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银20% 打分:2 [2024-01-08 23:35:53] 来自四川
公主住在道观,有道家的女官,住在宫廷,有宫廷的女官。这些女人在历史书写中很不起眼,但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地位,后面宋代宫廷女官会登场吗?希望早点绽放光彩。今天看围脖@齐秋说,宋朝女官体系非常完善,升迁、恩荫等等各方面都和外朝男性官员、内朝宦官一样,有相应的制度,也属于“祖宗旧例”。而宫廷女官里,有沟通政务的工作职责,这是宋朝那些文人也非常认可的制度体系,女官收发奏札甚至代行御笔。然后我就想起来,宋史研究的著名专家邓小南(这位是女教授),有文《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华中国学,2014(01):71-100.)之前她也做过相关讲座科普。引用邓老师的论文大概来说,【宋代号称“掖庭之中, 名职素定, 各司其事, 咸率旧规” 。宫官职事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是侍奉帝后起居, 一是在内中协助君王处理政务文书。】【政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颁“改定尚书内省职掌”御笔手诏, 在《宋会要辑稿·后妃》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一都能看到, 二者文字虽小有不同, 但基本内容并无差别。其大致原则是, 要继承神考, 在“内外家国, 理当一体, 则有条而不紊”的理念之下, 以尚书内省长贰“率其属, 以听内治”, 同时“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根据《宋会要辑稿·后妃》四之一〇、一一, 改制后尚书内省的基本事任与结构是:内宰二人、副宰四人 (总正六司, 使率其属, 以听内治, 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 。都事六人、主事六人、录事十二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四人、书史二十四人。内省分为六司, 其职事与编制是:司治 (视吏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司教 (视户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司仪 (视礼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司政 (视兵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司宪 (视刑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 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 书令史四人, 书史六人;司膳 (视工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 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 书令史四人, 书史六人。】【尚书内省有许多具体职责, 诸如管理后宫内职、侍奉帝后生活起居、被委传达抚慰致奠, 以及协助登录处理文书, 等等, 本文所讨论的, 主要是该机构及宫官们在政务文书运行中的作用。章奏等上行文书进入内廷之后, 由尚书内省负责登记编目、伺候进呈、代批文字, 乃至降出;帝王的旨意, 也通过尚书内省宫官的协助, 形成内批, 颁降至外廷。】当然【尚书内省的“直笔”宫官, 居于政务文书流转的关键位置, 从这一角度来说, 她们的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她们毕竟是具体程式的辅助者, 而非国家政令的决策者。她们所代笔批书的, 主要是录黄文字 ;所掌管的, 基本是有程式可循的事项。因而对其作用亦不宜过分高估。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来, 两宋时期尚书内省的运行方式大体类似, 其间最为突出的变化发生在徽宗政和 (1111—1118) 年间, 但这一调整的结果并未长久延续下来。】这些有能力的女官,只需要走出内闱,就是了解六部事、切实可靠的臣子。而先天的身份就注定,她们是公主最可靠最忠诚的盟友。说起来公主身边这种有素养的宫女太少了吧?那个老太监有没有认识的年老女官可以帮忙教导一下?沉思。
92
[1楼] 网友:恪桢100% [2024-04-29 23:44:55] 来自陕西
码
[投诉]
[2楼] 网友:龙猫抱枕 [2024-05-04 16:16:37] 来自四川
马克
[3楼] 网友:路人甲 [2024-05-05 19:59:30] 来自上海
[4楼] 网友:岁岁岁岁得安安啊32% [2024-05-08 11:19:37] 来自甘肃
[5楼] 网友:阮阮的圆子84% [2024-05-09 18:57:01] 来自江苏
[6楼] 网友:韩单96% [2024-06-01 06:32:18] 来自上海
[7楼] 网友:Yuki59% [2024-06-04 16:27:11] 来自俄罗斯
好耶
[8楼] 网友:天与云与山与水7% [2024-06-12 13:35:07] 来自四川
[9楼] 网友:想不出名字啊 [2024-06-14 19:44:54] 来自浙江
[10楼] 网友:义乌鱼95% [2024-07-03 15:55:26] 来自山东
[11楼] 网友:青至木62% [2025-03-31 11:46:10] 来自四川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银
20% 打分:2 [2024-01-08 23:35:53]
来自四川
公主住在道观,有道家的女官,住在宫廷,有宫廷的女官。这些女人在历史书写中很不起眼,但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地位,后面宋代宫廷女官会登场吗?希望早点绽放光彩。
今天看围脖@齐秋说,宋朝女官体系非常完善,升迁、恩荫等等各方面都和外朝男性官员、内朝宦官一样,有相应的制度,也属于“祖宗旧例”。而宫廷女官里,有沟通政务的工作职责,这是宋朝那些文人也非常认可的制度体系,女官收发奏札甚至代行御笔。
然后我就想起来,宋史研究的著名专家邓小南(这位是女教授),有文《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华中国学,2014(01):71-100.)之前她也做过相关讲座科普。引用邓老师的论文大概来说,【宋代号称“掖庭之中, 名职素定, 各司其事, 咸率旧规” 。宫官职事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是侍奉帝后起居, 一是在内中协助君王处理政务文书。】
【政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颁“改定尚书内省职掌”御笔手诏, 在《宋会要辑稿·后妃》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一都能看到, 二者文字虽小有不同, 但基本内容并无差别。其大致原则是, 要继承神考, 在“内外家国, 理当一体, 则有条而不紊”的理念之下, 以尚书内省长贰“率其属, 以听内治”, 同时“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根据《宋会要辑稿·后妃》四之一〇、一一, 改制后尚书内省的基本事任与结构是:
内宰二人、副宰四人 (总正六司, 使率其属, 以听内治, 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 。都事六人、主事六人、录事十二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四人、书史二十四人。
内省分为六司, 其职事与编制是:
司治 (视吏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
司教 (视户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
司仪 (视礼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
司政 (视兵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书令史四人、书史六人;
司宪 (视刑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 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 书令史四人, 书史六人;
司膳 (视工部职事) , 官:内史一人, 治中一人, 吏:令史二人, 书令史四人, 书史六人。】
【尚书内省有许多具体职责, 诸如管理后宫内职、侍奉帝后生活起居、被委传达抚慰致奠, 以及协助登录处理文书, 等等, 本文所讨论的, 主要是该机构及宫官们在政务文书运行中的作用。章奏等上行文书进入内廷之后, 由尚书内省负责登记编目、伺候进呈、代批文字, 乃至降出;帝王的旨意, 也通过尚书内省宫官的协助, 形成内批, 颁降至外廷。】
当然【尚书内省的“直笔”宫官, 居于政务文书流转的关键位置, 从这一角度来说, 她们的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她们毕竟是具体程式的辅助者, 而非国家政令的决策者。她们所代笔批书的, 主要是录黄文字 ;所掌管的, 基本是有程式可循的事项。因而对其作用亦不宜过分高估。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来, 两宋时期尚书内省的运行方式大体类似, 其间最为突出的变化发生在徽宗政和 (1111—1118) 年间, 但这一调整的结果并未长久延续下来。】
这些有能力的女官,只需要走出内闱,就是了解六部事、切实可靠的臣子。而先天的身份就注定,她们是公主最可靠最忠诚的盟友。
说起来公主身边这种有素养的宫女太少了吧?那个老太监有没有认识的年老女官可以帮忙教导一下?沉思。
92
[1楼] 网友:恪桢
100% [2024-04-29 23:44:55]
来自陕西
码
[投诉]
[2楼] 网友:龙猫抱枕 [2024-05-04 16:16:37] 来自四川
马克
[投诉]
[3楼] 网友:路人甲 [2024-05-05 19:59:30] 来自上海
码
[投诉]
[4楼] 网友:岁岁岁岁得安安啊
32% [2024-05-08 11:19:37]
来自甘肃
码
[投诉]
[5楼] 网友:阮阮的圆子
84% [2024-05-09 18:57:01]
来自江苏
码
[投诉]
[6楼] 网友:韩单
96% [2024-06-01 06:32:18]
来自上海
码
[投诉]
[7楼] 网友:Yuki
59% [2024-06-04 16:27:11]
来自俄罗斯
好耶
[投诉]
[8楼] 网友:天与云与山与水
7% [2024-06-12 13:35:07]
来自四川
码
[投诉]
[9楼] 网友:想不出名字啊 [2024-06-14 19:44:54] 来自浙江
码
[投诉]
[10楼] 网友:义乌鱼
95% [2024-07-03 15:55:26]
来自山东
码
[投诉]
[11楼] 网友:青至木
62% [2025-03-31 11:46:10]
来自四川
码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