05-20 16:56:34]
独生子那是没办法,可家里年龄相差不大的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就算大儿子也帮家里也有编制,这就轮到二儿子了。怎么可能会轮到女主?原男主是下乡不错可前面原男主妈不是说“何苦”。说明他可以不去自己硬要去的。
5 [投诉]
[11楼] 网友:夏夏吖5% [2022-05-25 19:08:11]
不一样 前夫是住四合院的,人家爷爷是军人还可能是领导,看她妈那样家里肯定有关系啊 女主爸妈只是普通工人老百姓,就算二哥相差岁数不大那万一人家有工作呢,就算他愿意 也要看女主自己愿不愿意,街道办也不一定愿意呢,毕竟要应届生。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貔貅
8% 打分:2 [2022-05-11 10:18:25]
如果家里人这么疼女主,为什么她回去云南?
17
[1楼] 网友:27220442 [2022-05-11 13:41:58]
我也疑惑,看记录云南应该是知青矛盾最尖锐,死伤最大的地区了,后来好像还弄出了抬棺进京的事件。让16岁的小女儿去云南下乡5年,上头还有两个年龄相近的兄长,怎么想的?
42 [投诉]
[2楼] 网友:星宫莓 [2022-05-11 21:29:11]
下乡这个事情我以为在那个年代是分配的强制性的,就那个雷家里四合院不也去了云南吗?这个不好选吧,那时候特殊
31 [投诉]
[3楼] 网友:貔貅
8% [2022-05-11 22:40:49]
如果她的两个哥哥下乡了那她就不用去
2 [投诉]
[4楼] 网友:情书 [2022-05-13 14:15:01]
那时候哥哥去了妹妹就不用去了好吗,很明显前面两个哥哥都不去,把名额流到了妹妹这,这个也太那什么了,人家一般都是把妹妹留家里的吧
24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22-05-13 15:26:58]
我来说下我了解的北京情况吧。
1966-1968年,中学毕业生要进行分配,有人工作有人去兵团有人下乡,这都是一批批的,毕业早的能捞到好位置,或者特别困难户说明情况也能得到照顾分配,不及时行动的,就可能没机会就下乡了(当然也可能有人有路子)
下乡也不是说硬性规定,那是街道指标,为了完成指标,要去动员要去学生单位劝说,各种软硬兼施,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如何如何。
到了1969年,北京黑-五类全都要赶走了,这个时候就是一锅端了,没有商量的,全都走,统统走,也没有什么独生子女的照顾,更别提什么“一家只留一个”那一年就没有任何留京指标了。
1970年以及之后,情况好转,毕业生有分配的也有下乡的,看个人机遇。
*****
所以一般来说不存在兄弟姐妹互相替换,因为差着岁数,每年的政策未必相同,每一届的机遇不同。
至于大家的疑惑
“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
“疼爱儿子为什么让女儿下乡”
这个至少就我知道的北京情况,基本是伪命题。
就本文来说,女主上到高中下乡,留在家里的女主大哥比女主大五岁(五年,在那个年代政策差异能有多大自己想想),而且大哥早早炊事班学徒工了,人家都工作了编制了六七年了,当然不可能赶走。下乡是应届,是学生,不是明明有了编制工作还把你赶走的。
28 [投诉]
[6楼] 网友:崖翊
89% [2022-05-13 16:28:23]
这个雷家里条件那么好不也只能去云南么(我还没看后面,不知道有没有特殊原因),女主家应该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后台什么的,所以女主去了云南,应该还是能理解一点的吧
2 [投诉]
[7楼] 网友:荼荼
5% [2022-05-15 14:17:32]
陈大导演也是云南知青
13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22-05-16 23:31:19]
7楼说得对,陈大导演北京人,独生子,也去了云南。
22 [投诉]
[10楼] 网友:修宝 [2022-05-20 16:56:34]
独生子那是没办法,可家里年龄相差不大的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就算大儿子也帮家里也有编制,这就轮到二儿子了。怎么可能会轮到女主?原男主是下乡不错可前面原男主妈不是说“何苦”。说明他可以不去自己硬要去的。
5 [投诉]
[11楼] 网友:夏夏吖
5% [2022-05-25 19:08:11]
不一样 前夫是住四合院的,人家爷爷是军人还可能是领导,看她妈那样家里肯定有关系啊 女主爸妈只是普通工人老百姓,就算二哥相差岁数不大那万一人家有工作呢,就算他愿意 也要看女主自己愿不愿意,街道办也不一定愿意呢,毕竟要应届生。
2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