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第1章

网友:65298874 打分:2 [2025-05-13 09:53:41] 来自山东

关于《如何阻止男主发疯》这本书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是全网无代餐的精彩刺激的“拉扯感训狗文学”小说,作者“爆炒小黄瓜”对阴湿感的刻画和对时空重叠的解释与理解都堪称一绝。是被很多读者说好看到可以奉为神作的程度——不管是文风、情节还是内涵,并且?因为这个衍生作品去看了《歌剧魅影》原著和电影、音乐剧
在?《歌剧魅影》原著中对于男主的描述就是智商高知识面广而深,没有智性恋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在这本衍生小说里作者更是细化角色背景让这个人物完全立体鲜活起来,不只是杀戮、偏激的“恐怖片主角”“阴湿男鬼”,而是有同情心、知恩图报、缺爱的16、7岁的孩子。
穿越到《歌剧魅影》中的女主薄莉也不是等待白马王子英雄救美的公主,而是坚毅勇敢冷静聪明,是少数的真正有主体性的女主角。
?作者说一开始想让女主告诉埃里克在她生活的、一百年后的现代,人们开放、包容,不会像19世纪这样认为女生20以前应该结婚、不可以穿裤子 ……不然就是没有女德不守妇道,却突然意识到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社会对女生的规训约束和陋习依旧存在。
?这本书可以说是在任何层面都刻画的很成功的文学作品。
薄莉对埃里克这个“恐怖片主角”从一开始的恐惧、利用、感兴趣、讨好,到后来的喜爱、心疼、不舍。对故事中其他畸形人也从一开始的利用、同情到后来组建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真情实感的把彼此当成家人。薄莉在19世纪也不再是格格不入的,而是有自己的事业、爱人、朋友。也不在执着于回到原来那个父母因各自事业而离婚对她不闻不问 每天除了剧本、玩恐怖游戏就是看恐怖片的生活。
埃里克从一开始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厌恶而厌弃自己的身体 不相信会有人喜欢这样丑陋的自己,在无数次自我怀疑和试探、猜测中一点点相信薄莉居然是真的喜欢这样“丑陋”“阴暗”“冷血”的人,也慢慢的与自己的外貌和解,渐渐的愿意不再像以前一样戴面具、戴手套、把身体遮的严严实实。
?大家庭中和其他畸形人不同的正常人律师,一开始只是帮薄莉打赢一场必胜的官司借机挽救自己作为两年没有打赢官司的律师名声,后来却被大家庭中互相帮助的氛围所感染,甚至在以为薄莉有经济困难时拿出自己攒的3000美元家底。
?这些相比原著更鲜活更有人性的角色让以恐怖为主线的“小说世界”有了更多温馨真实的色彩。
?中间最紧张刺激的剧情莫过于女主在得知回到现代的方式(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躺在床上平静的死去)的第二天真的就这样躺在床上和睡着了一样永久长眠,她也终于回到了以前心心念念的便利、发达的现代,可是她早就已经不想回来。她在现代度过的煎熬的一个月里,埃里克在书中度过了失去心爱之人的三年,三年中变得精神衰弱时长出现幻觉,每次在幻觉中见到薄莉就在墙上写下她的中文名字,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却因为薄莉说过“你不能杀了他们,因为我一定会回来,我不想回来时看到一堆熟人的尸体”而一直维持着马戏团的运转,并且意识到他需要推进剧情薄莉才能回来于是去了故事中的巴黎歌剧院。两人通过各自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在巴黎歌剧院相聚,作者开始在后面深化“双向救赎”这个主题。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重读一遍《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于1910年创作的一部哥特式爱情惊悚小说。它融合了悬疑、浪漫和恐怖元素,以巴黎歌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痴迷、爱与悲剧的故事。】
作为读者,我不再是像之前一味的追求悬疑、恐怖、畸形的爱情和主角悲惨的身世与结局,而是重新审视了原著中的“孤独与救赎”“艺术与疯狂”“身份与面具”这几个主题,也更理解魅影最终成全女主克里斯汀和拉乌尔,独自一人在地下变成白骨直到被人在遗物中发现他对克里斯汀至死不渝的爱。?
“如果我不能靠爱活着,那么我宁愿靠恨死去。” ——魅影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无疑是为《歌剧魅影》的男主创造了一个he,但he的核心并非消灭疯狂,而是为疯狂赋予爱的方向。

10  

[1楼] 网友:爱你呦小杰鸟 [2025-08-07 12:38:25] 来自江西

踩原著女主,这都不能算雌竞了吗

32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4 23:27:3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